一种漏电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6959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种漏电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特征:

1.一种漏电断路器,所述漏电断路器包括外壳(1)、操作机构(2)、电磁漏电系统、灭弧系统、触头系统、漏电脱扣器和电子线路板(3),所述灭弧系统包括灭弧室和引弧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灭弧室包括相互独立的L极灭弧室(4)和N极灭弧室(5);所述L极灭弧室(4)和N极灭弧室(5)分别设置在所述断路器的L极和N极,对引弧板引入的电弧进行灭弧工作;

所述外壳(1)包括L极侧盖(6)、N极侧盖(7)、以及在所述L极侧盖(6)与N极侧盖(7)之间,将所述断路器的L极和N极隔开的中盖(8);所述外壳(1)上设有L极排气口(9)和N极排气口(10);

所述漏电脱扣器包括:动铁心(11),以及在所述动铁心(11)径向方向、从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线圈骨架(12)、线圈(13)和磁轭(14);所述动铁心(11)一端设有与所述操作机构(2)配合连接的推杆(15),另一端设有定位盖板(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室包括一组平行相对设置的侧板(17)、设置在所述侧板(17)之间并彼此等间隔平行的多个灭弧栅片(18);

所述侧板(17)和灭弧栅片(18)铆接固定,所述侧板(17)上设有为所述灭弧栅片(18)排气用的排气口;

所述引弧板设置在所述灭弧室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弧板包括L极引弧板(19)和N极引弧板(20);

所述L极引弧板(19)的上端靠近L极动触头(21)和L极静触头(23)的接触端,所述L极引弧板(19)的下端设置在所述L极灭弧室(4)的下端;

所述N极引弧板(20)的上端靠近N极动触头(22)和N极静触头(24)的接触端,所述N极引弧板(20)的下端设置在所述N极灭弧室(5)的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L极灭弧室(4)的体积大于所述N极灭弧室(5)的体积,并且两者位置相互错开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盖(8)两侧分别与所述L极侧盖(6)和N极侧盖(7)卡接,将所述外壳(1)的内腔分隔成左右对称的左凹腔、右凹腔,

所述断路器的L极设置在所述左凹腔内;

所述断路器的N极设置在所述右凹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L极排气口(9)在所述中盖(8)上,靠近所述L极灭弧室(4)的下端;

所述N极排气口(10)在所述中盖(8)上,靠近所述N极灭弧室(5)的下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杆(15)上套接有线圈弹簧(25),所述线圈弹簧(25)两端分别卡接在所述线圈骨架(12)内腔的凸台和所述动铁心(11)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轭(14)的纵截面为U型,其两侧设有同轴设置的半径一大一小的两个半圆孔(26);

所述推杆(15)穿过半径小的所述半圆孔(26)与所述操作机构(2)相连,所述动铁心(11)穿过半径大的所述半圆孔(26)与所述定位盖板(16)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机构(2)包括依次相连的手柄(27)、连杆(28)、脱扣(29)、触头支架(30)和扣板(31);

所述触头支架(30)上固定有与静触头相配合的动触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漏电脱扣器内的所述动铁心(11)在所述线圈(13)的电磁场力的作用下带动所述推杆(15)与所述扣板(31)配合相连,推动所述动触头和静触头分离;

所述漏电脱扣器内的所述动铁心(11)在所述线圈弹簧(25)的弹力作用下与所述扣板(31)分离。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