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线束插接头、具有其的车用插接装置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3716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接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用线束插接头、具有其的车用插接装置和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从诞生至今100多年来,已经逐渐从人们的代步工具演化为生活和娱乐空间的延续。随着汽车逐渐成为大多数人生活的必需品,更安全、更舒适、更便捷的现代化智能汽车在众多电气设备的辅助下呼之欲出,不同功能的电气设备在这种市场需求下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汽车中。但增加功能的同时,汽车电子元器件及线束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汽车电子元器件的维修方便性也受到了更高的重视。

汽车中大部分的控制器等电气设备均安装在发动机舱或驾驶舱仪表板的内部,受到安装空间、结构空间的限制,后期维修、更换零部件时,只能通过人工手动插拔的方式进行更换和维修电气设备的操作。

电气设备中的线束与插接头连接,通过插接头将线束插接到电气设备中的控制器上。

现有技术中,与线束连接的插接头上没有供手指伸入的操作空间,拆卸时只能通过用力拉扯线束从而达到拔下插接头的目的。这种拆卸方式容易造成插接头和线束连接处的松动,从而造成线路虚接、接触不良、断路等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线束插接头、具有其的车用插接装置和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插接头上没有供手指伸入的操作空间,拆卸时只能通过用力拉扯线束拔下插接头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用线束插接头,车用线束插接头包括:插接头本体;插拔操作部,插拔操作部为设置在插接头本体上的操作孔、操作槽或者操作把手。

进一步地,插拔操作部为操作把手,操作把手为与插接头本体连接的环状结构。

进一步地,车用线束插接头还包括分别与插接头本体和环状结构连接的连接板,连接板设置在环状结构与插接头本体之间。

进一步地,环状结构突出于插接头本体。

进一步地,插拔操作部为操作把手,操作把手为设置在插接头本体上的凸起。

进一步地,操作把手与插接头本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地,插拔操作部为操作孔,操作孔为通孔或者盲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用插接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插接头和第二插接头,第二插接头为前述的车用线束插接头。

进一步地,当插拔操作部为操作把手时,操作把手为与插接头本体连接的环状结构,环状结构朝向远离第一插接头的方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身和与车身连接的插接装置,插接装置为前述的车用插接装置。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车用线束插接头包括插接头本体和插拔操作部,插拔操作部为设置在插接头本体上的操作孔、操作槽或者操作把手,这样,利用插拔操作部可以提供操作空间,便于通过手指或工具对插拔操作部施加拆卸车用线束插接头的作用力,手指或工具稍微对插拔操作部施加拉力即可将车用线束插接头拆卸下来,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只能用力拉扯线束拔下插接头的问题,便于线束的拆卸,提高了维修方便性,进一步地,便于在小空间内进行插拔操作,从而可以降低对车用线束插接头装卸空间的需求,节省车内空间。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用线束插接头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用线束插接头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用线束插接头的再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4示出了图3的车用线束插接头与第一插接头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插接头本体;20、环状结构;30、连接板;40、操作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用线束插接头、具有其的车用插接装置和车辆。在本实用新型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车用线束插接头用于将汽车电子元器件的线束连接到汽车的不同类型的控制器上。

在本实用新型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车辆包括车身和与车身连接的车用插接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车用插接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插接头和第二插接头。第一插接头为与控制器连接的插接头,第二插接头为与线束连接的车用线束插接头。

在本实用新型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与线束连接的插接头上没有供手指伸入的操作空间,拆卸时只能通过用力拉扯线束拔下插接头的问题,对车用线束插接头的结构进行了改进,下面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插接头为与车身控制器连接的插接头,第二插接头包括插接头本体10和插拔操作部。插接头本体10与线束连接,插拔操作部为设置在插接头本体10上的操作把手。

通过上述设置,在插接头本体10上设置操作把手可以给手指或工具拆卸第二插接头的操作提供操作空间,便于通过手指或工具对操作把手施加拆卸第二插接头的作用力。需要拆卸第二插接头时,通过手指或工具对操作把手稍微施加远离第一插接头方向的拉力即可将第二插接头拆卸下来,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只能用力拉扯线束从而拔下第二插接头的问题,使第二插接头的拆卸更加省力,提高了维修方便性,体现了人性化的插接头设计。同时,利用手指或工具对第二插接头的操作把手进行操作不会对线束和第二插接头的连接造成影响,可以防止拉扯线束拆卸第二插接头的方式造成的第二插接头和线束连接处松动,避免第二插接头插拔所导致的线路虚接、接触不良、断路等故障。

进一步地,在进行线束插接时,手指捏住操作把手,向靠近第一插接头的方向稍微用力按压即可将第二插接头插入第一插接头上,不但方便第二插接头的拆卸,同时也可以方便第二插接头的安装。

另外,由于在插接头本体10上增加了插拔操作部,便于对第二插接头施力,因此便于在小空间内进行插拔操作,从而降低对装卸空间的需求,节省车内空间。

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操作把手为与插接头本体10连接的环状结构20。

通过设置与插接头本体10连接的环状结构20作为操作把手,环状结构20具有可以容纳手指或工具的通孔,使手指或工具可以伸入到环状结构20的通孔所形成的操作空间中。手指或工具伸入环状结构20的通孔后可以勾住环状结构20,从而对环状结构20稍微施加远离第一插接头方向的拉力即可将第二插接头拆卸下来。

在进行线束插接时,手指伸入到环状结构20的通孔所形成的操作空间中,向靠近第一插接头的方向稍微用力按压即可将第二插接头插入第一插接头。

优选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加工,环状结构20为圆形的拉环,即拉环的外轮廓和通孔的横截面均为圆形,此处的横截面为垂直于通孔中心轴线的截面。

更为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为了使环状结构20能够便于大多数人的操作,环状结构20的通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15mm。

可选地,在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环状结构20的通孔也可以为椭圆形或多边形或与手指形状相适配的形状或其他可以形成手指或工具操作空间的形状。

相应地,在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环状结构20的外轮廓也可以为椭圆形或多边形。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二插接头还包括分别与插接头本体10和环状结构20连接的连接板30,连接板30设置在环状结构20与插接头本体10之间。

通过设置连接板30可以增大环状结构20与插接头本体10之间的连接区域,从而增大环状结构20与插接头本体10的连接强度,避免环状结构20与插接头本体10的连接处发生断裂。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成型同时提高环状结构20与插接头本体10的连接强度,环状结构20、连接板30和插接头本体10为一体成型的塑料件,在生产制造第二插接头时,在第二插接头上同步成型环状结构20和连接板30。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环状结构20与连接板30也可以为一体成型的金属板结构,连接板30具有弯折边,弯折边插入插接头本体10内部且与插接头本体10通过嵌件成型工艺一体成型。这样不但可以提高环状结构20与插接头本体10的连接强度,而且可以提高环状结构20自身的强度,防止环状结构20发生断裂。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环状结构20突出于插接头本体10。

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便于手指或工具插入到环状结构20的通孔中,从而便于插拔操作。

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环状结构20朝向远离第一插接头的方向延伸。

通过上述设置,当第一插接头和第二插接头连接后,环状结构20与第一插接头分别位于插接头本体10的两侧,环状结构20的操作空间较大,便于插拔第二插接头的操作。

优选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环状结构20的数量为一个。

只设置一个环状结构20时,环状结构20可以由插接头本体10的侧壁面向远离第一插接头的方向延伸;也可以设置在插接头本体10的远离第一插接头的端面上,由上述端面相向远离第一插接头的方向延伸。

可选地,在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环状结构20也可以设置两个,两个环状结构20相对设置。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插接头为与车身控制器连接的插接头,第二插接头包括插接头本体10和插拔操作部。插接头本体10与线束连接,插拔操作部为设置在插接头本体10上操作把手。操作把手为与插接头本体10连接的环状结构20,且环状结构20突出于插接头本体10。第二插接头还包括分别与插接头本体10和环状结构20连接的连接板30,连接板30设置在环状结构20与插接头本体10之间。

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环状结构20朝向靠近第一插接头的方向延伸。

通过上述设置,可以节省插接头本体10的远离第一插接头的一侧的空间,使第二插接头可以应用于安装空间较小的位置,便于手指或工具插拔第二插接头的操作。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第二插接头还包括分别与插接头本体10和环状结构20连接的连接板30。连接板30设置在环状结构20与插接头本体10之间。为了增大手指或工具的操作空间,环状结构20与插接头本体10间隔设置,环状结构20仅通过连接板30与插接头本体10连接。

可选地,在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方式中,也可以不设置连接板30,环状结构20直接与插接头本体10连接。

当然,在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操作把手也可以为设置在插接头本体10上的柱状凸起,手指或工具对柱状凸起施加远离第一插接头方向的拉力即可将第二插接头拆卸下来。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插接头为与制动系统控制器连接的插接头,第二插接头包括插接头本体10和插拔操作部,插接头本体10与线束连接。

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插拔操作部为设置在插接头本体10上的操作孔40。

通过上述设置,设置在插接头本体10上的操作孔40可以给手指或工具拆卸第二插接头的操作提供操作空间,需要拆卸第二插接头时,手指或工具伸入操作孔40中稍微施加远离第一插接头方向的拉力即可将第二插接头拆卸下来。

进一步地,在进行线束插接时,手指伸入操作孔40中,向靠近第一插接头的方向稍微用力按压即可将第二插接头插入第一插接头上,不但方便第二插接头的拆卸,同时也可以方便第二插接头的安装。

优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种可选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加工,操作孔40为圆形孔。

更为优选地,为了使操作孔40能够便于大多数人的操作,操作孔40的直径大于或等于15mm。

可选地,在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操作孔40也可以为椭圆形或多边形或与手指形状相适配的形状或其他可以形成手指操作空间的形状。

该实施例中,操作孔40可以为通孔或者盲孔。

当操作孔40为盲孔时,操作孔40可以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两个。设置两个操作孔40时,两个操作孔40相对设置。

当然,在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插拔操作部也可以为设置在插接头本体10上的操作槽。

可选地,操作槽可以设置在插接头本体10的侧壁面上,也可以设置在插接头本体10的远离第一插接头的端面上。

可选地,操作槽可以只设置一个,也可以成对设置。

可选地,操作槽的形状可以为矩形或T形或其他便于手指或工具操作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车用线束插接头可以用于信息娱乐系统、远程信息控制系统、GPS定位系统、WLAN、BLUETOOTH和3G/4G等无线网络系统、大尺寸液晶显示系统、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车道偏离警告系统、碰撞避免系统、盲点检测系统、微光夜视系统、自动泊车系统、移动通信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导航系统、车载DVR系统、倒车后视系统、行车记录仪系统、信息娱乐系统、防疲劳系统等中高档车辆所配备的电气系统中,提高车辆的舒适性、娱乐性、安全性、方便性。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车用线束插接头包括插接头本体和插拔操作部,插拔操作部为设置在插接头本体上的操作孔、操作槽或者操作把手,这样,插拔操作部可以给手指或工具拆卸车用线束插接头的操作提供操作空间,便于手指或工具对插拔操作部施加拆卸车用线束插接头的力,手指或工具稍微对插拔操作部施加拉力即可将车用线束插接头拆卸下来,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只能用力拉扯线束从而拔下插接头的问题,便于线束的拆卸,提高了维修方便性,进一步地,便于在小空间内进行插拔操作,从而可以降低对车用线束插接头装卸空间的需求,节省车内空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