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插头及其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26725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USB插头及其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尤指一种USB插头及其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智能手机的发展,因其耗电量较大,电池容量不断上升,充电时间相应的变长。市场上对于快速充电的需求也明显加大,快速充电方式一般通过加大电压或增加电流的方式予以满足。但电流的增加会明显加大充电连接器的负荷,增加发热量,若不对充电连接器进行改进,普通USB连接器无法承载过高的电流,可能导致充电连接器的融化短路,严重时造成充电终端的烧毁。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增大电流负荷的USB插头及其连接器组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USB插头,包括插头本体、装设于所述插头本体内的若干插头端子、包覆于所述插头本体与插头端子外的插头外壳,所述插头端子包括第二固持部、自所述第二固持部前向延伸形成的第二接触部、及自所述第二固持部后端延伸形成的连接部,所述插头端子横向最外侧的电源端子包括两根并列贴合于一起的两根端子结构,所述并列贴合的两根端子结构的连接部具有处于同一水平面的表面。

本申请的插头端子两侧的电源端子通过两根端子结构贴合为一体,增大了电流承载力,保证弹性力适度,同时将插座端子两侧的电源端子加宽以配合接触所述插头端子的电源端子的两根端子结构,保证接触面的稳定。

优选地,所述插头本体包括主体部、自所述主体部前向延伸形成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凹陷形成有对接槽,所述插头本体前后贯通形成若干用于插装插头端子的端子槽。

优选地,所述第二固持部固持于所述插头本体的主体部内,所述第二接触部露出于所述对接槽的表面。

优选地,所述USB插头还包括位于所述插头本体尾部的安装块,所述插头端子的连接部分列于所述安装块的上下两个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插头端子的每个电源端子的两根端子结构同时朝向一侧折弯形成连接部,每个电源端子的两个连接部的表面平齐并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优选地,所述插头端子的两个电源端子的四个连接部均位于所述安装块的一侧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插头端子的每个电源端子的两个连接部在延伸平面上部分堆叠与一起,其中一个端子结构的连接部先折弯形成位于所述另一个端子结构的连接部下方的第一部分,而后再次向上折弯延伸形成与另一个端子结构的连接部处于同一平面的第二部分。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上述USB插头、及与所述USB插头对接的USB插座,所述USB插座包括插座本体、一体成型于所述内的若干插座端子、及遮覆于所述插座本体与插座端子外的插座外壳,所述插座端子包括第一固持部、自所述第一固持部前向延伸形成的第一接触部及自所述第一固持部后向延伸形成的焊接部,所述插座端子横向两侧的电源端子第一接触部的外侧边缘露出于所述对接舌板的外侧缘。

优选地,所述插座本体包括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前向延伸形成的对接舌板。

优选地,所述USB插座还包括预成型体,所述预成型体通过第一次成型操作将所述若干插座端子固持为一体,所述预成型体成型于所述插座端子的第一接触部上。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申请USB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申请USB插座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申请USB插头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申请USB插头的插头端子的立体图;

图5为本申请USB插头与USB插座的对接图;

图6为本申请USB插头的插头端子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本申请的USB连接器组件包括USB插座10、及与USB插座对接的USB插头20。

请参阅图1、图2所示,所述USB插座10包括插座本体11、一体成型于所述11内的若干插座端子12、及遮覆于所述插座本体11与插座端子12外的插座外壳14。所述插座本体11包括基部111、及自所述基部111前向延伸形成的对接舌板112。所述插座端子12包括第一固持部121、自所述第一固持部121前向延伸并露出于所述对接舌板112一侧表面的第一接触部122及自所述第一固持部121后向延伸形成的焊接部123。所述插座端子12的横向两侧设有电源端子,所述电源端子的宽度大于其余插座端子,所述电源端子的第一接触部122的外侧边缘露出于所述对接舌板112的外侧缘。所述电源端子的第一接触部122的前端外侧设有缺口124以使所述电源端子的前端包覆于所述对接舌板112内。所述USB插座10还包括预成型体13,所述预成型体13通过第一次成型操作将所述若干插座端子12固持为一体,所述预成型体13成型于所述插座端子12的第一接触部122上,如此,可以消除在注塑成型过程中,需要固定所述插座电子12而在所述对接舌板112位置处形成定位槽的问题,所述定位槽在使用中会容纳灰尘等而影响接触性能。

请参阅图3至图6所示,所述USB插头包括插头本体21、插装于所述插头本体21内的若干插头端子23、包覆于所述插头本体21与插头端子23外的插头外壳24、及固定于所述插头端子23尾部的安装块22。

所述插头本体21包括主体部211、自所述主体部211前向延伸形成的延伸部212,所述延伸部212凹陷形成有与所述插座本体11的对接舌板112对应的对接槽213。所述插头本体21前后贯通形成若干端子槽(未标号),所述插头端子23插设于所述端子槽内。

所述插头端子23包括第二固持部231、自所述第二固持部231前向延伸形成的第二接触部232、及自所述第二固持部231后端延伸形成的连接部233。所述第二固持部231固持于所述插头本体21的主体部211内,所述第二接触部232露出于所述对接槽213的表面并与所述第一接触部122对接。所述插头端子23的连接部233分列于所述安装块22的上下两个表面上。

所述插头端子23的横向最外侧为电源端子,插头端子23的每个电源端子包括两根并列贴合于一起的两根端子结构,如此可以在增大电流承载的同时,保证所述插头端子23的第二接触部232的弹性力适度。所述插头端子的每个电源端子的两根端子结构同时朝向一侧折弯形成连接部233,每个电源端子的两个连接部233的表面平齐并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插头端子的两个电源端子的四个连接部均位于所述安装块22的一侧表面上,且所述每个电源端子的两个连接部233在延伸平面上部分堆叠与一起,即其中一个端子结构的连接部233先折弯形成位于所述另一个端子结构的连接部233下方的第一部分2331,而后再次向上折弯延伸形成与另一个端子结构的连接部233平行的第二部分2332。

所述插头端子23两侧的电源端子通过两根端子结构贴合为一体,增大了电流承载力,保证弹性力适度,同时将插座端子12两侧的电源端子加宽以配合接触所述插头端子23的电源端子的两根端子结构,保证接触面的稳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