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连接结构及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0095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端子连接结构及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电器或电子设备等的基板间加以连接的端子连接结构及使用所述端子连接结构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从前以来,作为将基板间加以连接的电连接器,提出有通过使引脚(pin)形状的端子与插座(socket)形状的端子接触而将基板间导通的电连接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如上所述的电连接器中,通过在插座形状的端子中形成以能够保持引脚形状的端子的方式进行弹性变形的弹性片来抑制由引脚形状的端子的位置偏移而引起的导通不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欧洲专利第2304852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如上所述的电连接器中,利用形成于插座形状的端子中的弹性片来保持引脚形状的端子,因此端子彼此的连接稳定性提高,但需要进行形成弹性片的作业步骤,存在制造成本变高的问题。

为了减少如上所述的作业步骤,也考虑一种将引脚形状的端子彼此连接的方法,但在将引脚形状的端子彼此连接的情况下,端子彼此在一点处相接,因此有可能因附着于端子顶端的附着物而发生连接不良等,无法获得稳定的连接。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关于引脚形状的端子彼此的连接而提供一种端子连接结构及使用所述端子连接结构的电连接器,其可在提高连接稳定性的同时实现制造成本的减少。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本发明的端子连接结构为将具有引脚形状的两个端子彼此嵌合连接的端子连接结构,其在所述两个端子中的任意一个端子的顶端部分具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包括:接触部,能够将另一端子的顶端部分滑动接触地插入,且具有在所述嵌合连接状态下与所述另一端子的顶端部分的至少一点相接的内表面形状;以及有底空洞部,位于比所述接触部更邻近所述一个端子的径方向内侧处,且具有所述另一端子的顶端部分无法插入的内表面形状,所述接触部具有在所述嵌合连接状态下仅供收容所述另一端子的顶端部分的深度尺寸。

所述端子连接结构将具有引脚形状的两个端子彼此连接,因此,与利用插座形状的端子来保持引脚形状的端子的情况相比,无须形成保持端子的弹性片。因此,可削减作业步骤数,故可实现制造成本的减少。

另外,在两个端子中的任意一个的顶端部分形成了可将另一端子的顶端部分滑动接触地插入且具有至少一点相接的内表面形状的接触部,因此可抑制自嵌合连接位置的位置偏移。

然而,在将具有引脚形状的两个端子彼此连接的情况下,另一端子在一点处与一个端子接触,因此有可能因顶端部分的附着物而发生连接不良。

因此,通过形成位于比接触部更邻近一个端子的径方向内侧处且具有另一端子的顶端部分无法插入的内表面形状的有底空洞部,在另一端子进行滑动时将附着于顶端部分的附着物收集至有底空洞部,从而提高端子彼此的连接稳定性。

因此,可提供一种可在提高连接稳定性的同时实现制造成本的减少的端子连接结构。

另外,所述接触部通过自供所述另一端子插入的开口部向所述有底空洞部倾斜的内表面形状而在所述嵌合连接状态下与所述另一端子的顶端部分的至少一点相接。因此,可减少自嵌合连接位置的位置偏移,并且可朝向有底空洞部附近的至少一点所接的位置对顶端部分的插入进行引导。

而且,本发明的电连接器是将两个基板间加以连接的电连接器,其具备:固定侧连接器及可动侧连接器,分别安装于所述两个基板;以及中间配接器,将所述固定侧连接器及所述可动侧连接器以能够分离的方式嵌合连接,且所述中间配接器在两端部分包括具有引脚形状的第1端子,所述固定侧连接器包括供所述第1端子的一端部连接的具有引脚形状的第2端子,所述可动侧连接器包括供所述第1端子的另一端部连接的具有引脚形状的第3端子,且所述第2端子及所述第3端子中,在至少一个端子的顶端部分具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包括:接触部,能够将所述第1端子的顶端部分滑动接触地插入,且具有在所述嵌合连接状态下与所述第1端子的顶端部分的至少一点相接的内表面形状;以及有底空洞部,位于比所述接触部更邻近所述至少一个端子的径方向内侧处,且具有所述第1端子的顶端部分无法插入的内表面形状,所述接触部具有在所述嵌合连接状态下仅供收容所述第1端子的所述顶端部分的深度尺寸。

所述电连接器将具有引脚形状的第1端子与具有引脚形状的第2端子和/或第3端子连接,因此,与利用插座形状的端子来保持引脚形状的端子的情况相比,无须形成保持引脚形状的端子的弹性片。因此,可削减作业步骤数,故可实现制造成本的减少。

另外,第2端子及第3端子中,在至少一个端子的顶端部分形成了可将第1端子的顶端部分滑动接触地插入且具有至少一点相接的内表面形状的接触部,因此可抑制自嵌合连接位置的位置偏移。

进而,通过形成位于比接触部更邻近第2端子和/或第3端子的径方向内侧处且具有第1端子的顶端部分无法插入的内表面形状的有底空洞部,在第1端子进行滑动时将附着于顶端部分的附着物收集至有底空洞部,从而可提高第1端子与第2端子和/或第3端子的连接稳定性。

因此,可提供一种可在提高连接稳定性的同时实现制造成本的减少的电连接器。

另外,所述接触部通过自所述连接孔的开口部向所述有底空洞部倾斜的内表面形状而在所述嵌合连接状态下与所述第1端子的顶端部分的至少一点相接。因此,可减少自嵌合连接位置的位置偏移,并且可朝向有底空洞部附近的至少一点所接的位置对顶端部分的插入进行引导。

进而,所述中间配接器具有保持所述第1端子的第1绝缘体以及覆盖所述第1绝缘体的第1壳体,所述固定侧连接器具有保持所述第2端子的第2绝缘体以及覆盖所述第2绝缘体的第2壳体,所述可动侧连接器具有保持所述第3端子的第3绝缘体以及覆盖所述第3绝缘体的第3壳体,因此防止自各端子产生的电磁波的泄漏或来自外部的噪声的侵入,从而可抑制电特性的劣化。另外,利用覆盖绝缘体的壳体,可将基板的外部导体与壳体电连接。

另外,所述第1绝缘体由保持所述第1端子的一端部侧的绝缘部、以及保持所述第1端子的另一端部侧的绝缘部两个分区构成,因此,可分别使第1端子与第2端子、第1端子与第3端子的接触部绝缘,并且通过分成两个区,可减少绝缘体的制造成本。

进而,还包括:弹性部,在将所述固定侧连接器或所述可动侧连接器嵌合于所述中间配接器时进行挠曲变形直至成为嵌合连接状态,且在成为所述嵌合连接状态后,所述挠曲变形进行弹性复原;以及抵接部,在成为所述嵌合连接状态后与所述弹性部抵接,因此,进行嵌合作业的作业人员可容易地确认是否为标准的嵌合连接状态。

另外,在成为标准的嵌合连接状态后,弹性片抵接于抵接部,因此会对进行嵌合作业的作业人员给予止动感(锁定(click)感),由此可容易地确认是否已达到标准的嵌合连接状态。

[发明的效果]

如此,根据本发明,可关于引脚形状的端子彼此的连接而提供一种端子连接结构及电连接器,其可在提高连接稳定性的同时实现制造成本的减少。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形态的电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2(a)是图1所示的中间接触件的剖面图,图2(b)是图2(a)所示的配接器绝缘体的自左侧观察的立体图,图2(c)是图2(a)所示的配接器绝缘体的自右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3(a)是图2(a)所示的中间接触件的侧视图,图3(b)是图2(a)所示的中间接触件与配接器端子的概略剖面图。

图4(a)是图1所示的配接器壳体的立体图,图4(b)是图4(a)所示的a-a剖面图。

图5(a)是图1所示的配接器环的立体图,图5(b)是图5(a)所示的配接器环的平面图,图5(c)是图5(a)所示的配接器环的侧视图,图5(d)是图5(b)所示的b-b剖面图。

图6(a)是图1所示的固定侧连接器的立体图,图6(b)是图6(a)所示的固定侧连接器的平面图,图6(c)是图6(b)所示的c-c剖面图,图6(d)是图6(a)所示的固定侧连接器的后视图,图6(e)是图6(c)所示的固定侧绝缘体的立体图。

图7(a)是图1所示的可动侧连接器的立体图,图7(b)是图7(a)所示的可动侧连接器的平面图,图7(c)是图7(b)所示的d-d剖面图,图7(d)是图7(a)所示的可动侧连接器的后视图,图7(e)是图7(c)所示的可动侧绝缘体的立体图。

图8(a)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的端子连接结构的概略剖面图,图8(b)是表示图1所示的配接器端子与固定侧端子接触的状态的概略剖面图,图8(c)是表示将图1所示的配接器端子插入至固定侧连接孔的状态的概略剖面图。

图9(a)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的概略剖面图,图9(b)是表示将图9(a)所示的中间配接器嵌合于可动侧连接器的状态的概略剖面图。

图10(a)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的嵌合状态的立体图,图10(b)是图10(a)所示的电连接器的概略剖面图。

[符号的说明]

1:电连接器

12:中间配接器

14:固定侧连接器

16:可动侧连接器

21:配接器端子

21a:一侧配接器端子

21b:另一侧配接器端子

22:中间接触件

22a:一端侧中间接触件

22b:另一端侧中间接触件

23:配接器本体

41:固定侧端子

42:固定侧连接器本体

61:可动侧端子

62:可动侧连接器本体

211、211a、211b:顶端部分

221:弹簧

222:外周突出部

223:内周抵接部

223a:一侧配接器环

223b:另一侧配接器环

224:侧面抵接部

231:配接器绝缘体

231a:一侧配接器绝缘体

231b:另一侧配接器绝缘体

232:中间接触件端部抵接部

232c:配接器壳体端部

233:突出部抵接部

234:绝缘体凹部

235:连接器插入部

241:配接器壳体

241a:壳体中间部

241b:一侧壳体端部

241c:另一侧壳体端部

242a:端部侧环抵接部

242b:中间侧环抵接部

243:壳体凸部

251:配接器环

251a:一侧配接器环

251b:另一侧配接器环

252:环部

252a:一侧环缘部

252b:另一侧环缘部

253:弹性片

254:环端部

411:固定侧连接孔

411a开口部

412:固定侧顶端部分

413:固定侧引导部

414:固定侧有底空洞部

421:固定侧配接器连接部

422:固定侧绝缘体

423:固定侧壳体

424:固定侧端子抵接部

425:固定侧壳体抵接部

426:固定侧凸部抵接部

427:固定侧卡止部

428:固定侧壳体凸部

431:固定侧基部

432:固定侧基板连接部

611:可动侧连接孔

612:可动侧顶端部分

613:可动侧引导部

614:可动侧有底空洞部

621:可动侧配接器连接部

622:可动侧绝缘体

623:可动侧壳体

624:可动侧端子抵接部

625:可动侧壳体抵接部

626:可动侧凸部抵接部

628:可动侧壳体凸部

629:倾斜部

631:可动侧基部

632:可动侧基板连接部

a、b:箭头/嵌合方向

c、d:箭头/方向

e:深度尺寸

h1、h2:高度

h3:长度

t:中心轴

w:间隔

w1、w2、w3:宽度

x、y、z: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端子连接结构及电连接器进行说明。

[1.电连接器的概略构成]

首先,参照图1对本实施形态的电连接器的构成进行说明。再者,在以下的实施形态中,对电连接器是将省略附图的两个分离的基板间加以导通连接的连接器的情况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电连接器1大体包括:具有大致圆柱形状的中间配接器12、安装于一个基板的固定侧连接器14、以及安装于与一个基板分离的另一基板的可动侧连接器16。

如上所述般构成的电连接器1在将中间配接器12的一侧嵌合于固定侧连接器14后,将中间配接器12的另一侧嵌合于可动侧连接器16,由此将固定侧连接器14与可动侧连接器16可导通地连接。

[2.中间配接器的构成]

其次,参照图1至图5(d)对中间配接器12的构成进行说明。如图1及图2(a)所示,中间配接器12大体包括:具有引脚形状的配接器端子(第1端子)21、在两端连接有配接器端子21的中间接触件22、以及覆盖配接器端子21与中间接触件22的配接器本体23。

如图3(b)所示,配接器端子21具有连接于中间接触件22的一端侧中间接触件22a的一侧配接器端子21a、以及连接于中间接触件22的另一端侧中间接触件22b的另一侧配接器端子21b。

一侧配接器端子21a与另一侧配接器端子21b是通过对黄铜、铍铜或磷青铜等金属进行切削加工而形成为直径约1mm的引脚形状。即,一侧配接器端子21a与另一侧配接器端子21b形成为形状相同的引脚形状。

而且,若中间配接器12与固定侧连接器14及可动侧连接器16成为嵌合连接状态,则图2(a)所示的一侧配接器端子21a的顶端部分211a与后述的固定侧连接器14的固定侧端子41相接,且图2(a)所示的另一侧配接器端子21b的顶端部分211b与后述的可动侧连接器16的可动侧端子61相接。

如图3(a)及图3(b)所示,中间接触件22具有大致圆筒状的形状,且在大致圆筒状的内部具有弹簧221。在所述弹簧221的两端部分连接有一侧配接器端子21a与另一侧配接器端子21b。

当中间配接器12与固定侧连接器14及可动侧连接器16进行嵌合连接时,弹簧221若自图3(a)所示的箭头a方向及箭头b方向(固定侧连接器14的嵌合方向a及可动侧连接器16的嵌合方向b)受到按压则进行挠曲变形,由此可自如地变更一侧配接器端子21a与另一侧配接器端子21b的间隔w。

另外,如图3(a)及图3(b)所示,在中间接触件22中分别形成有外周突出部222以及内周抵接部223,外周突出部222分别在一端侧中间接触件22a及另一端侧中间接触件22b的附近自中间接触件22的外周面向外突出,内周抵接部223在一端侧中间接触件22a及另一端侧中间接触件22b的外周面与作为后述的配接器绝缘体231的内周面的中间接触件端部抵接部232抵接。

在外周突出部222中、且为固定侧连接器14进行嵌合连接的嵌合方向a侧及可动侧连接器16进行嵌合连接的嵌合方向b侧,分别形成有与作为后述的配接器绝缘体231的侧面的一部分的突出部抵接部233抵接的侧面抵接部224。

如图1及图2(a)至图2(c)所示,配接器本体23呈大致圆筒形形状,且包括:配接器绝缘体(第1绝缘体)231,位于一侧配接器端子21a或另一侧配接器端子21b的外周,且分别保持一侧配接器端子21a与另一侧配接器端子21b;配接器壳体(第1壳体)241,呈大致圆筒形形状并覆盖配接器绝缘体231;以及配接器环(弹性部)251,设置于配接器壳体241的外周。

配接器绝缘体231(一侧配接器绝缘体231a、另一侧配接器绝缘体231b)由氟树脂等绝缘性树脂形成,且如图2(a)所示,由将一侧配接器端子21a与中间接触件22一同加以保持的一侧配接器绝缘体231a、以及将另一侧配接器端子21b与中间接触件22一同加以保持的另一侧配接器绝缘体231b两个分区构成。

如图2(b)及图2(c)所示,一侧配接器绝缘体231a与另一侧配接器绝缘体231b具有大致圆筒形形状。再者,因一侧配接器绝缘体231a与另一侧配接器绝缘体231b的形状相同,在图2(b)及图2(c)中,将一侧配接器绝缘体231a与另一侧配接器绝缘体231b图示为配接器绝缘体231来进行说明。

在一侧配接器绝缘体231a与另一侧配接器绝缘体231b中,形成有作为配接器绝缘体231的内周面的、与所述内周抵接部223抵接的中间接触件端部抵接部232;作为配接器绝缘体231的侧面的一部分的、与所述侧面抵接部224抵接的突出部抵接部233;与后述的配接器壳体241的壳体凸部243卡止的绝缘体凹部234;以及供固定侧连接器14或可动侧连接器16的一部分插入的连接器插入部235。

中间接触件端部抵接部232分别与位于内周面的内周抵接部223(参照图3(b))抵接,由此抑制配接器绝缘体231向配接器端子21的径方向内侧(图2(a)的箭头c方向及箭头d方向)移动。

突出部抵接部233与所述侧面抵接部224(参照图3(b))抵接,由此抑制配接器绝缘体231向配接器端子21的轴线方向(图3(a)至图3(b)的嵌合方向a或嵌合方向b)移动。

绝缘体凹部234分别形成于一侧配接器绝缘体231a与另一侧配接器绝缘体231b的外周面,且形成为后述的配接器壳体241的壳体凸部243可插入。

连接器插入部235可供后述的固定侧端子41的一部分与保持固定侧端子41的固定侧绝缘体422的一部分、或可动侧端子61的一部分与保持可动侧端子61的可动侧绝缘体622的一部分插入。

如上所述般构成的一侧配接器绝缘体231a与另一侧配接器绝缘体231b中,中间接触件端部抵接部232与内周抵接部223抵接而将中间接触件22与一侧配接器端子21a或另一配接器端子21b一同加以保持,且连接器插入部位于一侧配接器端子21a或另一配接器端子21b的外周。

配接器壳体241由黄铜、铍铜或磷青铜等金属形成,且如图4(a)及图4(b)所示,具有壳体中间部241a与一侧壳体端部241b及另一侧壳体端部241c以阶梯状变化的台阶形状。即,一侧壳体端部241b及另一侧壳体端部241c具有比壳体中间部241a下凹的凹形形状。

而且,如图4(a)及图4(b)所示,配接器壳体241具有与后述的配接器环251的环端部254抵接的端部侧环抵接部242a、成为后述的弹性片253的顶端所处位置的中间侧环抵接部242b、以及分别插入至绝缘体凹部234的壳体凸部243。

壳体凸部243具有突出至配接器壳体241的内周面的凸形形状。而且,通过将壳体凸部243插入至所述绝缘体凹部234来抑制配接器绝缘体231向配接器端子21的轴线方向(图3(a)至图3(b)的嵌合方向a或嵌合方向b)移动。

如图2(a)所示,配接器环包括设置于一侧壳体端部241b的外周的一侧配接器环251a、以及设置于另一侧壳体端部241c的外周的另一侧配接器环251b。

如图5(a)至图5(d)所示,一侧配接器环251a与另一侧配接器环251b包括具有大体c字侧面形状的环部252、以及与环部252一体地形成且可与环部252一同向配接器壳体241侧进行挠曲变形的弹性片253。

再者,配接器环251a与配接器环251b的形状相同,因此,在图5(a)至图5(d)中,将配接器环251a与配接器环251b图示为配接器环251来进行说明。

环部252具有环状形状的一部分开放的形状(参照图5(b)),其位于一侧壳体端部241b或另一侧壳体端部241c的外周,且具有与端部侧环抵接部242a抵接的环端部254。

通过环端部254与所述端部侧环抵接部242a抵接,当将中间配接器12与固定侧连接器14及可动侧连接器16嵌合时,抑制环部252向配接器端子21的轴线方向(图3(a)至图3(b)的嵌合方向a或嵌合方向b)移动。

弹性片253隔开既定间隔而在三个部位与环部252一体地形成。所述弹性片253位于一侧壳体端部241b及另一侧壳体端部241c的外周(参照图2(a))。

而且,环部252如上所述般具有环状形状中的一部分开放的形状,且弹性片253隔开间隔地设置,因此,可向配接器壳体241侧进行挠曲变形。详细来说,当将中间配接器12嵌合于固定侧连接器14时,环部252的一侧环缘部252a被后述的固定侧卡止部427按压而与弹性片253一同进行挠曲变形,且在越过固定侧卡止部427后,挠曲变形进行复原,由此另一侧环缘部252b与固定侧卡止部427卡止。关于环部252与固定侧卡止部427的卡止机构的详情将后述。

再者,如上所述,配接器环251a、配接器环251b的形状相同,因此可使用相同的模具进行成型。

[3.固定侧连接器的构成]

其次,参照图6(a)至图6(e)对固定侧连接器14的构成进行说明。如图6(a)至图6(e)所示,固定侧连接器14大体包括具有引脚形状的固定侧端子(第2端子)41、以及覆盖固定侧端子41的固定侧连接器本体42。

固定侧端子41是通过对黄铜、铍铜或磷青铜等金属进行切削加工而形成为引脚形状。再者,固定侧端子41形成为与后述的可动侧端子61相同的形状。

另外,如图6(c)所示,在固定侧端子41中形成有供一侧配接器端子21a插入的固定侧连接孔(连接孔)411。

进而,在固定侧端子41中,在固定侧顶端部分412形成有对一侧配接器端子21a的顶端部分211a进行引导的固定侧引导部(接触部)413以及一侧配接器端子21a的顶端部分211a无法插入的固定侧有底空洞部414。再者,关于固定侧端子41的详细构成将后述。

如图6(a)至图6(d)所示,固定侧连接器本体42包括与中间配接器12嵌合的固定侧配接器连接部421、以及与固定侧配接器连接部421一体地形成且为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固定侧基部431。

如图6(a)至图6(e)所示,固定侧配接器连接部421包括呈大致圆筒形形状且位于固定侧端子41的外周而对固定侧端子41进行保持的固定侧绝缘体422、以及呈大致圆筒形形状且覆盖固定侧绝缘体422的固定侧壳体423。

固定侧绝缘体422与配接器绝缘体231同样地由氟树脂等绝缘性树脂形成。如图6(e)所示,在所述固定侧绝缘体422中形成有在内周面与固定侧端子41抵接的固定侧端子抵接部424、与固定侧壳体423抵接的固定侧壳体抵接部425、以及与后述的固定侧壳体凸部428抵接的固定侧凸部抵接部426。

固定侧壳体423与配接器壳体241同样地由黄铜、铍铜或磷青铜等金属形成。在所述固定侧壳体423中形成有向内侧突出的固定侧卡止部427、以及与所述固定侧凸部抵接部426抵接的固定侧壳体凸部428。

所述另一侧环缘部252b卡止于固定侧卡止部427中。具体来说,当将中间配接器12嵌合于固定侧连接器14时,环部252一面自环部252的一侧环缘部252a向另一侧环缘部252b进行挠曲变形一面越过固定侧卡止部427,且另一侧环缘部252b卡止。关于环部252与固定侧卡止部427的卡止机构的详情将后述。

固定侧壳体凸部428通过与所述固定侧凸部抵接部426抵接,当中间配接器12嵌合至固定侧连接器14时,抑制固定侧绝缘体422向配接器端子21的轴线方向(图6(c)的嵌合方向a)移动。

在固定侧基部431的四个角中分别形成有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固定侧基板连接部432。固定侧基板连接部432通过焊接而连接于省略附图的基板的外部导体。

[4.可动侧连接器的结构]

其次,参照图7(a)至图7(e)对可动侧连接器16的构成进行说明。如图7(a)至图7(e)所示,可动侧连接器16大体包括具有引脚形状的可动侧端子(第3端子)61、以及覆盖可动侧端子61的可动侧连接器本体62。

可动侧端子61与固定侧端子41同样地是通过对黄铜、铍铜或磷青铜等金属进行切削加工而形成为引脚形状。再者,如上所述,可动侧端子61形成为与固定侧端子41相同的形状。

另外,如图7(c)所示,在可动侧端子61中具有供另一侧配接器端子21b插入的可动侧连接孔(连接孔)611。

进而,在可动侧端子61中,在可动侧顶端部分612形成有对另一侧配接器端子21b的顶端部分211b进行引导的可动侧引导部(接触部)613、以及另一侧配接器端子21b的顶端部分211b无法插入的可动侧有底空洞部614。再者,关于可动侧端子61的详细构成将后述。

如图7(a)至图7(d)所示,可动侧连接器本体62包括与中间配接器12嵌合的可动侧配接器连接部621、以及与可动侧配接器连接部621一体地形成且为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可动侧基部631。

如图7(a)至图7(e)所示,可动侧配接器连接部621包括呈大致圆筒形形状且位于可动侧端子61的外周而对可动侧端子61进行保持的可动侧绝缘体622、以及呈大致圆筒形形状且覆盖可动侧绝缘体622的可动侧壳体623。

可动侧绝缘体622与配接器绝缘体231或固定侧绝缘体422同样地由氟树脂等绝缘性树脂形成。如图7(e)所示,在所述可动侧绝缘体622中具有在内周面与可动侧端子61抵接的可动侧端子抵接部624、与可动侧壳体623抵接的可动侧壳体抵接部625、以及与后述的可动侧壳体凸部628抵接的可动侧凸部抵接部626。

可动侧壳体623与配接器壳体241或固定侧壳体423同样地由黄铜、铍铜或磷青铜等金属形成,且如图7(e)所示,形成有在内表面侧与可动侧端子61抵接的可动侧端子抵接部624、与可动侧壳体623抵接的可动侧壳体抵接部625、以及与后述的可动侧壳体凸部628抵接的可动侧凸部抵接部626。

可动侧壳体凸部628通过与所述可动侧凸部抵接部626抵接,当中间配接器12嵌合至可动侧连接器16时,抑制可动侧绝缘体622向配接器端子21的轴线方向(图7(c)的嵌合方向b)移动。

在可动侧基部631的四个角中分别形成有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可动侧基板连接部632。可动侧基板连接部632通过焊接而连接于省略附图的基板的外部导体。

[5.端子连接结构]

其次,参照图8(a)至图8(c)对将所述具有引脚形状的端子彼此嵌合连接的端子连接结构进行说明。再者,以下的连接结构是将引脚形状的端子彼此连接的端子连接结构,且对将直径约2mm的引脚形状的端子彼此连接的情况进行说明。

另外,所述一侧配接器端子21a与另一侧配接器端子21b的形状相同,且所述固定侧端子41与可动侧端子61的形状相同,因此,以下对一侧配接器端子21a与固定侧端子41的连接结构进行图示说明。

一侧配接器端子21a的顶端部分211具有大致半球形形状。而且,在与一侧配接器端子21a连接的固定侧端子41中形成有供一侧配接器21a插入的固定侧连接孔411。

另外,在固定侧端子41中,在固定侧顶端部分412形成有对一侧配接器端子21a的顶端部分211a进行引导的固定侧引导部(接触部)413以及一侧配接器端子21a的顶端部分211a无法插入的固定侧有底空洞部414。

固定侧引导部413可将一侧配接器端子21a的顶端部分211a滑动接触地插入,且具有在中间配接器12与固定侧连接器14嵌合连接的状态下与一侧配接器端子21a的顶端部分211a的至少一点相接的内表面形状。再者,作为与至少一点相接的内表面形状,在本实施形态中,对固定侧引导部413具有自连接孔411的开口部411a向固定侧有底空洞部414倾斜的内表面形状的情况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配接器端子21的顶端部分211具有大致半球形形状,且固定侧端子41具有形成有固定侧引导部413的内表面形状,因此,如图8(b)及图8(c)所示,顶端部分211a可在至少一点处与固定侧端子41相接。

另外,如上所述,配接器端子21的顶端部分211可与固定侧端子41在至少一点处相接,因此可提高配接器端子21a与固定侧端子41的连接稳定性。

另外,固定侧引导部413自供一侧配接器端子21a插入的开口部411a向固定侧有底空洞部414倾斜,从而朝向在中间配接器12与固定侧连接器14嵌合连接的状态下一侧配接器端子21a的顶端部分211a的至少一点所接的位置对顶端部分211a进行引导。此处,固定侧引导部413可在任一位置处与顶端部分211a的至少一点相接,但朝向至少一点所接的位置的引导理想的是如图8(b)及图8(c)所示般朝向以下位置处的引导:一侧配接器端子21a的顶端部分211a利用固定侧引导部413的倾斜而插入至固定侧有底空洞部414附近并与固定侧引导部413相接的位置。

固定侧有底空洞部414位于比固定侧引导部413更邻近一侧配接器端子21a的径方向内侧(图8(a)的箭头c方向及箭头d方向)处,且具有一侧配接器端子21a的顶端部分211a无法插入的内表面形状。即,如图8(a)所示,以一侧配接器端子21a的宽度w1比固定侧有底空洞部414的宽度w2宽且比固定侧连接孔411的宽度w3窄的方式形成一侧配接器端子21a与固定侧端子41(w2<w1<w3)。因此,可将大致半球形形状的顶端部分211a滑动接触地自固定侧连接孔411的开口部411a插入至固定侧有底空洞部414的附近。

另外,因以一侧配接器端子21a的宽度w1比固定侧有底空洞部414的宽度w2宽且比固定侧连接孔411的宽度w3窄的方式形成,可在一侧配接器端子21a进行滑动时将附着于顶端部分211的附着物收集至固定侧有底空洞部414,从而进一步提高一侧配接器端子21a与固定侧端子41的连接稳定性。

而且,若通过将中间配接器12与固定侧连接器14嵌合而形成嵌合连接状态,则如图8(c)所示,仅顶端部分211a被收容于固定侧连接孔411。即,固定侧连接孔411具有在嵌合连接状态下仅供收容顶端部分211a的深度尺寸e。

如上所述,固定侧连接孔411具有仅供收容顶端部分211a的深度尺寸e,因此可在一侧配接器端子21a进行滑动时抑制顶端部分211a自固定侧连接孔411脱离。

再者,在另一侧配接器端子21b与可动侧端子61的端子连接结构中,将所述设为“一侧配接器端子21a”、“一侧配接器端子21a的顶端部分211a”、“固定侧端子41”、“固定侧连接孔411”、“固定侧连接孔411的开口部411a”、“固定侧顶端部分412”、“固定侧引导部413”、“固定侧有底空洞部414”的部位分别改写为“另一侧配接器端子21b”、“另一侧配接器端子21b的顶端部分211b”、“可动侧端子61”、“可动侧连接孔611”、“可动侧连接孔611的开口部611a”、“可动侧顶端部分612”、“可动侧引导部613”、“可动侧有底空洞部614”。

[6.电连接器的组装与嵌合连接]

其次,参照图9(a)至图9(b)及图10(a)至图10(b)对电连接器1的嵌合连接进行说明。首先,使弹簧221位于中间接触件22的内部,将一侧配接器端子21a与另一侧配接器端子21b连接于所述弹簧221的两端部分(参照图3(b))。

其次,使一侧配接器绝缘体231a位于一侧配接器端子21a的外周且使另一侧配接器绝缘体231b位于另一侧配接器端子21b的外周,从而对一侧配接器端子21a或另一侧配接器端子21b进行保持(参照图3(b))。

进而,使配接器壳体241位于配接器绝缘体231的外周而将配接器绝缘体231覆盖。另外,使一侧配接器环251a位于配接器壳体241的一侧壳体端部241b的外周且使另一侧配接器环251b位于另一侧壳体端部241c的外周,从而组装中间配接器12(参照图2(a))。

关于固定侧连接器14的组装,首先,使固定侧绝缘体422位于固定侧端子41的外周而对固定侧端子41进行保持。另外,使固定侧壳体423位于固定侧绝缘体422的外周而将固定侧绝缘体422覆盖。如此般组装而成的固定侧连接器14通过将固定侧基板连接部432焊接于省略附图的基板的外部导体而安装于基板。

关于可动侧连接器16的组装,首先,使可动侧绝缘体622位于可动侧端子61的外周而对可动侧端子61进行保持。另外,使可动侧壳体623位于可动侧绝缘体622的外周而将可动侧绝缘体622覆盖。如此般组装而成的可动侧连接器16通过将可动侧基板连接部632焊接于省略附图的基板的外部导体而安装于基板。

关于安装于基板的固定侧连接器14及可动侧连接器16与中间配接器12的嵌合连接,首先,将中间配接器12的一侧嵌合于固定侧连接器14。关于向固定侧连接器14的嵌合,首先,将环部252的一侧环缘部252a(参照图5(a)至图5(d))按压至固定侧卡止部427。

若一侧环缘部252a受到按压,则环部252与弹性片253(参照图5(a)至图5(d))一同向径方向内侧(图8(a)的箭头c方向及箭头d方向)进行挠曲变形。而且,若固定侧连接器14相对于中间配接器12而成为标准的嵌合连接状态,则越过固定侧卡止部427而挠曲变形进行复原,由此,另一侧缘部252b与固定侧卡止部427卡止(参照图10(b))。如此般将中间配接器12的一侧插入固定侧配接器连接部421内而将中间配接器12与固定侧连接器14嵌合。

另外,如上所述,在固定侧端子41中形成有固定侧引导部413,因此可一面使一侧配接器端子21a滑动接触一面将一侧壳体端部241b(参照图8(a)至图8(c))插入固定侧配接器连接部421内。

而且,通过环部252与弹性片253进行弹性变形且环部252在越过固定侧卡止部427后卡止的卡止机构,进行嵌合作业的作业人员可容易地确认是否为标准的嵌合连接状态。

另外,通过在成为标准的嵌合连接状态后另一侧环缘部252b的挠曲变形进行复原而抵接并卡止于固定侧卡止部427的卡止机构,可对进行嵌合作业的作业人员给予止动感(锁定感)。

其次,将中间配接器12的另一侧嵌合于可动侧连接器16。关于向可动侧连接器16的嵌合,通过将中间配接器12按压至固定侧连接器14侧而使弹簧221挠曲变形。

另外,如上所述,在可动侧端子61中形成有可动侧引导部613,因此可一面使另一侧配接器端子21b滑动接触一面将中间配接器12的另一侧插入可动侧配接器连接部621内。

进而,因可使一侧配接器端子21a与固定侧引导部413滑动接触,当将配接器壳体241的端部插入可动侧配接器连接部621内时,可允许中间配接器12相对于固定侧端子41及可动侧端子61的中心轴t(参照图9(a))而在xy方向(参照图9(b))具有约3度(以z轴为中心约3度)、在z方向(参照图9(b))具有约±1mm左右的位置偏移。

而且,通过发生了弹性变形的弹簧221进行弹性复原,另一侧壳体端部241c被插入可动侧配接器连接部621内,从而中间配接器12与可动侧连接器16嵌合,且利用中间配接器12将固定侧连接器14与可动侧连接器16可导通地连接(参照图10(a)及图10(b))。

如上所述般经连接的固定侧连接器14与可动侧连接器16可分离。即,通过将中间配接器12按压至固定侧连接器14侧而使弹簧221挠曲变形,从而自可动侧连接器16拆除中间配接器12。而且,可通过解除另一侧环缘部252b与固定侧卡止部427的卡止状态而自固定侧连接器14拆除中间配接器12来进行分离。

再者,如上所述,在弹簧221的两端部分连接有一侧配接器端子21a与另一侧配接器端子21b,因此,可利用弹簧221自挠曲变形进行弹性复原的量来变更一侧配接器端子21a与另一侧配接器端子21b的间隔w(参照图3(b))。即,可在既定的区间(例如12.5mm至14.5mm之间)中变更图9(a)所示的自一侧配接器端子21a的顶端部分211a至另一侧配接器端子21b的顶端部分211b的长度h3。由此,可使电连接器1追随基板间的距离。

另外,如上所述,可动侧连接器16的高度h2形成为高于固定侧连接器14的高度h1(参照图9(a))。因此,当弹簧221自挠曲变形进行弹性复原时,另一侧壳体端部241c在可动侧配接器连接部621的内部受到引导,从而可抑制中间配接器12的位置偏移。

进而,可动侧连接器16的高度h2理想的是设为以下程度的长度:在弹簧221的挠曲变形量最大的情况下,如图9(a)及图9(b)所示,可一面使一侧配接器端子21a与固定侧端子41滑动接触一面使另一侧壳体端部241c位于可动侧配接器连接部621的下部。

另外,可动侧配接器连接部621形成有在供另一侧配接器端子21b插入的一侧开口而得的倾斜部629。因此,可如图9(b)所示一面使一侧配接器端子21a与固定侧端子41滑动接触一面使另一侧壳体端部241c自可动侧配接器连接部621的下部向可动侧配接器连接部621内部移位。

[7.作用效果]

如上所述的端子彼此的连接结构是将具有引脚形状的两个端子彼此(一侧配接器端子21a与固定侧端子41、另一侧配接器端子21b与可动侧端子61)嵌合连接的端子连接结构,且在两个端子中的任意一个端子(固定侧端子41、可动侧端子61)的顶端部分(固定侧顶端部分412、可动侧顶端部分612)具有连接孔(固定侧连接孔411、可动侧连接孔611),所述连接孔(固定侧连接孔411、可动侧连接孔611)包括:接触部(固定侧引导部413、可动侧引导部613),可将另一端子(配接器端子21)的顶端部分(211a、211b)滑动接触地插入,且具有在嵌合连接状态下与另一端子的顶端部分(211a、211b)的至少一点相接的内表面形状;以及有底空洞部(固定侧有底空洞部414、可动侧有底空洞部614),位于比接触部(固定侧引导部413、可动侧引导部613)更邻近一个端子的径方向内侧(图8(a)的箭头c方向及箭头d方向)处,且具有另一端子的顶端部分(211a、211b)无法插入的内表面形状,接触部(固定侧引导部413、可动侧引导部613)具有在嵌合连接状态下仅供收容另一端子的顶端部分(211a、211b)的深度尺寸(图8(c)的深度尺寸e)。

根据所述端子连接结构,将具有引脚形状的两个端子彼此(一侧配接器端子21a与固定侧端子41、另一侧配接器端子21b与可动侧端子61)连接,因此与利用插座形状的端子来保持引脚形状的端子的情况相比,无须形成对端子进行保持的弹性片。因此,可削减作业步骤数,故可实现制造成本的减少。

另外,在两个端子(一侧配接器端子21a与固定侧端子41、另一侧配接器端子21b与可动侧端子61)中的任意一个的顶端部分(固定侧顶端部分412、可动侧顶端部分612)形成了可将另一端子的顶端部分(211a、211b)滑动接触地插入且具有至少一点所接的内表面形状的接触部(固定侧引导部413、可动侧引导部613),因此可抑制自嵌合连接位置的位置偏移。

进而,通过形成位于比接触部(固定侧引导部413、可动侧引导部613)更邻近一个端子(固定侧端子41、可动侧端子61)的径方向内侧(图8(a)的箭头c方向及箭头d方向)处且具有另一端子的顶端部分(211a、211b)无法插入的内表面形状的有底空洞部(固定侧有底空洞部414、可动侧有底空洞部614),可利用在另一端子(配接器端子21)进行滑动时将附着于顶端部分(211a、211b)的附着物收集至有底空洞部(固定侧有底空洞部414、可动侧有底空洞部614)的擦除(清洁)机构来提高端子彼此(一侧配接器端子21a与固定侧端子41、另一侧配接器端子21b与可动侧端子61)的连接稳定性。因此,可提供一种可在提高连接稳定性的同时实现制造成本的减少的端子连接结构。

尤其具有以下的浮动机构:可使一侧配接器端子21a与固定侧引导部412滑动接触,因此当将配接器壳体241的端部插入可动侧连接部621内时,允许中间配接器12相对于固定侧端子41及可动侧端子61的中心轴t(参照图9(a))而在xy方向(参照图9(b))具有约3度(以z轴为中心约3度)、在z方向(参照图9(b))具有约±1mm左右的位置偏移。因此,可进一步提高连接稳定性。

另外,接触部(固定侧引导部413、可动侧引导部613)通过自开口部(413a、613a)向有底空洞部(固定侧有底空洞部414、可动侧有底空洞部614)倾斜的内表面形状,在嵌合连接状态下与另一端子的顶端部分(211a、211b)的至少一点相接。因此,可减少自嵌合连接位置的位置偏移,并且可朝向有底空洞部(固定侧有底空洞部414、可动侧有底空洞部614)附近的至少一点所接的位置对顶端部分(211a、211b)的插入进行引导。

而且,如上所述的电连接器1是将两个基板间加以连接的电连接器1,其具备:固定侧连接器14及可动侧连接器16,分别安装于两个基板;以及中间配接器12,将固定侧连接器14及可动侧连接器16以能够分离的方式嵌合连接,且中间配接器12在两端部分(一端侧中间接触件22a、另一端侧中间接触件22b)包括具有引脚形状的第1端子(配接器端子21),固定侧连接器14包括供第1端子的一端部(一侧配接器端子21a)连接的具有引脚形状的第2端子(固定侧端子41),可动侧连接器16包括供第1端子的另一端部(另一侧配接器端子21b)连接的具有引脚形状的第3端子(可动侧端子61),且第2端子(固定侧端子41)及第3端子(可动侧端子61)中,在至少一个端子的顶端部分(固定侧顶端部分412、可动侧顶端部分612)具有连接孔(固定侧连接孔411、可动侧连接孔611),所述连接孔(固定侧连接孔411、可动侧连接孔611)包括:接触部(固定侧引导部413、可动侧引导部613),可将第1端子的顶端部分(211a、211b)滑动接触地插入,且具有在嵌合连接状态下与第1端子的顶端部分(211a、211b)的至少一点相接的内表面形状;以及有底空洞部(固定侧有底空洞部414、可动侧有底空洞部614),比该接触部更邻近至少一个端子的径方向(图8(a)的箭头c方向及箭头d方向)内侧处,且具有第1端子的顶端部分(211a、211b)无法插入的内表面形状,接触部(固定侧引导部413、可动侧引导部613)具有在嵌合连接状态下仅供收容第1端子的顶端部分(211a、211b)的深度尺寸(图8(c)的深度尺寸e)。

根据所述电连接器1,将具有引脚形状的第1端子(配接器端子21)与具有引脚形状的第2端子和/或第3端子(固定侧端子41、可动侧端子61)连接,因此,与利用插座形状的端子来保持引脚形状的端子的情况相比,无须形成保持引脚形状的端子的弹性片。因此,可削减作业步骤数,故可实现制造成本的减少。

另外,第2端子及第3端子(固定侧端子41、可动侧端子61)中,在至少一个端子的顶端部分(固定侧顶端部分412、可动侧顶端部分612)形成了可将第1端子的顶端部分(211a、211b)滑动接触地插入且具有至少一点所接的内表面形状的接触部(固定侧引导部413、可动侧引导部613),因此可抑制自嵌合连接位置的位置偏移。

进而,通过形成位于比接触部(固定侧引导部413、可动侧引导部613)更邻近第2端子和/或第3端子(固定侧端子41、可动侧端子61)的径方向(图8(a)的箭头c方向及箭头d方向)内侧处且具有第1端子的顶端部分(211a、211b)无法插入的内表面形状的有底空洞部(固定侧有底空洞部414、可动侧有底空洞部614),在第1端子(配接器端子21)进行滑动时将附着于顶端部分(211a、211b)的附着物收集至有底空洞部(固定侧有底空洞部414、可动侧有底空洞部614),从而可提高第1端子(配接器端子21)与第2端子和/或第3端子(固定侧端子41、可动侧端子61)的连接稳定性。因此,可提供一种可在提高连接稳定性的同时实现制造成本的减少的电连接器1。

另外,接触部(固定侧引导部413、可动侧引导部613)通过自开口部(413a、613a)向有底空洞部(固定侧有底空洞部414、可动侧有底空洞部614)倾斜的内表面形状而在嵌合连接状态下与第1端子的顶端部分(211a、211b)的至少一点相接。因此,可减少自嵌合连接位置的位置偏移,并且可朝向有底空洞部(固定侧有底空洞部414、可动侧有底空洞部614)附近的至少一点所接的位置对顶端部分(211a、211b)的插入进行引导。

进而,中间配接器12具有保持第1端子(配接器端子21)的第1绝缘体(配接器绝缘体231)以及覆盖第1绝缘体(配接器绝缘体231)的第1壳体(配接器壳体241),固定侧连接器14具有保持第2端子(固定侧端子41)的第2绝缘体(固定侧绝缘体422)以及覆盖第2绝缘体(固定侧绝缘体422)的第2壳体(固定侧壳体423),可动侧连接器16具有保持第3端子(可动侧端子61)的第3绝缘体(可动侧绝缘体622)以及覆盖第3绝缘体(可动侧绝缘体622)的第3壳体(可动侧壳体623),因此防止自各端子(配接器端子21、固定侧端子41、可动侧端子61)产生的电磁波的泄漏或来自外部的噪声的侵入,从而可抑制电特性的劣化。另外,利用覆盖绝缘体(配接器绝缘体231、固定侧绝缘体422、可动侧绝缘体622)的壳体(配接器壳体241、固定侧壳体423、可动侧壳体623),可将基板的外部导体与壳体(配接器壳体241、固定侧壳体423、可动侧壳体623)电连接。

另外,第1绝缘体(配接器绝缘体231)由保持第1端子的一端部侧(一侧配接器端子21a)的绝缘部(一侧配接器绝缘体231a)、以及保持第1端子的另一端部侧(另一侧配接器端子21b)的绝缘部(另一侧配接器绝缘体231b)两个分区构成,因此,可分别使第1端子与第2端子(一侧配接器端子21a与固定侧端子41)、第1端子与第3端子(另一侧配接器端子21b与可动侧端子61)的接触部(固定侧引导部413、可动侧引导部613)绝缘,并且通过分成两个区,可减少绝缘体的制造成本。

进而,还包括:弹性部(环部252),在将中间配接器12嵌合于固定侧连接器14时进行挠曲变形直至成为嵌合连接状态,且在成为嵌合连接状态后,挠曲变形进行弹性复原;以及抵接部(固定侧卡止部427),在成为嵌合连接状态后与弹性部抵接,因此进行嵌合作业的作业人员可容易地确认是否为标准的嵌合连接状态。

另外,在成为标准的嵌合连接状态后,弹性部(环部252)抵接于抵接部(固定侧卡止部427),因此会对进行嵌合作业的作业人员给予止动感(锁定感),由此可容易地确认是否已达到标准的嵌合连接状态。

另外,一侧配接器端子21a与另一侧配接器端子21b具有形状相同的引脚形状,且固定侧端子41与可动侧端子61具有形状相同的引脚形状,因此,在嵌合连接方向上并无限制,可抑制固定侧连接器14与可动侧连接器16的误嵌合。

进而,在弹簧221的两端部分连接有一侧配接器端子21a与另一侧配接器端子21b,因此,可利用弹簧221自挠曲变形进行弹性复原的量来变更一侧配接器端子21a与另一侧配接器端子21b的间隔w(参照图3(b))。即,可在既定的区间(例如12.5mm至14.5mm之间)中变更图9(a)所示的自一侧配接器端子21a的顶端部分211a至另一侧配接器端子21b的顶端部分211b的长度h3。由此,可使电连接器1追随基板间的距离。

另外,一侧配接器绝缘体231a与另一侧配接器绝缘体231b的形状相同,因此可使用相同的模具进行成型,故可减少用以制造由两个分区构成的一侧配接器绝缘体231a与另一侧配接器绝缘体231b的成本。

进而,一侧配接器环251a与另一侧配接器环251b的形状相同,因此可使用相同的模具进行成型,故可减少用以制造配接器环251的成本。

[8.变形例]

以上,对本实施形态的端子连接结构及电连接器1进行了附图并基于实施形态进行了说明,但端子连接结构及电连接器1并不限定于此,各部的构成可被替换成具有相同的功能的任意的构成。以下,对端子连接结构及电连接器1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在所述实施形态中,对配接器绝缘体231由一侧配接器绝缘体231a与另一侧配接器绝缘体231b两个分区构成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一体地构成。即,也可为以能够分别保持一侧配接器端子21a与另一侧配接器端子21b的方式一体地构成的配接器绝缘体231。然而,如上所述,通过由一侧配接器绝缘体231a与另一侧配接器绝缘体231b两个分区构成,相比于一体地构成的情况可减少绝缘体所花费的成本。

在所述实施形态中,对仅在固定侧连接器14中形成有供配接器环251越过的固定侧卡止部427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可动侧连接器16中也可形成供配接器环251越过的可动侧卡止部,并在将中间配接器12嵌合于可动侧连接器16时对进行嵌合作业的作业人员给予止动感(锁定感)。

在所述实施形态中,作为固定侧顶端部分412或可动侧顶端部分612具有至少一点与固定侧引导部413或可动侧引导部613相接的内表面形状的例子,对具有自固定侧连接孔411的开口部411a、可动侧连接孔611的开口部611a向固定侧有底空洞部414、可动侧有底空洞部614倾斜的内表面形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只要为固定侧顶端部分412或可动侧顶端部分612的至少一点所接的内表面形状,则也可为其他内表面形状。

在所述实施形态中,对可动侧连接器16的高度h2形成为高于固定侧连接器14的高度h1(h1<h2)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可动侧连接器16的高度h2也可为与固定侧连接器14的高度h1相同的高度(h1=h2)。另外,固定侧连接器14的高度h1也可高于可动侧连接器16的高度h2(h1>h2)。

在所述实施形态中,对固定侧端子41与可动侧端子61的任一个中均设有连接孔(固定侧连接孔411、可动侧连接孔611)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设置于其中任意一个(例如仅固定侧端子41)中。然而,为了提高连接稳定性,理想的是在固定侧端子41与可动侧端子61的任一个中均设有连接孔。

如上所述,即便替换成具有相同的功能的任意的构成,也可获得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端子连接结构及电连接器1相同的作用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