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耳成型上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94208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极耳成型上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极耳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极耳成型上胶装置。



背景技术:

极耳,是锂离子聚合物电池产品的一种原材料。例如我们生活中用到的手机电池,蓝牙电池,笔记本电池等都需要用到极耳。电池制片时,极耳焊接之前,会对极耳要外露部分进行包胶,防止短路,极耳的正面和背面都需要进行上胶。

目前,大多数通过模具加热挤压进行上胶,但是在上胶过程中,会经常出现气泡,导致上胶失败,需要重新上胶甚至报废,良品率降低,费时费力,无法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趋势。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胶过程出现气泡的问题,提供一种极耳成型上胶装置。

一种极耳成型上胶装置,包括底座、机架和上胶臂,所述机架固定于所述底座,所述上胶臂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上胶臂设置有上模座,所述上模座为长方体,所述上模座其中四个与极耳接触的四个直棱角设置为倒圆角;所述底座设置有与所述上模座相配合的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为长方体,且其中四个与极耳接触的四个直棱角设置为倒圆角。

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滑槽,所述上胶臂与所述滑槽滑动设置。

优选的,所述下模座设置有加热板。

优选的,上胶过程中,所述上模座压合胶带过程中与胶带的接触面积S1等于胶带与金属带的接触面积S2。

优选的,所述上模座与所述下模座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上。

上述极耳成型上胶装置,通过将上模座和下模座与极耳接触的直棱角改为倒圆角,使得上模座和下模座的棱角具有一定的弧度,上胶过程中,先将金属带与胶带接触面积上胶,再转入下一道工序,避免此接触面积在上胶过程中产生气泡且后续步骤中气泡无法消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所述极耳成型上胶装置的整体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上胶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其为本实施例中上述极耳成型上胶装置的整体平面示意图;一种极耳成型上胶装置,包括底座10、机架20和上胶臂30,机架10固定于底座10,上胶臂30与机架20连接。底座10、机架20和上胶臂30均采用铁材料制成。

本实施例中,上胶臂30设置有上模座40,上模座40为长方体,上模座40的其中四个与极耳接触的四个直棱角设置为倒圆角;底座10设置有与上模座40相配合的下模座50,下模座50为长方体,且其中四个与极耳接触的四个直棱角设置为倒圆角。这样设置,上模座与下模座原来的直棱角均设置为倒圆角,先将金属带与胶带交叉部分进行上胶步骤,再进入下一工序,进行完整的上胶过程,如此可避免在上胶过程中,产生气泡,且气泡无法在后续步骤中清除掉,导致的产品报废。优选的,上模座40与下模座50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上。

本实施例中,机架20上设置有滑槽21,上胶臂30与滑槽21滑动设置。如此,上胶臂30可在滑槽21上下滑动,例如,可在机架上设置电机,电机带动上胶臂30在滑槽21上滑动,又如,可在机架上设置气缸,电机带动上胶臂30在滑槽21上滑动。本实用新型的上胶臂在滑槽上滑动的方式采用多种常规的方式,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2,其为本实施例中上胶过程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2,为加快上胶过程,使得上胶贴合更加完整,下模座50设置有加热板51。在上胶过程中,金属带的正反两面均需要进行上胶,未上胶的极耳放置与下模座50,放置几秒,优选为2-3秒,使得下模座50对极耳进行充分的加温,可贴合更加紧密。

本实施例中,S1为上模座40压合胶带过程中与胶带的接触面积,S2为胶带与金属带的接触面积,优选的,S1等于S2,使得在压合上胶过程中,进一步减少气泡的产生,避免此接触面积在上胶过程中产生气泡且后续步骤中气泡无法消除。

本实施例中,上胶的步骤为:先将未上胶的极耳固定于底座,加热管对极耳进行加热,使得极耳的温度上升,上胶臂沿滑槽向下运动带动上模座对极耳进行压合上胶步骤,如此,胶带贴合更加紧密,加快上胶的速率。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较大体积极耳的制作。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