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平面线圈天线智能自动制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05535发布日期:2018-08-04 16:47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自动制造用于智能设备(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的平面线圈天线的装置,更加具体地,收到四边形的平面线材后在一个位置按照轮流方式依次旋转的同时进行平面线圈卷绕、冲压、冷却冲压、输送、空气喷射、预热,从而自动形成表面平整的平面线圈天线的旋转式平面线圈天线智能自动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最近的个人便携式通信终端提供构成为与时间或地点无关地用户利用小型终端可以交互语音信号和数据的无线通信服务。

个人移动通信已经变成了下一代移动通信的核心,预计对此的需求今后会继续增加,将具有作为国家通信骨干网的重要性。

并且,当前,个人移动通信可以简单地提供图像数据等多媒体服务,并且可以构建与蜂窝网的互补网络等。

在个人移动通信中,终端的天线是决定收发特性的最重要的部分。

尤其是,需要即使以较低的电力也具有出色的性能。

而且,实现尺寸的最小化,同时需要尽可能提高增益。

现有的天线制造过程是利用线圈在印刷电路基板或柔性印刷电路基板或者贴纸、绝缘膜、基板等形成天线之后,在上述天线的上下面形成多层的导电膜、镀膜、掩膜、胶带。

但是,制造天线的所有工序为手动或者半自动,需要多名操作者进行操作,所以存在产品单价因人工成本的上升而上升的问题。

并且,在制造四边形的平面状线圈天线时,被卷起的平面状线圈天线的表面不规则地突出,需要进行单独的平整化操作,所以操作时间较长,最重要的是,即使进行平整化操作,表面被卷起的天线高度不均匀,出现很多降低天线性能的不良产品,存在难以实现大量生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旋转式平面线圈天线智能自动制造装置,可以实现制造平面线圈天线的整个工序的自动化,可以制造表面均匀平整的优质的平面状线圈天线,能够大量生产表面被平坦化的平面线圈天线。

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平面线圈天线智能自动制造装置构成为在收到四边形的平面线材后在一个位置按照轮流(rotary)方式依次旋转的同时进行平面线圈卷绕、冲压、冷却冲压、输送、空气喷射、预热,从而自动形成表面平整的平面线圈天线。

更加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平面线圈天线智能自动制造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100,形成为四边盒形结构,保护并支撑各设备以防止受到外压影响;

旋转式机器人驱动模块200,位于主体上方左侧面侧,按照轮流方式依次旋转,从而与六边形线圈天线形成模块以一对一的方式定位,同时,从后方进行支撑,以使通过六边形线圈天线形成模块形成的平面线圈天线的平面变为平整;

六边形线圈天线形成模块300,位于旋转式机器人驱动模块周边,与旋转式机器人驱动模块以一对一的方式相对,在PLC控制模块的控制下驱动,从而进行平面线圈卷绕、冲压、冷却冲压、输送、空气喷射、预热,自动形成表面平整的平面线圈天线;

触摸屏部400,位于主体的上方右侧面的一侧,在屏幕显示键盘输入和设备的动作状态;以及

PLC控制模块500,与上述旋转式机器人驱动模块、六边形线圈天线形成模块、触摸屏部连接,依次控制各设备的整体动作,根据输入至触摸屏部的键盘输入值,驱动旋转式机器人驱动模块和六边形线圈天线形成模块,并进行控制以使通过平面线圈卷绕、冲压、冷却冲压、输送、空气喷射、预热自动形成表面平整的平面线圈天线。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

第一,可以在收到四边形的平面线材后在一个位置按照轮流方式依次旋转的同时进行平面线圈卷绕、冲压、冷却冲压、输送、空气喷射、预热,从而自动形成表面平整的平面线圈天线,所以可以实现整个工序的自动化。

第二,无需多名操作者也能够完成操作,所以与现有情况相比人工成本可以节省80%。

第三,在制造四边形的平面状线圈天线时,通过冲压的力实现一次平整化,并且通过冲压的力和冷却喷射实现二次平整化,从而可以制造出表面均匀平整的优质的平面状线圈天线。

第四,通过在PLC控制模块的控制下驱动的第一机器人手臂、第二机器人手臂、第三机器人手臂、第四机器人手臂、第五机器人手臂、第六机器人手臂的平面线圈卷绕、冲压、冷却冲压、输送、空气喷射、预热驱动,可以大量生产表面平整的平面线圈天线。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平面线圈天线智能自动制造装置1的构成要素的结构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平面线圈天线智能自动制造装置1的构成要素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机器人驱动模块的构成要素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旋转部件的构成要素的框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六边形线圈天线形成模块的构成要素的框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混合型线圈天线卷绕部的构成要素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冲压式平整化驱动模块的构成要素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混合型平整化驱动模块的构成要素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完成式平面线圈天线夹持模块的构成要素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空气喷射模块的构成要素的立体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加热预热模块的构成要素的立体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PLC控制模块的构成要素的框图。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六边形线圈天线形成模块的混合型线圈天线卷绕部被驱动,收到四边形的平面线材后通过旋转式机器人驱动模块的第一机器人手臂进行直线运动,之后一边进行旋转运动一边在第一机器人手臂上卷绕圆圈状的平面线圈天线,通过线切割部切割卷绕在四边形支撑架上后涂覆剩余的四边形的平面线材的一实施例图。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在PLC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将旋转式机器人驱动模块的第一机器人手臂依次旋转至六边形线圈天线形成模块的冲压式平整化驱动模块,朝卷绕在第一机器人手臂的平面线圈天线侧施加冲压的力,从而实现平面线圈天线表面的一次平整化的一实施例图。

图1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在PLC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将旋转式机器人驱动模块的第一机器人手臂依次旋转至六边形线圈天线形成模块的混合型平整化驱动模块,对于在第一机器人手臂上实现一次平整化的平面线圈天线进行空气冷却,同时施加冲压的力,从而实现平面线圈天线表面的二次平整化的一实施例图。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在PLC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将旋转式机器人驱动模块的第一机器人手臂依次旋转至六边形线圈天线形成模块的完成式平面线圈天线夹持模块,利用夹子夹住在第一机器人手臂上完成二次平整化的平面线圈天线并输送到外部的一实施例图。

图1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在PLC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将旋转式机器人驱动模块的第一机器人手臂依次旋转至六边形线圈天线形成模块的空气喷射模块,向输送完成式平面线圈天线之后剩下的第一机器人手臂进行空气喷射从而去除剩余杂质的一实施例图。

图1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在PLC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将旋转式机器人驱动模块的第一机器人手臂依次旋转至六边形线圈天线形成模块的加热预热模块,对于进行空气喷射的第一机器人手臂进行加热从而预热的一实施例图。

附图标记:

1:旋转式平面线圈天线智能自动制造装置

100:主体

200:旋转式机器人驱动模块

300:六边形线圈天线形成模块

400:触摸屏部

500:PLC控制模块。

最佳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旋转式平面线圈天线智能自动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收到四边形的平面线材后在一个位置按照轮流方式依次旋转的同时进行平面线圈卷绕、冲压、冷却冲压、输送、空气喷射、预热,从而自动形成表面平整的平面线圈天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例。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平面线圈天线智能自动制造装置1的构成要素的结构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平面线圈天线智能自动制造装置1的构成要素的立体图,构成为在收到四边形的平面线材后在一个位置按照轮流方式依次旋转的同时进行平面线圈卷绕、冲压、冷却冲压、输送、空气喷射、预热,从而自动形成表面平整的平面线圈天线。

更加具体地,如图2示出,上述旋转式平面线圈天线智能自动制造装置1包括主体100、旋转式机器人驱动模块200、六边形线圈天线形成模块300、触摸屏部400以及PLC控制模块500。

首先,对根据本发明的主体100进行说明。

上述主体100形成为四边盒形结构,起到支撑并保护各设备以避免受到外压的影响的作用。

如图2示出,主体在上方左侧面侧形成有旋转式机器人驱动模块,围绕旋转式机器人驱动模块周围形成有六边形线圈天线形成模块,上方右侧面侧形成有触摸屏部,侧面一侧形成有PLC控制模块。

并且,下端底面形成有车轮,以便于移动。

其次,对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机器人驱动模块200进行说明。

上述旋转式机器人驱动模块200位于主体的上方左侧面侧,按照轮流方式依次旋转,与六边形线圈天线形成模块以一对一的方式定位,并且从后方支撑,以使通过六边形线圈天线形成模块形成的平面线圈天线的平面变为平整。

如图3示出,上述旋转式机器人驱动模块包括模块主体210、旋转部件220、第一机器人手臂230、第二机器人手臂240、第三机器人手臂250、第四机器人手臂260、第五机器人手臂270、第六机器人手臂280。

第一,对根据本发明的模块主体210进行说明。

上述模块主体210形成为放射状结构,起到支撑并保护各设备以避免受到外压的影响的作用。

模块主体按照放射状结构,突出形成有第一机器人手臂、第二机器人手臂、第三机器人手臂、第四机器人手臂、第五机器人手臂、第六机器人手臂,下端部形成有旋转部件。

第二,对根据本发明的旋转部件220进行说明。

上述旋转部件220位于模块主体的下端一侧,起到依次旋转模块主体的第一机器人手臂、第二机器人手臂、第三机器人手臂、第四机器人手臂、第五机器人手臂、第六机器人手臂,使其与六边形线圈天线形成模块以一对一的方式定位的作用。

如图4示出,旋转部件包括伺服电机221、减速器222、主驱动齿轮223、最终输出齿轮224。

上述伺服电机221内置在致动器主体内部一侧,起到生成旋转力(RPM)的作用。

上述伺服电机221作为定子使用永磁石,作为转子使用线圈构成。

在本发明中,为了将旋转数或扭矩控制在一定水平,在PLC控制模块控制电流,从而控制旋转数和扭矩。

上述减速器222位于DC电机的旋转轴上端,起到降低旋转力(RPM)提高扭矩的作用。

*上述减速器在与DC电机连接的位置设有小齿轮轴,小齿轮轴的前端设有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

其中,第二驱动齿轮通过主驱动齿轮的第一辅助驱动齿轮的啮合实现连接。

上述主驱动齿轮223与减速器啮合旋转,起到接收传递的旋转力并将其传递至最终输出齿轮的作用。

上述主驱动齿轮中设有与减速器的第二驱动齿轮啮合从而接收传递的旋转力的第一辅助驱动齿轮,并设有在第一辅助驱动齿轮的下端与从动输出齿轮啮合从而向最终输出齿轮传递旋转力的第二辅助驱动齿轮。

上述最终输出齿轮224位于动力传递轴上且与主驱动齿轮连接,起到从主驱动齿轮接收旋转力后使第一机器人手臂、第二机器人手臂、第三机器人手臂、第四机器人手臂、第五机器人手臂、第六机器人手臂旋转的作用。

上述最终输出齿轮设置为与主驱动齿轮的第二辅助驱动齿轮连接。

第三,对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机器人手臂230进行说明。

上述第一机器人手臂230向模块主体的上端一侧方向突出形成,起到与六边形线圈天线形成模块以一对一的方式定位,从旋转部件接收旋转力后依次旋转的同时从后方进行支撑以使通过六边形线圈天线形成模块形成的平面线圈天线的平面变为平整的作用。

上述第一机器人手臂设置为在表面包括第一限位开关传感器,从而与六边形线圈天线形成模块以一对一的方式定位。

另外,为了形成四边形圆圈状的平面线圈天线,在与六边形线圈天线形成模块相对的头部正面以可装卸的方式结合有四边形支撑架230a。

第四,对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机器人手臂240进行说明。

上述第二机器人手臂240与第一机器人手臂形成60°角度,与六边形线圈天线形成模块以一对一的方式定位,起到从旋转部件接收旋转力后依次旋转的同时从后方进行支撑以使通过六边形线圈天线形成模块形成的平面线圈天线的平面变为平整的作用。

上述第二机器人手臂设置为在表面包括第二限位开关传感器,从而与六边形线圈天线形成模块以一对一的方式定位。

另外,为了形成四边形圆圈状的平面线圈天线,在与六边形线圈天线形成模块相对的头部正面以可装卸的方式结合有四边形支撑架240a。

第五,对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机器人手臂250进行说明。

上述第三机器人手臂250与第二机器人手臂形成60°角度,与六边形线圈天线形成模块以一对一的方式定位,起到从旋转部件接收旋转力后依次旋转的同时从后方进行支撑以使通过六边形线圈天线形成模块形成的平面线圈天线的平面变为平整的作用。

上述第三机器人手臂设置为在表面包括第三限位开关传感器,从而与六边形线圈天线形成模块以一对一的方式定位。

另外,为了形成四边形圆圈状的平面线圈天线,在与六边形线圈天线形成模块相对的头部正面以可装卸的方式结合有四边形支撑架250a。

第六,对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机器人手臂260进行说明。

上述第四机器人手臂260与第三机器人手臂形成60°角度,与六边形线圈天线形成模块以一对一的方式定位,起到从旋转部件接收旋转力后依次旋转的同时从后方进行支撑以使通过六边形线圈天线形成模块形成的平面线圈天线的平面变为平整的作用。

上述第四机器人手臂设置为在表面包括第四限位开关传感器,从而与六边形线圈天线形成模块以一对一的方式定位。

另外,为了形成四边形圆圈状的平面线圈天线,在与六边形线圈天线形成模块相对的头部正面以可装卸的方式结合有四边形支撑架260a。

第七,对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机器人手臂270进行说明。

上述第五机器人手臂270与第四机器人手臂形成60°角度,与六边形线圈天线形成模块以一对一的方式定位,起到从旋转部件接收旋转力后依次旋转的同时从后方进行支撑以使通过六边形线圈天线形成模块形成的平面线圈天线的平面变为平整的作用。

上述第五机器人手臂设置为在表面包括第五限位开关传感器,从而与六边形线圈天线形成模块以一对一的方式定位。

另外,为了形成四边形圆圈状的平面线圈天线,在与六边形线圈天线形成模块相对的头部正面以可装卸的方式结合有四边形支撑架270a。

第八,对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机器人手臂280进行说明。

上述第六机器人手臂280与第五机器人手臂形成60°角度,与六边形线圈天线形成模块以一对一的方式定位,起到从旋转部件接收旋转力后依次旋转的同时从后方进行支撑以使通过六边形线圈天线形成模块形成的平面线圈天线的平面变为平整的作用。

上述第六机器人手臂设置为在表面包括第六限位开关传感器,从而与六边形线圈天线形成模块以一对一的方式定位。

另外,为了形成四边形圆圈状的平面线圈天线,在与六边形线圈天线形成模块相对的头部正面以可装卸的方式结合有四边形支撑架280a。

其次,对根据本发明的六边形线圈天线形成模块300进行说明。

上述六边形线圈天线形成模块300绕旋转式机器人驱动模块周边设置,与旋转式机器人驱动模块以一对一的方式相对,起到在PLC控制模块的控制下驱动后经过平面线圈卷绕、冲压、冷却冲压、输送、空气喷射、预热从而自动形成表面平整的平面线圈天线的作用。

如图5示出,上述六边形线圈天线形成模块包括混合型线圈天线卷绕部310、冲压式平整化驱动模块320、混合型平整化驱动模块330、完成式平面线圈天线夹持模块340、空气喷射模块350以及加热预热模块360。

第一,对根据本发明的混合型线圈天线卷绕部310进行说明。

上述混合型线圈天线卷绕部310与旋转式机器人驱动模块以一对一的方式相对,起到在PLC控制模块的控制下驱动后接收供应的四边形的平面线材,使旋转式机器人驱动模块的第一机器人手臂、第二机器人手臂、第三机器人手臂、第四机器人手臂、第五机器人手臂、第六机器人手臂进行直线运动,之后进行旋转运动的同时在第一机器人手臂、第二机器人手臂、第三机器人手臂、第四机器人手臂、第五机器人手臂、第六机器人手臂卷绕圆圈状的平面线圈天线的作用。

如图6示出,上述混合型线圈天线卷绕部包括平面线材输送部311、第一X轴输送气缸312、旋转型头部313以及线切割部314。

上述平面线材输送部311起到将卷在平面线材卷筒的四边形的平面线材输送到卷绕型头部的作用。

上述第一X轴输送气缸312位于旋转型头部后端一侧,起到以旋转式机器人驱动模块为基准使旋转型头部在X轴的水平方向上进行直线运动的作用。

上述第一X轴输送气缸的一侧设有第二限位开关,在PLC控制模块的控制下传输第一X轴输送气缸的驱动信号。

上述旋转型头部313位于第一X轴输送气缸的前端,起到将四边形的平面线材卷绕在第一机器人手臂、第二机器人手臂、第三机器人手臂、第四机器人手臂、第五机器人手臂、第六机器人手臂的四边形支撑架的作用。

上述线切割部314起到对卷绕在第一机器人手臂、第二机器人手臂、第三机器人手臂、第四机器人手臂、第五机器人手臂、第六机器人手臂的四边形支撑架上后剩余的四边形的平面线材进行切割的作用。

上述线切割部位于旋转型头部的内部方向,构成为在圆圈状的平面线圈天线通过旋转型头部卷绕在第一机器人手臂、第二机器人手臂、第三机器人手臂、第四机器人手臂、第五机器人手臂、第六机器人手臂的四边形支撑架上时从旋转型头部的内部方向朝外部方向进行直线运动,同时切割突出后卷绕在第一机器人手臂、第二机器人手臂、第三机器人手臂、第四机器人手臂、第五机器人手臂、第六机器人手臂的四边形支撑架后剩余的四边形的平面线材。

第二,对根据本发明的冲压式平整化驱动模块320进行说明。

上述冲压式平整化驱动模块320与旋转式机器人驱动模块以一对一的方式相对,起到在PLC控制模块的控制下驱动后朝卷绕在第一机器人手臂、第二机器人手臂、第三机器人手臂、第四机器人手臂、第五机器人手臂、第六机器人手臂的平面线圈天线侧施加冲压的力从而实现平面线圈天线表面的一次平整化的作用。

如图7示出,上述冲压式平整化驱动模块包括第二X轴输送气缸321以及第一直立式冲压部322。

上述第二X轴输送气缸321位于第一直立式冲压部后端一侧,起到以旋转式机器人驱动模块为基准使第一直立式冲压部在X轴的水平方向进行直线运动的作用。

上述第二X轴输送气缸的一侧设有第三限位开关,在PLC控制模块的控制下传输第二X轴输送气缸的驱动信号。

上述第一直立式冲压部322位于第二X轴输送气缸前端,起到朝卷绕在第一机器人手臂、第二机器人手臂、第三机器人手臂、第四机器人手臂、第五机器人手臂、第六机器人手臂的平面线圈天线侧施加冲压的力从而实现平面线圈天线的表面的一次平整化的作用。

第三,对根据本发明的混合型平整化驱动模块330进行说明。

上述混合型平整化驱动模块330与旋转式机器人驱动模块以一对一的方式相对,起到在PLC控制模块的控制下驱动后使在第一机器人手臂、第二机器人手臂、第三机器人手臂、第四机器人手臂、第五机器人手臂、第六机器人手臂实现一次平整化的平面线圈天线进行空气冷却同时施加冲压的力从而实现平面线圈天线表面的二次平整化的作用。

如图8示出,上述混合型平整化驱动模块包括第三X轴输送气缸331、第二直立式冲压部332以及冷却空气喷嘴333。

上述第三X轴输送气缸331位于第二直立式冲压部后端一侧,起到以旋转式机器人驱动模块为基准使第二直立式冲压部在X轴的水平方向进行直线运动的作用。

上述第三X轴输送气缸的一侧设有第四限位开关,在PLC控制模块的控制下传输第三X轴输送气缸的驱动信号。

上述第二直立式冲压部332位于第三X轴输送气缸前端,起到朝在第一机器人手臂、第二机器人手臂、第三机器人手臂、第四机器人手臂、第五机器人手臂、第六机器人手臂实现一次平整化的平面线圈天线侧施加冲压的力从而实现平面线圈天线表面的二次平整化的作用。

上述冷却空气喷嘴333位于第二直立式冲压部一侧,起到朝实现一次平整化的平面线圈天线侧喷射冷却空气的作用。

这时,冷却空气使膨胀的平面线圈天线的内部组织瞬间凝固,通过从后端方向施加的第二直立式冲压部的冲压力,通过冷锻效果实现平面线圈天线表面的二次平整化。

第四,对根据本发明的完成式平面线圈天线夹持模块340进行说明。

上述完成式平面线圈天线夹持模块340与旋转式机器人驱动模块以一对一的方式相对,起到在PLC控制模块的控制下驱动后利用夹子夹住在第一机器人手臂、第二机器人手臂、第三机器人手臂、第四机器人手臂、第五机器人手臂、第六机器人手臂实现二次平整化的平面线圈天线输送到外部的作用。

如图9示出,上述完成式平面线圈天线夹持模块包括夹持机器人本体341、第一Z轴输送气缸342、第四X轴输送气缸343、第一夹持部344、第二夹持部345、第三夹持部346、第四夹持部347以及夹子驱动部348。

上述夹持机器人本体341起到支撑并保护各设备以避免受到外压的影响的作用。

上述第一Z轴输送气缸342在夹持机器人本体的前端一侧沿垂直长度方向形成,起到向(±)Z轴输送夹持部的作用。

其中,+Z轴是指向垂直线上的上方输送,-Z轴是指向垂直线上的下方输送。

上述第一Z轴输送气缸342的一侧设有第五限位开关,在PLC控制模块的控制下输送第一Z轴输送气缸的驱动信号。

上述第四X轴输送气缸343位于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第三夹持部、第四夹持部后端一侧,起到以旋转式机器人驱动模块为基准使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第三夹持部、第四夹持部在X轴的水平方向进行直线运动的作用。

上述第四X轴输送气缸的一侧设有第六限位开关,在PLC控制模块的控制下传输第四X轴输送气缸的驱动信号。

上述第一夹持部344起到通过夹子驱动部驱动后利用夹子夹住完成式平面线圈天线的第一边的作用。

上述第二夹持部345起到通过夹子驱动部驱动后利用夹子夹住完成式平面线圈天线的第二边的作用。

上述第三夹持部346起到通过夹子驱动部驱动后利用夹子夹住完成式平面线圈天线的第三边的作用。

上述第四夹持部347起到通过夹子驱动部驱动后利用夹子夹住完成式平面线圈天线的第四边的作用。

上述夹子驱动部348形成在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第三夹持部、第四夹持部上端两侧,起到驱动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第三夹持部、第四夹持部的打开缩回模式的作用。

第五,对根据本发明的空气喷射模块350进行说明。

上述空气喷射模块350与旋转式机器人驱动模块以一对一的方式相对,起到在PLC控制模块的控制下驱动后向输送完完成式平面线圈天线后剩下的第一机器人手臂、第二机器人手臂、第三机器人手臂、第四机器人手臂、第五机器人手臂、第六机器人手臂进行空气喷射从而去除剩余的杂质的作用。

如图10示出,上述空气喷射模块包括空气喷嘴351以及气缸352构成。

第六,对根据本发明的加热预热模块360进行说明。

上述加热预热模块360与旋转式机器人驱动模块以一对一的方式相对,起到在PLC控制模块的控制下驱动后对喷射空气的第一机器人手臂、第二机器人手臂、第三机器人手臂、第四机器人手臂、第五机器人手臂、第六机器人手臂进行加热实现预热的作用。

如图11示出,上述加热预热模块包括加热喷嘴361以及加热器362。

其次,对根据本发明的触摸屏部400进行说明。

上述触摸屏部400位于主体的上方右侧面的一侧,起到在屏幕上显示键盘输入和设备的动作状态的作用。

其次,对根据本发明的PLC控制模块500进行说明。

上述PLC控制模块500与上述旋转式机器人驱动模块、六边形线圈天线形成模块、触摸屏部连接,依次控制各设备的整体动作,基于输入触摸屏部的键盘输入值,驱动旋转式机器人驱动模块和六边形线圈天线形成模块,通过控制以通过平面线圈卷绕、冲压、冷却冲压、输送、空气喷射、预热自动形成表面平整的平面线圈天线的作用。

如图12示出,上述PLC控制模块包括中央处理装置CPU510、输出输入部520以及电源部530。

上述中央处理装置CPU510起到按照输入到触摸屏部的键盘输入值进行一对一序列控制,对比输入侧输入的传感器值和基准设定值,对旋转式机器人驱动模块和六边形线圈天线形成模块的速度、旋转式机器人驱动模块和六边形线圈天线形成模块的移动方向、移动时间进行程序控制的作用。

上述输出输入部520起到在输入侧连接于第一限位传感器、第二限位传感器、第三限位传感器、第四限位传感器、第五限位传感器、第六限位传感器,接收检测到的传感器值后传递至中央处理装置CPU,并且向连接于输出侧的伺服电机、第一X轴输送气缸、旋转型头部、线切割部、第二X轴输送气缸、第三X轴输送气缸、冷却空气喷嘴、第一Z轴输送气缸、第四X轴输送气缸、空气喷嘴、加热喷嘴侧输出CPU的控制命令的作用。

上述输出输入部设有光耦合器,从而防止来自外部设备的噪声传递至中央处理装置CPU侧,还设有LED模块,以显示输入输出的各接点状态。

上述电源部530起到向各设备提供电源的作用。

下面,对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平面线圈天线智能自动制造装置的具体动作过程进行说明。

首先,通过触摸屏部,在屏幕上显示键盘输入和设备的动作状态。

其次,通过PLC控制模块,根据触摸屏部输入的键盘输入值,驱动旋转式机器人驱动模块和六边形线圈天线形成模块。

其次,如图13示出,六边形线圈天线形成模块的混合型线圈天线卷绕部被驱动后,接收供给的四边形的平面线材,通过旋转式机器人驱动模块的第一机器人手臂进行直线运动,之后一边进行旋转运动一边在第一机器人手臂卷绕圆圈状的平面线圈天线,通过线切割部切割卷绕在四边形支撑架上后剩余的四边形的平面线材。

其次,如图14示出,在PLC控制模块的控制下,使旋转式机器人驱动模块的第一机器人手臂依次旋转至六边形线圈天线形成模块的冲压式平整化驱动模块,朝卷绕在第一机器人手臂的平面线圈天线侧施加冲压的力,从而实现平面线圈天线表面的一次平整化。

其次,如图15示出,在PLC控制模块的控制下,使旋转式机器人驱动模块的第一机器人手臂依次旋转至六边形线圈天线形成模块的混合型平整化驱动模块,对在第一机器人手臂实现一次平整化的平面线圈天线进行空气冷却,同时施加冲压的力,实现平面线圈天线表面的二次平整化。

其次,如图16示出,在PLC控制模块的控制下,使旋转式机器人驱动模块的第一机器人手臂依次旋转至六边形线圈天线形成模块的完成式平面线圈天线夹持模块,利用夹子夹住在第一机器人手臂完成二次平整化的平面线圈天线并输送到外部。

其次,如图17示出,在PLC控制模块的控制下,使旋转式机器人驱动模块的第一机器人手臂依次旋转至六边形线圈天线形成模块的空气喷射模块,向输送完完成式平面线圈天线后剩余的第一机器人手臂进行空气喷射从而去除剩余的杂质。

其次,如图18示出,在PLC控制模块的控制下,使旋转式机器人驱动模块的第一机器人手臂依次旋转至六边形线圈天线形成模块的加热预热模块,对进行空气喷射的第一机器人手臂进行加热,从而实现预热。

最后,在第二机器人手臂、第三机器人手臂、第四机器人手臂、第五机器人手臂、第六机器人手臂进行平面线圈卷绕、冲压、冷却冲压、输送、空气喷射、预热,自动形成表面平整的平面线圈天线。

工业可利用性

接收四边形的平面线材后在一个位置按照轮流方式依次旋转的同时进行平面线圈卷绕、冲压、冷却冲压、输送、空气喷射、预热,可以自动形成表面平整的平面线圈天线,从而可以实现整个工序的自动化,无需多名操作者也能够完成作业,所以与现有情况相比人工成本可以节省80%,在制造四边形的平面状线圈天线时,通过冲压的力实现一次平整化,通过冲压的力和冷却喷射实现二次平整化,从而可以制造表面均匀平整的优质的平面状线圈天线,通过在PLC控制模块的控制下驱动的第一机器人手臂、第二机器人手臂、第三机器人手臂、第四机器人手臂、第五机器人手臂、第六机器人手臂的平面线圈卷绕、冲压、冷却冲压、输送、空气喷射、预热驱动,可以大量生产表面平整的平面线圈天线,所以具有较高的工业可利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