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的充电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22395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移动终端的充电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充电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功能的不断完善,移动终端使用的频率也随之提高,及时的为移动终端存储电能是提高移动终端续航能力的必要手段。但是现实生活中,有些用户只要方便时就将移动终端接通电能并使之处于充电状态。但是有时处于用电高峰期时,移动终端也在充电,一方面增加了电网的负荷量,另一方面也得的移动终端充电不稳定。因为电网满负荷状态工作时,其电网本身提供的电量处于不稳定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充电方法,以避免在用电高峰期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充电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时间;

将所述当前时间与用电高峰时段进行匹配;

如果所述当前时间不处在所述用电高峰时段内,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如果所述当前时间处在所述用电高峰时段内,不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充电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当前时间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时间;

时间匹配模块,用于将所述当前时间与用电高峰时段进行匹配;

充电模块,用于在所述当前时间不处在所述用电高峰时段内的情况下,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不充电模块,用于在所述当前时间处在所述用电高峰时段内的情况下,不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充电方法及装置,通过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时间,将所述当前时间与用电高峰时段进行匹配,在当前时间不处在所述用电高峰时段内的情况下,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充电,并在所述当前时间处在所述用电高峰时段内的情况下,不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充电,有效的避免了在用电高峰期对移动终端的充电。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充电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充电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充电方法中延期充电操作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延期充电操作中第二充电子操作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充电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第一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移动终端的充电方法的一种技术方案。在该技术方案中,移动终端的充电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时间;将所述当前时间与用电高峰时段进行匹配;如果所述当前时间不处在所述用电高峰时段内,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充电;如果所述当前时间处在所述用电高峰时段内,不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参见图1,移动终端的充电方法包括:

s11,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是指具有wifi、蜂窝网等移动通讯能力的便携终端。典型的,移动终端可以是移动电话、膝上电脑、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个人数字助理、电子书阅读器等等。无论移动终端具体是上述何种类型的设备,它都应该具有为自身提供电能的电池模组。而且,在上述电池模组的内部电量被消耗之后,可以通过外接电源为自身的电池模组充电。

另外,移动终端还应该具有自主的计时功能。这就意味着,只要用户需要,移动终端随时能够提供目前的具体时间,也就是当前时间。例如,移动终端能够提供当前时间是2017年3月15日下午3点20分。

更进一步的,移动终端还可以通过自身的通讯功能与远程的计时服务器进行通讯,对自身的计时准确性进行校准。

s12,将所述当前时间与用电高峰时段进行匹配。

可以理解的,针对供电网络,每天用户的用户存在一个用电高峰时段。比如,一天24小时内,在夜晚7点至9点,会是大家用电量最多的时间段,也就是用电高峰时段。这个用电高峰时段可以通过对电网用户的用电行为进行统计而得出。

需要说明的是,所谓用电高峰时段可能是根据季节的不同而变化的参数。例如,在夏天里,由于解暑降温的需要,可能用电高峰时段会出现在白天的时段中,而在冬天里,由于取暖的需要,用电高峰时段会出现在夜晚的时段中。

由于用电高峰时段是可变的参数,所以该参数需要根据季节的不同而灵活设置。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用电高峰时段是一个全网参数。也就是说,用电高峰时段参数的确定需要考虑电网内全部用户的用电行为,而不是仅仅考虑电网内部分用户的用电行为。

在本实施例中,获取到移动终端自身的当前时间之后,将获取到的当前时间与预设的用电高峰时段参数进行匹配。具体来讲,上述匹配操作就是指确定当前时间是否处在用电高峰时段内。

s13,如果所述当前时间不处在所述用电高峰时段内,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上述操作的目的在于,避开用电高峰时段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也就是说,如果在匹配操作之后,发现当前时间并不处在预设的用电高峰时段内,则对移动终端的充电对电网上其他用户的用电影响不大,可以对移动终端进行即刻的充电。

s14,如果所述当前时间处在所述用电高峰时段内,不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如果在匹配操作之后,发现当前时间处在预设的用电高峰时段内,则对移动终端的充电可能会影响电网上其他用户的用电,加重电网的负荷。因此,此时选择不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本实施例通过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时间,将所述当前时间与用电高峰时段进行匹配,如果所述当前时间不处在所述用电高峰时段内,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充电,如果所述当前时间处在所述用电高峰时段内,不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充电,有效的避免了在用电高峰期对移动终端的充电。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以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为基础,进一步的提供了移动终端的充电方法的另一种技术方案。在该技术方案中,移动终端的充电方法还包括:如果所述当前时间处在所述用电高峰时段内,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延期充电。

参见图2,移动终端的充电方法包括:

s21,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时间。

s22,将所述当前时间与用电高峰时段进行匹配。

s23,如果所述当前时间不处在所述用电高峰时段内,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s24,如果所述当前时间处在所述用电高峰时段内,不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s25,如果所述当前时间处在所述用电高峰时段内,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延期充电。

由于即便充电时的当前时间处在用电高峰时段内,按照本实施例的逻辑来讲不应该向移动终端进行充电,但是移动终端始终有被充电的需要。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对移动终端立即进行充电,而是对移动终端的充电需要暂缓,等待整个电网的用电高峰时段过去之后,再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在本实施例中,等待整个电网的用电高峰过去之后在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的过程被称之为延期充电操作。

采用延期充电的优点在于,既避开的电网上的用电高峰时段,对电网上其他用户的用电行为影响较小,也保证了用户自身的充电需求。

本实施例通过当当前时间处在用电高峰时段内时,对移动终端进行延期充电,避开了电网上的用电高峰时段,同时保证的移动终端能够被充电,有效的避免了在用电高峰时段内对移动终端的充电。

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以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为基础,进一步的提供了移动终端的充电方法中延期充电操作的一种技术方案。在该技术方案中,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延期充电包括: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剩余电量计算续航时间;将所述续航时间与所述时间差值进行比较;如果所述续航时间大于所述时间差值,到所述预置充电时间时,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充电;如果所述续航时间小于或等于所述时间差值,将所述移动终端置于低电量模式;根据所述低电量模式下的耗电情况确定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充电的充电方式。

参见图3,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延期充电包括:

s31,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剩余电量计算续航时间。

续航时间是指到移动终端的剩余电量完全被消耗所需要用的时间。一般情况下,用移动终端的剩余电量除以移动终端单位时间的平均用电消耗量,可以得到移动终端的续航时间。

s32,将所述续航时间与时间差值进行比较。

在本实施例中,时间差值是指移动终端的当前时间与用电高峰时间的结束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值。

s33,如果所述续航时间大于所述时间差值,到所述结束时间点时,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在续航时间大于时间差值的情况下,说明依靠移动终端自身所带的电量,能够支持到用电高峰时段的结束。所以,此时不需要对移动终端的运行模式进行任何的更改,仅需要等到至用电高峰时段结束,也就是等待用电高峰时段的结束时间点,再对移动终端充电即可。

s34,如果所述续航时间小于或等于所述时间差值,将所述移动终端置于低电量模式。

在续航时间小于或者等于时间差值的情况下,说明依靠移动终端自身所带的电量不足以支撑到用电高峰时段的结束,或者支撑到用电高峰时段结束时,移动终端会关闭。因此,此时不能仅仅等等用电高峰时段的结束,而需要对移动终端的运行参数进行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对运行参数的调整是将移动终端置于低电量模式下。在低电量模式下,移动终端的部分部件不运行,或者在节点模式下运行。例如,在低电量模式下,移动终端的摄像头不允许启动。

s35,根据所述低电量模式下的耗电情况确定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充电的充电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在低电量模式下,根据在低电量模式下的耗电情况确定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的充电方式。

低电量模式下的耗电情况是指,在低电量模式下,移动终端的各个部件作为一个整体的耗电情况,而并不是指某个或者某几个部件的耗电情况。

本实施例通过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剩余电量计算续航时间,将所述续航时间与时间差之进行比较,当所述续航时间大于所述时间差值时,到结束时间点是对所述移动终端充电,当所述续航时间小于或等于所述时间差值时,将所述移动终端置于低电量模式,并根据低电量模式下的耗电情况确定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充电的充电方式,实现了对移动终端的延期充电。

第四实施例

本实施例以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为基础,进一步的提供了延期充电操作中第二充电子操作的一种技术方案。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所述低电量模式下的耗电情况确定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充电的充电方式包括:根据所述低电量模式下的耗电情况,计算所述低电量模式下的低电量续航时间;将所述低电量续航时间与所述时间差值进行比较;如果所述低电量续航时间大于所述时间差值,到所述预置充电时间时,再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充电;如果所述低电量续航时间小于或等于所述时间差值,先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充电,并同步计算所述移动终端的剩余续航时间;当所述剩余续航时间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时间的和大于或等于所述预置充电时间时,停止对所述移动终端充电;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时间到达所述预置充电时间时,对所述移动终端充电。

参见图4,根据所述低电量模式下的耗电情况确定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充电的充电方式包括:

s41,根据所述低电量模式下的耗电情况,计算所述低电量模式下的低电量续航时间。

低电量续航时间是指移动终端在低电量模式下运行时,坚持至电池耗尽所需要的时间。典型的,低电量续航时间可以通过低电量模式下的剩余电量,除以低电量模式下单位时间内的平均耗电量来计算。

s42,将所述低电量续航时间与所述时间差值进行比较。

与本发明前述实施例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时间差值同样是指当前时间与用电高峰时段的结束时间点之间的差值。

s43,如果所述低电量续航时间大于所述时间差值,到所述预置充电时间时,再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预置充电时间是移动终端中预设的为移动终端充电的启动时间。预置充电时间的取值一定大于用电高峰时段的结束时间点的取值。典型的,预置充电时间是用电高峰时段的结束时间点加上十五秒。

如果低电量续航时间大于上述时间差值,说明在低电量模式下,移动终端靠自身电量能够支撑至用电高峰时段的结束。此时,只需等待用电高峰时段结束,再对移动终端充电即可。

s44,如果所述低电量续航时间小于或等于所述时间差值,先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充电,并同步计算所述移动终端的剩余续航时间。

如果低电量续航时间小于或者等于时间差值,说明紧靠移动终端自身的电量,即便在低电量模式下,也不足以支撑到用电高峰时段的结束。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立即启动对移动终端的充电,在进行充电的同时,根据充电后的剩余电量计算剩余续航时间。

s45,当所述剩余续航时间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时间的和大于或等于所述预置充电时间时,停止对所述移动终端充电。

如果剩余续航时间与当前时间的和大于或者等于预置充电时间,说明移动终端已经具有足以支撑至用电高峰时段结束的电量,可以停止对移动终端的充电。

s46,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时间到达所述预置充电时间时,对所述移动终端充电。

停止充电之后,移动终端等待预置充电时间。当前时间到达预置充电时间之后,立即对移动终端充电。

本实施例通过根据所述低电量模式下的耗电情况,计算所述低电量模式下的低电量续航时间,将所述低电量续航时间与所述时间差值进行比较,如果所述低电量续航时间大于所述时间差值,到所述预置充电时间时,再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充电,如果所述低电量续航时间小于或等于所述时间差值,先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充电,并同步计算所述移动终端的剩余续航时间,当所述剩余续航时间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时间的和大于或等于所述预置充电时间时,停止对所述移动终端充电,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时间到达所述预置充电时间时,对所述移动终端充电,实现了根据所述低电量模式下的耗电情况对移动终端充电。

第五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移动终端的充电装置的一种技术方案。参见图5,在该技术方案中,移动终端的充电装置包括:当前时间获取模块51、时间匹配模块52、充电模块53,以及不充电模块54。

当前时间获取模块51用于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时间。

时间匹配模块52用于将所述当前时间与用电高峰时段进行匹配。

充电模块53用于在所述当前时间不处在所述用电高峰时段内的情况下,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不充电模块54用于在所述当前时间处在所述用电高峰时段内的情况下,不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优选的,移动终端的充电装置还包括:延时充电模块55。

延期充电模块55用于在所述当前时间处在所述用电高峰时段内的情况下,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延期充电。

优选的,所述延期充电模块55包括:第一续航时间计算单元、第一时间比较单元,以及第一充电单元。

第一续航时间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剩余电量计算续航时间。

第一时间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续航时间与时间差值进行比较,其中,所述时间差值为所述当前时间与所述用电高峰时段的结束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值。

第一充电单元用于在所述续航时间大于所述时间差值的情况下,到所述结束时间点时,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优选的,所述延期充电模块55包括:第二续航时间计算单元、第二时间比较单元、模式设置单元,以及第二充电单元。

第二续航时间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剩余电量计算续航时间。

第二时间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续航时间与时间差值进行比较,其中,所述时间差值为所述当前时间与所述用电高峰时段的结束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值。

模式设置单元用于在所述续航时间小于或等于所述时间差值的情况下,将所述移动终端置于低电量模式。

第二充电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低电量模式下的耗电情况确定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充电的充电方式。

优选的,所述第二充电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低电量模式下的耗电情况,计算所述低电量模式下的低电量续航时间;将所述低电量续航时间与所述时间差值进行比较;如果所述低电量续航时间大于所述时间差值,到所述预置充电时间时,再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优选的,所述第二充电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低电量模式下的耗电情况,计算所述低电量模式下的低电量续航时间;将所述低电量续航时间与所述时间差值进行比较;如果所述低电量续航时间小于或等于所述时间差值,先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充电,并同步计算所述移动终端的剩余续航时间;当所述剩余续航时间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时间的和大于或等于所述预置充电时间时,停止对所述移动终端充电;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时间到达所述预置充电时间时,对所述移动终端充电。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