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器限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8901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容器限位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电容器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电容器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电容器,通常简称其容纳电荷的本领为电容,用字母C表示。电容器,顾名思义,是‘装电的容器’,是一种容纳电荷的器件。电容器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电路中的隔直通交,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能量转换,控制等方面。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数码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以平板电视(LCD和PDP)、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产品为主的消费类电子产品产销量持续增长,带动了电容器产业增长。

目前,公知的单台电容器仅有上面两吊攀,在安装时只能用螺栓固定这两个吊攀,这样电容器有吊攀端有了固定,可在无吊攀端没有很好的固定。在运输过程中会随着车辆晃动,会拉伤电容器外壳甚至导致电容器漏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定位效果好的电容器限位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容器限位装置,包括电容器组框架、避雷器、在线监测仪、高压电容器、限位机构、放电线圈和母排,所述的避雷器、在线监测仪、高压电容器、限位机构、放电线圈和母排均安装在电容器组框架上,所述的高压电容器置于限位机构处,所述在线监测仪的一端接地,所述在线监测仪的另一端与避雷器的进线端串联,所述避雷器的出线端连接母排,所述的高压电容器与放电线圈并联,所述的避雷器与高压电容器并联。

通过限位机构的设计,能够很好的将高压电容器定位在电容器组框架上,解决了由于高压电容器定位不好导致安装或运输过程中对高压电容器的损坏导致漏油问题;通过避雷器和放电线圈的设计,能够有效的保护高压电容器;通过在线监测仪的设计,能够实时监测高压电容器的状态,以保证高压电容器的安全。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容器组框架包括若干横梁和若干立柱,所述的在线监测仪、限位机构和放电线圈均安装在横梁上,所述的避雷器安装在立柱上,所述的高压电容器安装在横梁上的限位机构中且置于上下两个横梁之间。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高压电容器的一端为瓷瓶端,所述高压电容器的瓷瓶端设有吊攀,所述高压电容器的瓷瓶端通过吊攀安装在横梁上,所述高压电容器的另一端安装在限位机构中。通过高压电容器的结构设计,能够进一步定位高压电容器在电容器组框架上的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限位机构包括两个限位桩,其中两个限位桩分别置于高压电容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限位桩与高压电容器的外表面之间设有空隙。通过限位机构的设计,使得在安装及运输过程中出现晃动的时候,高压电容器两侧的限位桩可以有效控制高压电容器的摆动,达到不拉伤高压电容器外壳的目的。

作为优选,所述的高压电容器与避雷器之间、高压电容器与在线监测仪之间、高压电容器与放电线圈之间均设有间隔。通过该间隔的设计,能够确保高压电容器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很好的将高压电容器定位在电容器组框架上,解决了由于高压电容器定位不好导致安装或运输过程中对高压电容器的损坏导致漏油问题;能够有效的保护高压电容器;能够实时监测高压电容器的状态,以保证高压电容器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容器组框架,2.避雷器,3.在线监测仪,4.高压电容器,5.限位桩,6.放电线圈,7.母排,8.立柱,9.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述的实施例中,一种电容器限位装置,包括电容器组框架1、避雷器2、在线监测仪3、高压电容器4、限位机构、放电线圈6和母排7,避雷器2、在线监测仪3、高压电容器4、限位机构、放电线圈6和母排7均安装在电容器组框架1上,高压电容器4置于限位机构处,在线监测仪3的一端接地,在线监测仪3的另一端与避雷器2的进线端串联,避雷器2的出线端连接母排7,高压电容器4与放电线圈6并联,避雷器2与高压电容器4并联。

如图2、图3、图4所示,电容器组框架1包括若干横梁9和若干立柱8,在线监测仪3、限位机构和放电线圈6均安装在横梁9上,避雷器2安装在立柱8上,高压电容器4安装在横梁9上的限位机构中且置于上下两个横梁9之间。高压电容器4的一端为瓷瓶端,高压电容器4的瓷瓶端设有吊攀,高压电容器4的瓷瓶端通过吊攀安装在横梁9上,高压电容器4的另一端安装在限位机构中。限位机构包括两个限位桩5,其中两个限位桩5分别置于高压电容器4的左右两侧,限位桩5与高压电容器4的外表面之间设有空隙。高压电容器4与避雷器2之间、高压电容器4与在线监测仪3之间、高压电容器4与放电线圈6之间均设有间隔。

其中:横梁9和立柱8将电容器组框架1分割成若干空腔。使用时,将高压电容器4不带吊攀的一端伸入电容器组框架1的空腔中,并直至高压电容器4的吊攀一端与电容器组框架1的横梁9接触;相邻两台高压电容器4之间的外壳净距离不小于70mm;放电线圈6与高压电容器4并联连接,高压电容器4与放电线圈6之间的进出线带电净距离不小于200mm;避雷器2、在件监测仪分别固定于电容器组框架1的立柱8和横梁9上,且与高压电容器4保持安全距离;高压电容器4不带瓷瓶端嵌入在两个限位桩5之间,且限位桩5与高压电容器4的外壳表面不接触到,留适当距离。这样设计不仅能很好的对高压电容器4进行定位,而且能解决由于高压电容器4定位不好导致安装或运输过程中对高压电容器4的损坏导致漏油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