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n‑石墨烯结合型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80488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Mn-石墨烯结合型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能源的生产与消费关系到全球的气候变化。目前,80%的能源消耗依靠化石燃料-煤和石油。然而,传统的能源消耗存在如下弊端煤和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会很快被用尽;由于传统热机实现能量转化受到卡诺循环的限制,燃烧相对于能源的利用率很低;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所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以及COx、NOx等污染物,造成温室效应以及酸雨等严重的环境问题。传统的能源结构和低利用率无法满足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对高效、清洁、经济、安全能源的需求。

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PEFCs)具有功率密度高、无污染、低温操作(60-90℃)和环境友好等特点,被认为是21世纪首选的绿色能源技术。与其它燃料电池相比,PEFCs可在室温下快速启动,并可按照负载要求快速改变输出功率,是最有发展前途的未来电动汽车、分散式电站、备用电源和便携式电器的理想替代电源,现有技术制备的催化剂存在着操作比较复杂、反应过程不易控制的缺点,不能很好的满足燃料电池产业化得要求,因此,提出了一种Mn-石墨烯结合型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Mn-石墨烯结合型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Mn-石墨烯结合型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选取锰、铂、钼、钴与碳材料为原料,并将锰、铂、钼、钴与碳材料放置到清洗装置中进行清洗,且清洗的次数为3-6次,以保证锰、铂、钼、钴与碳材料本身的清洁度高于百分之九十五,清洗后烘干;

S2、将S1中处理的干燥碳材料放入到容器中,并加入纯水,且碳材料与纯水的重量比为1∶3,超声后通入保护气,再加入还原剂,反应时间为5-10分钟,且保证反应的温度为50-75摄氏度,然后加入盐水进行置换反应,置换反应的时间为3-7分钟,完成后,备用;

S3、将S1中处理的干燥锰放入到容器中,并加入纯水,且碳材料与纯水的重量比为1∶2,超声后加入氧化剂,反应5-10分钟,且保证反应的温度为50-75摄氏度,完成后,备用;

S4、将S2与S3中处理的碳材料与锰分别通入过滤装置内,进行过滤处理,处理时保证各自的独立;

S5、将S4中的碳材料与锰在反应容器中分散均匀后,将碳材料与锰的混合物转移至研磨容器中,在湿态条件下进行机械研磨15-35分钟,在研磨过程中,保证研磨温度为40-60摄氏度;

S6、将S1中铂、钼、钴在反应容器中分散均匀后,将铂、钼、钴的混合物转移至研磨容器中,在湿态条件下进行机械研磨5-15分钟,在研磨过程中,保证研磨温度为60-80摄氏度;

S7、将经S5与S6研磨后的产物分别进行过滤处理,保证碳材料和锰与铂、钼和钴的颗粒大小为5-10微米;

S8、将S7中碳材料和锰与铂、钼和钴在反应容器中分散均匀后,在惰性气体气氛保护下以20℃/min速度升温200-900℃下焙烧2-4h,且升温速度为200℃/h,保证反应容器处于真空状态,即得Mn-石墨烯结合型燃料电池催化剂。

优选的,在S2中的还原剂为氯化亚锡、草酸、硼氢化钾、硼氢化钠与乙醇的混合物,且氯化亚锡、草酸、硼氢化钾、硼氢化钠与乙醇的重量比为1∶0.7∶1.2∶0.8。

优选的,在S3中的氧化剂为浓硫酸、硝酸、二氧化锰、三氧化二铁的混合物,且浓硫酸、硝酸、二氧化锰、三氧化二铁的重量比为1.1∶0.9∶1.15∶0.8。

优选的,在S8中的惰性气体为氮气,且真空状态的含氧量不高于百分之二。

优选的,碳材料为活性炭、纳米碳纤维、碳纳米笼、石墨烯或氧或者化石墨烯。

优选的,在制备过程中的研磨容器的研磨速率需保持在3000-3500转/min。

本发明中燃料电池催化剂Mn、石墨烯的成本低,且制备方法简单,容易操作,燃料电池催化剂的颗粒尺寸容易控制,适于进行大批量工业化生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Mn-石墨烯结合型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选取锰、铂、钼、钴与碳材料为原料,碳材料为活性炭、纳米碳纤维、碳纳米笼、石墨烯或氧或者化石墨烯,并将锰、铂、钼、钴与碳材料放置到清洗装置中进行清洗,且清洗的次数为3次,以保证锰、铂、钼、钴与碳材料本身的清洁度高于百分之九十五,清洗后烘干;

S2、将S1中处理的干燥碳材料放入到容器中,并加入纯水,且碳材料与纯水的重量比为1∶3,超声后通入保护气,再加入还原剂,还原剂为氯化亚锡、草酸、硼氢化钾、硼氢化钠与乙醇的混合物,且氯化亚锡、草酸、硼氢化钾、硼氢化钠与乙醇的重量比为1∶0.7∶1.2∶0.8,反应时间为5分钟,且保证反应的温度为50摄氏度,然后加入盐水进行置换反应,置换反应的时间为3分钟,完成后,备用;

S3、将S1中处理的干燥锰放入到容器中,并加入纯水,且碳材料与纯水的重量比为1∶2,超声后加入氧化剂,氧化剂为浓硫酸、硝酸、二氧化锰、三氧化二铁的混合物,且浓硫酸、硝酸、二氧化锰、三氧化二铁的重量比为1.1∶0.9∶1.15∶0.8,反应5-10分钟,且保证反应的温度为50摄氏度,完成后,备用;

S4、将S2与S3中处理的碳材料与锰分别通入过滤装置内,进行过滤处理,处理时保证各自的独立;

S5、将S4中的碳材料与锰在反应容器中分散均匀后,将碳材料与锰的混合物转移至研磨容器中,在湿态条件下进行机械研磨15分钟,在研磨过程中,保证研磨温度为40摄氏度;

S6、将S1中铂、钼、钴在反应容器中分散均匀后,将铂、钼、钴的混合物转移至研磨容器中,在湿态条件下进行机械研磨5分钟,在研磨过程中,保证研磨温度为60摄氏度;

S7、将经S5与S6研磨后的产物分别进行过滤处理,保证碳材料和锰与铂、钼和钴的颗粒大小为5微米;

S8、将S7中碳材料和锰与铂、钼和钴在反应容器中分散均匀后,在惰性气体气氛保护下以20℃/min速度升温200℃下焙烧2h,且升温速度为200℃/h,惰性气体为氮气,且真空状态的含氧量不高于百分之二,保证反应容器处于真空状态,即得Mn-石墨烯结合型燃料电池催化剂。

在制备过程中的研磨容器的研磨速率需保持在3000转/min。

实施例2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Mn-石墨烯结合型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选取锰、铂、钼、钴与碳材料为原料,碳材料为活性炭、纳米碳纤维、碳纳米笼、石墨烯或氧或者化石墨烯,并将锰、铂、钼、钴与碳材料放置到清洗装置中进行清洗,且清洗的次数为4次,以保证锰、铂、钼、钴与碳材料本身的清洁度高于百分之九十五,清洗后烘干;

S2、将S1中处理的干燥碳材料放入到容器中,并加入纯水,且碳材料与纯水的重量比为1∶3,超声后通入保护气,再加入还原剂,还原剂为氯化亚锡、草酸、硼氢化钾、硼氢化钠与乙醇的混合物,且氯化亚锡、草酸、硼氢化钾、硼氢化钠与乙醇的重量比为1∶0.7∶1.2∶0.8,反应时间为6.5分钟,且保证反应的温度为55摄氏度,然后加入盐水进行置换反应,置换反应的时间为4分钟,完成后,备用;

S3、将S1中处理的干燥锰放入到容器中,并加入纯水,且碳材料与纯水的重量比为1∶2,超声后加入氧化剂,氧化剂为浓硫酸、硝酸、二氧化锰、三氧化二铁的混合物,且浓硫酸、硝酸、二氧化锰、三氧化二铁的重量比为1.1∶0.9∶1.15∶0.8,反应6.5分钟,且保证反应的温度为55摄氏度,完成后,备用;

S4、将S2与S3中处理的碳材料与锰分别通入过滤装置内,进行过滤处理,处理时保证各自的独立;

S5、将S4中的碳材料与锰在反应容器中分散均匀后,将碳材料与锰的混合物转移至研磨容器中,在湿态条件下进行机械研磨20分钟,在研磨过程中,保证研磨温度为45摄氏度;

S6、将S1中铂、钼、钴在反应容器中分散均匀后,将铂、钼、钴的混合物转移至研磨容器中,在湿态条件下进行机械研磨8分钟,在研磨过程中,保证研磨温度为65摄氏度;

S7、将经S5与S6研磨后的产物分别进行过滤处理,保证碳材料和锰与铂、钼和钴的颗粒大小为6.5微米;

S8、将S7中碳材料和锰与铂、钼和钴在反应容器中分散均匀后,在惰性气体气氛保护下以20℃/min速度升温400℃下焙烧2.5h,且升温速度为200℃/h,惰性气体为氮气,且真空状态的含氧量不高于百分之二,保证反应容器处于真空状态,即得Mn-石墨烯结合型燃料电池催化剂。

在制备过程中的研磨容器的研磨速率需保持在3100转/min。

实施例3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Mn-石墨烯结合型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选取锰、铂、钼、钴与碳材料为原料,碳材料为活性炭、纳米碳纤维、碳纳米笼、石墨烯或氧或者化石墨烯,并将锰、铂、钼、钴与碳材料放置到清洗装置中进行清洗,且清洗的次数为5次,以保证锰、铂、钼、钴与碳材料本身的清洁度高于百分之九十五,清洗后烘干;

S2、将S1中处理的干燥碳材料放入到容器中,并加入纯水,且碳材料与纯水的重量比为1∶3,超声后通入保护气,再加入还原剂,还原剂为氯化亚锡、草酸、硼氢化钾、硼氢化钠与乙醇的混合物,且氯化亚锡、草酸、硼氢化钾、硼氢化钠与乙醇的重量比为1∶0.7∶1.2∶0.8,反应时间为8分钟,且保证反应的温度为66摄氏度,然后加入盐水进行置换反应,置换反应的时间为6分钟,完成后,备用;

S3、将S1中处理的干燥锰放入到容器中,并加入纯水,且碳材料与纯水的重量比为1∶2,超声后加入氧化剂,氧化剂为浓硫酸、硝酸、二氧化锰、三氧化二铁的混合物,且浓硫酸、硝酸、二氧化锰、三氧化二铁的重量比为1.1∶0.9∶1.15∶0.8,反应8分钟,且保证反应的温度为68摄氏度,完成后,备用;

S4、将S2与S3中处理的碳材料与锰分别通入过滤装置内,进行过滤处理,处理时保证各自的独立;

S5、将S4中的碳材料与锰在反应容器中分散均匀后,将碳材料与锰的混合物转移至研磨容器中,在湿态条件下进行机械研磨30分钟,在研磨过程中,保证研磨温度为55摄氏度;

S6、将S1中铂、钼、钴在反应容器中分散均匀后,将铂、钼、钴的混合物转移至研磨容器中,在湿态条件下进行机械研磨12分钟,在研磨过程中,保证研磨温度为75摄氏度;

S7、将经S5与S6研磨后的产物分别进行过滤处理,保证碳材料和锰与铂、钼和钴的颗粒大小为8微米;

S8、将S7中碳材料和锰与铂、钼和钴在反应容器中分散均匀后,在惰性气体气氛保护下以20℃/min速度升温700℃下焙烧3.5h,且升温速度为200℃/h,惰性气体为氮气,且真空状态的含氧量不高于百分之二,保证反应容器处于真空状态,即得Mn-石墨烯结合型燃料电池催化剂。

在制备过程中的研磨容器的研磨速率需保持在3300转/min。

实施例4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Mn-石墨烯结合型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选取锰、铂、钼、钴与碳材料为原料,碳材料为活性炭、纳米碳纤维、碳纳米笼、石墨烯或氧或者化石墨烯,并将锰、铂、钼、钴与碳材料放置到清洗装置中进行清洗,且清洗的次数为6次,以保证锰、铂、钼、钴与碳材料本身的清洁度高于百分之九十五,清洗后烘干;

S2、将S1中处理的干燥碳材料放入到容器中,并加入纯水,且碳材料与纯水的重量比为1∶3,超声后通入保护气,再加入还原剂,还原剂为氯化亚锡、草酸、硼氢化钾、硼氢化钠与乙醇的混合物,且氯化亚锡、草酸、硼氢化钾、硼氢化钠与乙醇的重量比为1∶0.7∶1.2∶0.8,反应时间为10分钟,且保证反应的温度为75摄氏度,然后加入盐水进行置换反应,置换反应的时间为7分钟,完成后,备用;

S3、将S1中处理的干燥锰放入到容器中,并加入纯水,且碳材料与纯水的重量比为1∶2,超声后加入氧化剂,氧化剂为浓硫酸、硝酸、二氧化锰、三氧化二铁的混合物,且浓硫酸、硝酸、二氧化锰、三氧化二铁的重量比为1.1∶0.9∶1.15∶0.8,反应10分钟,且保证反应的温度为75摄氏度,完成后,备用;

S4、将S2与S3中处理的碳材料与锰分别通入过滤装置内,进行过滤处理,处理时保证各自的独立;

S5、将S4中的碳材料与锰在反应容器中分散均匀后,将碳材料与锰的混合物转移至研磨容器中,在湿态条件下进行机械研磨35分钟,在研磨过程中,保证研磨温度为60摄氏度;

S6、将S1中铂、钼、钴在反应容器中分散均匀后,将铂、钼、钴的混合物转移至研磨容器中,在湿态条件下进行机械研磨15分钟,在研磨过程中,保证研磨温度为80摄氏度;

S7、将经S5与S6研磨后的产物分别进行过滤处理,保证碳材料和锰与铂、钼和钴的颗粒大小为10微米;

S8、将S7中碳材料和锰与铂、钼和钴在反应容器中分散均匀后,在惰性气体气氛保护下以20℃/min速度升温900℃下焙烧4h,且升温速度为200℃/h,惰性气体为氮气,且真空状态的含氧量不高于百分之二,保证反应容器处于真空状态,即得Mn-石墨烯结合型燃料电池催化剂。

在制备过程中的研磨容器的研磨速率需保持在3500转/min。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