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和连接器接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42251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和连接器接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在连接器壳体内并排设置的多个阴端子容纳室中容纳阴端子的连接器、以及连接器和连接配合连接器的连接器接合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上,布置在燃料中并用作燃料泵等的电源连接器的连接器是液密的,使得燃料不会侵入连接器壳体中。但是,由于难以完全抑制燃料向连接器壳体的侵入,应用了这样的配置,其中,即使在燃料侵入连接器壳体中的情况下也难以产生泄漏电流。

专利文献1记载有如下的用于燃料箱的电连接器:其中,在端子(阳端子)的基部处设置基部支撑部分,在基部支撑部分的上端部处的与该端子(阳端子)联接的联接部分处设置有用于导致水滴向下流动的支撑倾斜部分。

另外,专利文献2记载了如下的连接器接合结构:其中,块(block)被设置为使得包围每个阴端子的外周的壁朝向与容纳阳端子的连接配合连接器的连接器接合方向突起,以连接到多个端子容纳室中的每个中的每个阴端子,并且连接配合连接器的分隔壁装配在块之间,以使它们之间的间隙尽可能小,使得燃料难以侵入阳端子和阴端子的附近中。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2008-243569a

专利文献2jp2011-220191a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连接器中,当燃料在与连接配合连接器的连接器接合的状态中侵入时,侵入端子间的燃料倾向于残留且可能造成泄漏电流,因此不能说可靠地防止了泄漏电流。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实现的,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和连接器接合结构,其即使在引起泄漏电流的材料侵入端子之间时也能够可靠地防止泄漏电流的产生。

用于解决所述问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实现该目的,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和连接器接合结构的特征在于以下配置(1)至(5)。

(1)一种连接器,其在连接器壳体中并排布置的多个阴端子容纳室中容纳阴端子,

其中所述连接器壳体具有:

突起包围壁,其在每个阴端子容纳室处被设置为使得包围每个阴端子的外周的壁朝向与连接配合连接器的连接器接合方向突起;和

联接壁,其被配置为联接彼此相邻的至少一组阴端子容纳室的突起包围壁的基部端部;以及

其中在联接壁中形成贯穿连接器壳体的内部并且连通到连接器壳体的外部的端子间通孔。

(2)根据(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端子间通孔沿着这样的方向形成,在该方向上,侵入孔中的引起泄漏电流的材料由于其自重而被排出到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外部。

(3)根据(1)或(2)所述的连接器和连接配合连接器的连接器接合结构,该连接配合连接器通过与连接器接合的连接器接合将阳端子侧连接器壳体中的阳端子与连接器的阴端子连接,

其中连接配合连接器的阳端子侧连接器壳体包括:

阳端子保持壁,其被配置为保持阳端子,以朝向连接器接合的方向突起;和

分隔壁,其设立在阳端子保持壁上并分隔相邻阳端子,

其中,在与连接器接合的连接器接合状态下,分隔壁被形成为装配在相邻的阴端子容纳室的突起包围壁之间,并且被装配到突起包围壁的基部端部。

(4)根据(3)所述的连接器接合结构,包括:

罩形壁,其以罩形状设立在阳端子保持壁上并在其端部部分处形成用于装配连接器壳体的装配开口;和

一对导向肋,其分别在罩形壁的相对的内壁面上沿着连接器接合方向从装配开口向内延伸,

其中,所述一对导向肋的延伸端部联接到分隔壁的两个端部,分隔壁的两个端部形成为延伸到所述阳端子保持壁的两个端部,和

其中,连接器壳体形成有一对导向槽,其分别在与相对的内壁面相对的外壁面上沿着连接器接合方向延伸,以便接合所述一对导向肋。

(5)根据(3)或(4)所述的连接器接合结构,

其中,在连接器和连接配合连接器的连接器接合状态下,连接器壳体的外壁面具有在装配开口侧位于阳端子侧连接器壳体的端面附近的突起部分,和

其中,突起部分和阳端子侧连接器壳体的围绕该突起部分的部分中的至少一者形成有引导面,该引导面在材料由于其自重而被排出的方向上引导引起泄漏电流的材料。

本发明的效果

在根据(1)所述的连接器中,由于每个突起包围壁形成为包围每个阴端子的外周,所以突起包围壁中的每一个的突起壁表面被配置为使得相邻的阴端子之间的爬电距离更长。另外,在联接阴端子容纳室的壁中形成端子间通孔,使得联接相邻阴端子容纳室的壁的面积被减少,并且引起泄漏电流的材料通过端子间通孔被排出到连接器壳体的外部。此外,即使在引起泄漏电流的材料侵入端子之间时,由于侵入阴端子中的引起泄漏电流的材料几乎不会残留,可以可靠地防止发生泄漏电流。

在根据(2)所述的连接器中,由于端子间通孔沿着侵入孔中的引起泄漏电流的材料由于其自重而被排出到连接器壳体的外部的方向形成,侵入阴端子之间的引起泄漏电流的材料由于其自重可容易地排出到连接器壳体的外部。

在根据(3)所述的连接器接合结构中,在连接器壳体上在相邻阴端子容纳室的阴端子与阳端子连接的一侧通过包围每个阴端子的外周的突起包围壁中的每个形成开口。由于分隔相邻的阳端子的分隔壁设置在阳端子侧连接器壳体中以便被装配在相邻阴端子容纳室的突起包围壁之间并被装配到突起包围壁的基部端部,突起包围壁的突起壁表面和分隔壁的壁表面被配置为使得相邻的阳端子和阴端子之间的爬电距离更长。另外,在联接阴端子容纳室的壁中形成端子间通孔,从而联接相邻阴端子容纳室的壁的面积被减少,并且引起泄漏电流的材料通过端子间通孔被排出到连接器壳体的外部。此外,即使在引起泄漏电流的材料侵入端子之间时,由于侵入阳端子和阴端子之间的引起泄漏电流的材料几乎不残留,可以可靠地防止发生泄漏电流。

在根据(4)所述的连接器接合结构中,通过一对导向槽和一对导向肋的接合的导向功能,连接器壳体和阳端子侧连接器壳体可以正常的相对位置接合,且由于该对导向肋和分隔壁从阳端子侧连接器壳体的横截面轮廓的一个端部侧到另一端部侧连续地设置,包括罩形壁的整个阳端子侧连接器壳体的强度可被增加。

在根据(5)所述的连接器接合结构中,在连接器和连接配合连接器的连接器接合状态下,当在装配开口侧在阳端子侧连接器壳体的端面附近于连接器壳体的外壁面上存在突起部分时,由于突起部分和阳端子侧连接器壳体的围绕该突起部分的部分中的至少一者形成有引导面,该引导面在材料由于其自重而被排出的方向上引导引起泄漏电流的材料,可以防止引起泄漏电流的材料保持附着到突起部分。

附图说明

图1(a)是示出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的阴端子插入连接器壳体中之前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b)是图1(a)中示出的连接器壳体的正视图。

图2是从斜侧看到的图1(a)和1(b)中示出的连接器壳体的视图。

图3(a)是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器接合结构中使用的连接配合连接器的立体图,图3(b)是图3(a)中示出的连接配合连接器的正视图。

图4是连接器接合的连接器和连接配合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5是沿着图4中示出的连接器接合的连接器和连接配合连接器的线a-a截取的剖视图。

图6是从端子插入开口侧看到的连接器的视图。

图7(a)是沿着图6所示的连接器的线a-a截取的剖视图,图7(b)是在图7(a)所示的连接器的阴端子容纳室的阴端子与阳端子连接的侧上的开口的附近的放大视图。

图8(a)是沿着图6所示的连接器的线b-b截取的剖视图,图8(b)是在图8(a)所示的连接器的阴端子容纳室的阴端子与阳端子连接的侧上的开口的附近的放大视图。

图9是示出连接器和连接配合连接器在规则的接合方向以外的接合方向上被连接器接合的状态的视图。

图10(a)是示出将第一变型例的连接器的阴端子插入连接器壳体中之前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0(b)是图10(a)中示出的连接器壳体的正视图。

图11(a)是第一变型例的连接器接合结构中使用的连接配合连接器的立体图,图11(b)是图11(a)中示出的连接配合连接器的正视图。

图12是示出连接器与连接配合连接器的连接器接合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和连接器接合结构的优选实施例。

实施例

图1(a)是示出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器10的阴端子11插入连接器壳体20中之前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b)是图1(a)中示出的连接器壳体20的正视图。图2是从斜侧看到的图1(a)和图1(b)中示出的连接器壳体20的视图。图3(a)是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器接合结构1中使用的连接配合连接器30的立体图,图3(b)是图3(a)中示出的连接配合连接器30的正视图。图4是连接器接合的连接器10和连接配合连接器30的立体图。图5是沿着图4中示出的连接器接合的连接器10和连接配合连接器30的线a-a截取的剖视图。图6是从端子插入开口侧看到的连接器10的视图。图7(a)是沿着图6所示的连接器10的线a-a截取的剖视图,图7(b)是在图7(a)所示的连接器10的阴端子容纳室21的阴端子11与阳端子31连接的侧上的开口22a的附近的放大视图。图8(a)是沿着图6所示的连接器10的线b-b截取的剖视图,图8(b)是在图8(a)所示的连接器10的阴端子容纳室21的阴端子11与阳端子31连接的侧上的开口22a的附近的放大视图。图9是示出在连接器10和连接配合连接器30在规则的接合方向以外的接合方向上被连接器接合时的状态的视图。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器接合结构1例如用作燃料泵(未示出)的电力连接连接器,并且以浸没在燃料箱(未示出)中的燃料f中的状态使用。

首先,将描述连接器10。

如图1(a)所示,连接器10在连接器壳体20的每个阴端子容纳室21中容纳装配有端子的线w的阴端子11。

连接器壳体20由绝缘合成树脂制成,并整体形成为大致长方体形状。

连接器壳体20具有四个阴端子容纳室21,并且每个阴端子容纳室21具有突起包围壁22,该突起包围壁22被设置为使得,包围每个阴端子11的外周的壁朝向与连接配合连接器30的连接器接合方向d1突起,该连接配合连接器30容纳分别连接到阴端子11的阳端子31。另外,连接器壳体20具有壁22d,该壁22d联接至少一组相邻阴端子容纳室21的突起包围壁22的基部端部22c,贯穿连接器外壳20的内部并连接到连接器外壳20的外部的端子间通孔23形成在壁22d中。

另外,连接器壳体20具有弹性接合臂24和按压操作部分25,该弹性接合臂24与连接配合连接器30的后述的阳侧端子侧连接器壳体40在连接器接合位置处接合,该按压操作部分25由操作员使用以沿着连接器接合方向按压连接器壳体20的操作部分。

如图1(b)所示,四个阴端子容纳室21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并排布置。每个阴端子容纳室21被构造成通过设置在每个阴端子容纳室21内部的弹性锁定臂21a将每个阴端子11锁定在预定位置处。

每个突起包围壁22是被配置为在接合方向上形成每个阴端子容纳室21的前端部分的壁,并且被形成为大致矩形的管形以包围每个阴端子11的外周。

每个突起包围壁22不限于大致矩形的管形,并且可以具有其他形状,只要每个突起包围壁22能够包围每个阴端子11的外周即可。例如,当每个阴端子11具有圆形横截面时,每个突起包围壁22可以具有基本上圆柱形的形状。

突起包围壁22被配置成使得连接配合连接器30的阳端子31从接合方向上的前端面的开口22a插入。

端子间通孔23形成在连接器壳体20的三个位置处。

三个端子间通孔23中的两个端子间通孔23形成在图1中在水平方向上并排布置的阴端子容纳室21之间。另外,剩余的一个端子间通孔23形成在连接器壳体20的大致中央处。

端子间通孔23沿着这样的方向形成,在该方向上,作为侵入到孔中的引起泄漏电流的材料的燃料f由于其自重而被排出到连接器壳体20的外部。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连接器10的连接器接合方向d1是竖直方向,所以端子间通孔23形成为沿垂直方向贯穿连接器壳体20。通过在连接器壳体20中形成端子间通孔23,侵入阴端子11之间的燃料f通过端子间通孔23向外排出,如图5中的箭头r1所示。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尽管例示了在连接器壳体20的三个位置处形成端子间贯通孔23的例子,但端子间贯通孔23的数量不限于三个,且其可以是一个,只要端子间通孔23形成在联接至少一组相邻阴端子容纳室21的突起包围壁22的基部端部22c的壁22d上即可。

弹性接合臂24具有设置在连接器壳体20的一个侧表面上的弹性臂24a和设置在弹性臂24a上的接合突起24b。

弹性接合臂24通过将接合突起24b与阳端子侧连接器壳体40的接合孔40d接合而将连接器壳体20和阳端子侧连接器壳体40锁定在连接器接合位置处。

在连接器10和连接配合连接器30的连接器接合的状态下,按压操作部分25设置成在装配开口40a侧处于阳端子侧连接器壳体40的端面的附近朝向连接器壳体20的外壁面20a突起。

每个按压操作部分25在突起部分上形成有引导面25c,引导面25c沿着燃料f由于其自重而排出的方向引导燃料f。

更具体地,每个按压操作部分25具有联接部分25a和操作部分25b,该联接部分25a是联接到连接器壳体20的外壁面20a的部分,该操作部分25b是操作者要按压的部分,引导面25c形成在联接部分25a上。

通过在连接器壳体20上形成这样的引导面25c,即使在连接器接合连接器10和连接配合连接器30由于燃料箱(未示出)中的燃料f的减少而从燃料f的液面部分地暴露的情况下,燃料f不保持附着到在连接器壳体20的外壁面20a上突起的按压操作部分25,而是如图5中箭头r2所示通过引导面25c引导到燃料箱5。

另外,连接器壳体20形成有一对导向槽26、26,其分别在与后述的罩形壁40c的相对的内壁面40e、40e相对的外壁面20a上沿着连接器接合方向延伸,以便与一对导向肋43、43接合。

在本实施例中,壁22d的外部形状被配置为连续的,使得阴端子容纳室21沿着连接器接合方向从突起包围壁22的基部端部22c形成,壁22d的外部形状与形成为大致矩形的管形的每个突起包围壁22的外部形状对准,使得每个导向槽26沿着连接器接合方向形成在阴端子容纳室21中的每个之间。

在这样的连接器10中,由于在每个阴端子容纳室21的每个阴端子11与每个阳端子31连接的一侧处的每个开口22a由包围每个阴端子11的外周的每个突起包围壁22形成,突起包围壁22中的每个的突起壁表面被配置为使得相邻的阴端子11之间的爬电距离更长。

另外,由于在联接相邻阴端子容纳室21的突起包围壁22的基部端部22c的壁22d中形成端子间通孔23,所以联接相邻阴端子容纳室21的壁的面积被减少,并且燃料f通过端子间通孔23被排出到连接器壳体20的外部。因此,在阴端子11之间侵入的燃料f几乎不残留。

接下来,将描述连接配合连接器30。

连接配合连接器30具有分别连接到连接器10的四个阴端子11的四个阳端子31,并且阳端子侧连接器壳体40与连接器壳体20接合。

阳端子侧连接器壳体40由绝缘合成树脂制成,并且形成为大致长方体盒形状,其具有用作连接器10的装配开口40a的一个表面。

阳端子侧连接器壳体40具有用于保持阳端子31朝向连接器接合方向突起的阳端子保持壁40b。另外,被构造为分隔相邻的阳端子31的分隔壁41设立在阳端子保持壁40b上,从而被装配在相邻阴端子容纳室21的突起包围壁22之间,并在与连接器10的连接器接合状态下装配到突起包围壁22的基部端部22c。

更具体地,阳端子侧连接器壳体40具有罩形壁40c,其以罩形状设立在阳端子保持壁40b上。罩形壁40c形成装配开口40a,该装配开口40a配置成在其端部部分处装配连接器壳体20。

阳端子保持壁40b配置成将每个阳端子31保持在与容纳在连接器壳体20的四个阴端子容纳室21中的每个阴端子11相对应的位置处。

因此,如图3(b)所示,四个阳端子31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并排布置,并被保持在阳端子保持壁40b上。

分隔壁41以与穿过阳端子保持壁40b的大致中央的交叉处的方式设立在阳端子保持壁40b上。

另外,阳端子侧连接器壳体40在与罩形壁40c相对的内壁面40e、40e上具有一对导向肋43、43。该对导向肋43、43形成为使得从装配开口40a沿着连接器接合方向内延伸的延伸端部联接到分隔壁41的两个端部,分隔壁41的两个端部形成为延伸到阳端子保持壁40b的两个端部。

在图3中,每个导向肋43分别联接到分隔壁41的端部部分,该分隔壁41以穿过阳端子保持壁40b的大致中央的方式而沿着水平方向从阳端子保持壁40b的一个端部到另一端部设立。

另外,阳端子侧连接器壳体40沿着马蹄形的横截面轮廓在内壁面40e上连续地设置有导向肋43和分隔壁41,使得罩形壁40c的强度增加。

在连接器10和连接配合连接器30的这种连接器接合结构1中,在连接器壳体20上在相邻阴端子容纳室21的阴端子11与阳端子31连接的一侧通过包围阴端子的外周的突起包围壁22形成开口22a。另外,用于分隔相邻的阳端子31的分隔壁41设置在阳端子侧连接器壳体40中,从而被装配在相邻阴端子容纳室21的突起包围壁22之间,并被装配到突起包围壁22的基部端部22c。因此,如图7(b)和8(b)中的线l所示,突起包围壁22的突起壁表面和隔离壁41的壁表面被配置成使得相邻的阳端子和阴端子之间的爬电距离更长。

另外,当连接器10和连接配合连接器30被连接器接合时,由于导向槽26和导向肋43的接合而产生的沿连接器接合方向的导向功能,连接器壳体20和阳端子侧连接器壳体40可以被接合,同时保持正常的相对位置。

如图9所示,在连接器接合结构1中,当在正常的接合方向以外的接合方向上进行连接器接合时,即当进行所谓的撬接(pryingengagement)时,形成为直到阳端子侧连接器壳体40的装配开口40a的端面的引导肋43防止连接器壳体20的侵入。因此,能够防止连接器壳体20与阳端子31接触。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器10中,由于突起包围壁22形成为包围阴端子11的外周,所以突起包围壁22中的每一个的突起壁表面被配置为使得爬相邻的阴端子11之间的爬电距离更长。另外,由于在联接阴端子容纳室21的壁22中形成端子间通孔23,所以联接相邻阴端子容纳室21的壁的面积被减少,并且引起泄漏电流的燃料f通过端子间通孔23被排出到连接器壳体20的外部。因此,即使引起泄漏电流的材料侵入端子之间时,侵入阴端子11中的引起泄漏电流的材料也几乎不会残留并且可以可靠地防止发生泄漏电流。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器10中,由于端子间通孔23沿着侵入孔中的燃料f由于其自重而被排出到连接器壳体20的外部的方向形成,侵入阴端子11之间的引起泄漏电流的材料由于其自重可容易地排出到连接器壳体20的外部。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器10中,由于端子间通孔23被配置成沿竖直方向贯穿连接器壳体20,所以燃料f由于其自重可以从端子间通孔23可靠地排出。

另外,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器接合结构1中,在连接器外壳20上于相邻阴端子容纳室21的阴端子11与阳端子31连接的侧处通过包围阴端子11的外周的突起包围壁22形成开口22a,并且用于分隔相邻的阳端子31的分隔壁41设置在阳端子侧连接器壳体40中,以便被装配在相邻阴端子容纳室21的突起包围壁22之间,并且被装配到突起包围壁22的基部端部22c。由此,突起包围壁22的突起壁表面和分隔壁41的壁表面被配置成使得相邻的阳端子和阴端子之间的爬电距离更长。另外,由于在联接阴端子容纳室21的壁22d内形成端子间通孔23,所以联接相邻阴端子容纳室21的壁22d的面积被减小,且引起泄漏电流的燃料f通过端子间通孔23排出到连接器壳体20的外部,因此侵入阳端子和阴端子之间的燃料f几乎不残留。因此,即使当引起泄漏电流的材料侵入端子之间时,也可以可靠地防止发生泄漏电流。

另外,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器接合结构1中,由于一对导向槽26、26和一对导向肋43、43的接合,连接器壳体20和阳端子侧连接器壳体40能够通过导向功能以正常的相对位置接合。而且,由于一对导向肋43、43和分隔壁41从阳端子侧连接器壳体40的截面轮廓的一端部侧到另一端部侧连续地设置,所以包括罩形壁40c的整个阳端子侧连接器壳体40的强度可以增加。

另外,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器接合结构1中,在连接器10和连接配合连接器30的连接器接合状态下,存在按压操作部分25,其为在装配开口40a侧在阳端子侧连接器壳体40的端面附近处的、连接器壳体20的外壁面上的突起部分,按压操作部分25形成有引导面25c,引导面25沿着燃料f由于其自重而排出的方向引导燃料。因此,能够防止燃料f残留附着到按压操作部分25,且通过使燃料f返回到燃料箱能够消除浪费。

(变型例1)

接下来,将参考图10和图11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器接合结构1的第一变型例。

图10(a)是示出将第一变型例的连接器的阴端子11插入连接器壳体60中之前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0(b)是图10(a)中示出的连接器壳体60的正视图。图11(a)是第1变型例的连接器接合结构2中使用的连接配合连接器70的立体图,图11(b)是图11(a)中示出的连接配合连接器70的正视图。

第一变型例的连接器接合结构2与本实施例的连接器接合结构1的不同指出在于,其中,在连接器壳体60中仅设置两个阴端子容纳室21,两个阴端子11分别容纳在阴端子容纳室21中,且阳端子侧连接器壳体80对应于连接器壳体60、并且被配置成保持两个阳端子31。

第一变型例中的其他配置与实施例中的配置相同,并且对与实施例中相同的组成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

如同实施例的连接器接合结构1,在第一变形例的连接器接合结构2中,在连接器外壳60上于相邻阴端子容纳室21的阴端子11与阳端子31连接的侧处通过包围阴端子11的外周的突起包围壁22形成开口22a,并且用于分隔相邻的阳端子31的分隔壁41设置在阳端子侧连接器壳体80中,以便被装配在相邻阴端子容纳室21的突起包围壁22之间,并且被装配到突起包围壁22的基部端部22c。由此,突起包围壁22的突起壁表面和分隔壁41的壁表面被配置成使得相邻的阳端子和阴端子之间的爬电距离更长,并且由于端子间通孔23形成在联接阴端子容纳室21的壁22d上,联接相邻阴端子容纳室21的壁22d的面积被减小,并且引起泄漏电流的燃料f通过端子间通孔23被排出到连接器壳体60的外部。因此,即使在引起泄漏电流的材料侵入端子之间时,由于侵入阳端子和阴端子之间的燃料f几乎不残留,可以可靠地防止发生泄漏电流。

(变型例2)

接下来,将参考图12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器接合结构1的第二变型例。

图12是示出连接器10与连接配合连接器90的连接器接合状态的剖视图。

第二变型例的连接器接合结构3与实施例的连接器接合结构1不同之处在于,其中,沿着燃料f由于其自重而排出的方向引导燃料f的引导面110形成在阳端子侧连接器壳体100中。

第二变型例中的其他配置与实施例中的配置相同,并且对与实施例中相同的组成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

在连接器接合结构3中,用于在燃料f由于其自重而被排出的方向上引导作为引起泄漏电流的材料的所述燃料f的引导面110不仅形成在连接器壳体20上,而且也形成在阳端子侧连接器壳体100上。

第二变型例的连接器接合结构3具有与实施例的连接器接合结构1相同的效果,并且由于引导面25c、110分别形成在连接器壳体20和阳端子侧连接器壳体100上,所以燃料f不会保持附着到在连接器壳体20的外壁面20a上突起的按压操作部分25上,并且通过引导面25c、110被容易地引导至燃料箱。

尽管根据实施例、本发明的第一变型例和第二变型例的连接器接合结构1、2和3被例示为用作燃料泵的电力连接连接器,但是结构不限于此,并且只要所述结构被用在要用于引起泄漏电流的材料可能侵入端子间的环境中的连接器中,就可以获得相同的效果。

尽管基于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具体描述了由本发明人实现的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修改。

这里,上面描述的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和连接器接合结构的实施例的特征在下面的[1]到[5]中被单独地简要地概述。

[1]一种连接器(10),其在连接器壳体(20)中并排布置的多个阴端子容纳室(21)中容纳阴端子(11),

其中所述连接器壳体具有:

突起包围壁(22),其在每个阴端子容纳室处被设置为使得包围每个阴端子的外周的壁朝向与连接配合连接器的连接器接合方向突起;和

联接壁(22d),其被配置为联接彼此相邻的至少一组阴端子容纳室的突起包围壁的基部端部(22c);以及

其中,在联接壁中形成贯穿连接器壳体的内部并且连通到连接器壳体的外部的端子间通孔(23)。

[2]根据(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端子间通孔沿着这样的方向形成,在该方向上,侵入孔中的引起泄漏电流的材料(燃料f)由于其自重而被排出到连接器壳体的外部。

[3]根据(1)或(2)所述的连接器和连接配合连接器的连接器接合结构,该连接配合连接器通过与连接器的连接器接合将阳端子侧连接器壳体(40)中的阳端子(31)与连接器的阴端子连接,

其中连接配合连接器的阳端子侧连接器壳体包括:

阳端子保持壁(40b),其被配置为保持阳端子,以朝向连接器接合方向突起;和

分隔壁(41),其设立在阳端子保持壁上并分隔相邻阳端子,且

其中,在与连接器的连接器接合状态下,分隔壁被形成为装配在相邻的阴端子容纳室的突起包围壁之间,并且被装配到突起包围壁的基部端部。

[4]根据[3]所述的连接器接合结构,

其中阳端子侧连接器壳体具有:

罩形壁(40c),其以罩形状设立在阳端子保持壁上,并在其端部部分处形成用于装配连接器壳体的装配开口(40a);和

一对导向肋(43),其分别在罩形壁的相对的内壁面上沿着连接器接合方向从装配开口向内延伸,

其中,所述一对导向肋的延伸端部联接到分隔壁的两个端部,分隔壁的两个端部形成为延伸到所述阳端子保持壁的两个端部,和

其中,连接器壳体形成有一对导向槽(26),其分别在与相对的内壁面相对的外壁面上沿着连接器接合方向延伸,以便与一对导向肋接合。

[5]根据[3]或[4]所述的连接器接合结构,

其中,在连接器和连接配合连接器的连接器接合状态下,连接器壳体的外壁面具有在装配开口侧位于阳端子侧连接器壳体的端面附近的突起部分(按压操作部分25),且

其中,突起部分和阳端子侧连接器壳体的围绕该突起部分的部分中的至少一者形成有引导面(25c),该引导面(25c)在材料由于其自重而被排出的方向上引导引起泄漏电流的材料(燃料f)。

尽管已经参照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

本申请基于2015年7月22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日本专利申请号2015-144514),其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工业应用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连接器和一种连接器接合结构,其即使在引起泄漏电流的材料侵入端子间时也能够可靠地防止发生泄漏电流。具有该效果的本发明可用于在连接器壳体内并排设置的多个阴端子容纳室中容纳阴端子的连接器,并且可用于连接器和连接配合连接器的连接器接合结构。

附图标记描述

1、2、3连接器接合结构

10、50连接器

11阴端子

20、60连接器壳体

20a外壁面

21阴端子容纳室

21a弹性锁定臂

22突起包围壁

22a开口

22c基部端部

22d壁

23端子间通孔

24弹性接合臂

24a弹性臂

24b接合突起

25按压操作部分(突出部分)

25a联接部分

25b操作部分

25c引导面

26导向槽

30、70、90连接配合连接器

31阳端子

40、80、100阳端子侧连接器壳体

40a装配开口

40b阳端子保持壁

40c罩形壁

40d接合孔

40e内壁面

41分隔壁

43导向肋

110引导面

w装配有端子的线

f燃料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