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7423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显示组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显示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显示组件中,胶材与不同的材质粘合力差异较大。如下表1所示,胶材与不同元件表面具有不同粘合力,例如,胶材与柔性显示面板(PI)表面的粘合力比胶材与玻璃基板的粘合力高4~5倍。在界面交接处,粘合力不匹配容易脱落,而且,材边角由于切割加工、静电等原因引起拉伸应力造成界面分层而贴合力(一个是贴合,一个是粘合)不匹配,也容易导致膜材脱落,并产生起翘的情况。粘合力(speed3m/min)胶材A胶材B玻璃7mN/25mm(=0.71gf/25mm)10mN/25mm(=1.02gf/25mm)PI34mN/25mm(=3.47gf/25mm)40mN/25mm(=4.08gf/25mm)表1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显示组件,其旨在解决膜材容易脱落,并产生起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显示组件,包括基板、柔性显示面板、第一界面层和膜材,所述第一界面层位于所述基板上朝向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膜材位于所述基板和柔性显示面板之间或者位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上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可选地,所述膜材位于所述基板和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之间;所述显示组件还包括第二界面层,所述第二界面层位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朝向基板的一侧,其中,所述基板和所述柔性显示面板通过所述膜材粘接。可选地,所述膜材位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上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显示组件还包括第二界面层,所述第二界面层位于所述膜材朝向基板的一侧。可选地,所述第一界面层位于所述基板的外围边缘,所述第二界面层位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外围边缘,所述第一界面层和所述第二界面层为包括但不限于的矩形、圆形、椭圆形和多边形,所述第一界面层贴合所述第二界面层。可选地,所述第一界面层位于所述基板的外围边缘,所述第二界面层位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外围边缘,所述第一界面层和所述第二界面层为断续图案,所述第一界面层和所述第二界面层上下交替镶嵌,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和所述第一界面层通过粘合剂粘接,所述基板和所述第二界面层通过粘合剂粘接。可选地,所述第一界面层和所述第二界面层与所述基板和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上的对位标记位置重叠。可选地,所述第一界面层位于所述基板的外围边缘,所述第二界面层位于所述膜材的外围边缘,所述第一界面层和所述第二界面层为包括但不限于的矩形、圆形、椭圆形和多边形,所述第一界面层贴合所述第二界面层。可选地,所述第一界面层位于所述基板的外围边缘,所述第二界面层位于所述膜材的外围边缘,所述第一界面层和所述第二界面层为断续图案,所述第一界面层和所述第二界面层上下交替镶嵌,所述膜材和所述第一界面层通过粘合剂粘接,所述基板和所述第二界面层通过粘合剂粘接。可选地,所述第一界面层和所述第二界面层与所述基板和所述膜材上的对位标记位置重叠。可选地,所述第一界面层和所述第二界面层为金属。可选地,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具有与所述第一界面层和所述第二界面层连接的导电接口。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界面层与膜材具有较好的界面粘合力,这样,通过第一界面层的设置,增加了膜材与基板的界面粘合力,使得膜材不易于从基板或柔性显示面板脱落,并减少膜材起翘的情况。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显示组件的俯视图;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显示组件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显示组件中基板和第二界面层的俯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显示组件的局部剖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显示组件中基板和第二界面层的俯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显示组件的剖视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显示组件的剖视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显示组件的局部剖视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显示组件中基板和第二界面层的俯视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显示组件的局部剖视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显示组件中基板和第二界面层的俯视图;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提供的显示组件中第二界面层和柔性显示面板的俯视图。附图标号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组件。请参阅图1,该显示组件包括基板110、柔性显示面板120、第一界面层141和膜材130,第一界面层141位于基板110上朝向柔性显示面板120的一侧,膜材130位于基板110和柔性显示面板120之间。其中,第一界面层141与膜材130具有较好的界面贴合力,这样,通过第一界面层141的设置,增加了膜材130与基板110的界面贴合力,使得膜材130不易于从基板110脱落,并减少膜材130起翘的情况。在其他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显示组件还包括第二界面层142,第二界面层142位于柔性显示面板120朝向基板110的一侧,其中,基板110和柔性显示面板120通过膜材130粘接。在其他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和图4,第一界面层141位于基板110的外围边缘,第二界面层142位于柔性显示面板120的外围边缘,第一界面层141和第二界面层142为包括但不限于的矩形、圆形、椭圆形和多边形,第一界面层141贴合第二界面层142。如此,通过在膜材130的边角处增加界面贴合力,防止边角由于切割加工、静电等原因引起拉伸应力造成界面分层。其中,请参阅图3,第一界面层141和第二界面层142直接贴合,第一界面层141和第二界面层142为金属,如此,让金属与金属靠在一起,通过金属原子之间的键合形成的力来实现第一界面层141和第二界面层142之间的贴合,从而防止膜材130从基板110脱落,减少膜材130起翘的情况。其中,金属可以为Cu、Ag或Al,并采用印刷、喷墨打印或是网版蒸镀的方式制备。请参阅图2,第一界面层141和第二界面层142与基板110和柔性显示面板120上的对位标记位置重叠。如此,在将膜材130贴合到基板110的过程中,由于第一界面层141和第二界面层142具有对应关系,第二界面层142能够起到对位标记的作用,有利于提高膜材130与基板110的贴合精度。实施例二请参阅图5和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第一界面层141位于基板110的外围边缘,第二界面层142位于柔性显示面板120的外围边缘,第一界面层141和第二界面层142为断续图案,第一界面层141和第二界面层142上下交替镶嵌,柔性显示面板120和第一界面层141通过粘合剂粘接,基板110和第二界面层142通过粘合剂粘接。基于此结构,通过第一界面层141的设置,增加了膜材130与基板110的界面粘合力,使得膜材130不易于从基板110脱落,并减少膜材130起翘的情况,且在确保膜材130与基板110的贴合精度的前提下,还减少了第一界面层141和第二界面层142料材的使用,降低成本。实施例三请参阅图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膜材130位于柔性显示面板120之上,柔性显示面板120涂烤到基板110上。其中,第一界面层141与膜材130具有较好的界面贴合力,这样,通过第一界面层141的设置,增加了膜材130与柔性显示面板120的界面贴合力,使得膜材130不易于从柔性显示面板120脱落,并减少膜材130起翘的情况。实施例四请参阅图8至图1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显示组件还包括第二界面层142,第二界面层142位于膜材130朝向基板110的一侧,且第一界面层141位于基板110的外围边缘,第二界面层142位于柔性显示面板120的外围边缘,第一界面层141和第二界面层142为包括但不限于的矩形、圆形、椭圆形和多边形,第一界面层141贴合第二界面层142。基于此结构,增加了膜材130与基板110的界面贴合力,使得膜材130不易于从基板110脱落,并减少膜材130起翘的情况,且通过在膜材130的边角处增加界面贴合力,防止边角由于切割加工、静电等原因引起拉伸应力造成界面分层。此外,基于此结构,膜材130和基板110共同包围柔性显示面板120,使柔性显示面板120与外部隔离,这样,可在后续加工过程中,避免液体侵蚀柔性显示面板120。请参阅图9,第一界面层141和第二界面层142与基板110和柔性显示面板120上的对位标记位置重叠。如此,在将膜材130贴合到基板110的过程中,由于第一界面层141和第二界面层142具有对应关系,第二界面层142能够起到对位标记的作用,有利于提高膜材130与基板110的贴合精度。实施例五请参阅图11和图1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第一界面层141位于基板110的外围边缘,第二界面层142位于膜材130的外围边缘,第一界面层141和第二界面层142为断续图案,第一界面层141和第二界面层142上下交替镶嵌,膜材130和第一界面层141通过粘合剂粘接,基板110和第二界面层142通过粘合剂粘接。基于此结构,增加了膜材130与基板110的界面粘合力,使得膜材130不易于从基板110脱落,并减少膜材130起翘的情况,且在确保膜材130与基板110的贴合精度的前提下,还减少了第一界面层141和第二界面层142料材的使用,降低成本。实施例六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柔性显示面板120具有与第一界面层141和第二界面层142连接的导电接口121。这样,第一界面层141和第二界面层142吸收到的静电可以传导到柔性显示面板120,从而起到防止静电的作用。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