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BTB连接器的固定组件、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4945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一种BTB连接器的固定组件、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btb连接器的固定组件、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btb连接器作为一种高精度多触点连接器,广泛应用于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中,用于电子设备内部的主板与fpc等部件的连接。btb连接器一般由母座和公座组成,其中母座与主板电性连接,公座与fpc等部件电性连接,从而实现pcb与fpc等部件的连接。

参见图1,目前由于部分电子设备结构布局的限制,fpc2等部件通过btb连接器3扣合到主板1后,再装入机壳的过程中,btb连接器3容易产生松动甚至脱落,而组装过程属于盲装,无法观察到btb连接器3是否连接可靠,因此可能造成组装后功能不良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btb连接器的固定组件、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能够解决btb连接器松动甚至脱落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btb连接器的固定组件,包括:

固定座,包括第一固定部;

盖板,包括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以将所述盖板和所述固定座相互固定,并形成保护所述btb连接器的空间。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至少两个第一侧臂,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至少两个第二侧臂,所述第一侧臂与所述第二侧臂相互扣合。

其中,所述第一侧臂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扣合部,所述第二侧臂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一扣合部的第二扣合部。

其中,所述第一扣合部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侧臂外表面的通孔/凹坑,所述第二扣合部包括位于所述第二侧臂内表面的凸起,所述第二扣合部包括位于所述第二侧臂内表面的通孔/凹坑;

所述盖板与所述固定座相互固定时,两个所述第一侧臂位于两个所述第二侧臂之间,所述凸起进入所述通孔/凹坑进而使得所述第一侧臂和对应的所述第二侧臂相互扣合。

其中,所述盖板包括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侧臂和连接所述两个第二侧臂的盖合面,所述盖合面配合所述两个侧臂压合所述btb连接器。

其中,所述固定座与所述btb连接器的母座同时焊接在第一电路板上,所述btb连接器的母座与第二电路板的btb连接器的公座在所述空间内压合连接。

其中,所述盖合面设有至少一个压合部,在所述盖板与所述固定座相互固定时,所述压合部向所述第一电路板方向抵顶所述btb连接器。

其中,所述压合部弹性抵顶所述btb连接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路板组件,包括:

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以及上述btb连接器的固定组件,所述组件位于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或所述第二电路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以及上述btb连接器的固定组件,所述组件位于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或所述第二电路板。

本发明通过在主板上增设固定座和对应所述固定座的盖板,能够解决btb连接器松动甚至脱落的问题,保证btb连接器的接触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btb连接器的立体组装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btb连接器的固定装置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btb连接器的固定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btb连接器的固定装置另一实施例的固定座的平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btb连接器的固定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组装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btb连接器的固定装置另一实施例的扣合部的截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电路板组件实施例的立体组装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电子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2,本发明btb连接器的固定组件一实施例包括:

固定座10,包括第一固定部;

盖板20,包括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第一固定部,以将盖板20和固定座10相互固定,并形成保护btb连接器的空间104。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包括至少两个第一侧臂101,第二固定部包括至少两个第二侧臂201,第一侧臂101与第二侧臂201相互扣合。

可选的,第一侧臂10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扣合部1011,第一扣合部1011包括位于第一侧臂101外表面的通孔/凹坑;第二侧臂201包括对应于第一扣合部1011的第二扣合部2011,第二扣合部2011包括位于第二侧臂201内表面的凸起;盖板20与固定座10相互固定时,两个第一侧臂101位于两个第二侧臂201之间,凸起进入通孔/凹坑进而使得第一侧臂101和对应的第二侧臂201相互扣合。

可选的,第一侧臂101与第二侧臂201的扣合结构可以是第一扣合部1011包括位于第一侧臂101外表面的凸起,第二扣合部2011包括位于第二侧臂201内表面的通孔/凹坑;凸起进入通孔/凹坑进而使得第一侧臂101和对应的第二侧臂201相互扣合。

可选的,盖板20包括至少两个第二侧臂201、202和连接两个第二侧臂201、202的盖合面204,盖合面204设有至少一个压合部2041,在盖板20与固定座10相互固定时,压合部2041向第一电路板方向弹性抵顶btb连接器。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主板上增设固定座和对应所述固定座的盖板,能够解决btb连接器松动甚至脱落的问题,保证btb连接器的接触良好。

参见图3和图4,本发明btb连接器的固定组件另一实施例包括:

固定座10,包括第一固定部;

盖板20,包括第二固定部,第二固定部连接第一固定部,以将盖板20和固定座10相互固定,并形成保护btb连接器50的空间104。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座10与btb连接器50的母座同时焊接在第一电路板30上,固定座10的第一固定部包括三个第一侧臂101、102和103,三个第一侧臂101、102和103形成至少一个空间104;btb连接器的母座与第二电路板的btb连接器的公座在空间104内压合连接,然后将盖板20与固定座10扣合;其中,盖板20的第二固定部包括三个第二侧臂201、202和203,第一侧臂101、102和103分别与第二侧臂201、202和203相互扣合。

具体的,参见图3至图6,固定座10的第一侧臂103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扣合部1031,第一扣合部1031包括位于第一侧臂103外表面的圆形通孔/凹坑;第二侧臂203包括对应于第一扣合部1031的第二扣合部2031,第二扣合部2031包括位于第二侧臂203内表面的圆形凸起,盖板20与固定座10相互固定时,三个第一侧臂101、102和103位于三个第二侧臂201、202和203内侧,圆形凸起进入圆形通孔/凹坑使得第一侧臂101、102和103和对应的第二侧臂201、202和203相互扣合。

可选的,圆形凸起的外直径大于圆形通孔/凹坑。

可选的,第一扣合部1031还可以包括方形、菱形等形状的通孔/凹坑;第二扣合部2031还可以包括对应第一扣合部1031的方形、菱形等形状的凸起。

可选的,第一扣合部1031和第二扣合部2031可以组成向外扣合的结构,即第一扣合部1031包括位于第一侧臂103外表面的凸起,第二扣合部2031包括位于第二侧臂203内表面的通孔/凹坑,相互形成扣合结构。

可选的,盖板20包括三个第二侧臂201、202、203和连接三个第二侧臂201、202、203的盖合面204,盖合面204设有至少一个压合部2041,在盖板20与固定座10相互固定时,压合部2041向第一电路板方向弹性抵顶btb连接器。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主板上增设固定座和对应所述固定座的盖板,能够解决btb连接器松动甚至脱落的问题,保证btb连接器的接触良好。

参见图7,本发明电路板组件实施例包括:

第一电路板30、第二电路板40以及固定座10和盖板20,其中固定座10位于第一电路板30,盖板20扣合于固定于10以固定btb连接器50。

具体的,各部件的结构和连接关系参见上述固定组件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主板上增设固定座和对应所述固定座的盖板,能够解决btb连接器松动甚至脱落的问题,保证btb连接器的接触良好。

参见图8,本发明电子设备实施例包括:

第一电路板30、第二电路板40以及固定座10和盖板20,其中固定座10位于第一电路板30,盖板20扣合于固定于10以固定btb连接器50。

具体的,各部件的结构和连接关系参见上述固定组件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电子设备主板上增设固定座和对应所述固定座的盖板,能够解决btb连接器松动甚至脱落的问题,保证btb连接器的接触良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