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盖以及带电线盖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42253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电线盖以及带电线盖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线盖以及带电线盖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一种连接器,其安装有电线盖,所述电线盖安装于与电线的末端连接的连接器主体的后表面,所述电线盖使电线沿规定的方向折弯并保持。例如在以下专利文献1所述的连接器中,电线盖朝横向开口,电线被电线盖折弯而向横向被引出。电线沿设置于电线盖的开口部的电线固定部配置,电线被绑带缠绕而被固定于电线固定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5288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如上所述的带电线盖的连接器中,当与对方侧连接器嵌合时,要按压电线盖的后表面。但是,电线盖的后表面沿电线的线束的周面弯曲而难以按压,从而不容易进行与对方侧连接器的嵌合作业。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线盖以及带电线盖的连接器,其能够容易进行与对方侧连接器的嵌合作业。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电线盖安装于与电线的末端连接的连接器主体的后表面,所述电线盖使所述电线沿规定的方向折弯并保持,所述电线盖具备电线固定部和突出部,所述电线固定部朝所述规定的方向突出并设置于后部,所述突出部从所述电线固定部向与所述连接器主体和对方侧连接器的嵌合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突出而设置。

另外,本发明的带电线盖的连接器具备与电线的末端连接的连接器主体以及所述电线盖。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当进行与对方侧连接器的嵌合作业时,由于能够按压突出部的后表面,所以容易进行与对方侧连接器的嵌合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与对方侧连接器嵌合的样子的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3是示出连接器的后视图。

图4是示出处于与对方侧连接器正规嵌合的状态的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连接器主体的后视图。

图6是示出电线盖的俯视图。

图7是示出电线盖的主视图。

图8是示出电线盖的侧视图。

图9是示出处于将电线盖安装于连接器主体之前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0是示出处于在连接器主体安装有电线盖的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示出本发明的优选的方式。

本发明的电线盖也可以构成为在所述电线固定部中的所述突出部的前侧缠绕带子从而所述电线被固定。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通过突出部对带子进行定位。

另外,本发明的电线盖也可以构成为在所述突出部的突出端部形成有凹部。根据这样的构成,通过将带子的顶部与形成于突出部的凹部嵌合,从而能够对顶部的位置进行定位。

另外,本发明的带电线盖的连接器也可以构成为:所述连接器主体具有壳体和操作柄,所述壳体能够与对方侧连接器嵌合,所述操作柄从初始位置被转动操作到嵌合位置从而能够将所述对方侧连接器和所述壳体正规嵌合。当所述操作柄配置于所述初始位置时与设置于所述对方侧连接器的凸轮销卡合的凸轮槽的入口与所述突出部的位置配置于在所述壳体的宽度方向相对应的位置。

根据这样的构成,通过当进行与对方侧连接器嵌合作业时,按压突出部的后表面从而连接器主体沿操作柄的凸轮槽的入口与对方侧连接器的凸轮销的对置方向被按压,所以能够容易进行与对方侧连接器的嵌合作业。

<实施例>

以下,参照图1~10对将本发明具体化的一实施例进行详细地说明。

本实施例的带电线盖的连接器(以后,仅称为连接器)具备连接器主体c和电线盖30,连接器主体c与电线w的末端连接,电线盖30使电线沿规定的方向折弯并保持。连接器主体c具有壳体10和操作柄20,连接于电线w的末端部的端子零件(未图示)被收纳于壳体10,操作柄20通过被转动操作而与对方侧连接器50嵌合或脱离。以下,在各个构成部件中,分别以连接器的嵌合面侧为前方,另外,以图1的上侧为上方,以下侧为下方进行说明。

对方侧连接器50的壳体51是合成树脂制,如图2所示,壳体51具备朝前方开口的罩部52。在罩部52的上壁形成有呈圆柱状的凸轮销53,凸轮销53朝下方(朝向罩部52的内部空间)突出。如图4所示,凸轮销53设置于罩部52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且位于比罩部52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靠前端的位置。

壳体10是合成树脂制,壳体10具有收纳多个端子零件的端子收纳部11和收纳操作柄20的操作柄收纳部12,壳体10整体形成为能够嵌合到对方侧连接器50的罩部52内的大致方形的块状。

在端子收纳部11设置有多个端子收纳室11r,端子零件被分别收纳于端子收纳室11r。多个端子收纳室11r沿上下方向被分成多个段,且在各个段沿左右方向排列配置。若端子零件从后方被收纳到各个端子收纳室11r,则处于电线w从壳体10的后表面被引出到后方的状态。

操作柄收纳部12具有遍及壳体10的上表面的大致整个宽度方向的大小,操作柄收纳部12的后端部比壳体10的后表面朝后侧突出一截。如图4所示,在操作柄收纳部12设置有第1接纳路径13和第2接纳路径14,第1接纳路径13接纳对方侧连接器50的凸轮销53,第2接纳路径14接纳未图示的锁定解除部。第1接纳路径13以及第2接纳路径14均从操作柄收纳部12的前端朝后方以直线状延伸。第1接纳路径13位于壳体10的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心,第2接纳路径14位于壳体10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侧。

另外,在操作柄收纳部12设置有初始锁定部15,设置于操作柄20的初始锁定片24能够与初始锁定部15卡止。初始锁定部15设置为突出到第2接纳路径14的靠后端的位置。

在壳体10的后表面设置有盖安装部16,电线盖30沿左右方向滑动而被安装于盖安装部16。盖安装部16设置于壳体10的上下两侧,且均形成为朝后侧以及左右两侧开放的空间。另外,下侧的盖安装部16在壳体10的下表面朝下侧突出一截而设置(参照图9)。

上下的盖安装部16均遍及壳体10的全宽度而形成,如图10所示,在各个盖安装部16的左右两端部设置有卡止部17,设置于电线盖30的卡止片36能够卡止于卡止部17。另外,在各个盖安装部16设置有引导肋板18,引导肋板18引导电线盖30的滑动动作。引导肋板18沿各个盖安装部16的后端缘立设于多个部位。

操作柄20是转动式的操作柄,如图4所示,操作柄20具备凸轮板部21和操作部22,凸轮板部21是合成树脂制且呈平板状,在转动操作柄20时通过用手指抵触操作部22而进行操作。操作柄20的凸轮板部21带稍微的间隙而组装于操作柄收纳部12,操作部22处于从操作柄收纳部12朝后方突出的状态。操作柄20在与对方侧连接器50嵌合之前配置于初始位置,通过被转动操作到嵌合位置从而能够与连接器正规嵌合。

在凸轮板部21的上表面形成有凸轮槽23,对方侧连接器50的凸轮销53与凸轮槽23卡合。凸轮槽23是从凸轮板部21的端缘朝中心侧延伸的凹部,当操作柄20位于初始位置时,凸轮槽23的入口23a位于第1接纳路径13(壳体10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从而凸轮槽23能够接纳凸轮销53。

在凸轮板部21设置有初始锁定片24,当操作柄20处于初始位置时初始锁定片24与操作柄收纳部12的初始锁定部15卡止并将操作柄20保持于初始位置。初始锁定片24设置为从凸轮槽23的入口23a附近以悬臂状延伸而出,初始锁定片24的顶端部与初始锁定部15卡止。

电线盖30安装于连接器主体c的后表面,电线盖30的整体形成为正面侧被开放的截面呈u字形状,且左右方向的只有一端侧被开放的方式。从壳体10引出的电线w在电线盖30内被折弯并从开放侧(以后,称为电线的引出口31)被引出。

电线盖30能够改变左右朝向而安装于壳体10。也就是说,电线盖30从电线的引出口31朝向右方(一方向)的第1朝向(参照图1)和电线的引出口31朝向左方(与一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第2朝向(参照图3)中的任一朝向都能够安装于连接器主体c。

如图6所示,电线盖30具备上下一对壁部(以后称为第1壁部32)和设置于左右方向的与电线的引出口31侧相反的一侧的壁部(以后称为第2壁部33)。上下一对第1壁部32设定为大致相同形状以及相同厚度尺寸,且形成为相互大致平行。第2壁部33沿上下一对第1壁部32的端面设置。

第2壁部33的前端部33a在安装于连接器主体c的状态下相对于壳体10的后表面成大致直角。第2壁部33的前端部33a的外表面与壳体10的右侧面或者左侧面无台阶地相连而配置。

另外,如图8所示,在第2壁部33的前端部33a设置有突壁37,突壁37在上下的滑动部34之间突出。在电线盖30被安装于连接器主体c的状态下,突壁37埋入于在壳体10上设置的上下的盖安装部16之间。

如图6所示,第2壁部33中的与前端部的后端相连的部分(以后称为第2壁部33的中间部33b)相对于前后方向成大致直角。第2壁部33的中间部33b在电线盖30被安装于连接器主体c的状态下与连接器主体c的后表面对置而配置。

第1壁部32的端面(电线盖30的开放侧的端面)中的前端部32a与第2壁部33的前端部33a大致平行。第1壁部32的前端部32a在电线盖30被安装于连接器主体c的状态下与壳体10的右侧面或者左侧面无台阶地相连而配置。另外,第1壁部32的端面中的与前端部32a的后端相连的部分(以后称为第1壁部32的中间部32b)朝宽度方向的中央侧沿斜后方延伸。

电线盖30的前端部具有遍及壳体10的全宽度的宽度尺寸,且在电线盖30的前端部形成有滑动部34,滑动部34能够沿壳体10的盖安装部16在左右方向滑动。滑动部34设置于电线盖30的上下两侧,且分别沿第1壁部32的前缘向左右方向延伸。

如图10所示,在滑动部34形成有滑动槽35,滑动槽35形成为左右方向的一侧(电线的引出口31侧)开口,另一侧闭塞。滑动槽35设置为壳体10的引导肋板18进入其中。

另外,在滑动部34设置有卡止片36,卡止片36能够与壳体10的卡止部17卡止。卡止片36设置于滑动部34中的第2壁部33侧的端部(安装时的滑动方向的后侧的端部)。卡止片36朝安装时的滑动方向的后方(图10では下方向)以悬臂状延伸。

在将电线盖30安装到连接器主体c时,先将电线盖30的滑动部34从电线的引出口31侧插入到盖安装部16,使壳体10的引导肋板18进入到电线盖30的滑动槽35并滑动。接着,如图10所示,引导肋板18到达滑动槽35的被闭塞的端部从而进一步的滑动动作被限制,并且卡止片36卡止于卡止部17从而朝相反方向的滑动移动被限制。通过这样的方式,电线盖30被安装于连接器主体c。

在电线盖30设置有电线固定部38,电线w被固定于电线固定部38。电线固定部38在电线盖30的后部向斜后方突出而设置。

第2壁部33中的构成电线固定部38的部分(以后称为第2壁部33的后端部33c)从第2壁部33的中间部33b的一端向斜后方倾斜。

如图9所示,在第2壁部33的后端部33c沿上下设置有一对绑带穿孔39,绑带b能够穿过绑带穿孔39。上下一对绑带穿孔39分别设置于靠近上下一对第1壁部32的位置。各个绑带穿孔39形成为水平方向长的长方形状。

另外,如图6所示,第1壁部32的端面中的构成电线固定部38的部分(以后,称为第1壁部32的后端部32c)与第1壁部32的中间部32b的后端成大致直角并相连。第1壁部32的后端部32c与第2壁部33的后端部33c以不同的斜度朝同一方向倾斜。电线固定部38的后端侧的宽度尺寸(左右方向的尺寸)设定为比前端侧的宽度尺寸小。

在电线盖30设置有突出部41,突出部41从电线固定部38向左右方向(与连接器主体c和对方侧连接器50之间的嵌合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突出。突出部41设置于电线固定部38的后端部,且从电线固定部38向左右两侧突出。

如图4所示,突出部41配置于电线盖30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的略靠电线盖30的开放侧的位置。突出部41的位置设定为与操作柄20配置于初始位置时的凸轮槽23的入口23a在壳体10的宽度方向位于大致相同的位置。

如图6所示,突出部41中的与第1壁部32的后端部32c相连的部分(以后称为第1突出壁部42)相对于第1壁部32的后端部32c成钝角朝侧方突出。

另外,突出部41中的与第2壁部33的后端部33c相连的部分(以后称为第2突出壁部43)相对于第2壁部33的后端部33c成大致直角。

在第2突出壁部43的端部(突出部41的左右方向的端部)形成有凹部47(参照图3)。凹部47设置于突出部41的上下方向的中央,凹部47形成为将突出部41的端部沿上下方向细长地切削的形状。凹部47的上下方向的两端部以朝突出部41的端缘侧开放的方式倾斜。

突出部41具备从第2突出壁部43向电线盖30的开放侧突出的部分(以后称为突出片部44)。突出片部44遍及上下一对第1壁部32之间进行设置。

如图4所示,电线固定部38中的位于突出部41的前侧的部分构成为缠绕部45,绑带b被缠绕于缠绕部45。

突出部41的后表面构成为按压面46,按压面46与嵌合方向大致正交。按压面46由第2突出部41、突出片部44以及上下一对第1壁部32的后表面构成。按压面46的整体形成为平坦的面,如图3所示,从后方看,按压面46的整体形成为上下方向长的长方形状,且按压面46的上下两端部朝电线盖30的开放侧突出。也就是说,第2突出壁部43以及突出片部44的后表面构成一个上下方向长的长方形部分,上下一对第1壁部32的后表面构成从其上端以及下端突出的部分。

接着,对将电线w固定于电线固定部38的作业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在将电线盖30安装到连接器主体c之后,使电线w的线束沿着电线固定部38并将绑带b缠绕于电线固定部38。此时,当电线w的线束的直径尺寸小时使绑带b穿过绑带穿孔39而缠绕于电线固定部38的外周,当电线w的线束的直径尺寸大时不使绑带b穿过绑带穿孔39而缠绕于电线固定部38的外周。

在将绑带b以不穿过绑带穿孔39的方式系紧的情况下,绑带b随着系紧而靠近突出部41从而与第1突出壁部42以及第2突出壁部43抵接。另外,随着绑带b被系紧,绑带b的头部被引入到凹部47而沿圆周方向被定位。通过这样的方式,绑带b被钩于突出部41而防脱,电线w被固定于电线固定部38。

接着,对与对方侧连接器50嵌合的作业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首先,使操作柄20处于初始位置,按压电线盖30的按压面46而将连接器主体c压入到对方侧连接器50的罩部52。接着,连接器主体c在宽度方向的中央部被按压而笔直地前进到罩部52内,对方侧连接器50的凸轮销53进入凸轮槽23的入口23a。另外,通过对方侧连接器50的锁定解除部从而初始锁定片24与初始锁定部15的卡止状态被解除,操作柄20的转动操作成为可能。

接着,转动操作柄20。若按压操作柄20的操作部22而使操作柄20向嵌合方向转动,则通过因凸轮销53与凸轮槽23的卡合而产生的凸轮作用从而连接器被拉向对方侧连接器50而进行嵌合。

若连接器相对于罩部52到达正规的嵌合位置,则处于端子零件与对方侧端子零件被电气连接的状态,连接器与对方侧连接器50的嵌合作业完成。

接着,对以上述方式构成的实施例的作用以及效果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的电线盖30设置于与电线w的末端连接的连接器主体c的后表面,电线盖30使电线w沿规定的方向折弯并保持,电线固定部38沿规定的方向突出并设置于后部,在电线固定部38设置有突出部41,突出部41朝与连接器主体c和对方侧连接器50嵌合的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突出。

根据此结构,当进行与对方侧连接器50的嵌合作业时,由于能够按压突出部41的后表面(按压面46),所以能够容易进行与对方侧连接器50的嵌合作业。

在电线固定部38中的突出部41的前侧缠绕有绑带b从而电线w被固定。根据此结构,通过突出部41从而能够对绑带b进行定位。

在突出部41的突出端部形成有凹部47。根据此结构,通过将绑带b的头部与形成于突出部41的凹部47嵌合,从而能够对头部的位置进行定位。另外,通过在突出部41形成凹部47从而能够防止产生凹痕。

本实施例的连接器具备连接于电线w的末端的连接器主体c,连接器主体c具有壳体10和操作柄20,壳体10能够与对方侧连接器50嵌合,操作柄20从初始位置被转动操作到嵌合位置为止从而能够将对方侧连接器50与壳体10正规嵌合。接着,当操作柄20配置于初始位置时,与设置于对方侧连接器50的凸轮销53卡合的凸轮槽23的入口23a与突出部41的位置设定为在壳体10的宽度方向位于大致相同的位置。

根据此结构,当进行连接器主体c与对方侧连接器50的嵌合作业时,通过按压突出部41的后表面(按压面46)从而能够沿操作柄20的凸轮槽23的入口23a与对方侧连接器50的凸轮销53的对置方向笔直地按压连接器主体c。

<其他实施例>

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根据上述记载及附图所说明的实施例,例如以下实施例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1)在上述实施例中,突出部41向左右方向突出,但不限于此,例如突出部也可以向上下方向突出。

(2)在上述实施例中,突出部41设置于电线固定部38的后端部,但不限于此,例如突出部也可以设置于电线固定部的中途的位置。

(3)在上述实施例中,绑带b被突出部41定位,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比突出部向前方远离的位置设置用于定位绑带的肋板等。

(4)在上述实施例中,突出部41从电线固定部38朝左右两侧突出,但不限于此,突出部也可以从电线固定部只向左方或右方中的一方突出。

(5)在上述实施例中,电线盖30能够改变左右方向的朝向而安装于连接器主体c,但不限于此,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只能在左右任意一方的朝向安装的电线盖。

(6)在上述实施例中例示了连接器主体c具备壳体10和操作柄20的情况,但不限于此,本发明也适用于连接器主体不具备操作柄的情况。

附图标记说明

b…绑带(带子)

c…连接器主体

w…电线

10…壳体

20…操作柄

23…凸轮槽

23a…凸轮槽的入口

30…电线盖

38…电线固定部

41…突出部

47…凹部

50…对方侧连接器

53…凸轮销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带电线盖的连接器,

连接器主体,其连接于电线的末端;以及

电线盖,其安装于所述连接器主体的后表面,所述电线盖使所述电线沿规定的方向折弯并保持,

所述连接器主体具有壳体和连结柄,所述壳体能够与对方侧连接器嵌合,所述连结柄从初始位置被转动操作到嵌合位置从而能够将所述对方侧连接器和所述壳体正规嵌合,

所述电线盖具备电线固定部和突出部,所述电线固定部朝所述规定的方向突出并设置于后部,所述突出部从所述电线固定部向与所述连接器主体和对方侧连接器的嵌合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突出而设置,

当所述连结柄配置于所述初始位置时与设置于所述对方侧连接器的凸轮销卡合的凸轮槽的入口与所述突出部的位置配置于在所述壳体的宽度方向相对应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盖,其中,

在所述电线固定部中的所述突出部的前侧缠绕带子从而所述电线被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电线盖,其中

在所述突出部的突出端部形成有凹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