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共模电感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86018阅读:1322来源:国知局
三相共模电感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是三相共模电感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电感器是能够将电能转化为磁能而储存起来的元器件,但是对于电感器线圈绕制过程中无法准确的控制绝缘距离,现有技术是利用长度尺量好宽度通过色笔标记后进行定位,但是这种人工定位方法无法精确控制,易出现线圈绕制过长、过短而导致损伤线圈,影响产品的寿命,导致线圈绝缘不良的问题发生,使产品不具有高饱和的磁感应强度,无法适用于抗大电流强干扰的场所。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三相共模电感定位装置,其能实现线圈绕组的精确定位,保证各组绕组之间的绝缘距离。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三相共模电感定位装置,包括互为插接的外壳与定位座,所述带有定位座的外壳与底座嵌接;

所述外壳的具体结构如下:

包括互为粘接的上半部壳体及下半部壳体,于所述上半部壳体及下半部壳体上至少设置两组用于配合定位座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由一对间隔布置的定位挡座组成,互为相邻的两个定位挡座之间形成用于配合定位座的第一定位槽;

所述定位座的具体结构如下:

包括第一座体,所述第一座体由多个向外延伸的凸台一体连接形成多边体,沿各凸台的中心线方向、于各凸台的外侧还向外延伸形成用于配合第一定位槽的定位板;

所述底座的包括第二座体,于第二座体上设置用于配合外壳的第二定位槽,在所述第二座体的表面还以第二座体的圆心为中心均布多个用于标记线圈绕组终止位置的定位凸台。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所述上半部壳体与下半部壳体均为圆环形,所述上半部壳体的内圈直径与下半部壳体的内圈直径相同,所述上半部壳体的外圈直径与下半部壳体的外圈直径相同;

所述定位挡座为包覆上半部壳体或下半部壳体的“[”形结构,所述上半部壳体上的定位挡座与下半部壳体上的定位挡座的位置互为对应;

所述第一座体为“y”字形;

所述第二定位槽为环形槽,所述第二定位槽与第二座体同心布置;

在各相邻定位挡座之间间距的中点处形成第一中轴线l1,在各定位凸台的中点处形成第二中轴线l2,于所述第一中轴线l1与第二中轴线l2之间、于所述外壳上形成用于绕制线圈的绕组区域;

所述第一中轴线l1与第二中轴线l2之间形成夹角α,所述夹角α的角度值为80±1°;在所述带有定位座的外壳与底座装配时,所述第一中轴线l1与外壳的外圈轮廓的接触点形成线圈绕组起始点a,所述第二中轴线l2与所述外壳的内圈轮廓的接触点形成线圈绕组终止点b。

一种利用三相共模电感定位装置进行线圈绕组定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外壳上各相邻固定机构之间绕制线圈绕组;

第二步:将定位座的各定位板与外壳的各第一定位槽插接;

第三步:将带有定位座的外壳与底座配合,所述外壳的圆环形轮廓与底座的第二定位槽相嵌接;

第四步:根据底座上各定位凸台的位置对已绕制线圈绕组进行标记;

第五步:剪去多余线圈绕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结构,使用方便,利用本发明装置能实现线圈绕组的精确定位,保证各组线圈绕组之间位置及绝缘距离,适合批量产品的快速操作,利用本发明装置对线圈绕组进行定位的方法能有效避免线圈绕制过长、过短而导致的损伤线圈的问题,大大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适用于抗大电流强干扰的场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沿a方向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定位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线圈绕组的绕线原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定位座、底座、外壳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1、上半部壳体;102、下半部壳体;2、定位挡座;201、第一定位槽;3、第一座体;301、定位板;4、第二座体;401、第二定位槽;402、定位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三相共模电感定位装置包括互为插接的外壳与定位座,带有定位座的外壳与底座嵌接;

如图1、图2所示,上述外壳的具体结构如下:

包括互为粘接的上半部壳体101及下半部壳体102,于上半部壳体101及下半部壳体102上至少设置两组用于配合定位座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由一对间隔布置的定位挡座2组成,互为相邻的两个定位挡座2之间形成用于配合定位座的第一定位槽201;上述上半部壳体101与下半部壳体102均为圆环形,上半部壳体101的内圈直径与下半部壳体102的内圈直径相同,上半部壳体101的外圈直径与下半部壳体102的外圈直径相同。上述定位挡座2为包覆上半部壳体101或下半部壳体102的“[”形结构,上半部壳体101上的定位挡座2与下半部壳体102上的定位挡座2的位置互为对应。

如图3所示,定位座的具体结构如下:

包括第一座体3,第一座体3为“y”字形,第一座体3由多个向外延伸的凸台一体连接形成多边体,沿各凸台的中心线方向、于各凸台的外侧还向外延伸形成用于配合第一定位槽201的定位板301;

如图4所示,所述底座的具体结构如下:

包括第二座体4,于第二座体4上设置用于配合外壳的第二定位槽401,在第二座体4的表面还以第二座体4的圆心为中心均布多个用于标记线圈绕组终止位置的定位凸台402。上述第二定位槽401为环形槽,第二定位槽401与第二座体4同心布置。

如图5、图6所示,在各相邻定位挡座2之间间距的中点处形成第一中轴线l1,在各定位凸台402的中点处形成第二中轴线l2,于第一中轴线l1与第二中轴线l2之间、于外壳上形成用于绕制线圈的绕组区域。第一中轴线l1与第二中轴线l2之间形成夹角α,夹角α的角度值为80±1°;在带有定位座的外壳与底座装配时,第一中轴线l1与外壳的外圈轮廓的接触点形成线圈绕组起始点a,第二中轴线l2与外壳的内圈轮廓的接触点形成线圈绕组终止点b。

如图1至图6所示,利用本发明装置进行线圈绕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外壳上各相邻固定机构之间绕制线圈绕组,在第一步绕制线圈绕组过程中,线圈起始点a为已知的,而线圈绕组终止点b的未知的。

第二步:如图6所示,将定位座的各定位板301与外壳的各第一定位槽201插接,各定位板301的外端与外壳的内圈相抵接。

第三步:将带有定位座的外壳与底座配合,外壳的圆环形轮廓与底座的第二定位槽401相嵌接;

第四步:如图6所示,各定位凸台402的第二中轴线l2与外壳内圈的接触点即为线圈绕组终止点b,由操作人员对该线圈绕组终止点b进行标记。

第五步:减去第二中轴线l2与另一根第一中轴线l1之间β区域的线圈绕组,即得到各定位距离一致的线圈绕组,各线圈绕组在线圈绕组终止点b伸出的绕线长度不超过15mm。

本发明结构,使用方便,利用本发明装置能实现线圈绕组的精确定位,保证各组线圈绕组之间位置及绝缘距离,适合批量产品的快速操作,其有效避免了线圈绕制过长、过短而导致的损伤线圈的问题,大大提高了产品的使用会搜名,适用于抗大电流强干扰的场所。

以上描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不是对发明的限定,本发明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发明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