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接触印刷电路板的滑动元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42245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用于接触印刷电路板的滑动元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接触印刷电路板的滑动元件。



背景技术:

需要这种滑动元件使得相对彼此平行的、上下叠置的印刷电路板的印制导线彼此电接触。对此,印刷电路板相对彼此以非常窄的距离布置并且具有多个印制导线,印制导线根据应用和电路连接必须彼此不同地接触。

根据使用情况可通过多个滑动元件使印刷电路板的多个印制导线同时连接。通过使印刷电路板之间的滑动元件移动(滑动)能够到达不同的位置并因此接通不同的电连接和回路。对此,滑动元件利用电触头接触两个印刷电路板,滑动元件布置在两个印刷电路板之间。由此在一个印刷电路板的印制导线和另一印刷电路板的印制导线之间建立电连接。

固定的布线或接线对于这种应用情况,例如在用于电话线的配电箱中是不适宜的,因为电连接时不时地发生变化,必须进行更替并且进行新的布线。具有插拔连接器和线缆的普通的布线对此是非常耗费的。对于每一次变化必须移除线缆并且在另一位置接上线缆和进行电连接。对于这些工作分别一个工作人员必须去往相应的配电箱处的现场并且手动地进行新的布线。这非常耗时和耗费成本。

已知的布线的另一缺点是需要大的空间。因为用手进行布线,这种开关柜对于每种可能的连接位置都需要插拔连接器或至少一个用于绞合线的连接点。这相比于应该彼此连接的原本的电导线是非常大的。因此,与原本的电接触相比,对于手动布线而言需要明显更多的结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接触两个印刷电路板的装置。在此,该装置应可变地在印刷电路板之间移动并由此使印刷电路板上存在的不同的印制导线彼此接触和连接。此外,该装置还应能够被成本低廉地制造且能被无大的工作耗费地安装。此外有利的是,该装置需要很少的维护并且对故障不敏感。

该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1的特征实现。

本发明的有利的构型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本发明涉及用于电接触对置的印刷电路板的印制导线的滑动元件。在此,两个印刷电路板平行地、相对彼此以很小间距布置。在印刷电路板上,在相应的面对另一印刷电路板的一侧上设置电印制导线。根据两个印刷电路板彼此之间的应用和布线,必须使不同的设置在印刷电路板上的对置的印制导线彼此电连接。为了实现该目的设置根据本发明的滑动元件。

滑动元件由基体构成,基体由非导电材料制成。在此提供聚合物,因为聚合物具有特别良好的、电绝缘的作用。滑动元件的基体设置用于容纳至少一个电接触元件。

在此,电接触元件优选容纳且固定在基体中。为此基体具有容纳部。容纳部例如可实施成缝隙。接触元件可插入到缝隙中。对此,容纳部必须构造成使得其在基体的两个对置的侧是敞开的。由此确保接触元件在两个对置的侧上分别能够电接触印刷电路板。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基体中设置两个容纳部,所述两个容纳部用于容纳两个接触元件。由此基体和滑动元件可构造成对称的。

接触元件构造成弹簧元件且优选由弹性金属制成。对此,接触元件构造两个接触腿,借助所述两个接触腿能够将接触元件保持在基体中。视实施方式而定,可额外地在接触腿上形成固定鼻,所述固定鼻能够实现接触元件更好地保持在基体的容纳部中。

此外,在接触元件上还形成两个弹簧臂。弹簧臂在此朝向两个印刷电路板向基体之外伸出。在基体之外,弹簧臂分别构造一个接触点。接触点设置用于接触印刷电路板上的印制导线。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弹簧臂构造成s形。通过s形的构造,弹簧臂能够特别有利地弹动,从而能够以足够的力将接触点压到印刷电路板的印制导线上。

根据本发明,基体被贯穿开口贯通。贯穿开口穿过整个基体。在贯穿开口的内侧上布置螺纹。构造成内螺纹的螺纹可以不同的形式设置在贯穿开口中。

在一种成本低廉的实施方式中,内螺纹直接形成在基体中。因为基体由聚合物制成,所以直接形成螺纹于其中是适合的。视制成基体的材料而定,将螺纹设计成用于较高的或不太高的负荷。

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设置为,将螺纹衬套装入到基体的贯穿开口中。对此将优选由金属构成的螺纹衬套轴向地装入贯穿开口中并且构成贯穿开口的集成的组成部分。对此,螺纹衬套在其外侧上具有滚花,所述滚花被压入贯穿开口中。由此确保螺纹衬套可靠地保持在滑动元件中。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且在下面详细阐述。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滑动元件的分解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滑动元件的剖视图;以及

图3示出了由安装的多个滑动元件构成的系统。

附图包含部分简化的、示意性的视图。一方面,对于相同的元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但是必要时对于不同的元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相同元件的不同视图可按不同比例示出。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滑动元件1的空间分解图。滑动元件1由基体2、螺纹衬套4(gewindebuchse)和两个接触元件3构成。为了清楚仅示出了接触元件3中的一个。

滑动元件1的基体2实施成长形的,具有呈大致正方形的横截面。贯穿开口6延伸穿过整个基体2。贯穿开口6设置用于容纳螺纹杆11。

在贯穿开口6的一端部(在此为在右侧示出的端部)上设置螺纹衬套4。螺纹衬套4在其外侧上具有滚花4.1。滚花4.1设置用于将螺纹衬套4压入基体2的贯穿开口6中。通过将螺纹衬套4压入基体2中而使得螺纹衬套保持且固定在基体中。

在环形的螺纹衬套4的内侧上设置有内螺纹7。内螺纹7用于容纳螺纹杆11,通过转动螺纹杆11能够使滑动元件1在所述螺纹杆上移动。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可取消螺纹衬套4且使内螺纹7构造成贯穿开口6的集成的组成部分。

然而,使用螺纹衬套4的优点是,螺纹衬套具有比在基体2中成型的螺纹小得多的磨损。通过改善由金属制成的螺纹套筒的材料特性可在明显更小的磨损现象的情况下更持久且频繁地使用螺纹。

在基体2的与螺纹衬套4对置的一侧上给基体形成两个容纳部5。实施成缝隙的容纳部5从基体2的端面延伸经过基体2的几乎整个长度。容纳部5分别设置用于容纳一个接触元件3。为了清楚,在图1中仅示出了两个接触元件3中的一个。

根据本发明,容纳部5从基体2的此处示出的下侧延伸直至基体2的此处示出的上侧。在图2中详细示出了穿过容纳部5中的一个的剖面,其具有被容纳在其中的接触元件3。

图2的剖面沿着长度穿过容纳部5中的一个。基体2中的容纳部5构造成在三个侧是敞开的。在示出的上侧以及下侧上,接触元件3分别从容纳部5伸出到基体2的外侧上。这用于接触布置在滑动元件1上方和下方的两个印刷电路板10。

容纳部5的左侧示出的开口设置用于将接触元件3安装在容纳部5中。接触元件3可被从示出的左侧导入容纳部5中且卡锁在该容纳部中。对此卡锁区域2.1位于容纳部5之内。

卡锁区域2.1作为桥接件(steg)设置在构造成缝隙的容纳部5中。位于中间地,接触元件3可以在两侧围绕卡锁区域2.1夹紧并且被卡锁在该卡锁区域上。构造成轴线对称的接触元件3为此具有两个接触腿3.3,所述两个接触腿沿着卡锁区域2.1延伸并且将其包围在中间。

在左侧区域中,接触元件3的接触腿3.3彼此连接。在接触腿3.3的对置的右侧示出的端部上在每个接触腿3.3上形成固定鼻3.4。固定鼻分别面对对置的接触腿3.3。固定鼻3.4由此用作卡钩,借助所述卡钩接触元件3围绕卡锁区域2.1夹紧。接触元件3由此卡锁在卡锁区域2.1上并且由此保持在滑动元件1的基体2中。

分别一个弹簧臂3.2邻接到接触元件3的接触腿3.3上。在该实施例中弹簧臂形成为s形。通过s形状实现了特别有利的弹簧行程。在弹簧臂3.2的端部上分别构造一个接触点3.1。接触点3.1位于壳体2之外且由此能够分别接触一个印刷电路板10,所述印刷电路板布置在滑动元件1之上或之下。

接触元件3优选构造成冲裁板件。对此特别有利的是,接触元件不弯曲或在多个平面中制造。通过冲裁工艺能够给板件添加非常精细的轮廓。弯曲工艺始终是非常耗费的和不精确的。此外,在冲裁时无需材料的塑性变形,由此接触元件3在任意部位都保持其强度和柔性以及弹簧性能。

在图2中还可看出在右侧区域中的螺纹衬套4。螺纹衬套被压入贯穿开口6中并且通过其外侧上的滚花4.1固定在壳体2中。螺纹杆11可被引导穿过螺纹衬套4和贯穿开口6,滑动元件1在该螺纹杆上是可移动的。

在图3中示出具有多个滑动元件1的系统应用。该系统在此由三个上下叠置的印刷电路板10、10’、10”构成。为了更好的示出,仅示意性地示出最上面的印刷电路板10。

在印刷电路板10、10’、10”之间分别布置支承框架。支承框架一方面设置成间隔保持器且用于固定印刷电路板10、10’、10”。另一方面多个螺纹杆11并排地布置在支承框架中。在前侧上,每个螺纹杆11具有联接件(在此示意性地圆形地示出),所述联接件用于转动螺纹杆11。

在相对彼此平行布置的螺纹杆11上分别布置一个滑动元件1。滑动元件也示意性地简化地示出。通过转动滑动元件上的相应的螺纹杆11可以使滑动元件1轴向运动。设置在印刷电路板10、10’、10”上的印制导线(leiterbahn,导体电路)由此能够通过滑动元件1的接触元件3的接触点3.1接触。由此产生印刷电路板10和10’或10’和10”之间的电连接。

通过滑动元件1的根据本发明的构型,由此能够实现成本低廉的制造和无大的工作耗费的安装。此外该装置无需经常维护且对故障不敏感。

此外,根据本发明构型的由多个滑动元件1构成的系统能够简单的通过机器人辅助的装置来操作。由此可移动的马达能够依次驶近各个螺纹杆11并且通过转动而移动滑动元件1。通过相应的数据连接由此能够经由远程管理操作不同的电路。不再需要使用现场的技术工人。

附图标记列表

1滑动元件

2基体

2.1卡锁区域

3接触元件

3.1接触点

3.2弹簧臂

3.3接触腿

3.4固定鼻

4螺纹衬套

4.1滚花

5容纳部

6贯穿部

7内螺纹

10印刷电路板

11螺纹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