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18395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激光装置,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具备将激光二极管组件之间连接的导电构件的激光装置。



背景技术:

关于用于激励光纤激光的激光二极管组件,需要将多个该激光二极管组件电连接来使用,以满足预定的输出。作为该连接的方法,一般的方法是将导电构件(金属板)焊接在激励用激光二极管组件的电极之间。在焊接时,需要使烙铁紧贴金属板以对金属板充分地进行加热。特别是,熔点高的无铅焊料的作业性差,需要长时间加热,因此根据情况的不同,激励用激光二极管组件被加热而有可能发生破损。为了避免这种破损,需要在几十秒以内完成焊接。

一般地,激励用激光二极管组件被配置在散热片上,但是如果不能确保该配置中的位置的精度,则导致安装用于将激励用激光二极管组件之间连接的导电构件本身变得困难。另外,即使能够安装导电构件,也不能确保关于该安装位置所要求的精度。这样,如果不能确保关于导电构件的安装位置所要求的精度,则不能确保导电构件与激励用激光二极管组件(其主体)之间的距离、激励用激光二极管组件与光纤之间的距离。或者,会产生不能确保导电构件与冷却板之间的绝缘距离之类的问题。因此,以往,在导电构件的焊接作业中,为了避免压紧烙铁时的金属板倾斜、位置偏移而使用了固定用夹具。然而,夹具的装卸需要作业时间,因此成为焊接工序的作业效率改善中的障碍。

此外,以往以来,提出了各种用于通过导电构件将元件之间连接的技术。通过导电构件(母线)将多个电池单体连接来构成电池组的情况下的技术方案也是其中一例(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在导电构件开设直径比电池单体的端子的直径小一些的贯通孔,并且在这些贯通孔中事先刻出径向的狭缝。通过事先刻出这种狭缝,来使贯通孔弹性变形而使电池单体的端子贯穿贯通孔。由于导电构件能够牢固地保持电池单体的端子,因此与以往的利用螺母紧固或螺栓紧固进行的连接相比,能够削减端子连接的工时。

另外,还存在一种与层叠多个电池单体并且具备经由电池单体的输出端子将相邻的电池单体电连接的导电构件(母线)的电源装置有关的方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技术中,将电池单体的输出端子以能够弹性变形的方式构成,使这种输出端子弹性变形并且牢固地贯穿导电构件的连接孔。由此,能够吸收电池单体的输出端子相对于导电构件(母线)的位置偏移,并且能够提高电池单体之间的连接的可靠性。

另外,还存在一种使因从变压器的电极固定部延伸出且前端侧与电子基板连接的电极端子构件的变形而产生的应力松弛的技术方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在专利文献3的技术中,通过与作为导电构件的电极端子构件卡合的被称为吸收突起的构件的弹性作用来使由于大的电流流过电极端子构件而发热并膨胀所产生的应力松弛,从而抑制了对焊接部施加的应力。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3349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2619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22049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使直径相对较小的导电构件的贯通孔弹性变形并且使电池单体的端子贯穿该贯通孔。由于该贯穿需要相应的力量,因此无法期待连接导电构件时的工时的削减效果。

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技术以将电池单体的输出端子设为能够弹性变形的特殊的输出端子为前提,是只有通过这种特殊的电池单体与适合于该电池单体的导电构件的组合才成立的技术。因而,缺乏通用性。

在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技术中,与电极端子构件卡合的被称为吸收突起的构件的弹性作用是必须的。因而,必须设置适合于电极端子构件的吸收突起,构造复杂化。

以上,在专利文献1至专利文献3的技术中,连接导电构件时的工时削减效果不充分,并且缺乏通用性且使,构造复杂化。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这种状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能够缩短进行激光二极管组件之间的电连接时的作业时间、适当地进行连接时的定位、工时削减效果高、通用性广且构造简单的导电构件的激光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1)本发明的激光装置具备多个具有两个电极(例如后述的第一电极121和第二电极122)的激光二极管组件(例如后述的激光二极管组件12)以及用于通过焊接将不同的所述激光二极管组件的所述电极之间电连接的导电构件(例如后述的导电构件21),在该激光装置中,所述导电构件具有用于分别插入所述激光二极管组件的两个电极的两个电极插入部(例如后述的第一电极插入部211和第二电极插入部212)以及形成在所述两个电极插入部之间的至少一处以上的弯曲部(例如后述的第一弯曲部213和第二弯曲部214),并且所述导电构件具有自身的重心(例如后述的重心g)实质上位于将所述两个电极插入部之间连结的直线上的整体形状。

(2)在(1)所记载的激光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导电构件由长条的板状构件构成,所述导电构件形成为与向所述两个电极插入部中的一个电极插入部插入的一个电极交叉的部分以及与向另一个电极插入部插入的另一个电极交叉的部分分别相对于所述激光二极管组件的两个电极的延长方向形成规定的倾斜角度。

(3)在(1)或(2)所记载的激光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导电构件在表面具有镍镀层。

(4)在(1)至(3)中的任一项所记载的激光装置中,也可以是,还具有振荡用光纤(例如后述的光纤30),所述振荡用光纤配设为被入射来自所述激光二极管组件的激励光,所述激光二极管组件和所述振荡用光纤构成包含所述激光二极管组件和所述振荡用光纤来作为构成要素的光纤激光振荡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具备能够缩短进行激光二极管组件之间的电连接时的作业时间、适当地进行连接时的定位、工时削减效果高、通用性广且构造简单的导电构件的激光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激光装置的概要结构图。

图2是表示通过导电构件来连接作为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的激光装置中的两个激光二极管的情形的图。

图3是从侧面观察图2的两个激光二极管和导电构件的图。

图4是表示其它方式的导电构件的图。

图5是表示另一其它方式的导电构件的图。

图6是表示另一其它方式的导电构件的图。

图7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作用效果而示出起不到本发明的作用效果的虚拟的导电构件的一个方式的图。

图8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作用效果而示出起不到本发明的作用效果的虚拟的导电构件的其它方式的图。

图9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作用效果而示出起不到本发明的作用效果的虚拟的导电构件的另一其它方式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激光装置;11:冷却板;12:激光二极管组件;21、21a、21b、21c:导电构件;121:第一电极;122:第二电极;211、212、211a、212a、211b、212b:电极插入部;213、214、213a、214a、213b、214b:弯曲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激光装置的概要结构图。

本例的激光装置10在冷却板11上排列有多个激光二极管组件12。在向冷却板11安装各激光二极管组件12时,例如使用散热粘接剂等。在图示的例子中,由五个激光二极管组件12纵向地形成一列并配置三列,每一列的激光二极管组件12串联连接。与各列的每个激光二极管组件12对应地配设有激励光纤31。各激励光纤31被配设为来自对应的激光二极管组件12的出射光以规定的角度向各激励光纤31入射的位置关系,从而与激光二极管组件12光学结合。向这些各激励光纤31入射的入射光通过光合路器(省略图示)被引导至各列的光纤30。

在本例的激光装置10中,光纤30构成为聚集来自激励光纤31的入射光并使其产生振荡的振荡用光纤,该激励光纤31被配设为来自激光二极管组件12的激励光向该激励光纤31入射。即,激光二极管组件12和振荡用光纤30构成了包含它们来作为构成要素的光纤激光振荡器。

图1中的由五个激光二极管组件12形成一列的各列的激光二极管组件12的各个激光二极管组件12具有两个销状的电极。在此,将两个电极中的一个极性(例如正极)的电极称为第一电极121,将另一个极性(例如负极)的电极称为第二电极122。

如图示的那样,相邻的激光二极管组件12中的一侧的激光二极管组件12的第一电极121与另一侧的激光二极管组件12的第二电极122分别通过导电构件21相连接而构成由五个激光二极管组件12形成一列的串联连接体。从电源电路(未图示)向该串联连接体的一端侧(在图1中是上端侧)的第一电极121和另一端侧(在图1中是下端侧)的第二电极122供给电源。

各导电构件21具有与激光二极管组件12的第一电极121和第二电极122分别对应的两个电极插入部(后述)以及形成在这两个电极插入部之间的至少一处以上的弯曲部。

在图1的例子中,在两个电极插入部之间形成有第一弯曲部213和第二弯曲部214。通过将在被弯折以前的状态下整体呈长方形的作为导体板的导电构件21的一个端部侧和另一个端部侧向彼此相反的方向弯折而形成第一弯曲部213和第二弯曲部214。详细地说,将与导电构件21的相对较长的中央部分的一端侧相连的相对较短的部分相对于该中央部分向顺时针方向弯折成大致直角而形成第一弯曲部213。同样地,将与上述中央部分的另一端侧相连的相对较短的部分相对于该中央部分向逆时针方向弯折成大致直角而形成第二弯曲部214。

另一方面,各激光二极管组件12的外壳在主视图中呈大致长方形,配置为它们的各对应的长边(短边)平行且不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即分别倾斜地配置在大致方形的冷却板11上。由此,使来自各激光二极管组件12的出射光以预定的角度向各对应的激励光纤31入射时的激励光纤31的弯曲少,从而能够毫无困难地在有限的空间内敷设激励光纤31。

另外,导电构件21具有与激光二极管组件12的第一电极121和第二电极122这两个电极对应的两个电极插入部211、212以及形成在这两个电极插入部211、212之间的至少一处以上的弯曲部(第一弯曲部213和第二弯曲部214),并且导电构件21具有自身的重心实质上位于将两个电极插入部211、212之间连结的直线上的整体形状。

关于上述重心,通过参照在后面说明的图2和图3的实施方式能够更容易地理解。

在图1中,针对将由五个激光二极管组件12构成一列而形成的三列的串联连接体中的中央的一列的激光二极管组件12连接的导电构件21,描绘出了单点划线的圆形s1、s2、s3。这些圆形s1、s2、s3示意性地示出了在形成有第一弯曲部213和第二弯曲部214的导电构件21与其周边部分之间确保的空间,在后面记述这些内容。

接着,同时参照图2和图3来进一步说明导电构件21。

图2是表示通过导电构件连接作为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的激光装置中的两个激光二极管的情形的图。

图3是以用箭头x表示的朝向从侧面观察图2的两个激光二极管和导电构件的图。

在图2和图3中,各激光二极管组件12的外壳在主视图中呈大致长方形,但是它们的配置在各对应的长边排列在一条直线上这一点与参照图1所说明的倾斜配置不同。

在图2和图3中,如参照图1已经记述的那样将多个串联连接而成为一列的串联连接体在电连接方式中与图1的情况相同。在图2和图3中,为了说明导电构件21a而代表性地图示出上述那样的串联连接体中的相邻配设的两个激光二极管组件12通过导电构件21a连接的部分,关于其它部分省略了图示。

相邻配设的两个激光二极管组件12中的一方(图中左侧)的激光二极管组件12的第二电极122与另一方(图中右侧)的激光二极管组件12的第一电极121通过导电构件21a而电连接。

在导电构件21a设置有构成用于贯穿激光二极管组件12的第一电极121的孔的第一电极插入部211a和构成用于贯穿第二电极122的孔的第二电极插入部212a。

另外,在导电构件21a的第一电极插入部211a与第二电极插入部212a之间形成有山形弯折的第一弯曲部213a和谷形弯折的第二弯曲部214a这两处的弯曲部。

在此,“山形弯折”是指向靠近激光二极管组件12的外壳的方向突出的弯折方式。“谷形弯折”是指向远离激光二极管组件12的外壳的方向突出的弯折方式。这些“山形弯折”和“谷形弯折”的词的定义在以下的说明中与上述相同。

通过将在被弯折以前的状态下整体呈长方形的作为导体板的导电构件21a的一个端部侧和另一个端部侧向彼此相反的方向弯折而形成第一弯曲部213a和第二弯曲部214a。详细地说,将与导电构件21a的相对较短的中央部分的一端侧相连的相对较长的一方的部分相对于该中央部分向顺时针方向弯折成大致直角而形成第一弯曲部213a。同样地,将与上述中央部分的另一端侧相连的相对较长的另一方的部分相对于该中央部分向逆时针方向弯折成大致直角而形成第二弯曲部214a。

上述那样的导电构件21a具有其重心g的位置实质上位于将第一电极插入部211a的孔的中心与第二电极插入部212a的孔的中心连结的直线s上那样的整体形状。

另外,在图2中示出了如下的状态:在焊接作业时,板状的导电构件21a在第一电极插入部211a和第二电极插入部212a这两个电极插入部中插入了所述激光二极管组件12的各对应的两个电极即第一电极121和第二电极122。

另外,如根据图2而明确可知的那样,导电构件21a由长条的板状构件构成,配置为第一电极插入部211a的与第一电极121交叉的部分相对于所述激光二极管组件的第一电极121的延长方向形成规定的倾斜角度并且第二电极插入部212a的与第二电极122交叉的部分相对于所述激光二极管组件的第二电极122的延长方向形成规定的倾斜角度。

接着,参照图4来说明另外的不同方式的导电构件。

图4是表示与图2和图3不同的方式的导电构件的图。

在图4中,对与已经记述的图3的对应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并省略各个部分的详细说明。

如与已经记述的图3进行对照而容易理解的那样,显然图4的导电构件21h具有由图3的导电构件21a的上半部分构成的形状。在此,上半部分是指在从正面观察配置激光二极管组件12的冷却板11(参照图1)时近前侧的一半的意思。

因而,在图4的导电构件21h中,与图2和图3的第一电极插入部211a对应的第一电极插入部211h的孔以及与第二电极插入部212a对应的第二电极插入部212h的孔在图示的侧视图中形成半圆弧状。因此,严格地说,激光二极管组件12的第一电极121、第二电极122“贯穿”了第一电极插入部211h和第二电极插入部212h这样的表述方式难以符合“贯穿”这个词的一般的意义。在本说明书中,为了方便,在图4的方式中也勉强分配“电极插入部”这个词。

接着,参照图5来说明另外的不同方式的导电构件。

图5是表示与图2和图3不同的另一其它方式的导电构件的图。

在图5中,对与已经记述的图2的对应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并省略各个部分的详细说明。

不同点在于,已经记述的图2的导电构件21a在第一电极插入部211a与第二电极插入部212a之间形成有第一弯曲部213a和第二弯曲部214a这两处的弯曲部,而图5的导电构件21b在三处具有弯曲部。

即,导电构件21b在第一电极插入部211b与第二电极插入部212b之间具有第一弯曲部213b和第二弯曲部214b这两处的谷形弯折的弯曲部。并且,在这些第一弯曲部213b与第二弯曲部214b的中间具有山形弯折的中央弯曲部215。

其结果,导电构件21b如图示的那样在侧视图中呈大致w字形。

并且,导电构件21b具有其重心g实质上位于将第一电极插入部211b与第二电极插入部212b连结的直线s上那样的整体形状。

另外,图5的导电构件21b也由长条的板状构件构成,第一电极插入部211b的与一个电极121交叉的部分相对于激光二极管组件的电极121的延长方向形成规定的倾斜角度,并且第二电极插入部212b的与另一个电极122交叉的部分相对于激光二极管组件的电极122的延长方向形成规定的倾斜角度。

接着,参照图6来说明另外的不同方式的导电构件。

图6是表示与图4和图5不同的另一其它方式的导电构件的图。

在图6中,对与已经记述的图2的对应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并省略各个部分的详细说明。

不同点在于,已经记述的图2的导电构件21a在第一电极插入部211与第二电极插入部212之间形成有第一弯曲部213和第二弯曲部214这两处的弯曲部,而图6的导电构件21c在一处具有弯曲部。

即,导电构件21c在第一电极插入部211c与第二电极插入部212c之间具有一处的谷形弯折的弯曲部215c。

并且,导电构件21c具有其重心g实质上位于将第一电极插入部211c与第二电极插入部212c连结的直线s上那样的整体形状。

另外,图6的导电构件21c也由长条的板状构件构成,第一电极插入部211c的与一个电极121交叉的部分相对于激光二极管组件的电极121的延长方向形成规定的倾斜角度,并且第二电极插入部212c的与另一个电极122交叉的部分相对于激光二极管组件的电极122的延长方向形成规定的倾斜角度。

接着,关于参照图1至图6所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适当地同时参照用于说明该作用效果的附图来进行说明。

图1至图6的实施方式的相同点在于,导电构件21、21h、21a、21b、21c形成为,在它们的两个电极插入部中插入了激光二极管组件12的两个电极121、122的状态下,相对于激光二极管组件的两个电极121、122的延长方向能够形成规定的倾斜角度。

图7示出了关于这一点进行对比的导电构件210。

图7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作用效果而示出起不到本发明的作用效果的虚拟的导电构件的一个方式的图。

图7的导电构件210形成为,在两个电极插入部中插入了激光二极管组件12的两个电极121、122的状态下,该导电构件210与激光二极管组件的两个电极121、122的延长方向正交,而不是形成倾斜角度。

图7的导电构件210由于是以与激光二极管组件的两个电极121、122的延长方向正交的姿势设置的,因此容易移动。因此,导电构件210在焊接时由于被施加力而移动,难以通过焊料固定在规定位置。

与此相对,在参照图1至图6所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导电构件(21、21h、21a、21b、21c)以相对于激光二极管组件12的两个电极(121、122)的延长方向形成规定的倾斜角度的方式被贯穿。因此,电极插入部(211、212;211h、212h;211a、212a;211b、212b;211c、212c)的孔(其内缘部)与各对应的电极(121、122)接触,来对导电构件(21、21h、21a、21b、21c)的移动起到制动作用。

特别地,如果构成为由弹性体(例如金属板)构成图1至图6中的导电构件(21、21h、21a、21b、21c)且电极插入部(211、212;211h、212h;211a、212a;211b、212b;211c、212c)的孔(其内缘部)通过反弹力而与各对应的电极(121、122)接触,则上述的制动作用更加显著。

因而,在参照图1至图6所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导电构件(21、21h、21a、21b、21c)在上述的制动作用下相对于激光二极管组件12的两个电极(121、122)被约束在规定的位置,能够克服焊接时施加的力而维持规定位置。

此外,如上所述,并非必须将导电构件(21、21h、21a、21b、21c)整体都由弹性体构成以通过反弹力使电极插入部(211、212;211h、212h;211a、212a;211b、212b;211c、212c)的孔(其内缘部)与各对应的电极(121、122)接触。即,通过由能够弹性变形的构件构成导电构件(21、21h、21a、21b、21c)的弯曲部(213、214;213h、214h;213a、214a;213b、214b;215c),能够得到上述同样的制动作用。

因而,应用于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激光装置中的上述的导电构件(21、21h、21a、21b、21c)有助于在进行激光二极管组件之间的电连接时缩短作业时间,能够适当地进行连接时的定位,工时削减效果高,通用性广,构造简单。

另外,通过由弹性体构成导电构件(21、21h、21a、21b、21c)并且适当地选择电极插入部(211、212;211h、212h;211a、212a;211b、212b;211c、212c)的孔的大小,能够根据激光二极管组件12的设置位置来适当地维持焊接时的导电构件(21、21h、21a、21b、21c)的位置,因而还能够灵活地根据激光二极管组件12的两个电极121、122的位置偏差来适当地维持焊接时的导电构件(21、21h、21a、21b、21c)的位置。

另一方面,在参照图1至图6所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导电构件(21、21h、21a、21b、21c)具有自身的重心实质上位于将两个电极插入部(211、212;211h、212h;211a、212a;211b、212b;211c、212c)之间连结的直线上的整体形状的这一点也是一个共同的特征。

在图8中示出了用于与该共同的特征进行对比的导电构件210。

图8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作用效果而示出起不到本发明的作用效果的虚拟的导电构件的其它方式的图。

图8的导电构件210a与已经记述的图6的实施方式的相同点在于,具有与激光二极管组件12的两个电极121、122对应的两个电极插入部2101、2102以及形成在两个电极插入部2101、2102之间的至少一处的弯曲部215d。然而,具有自身的重心g实质上不位于将两个电极插入部2101、2102之间连结的直线s上的整体形状这一点与参照图1至图6所说明的本发明的任一实施方式都不同。

即,图8的导电构件210a虽然具有一处的弯曲部215d,但是其上限位置u与下限位置l之间的距离比较小。在此,“上限位置”是指最靠近激光二极管组件12的外壳的位置的意思,“下限位置”是指离激光二极管组件12的外壳最远的位置的意思。上述的与“上限位置”和“下限位置”相关的定义在以下的说明中也相同。

然而,图8的导电构件210a的重心g处于上述的下限位置l的附近,而不是处于将两个电极插入部2101、2102之间连结的直线s上。重力向铅直下方作用于处于该位置的重心g。因此,导电构件210a处于以上述的直线s为轴且重心g位于最靠铅直下方的位置的稳定的静止位置。即,难以使导电构件210a以绕轴的任意的旋转角度静止。因而,难以在焊接时维持任意的预定姿势。

即,在图8的导电构件210a中,导致重心g所在的弯曲部215d旋转到最靠铅直下方的位置,这导致弯曲部215d朝向冷却板11(参照图1)突出。其结果,难以适当地确保导电构件210a与冷却板11之间的绝缘距离。

与此相对,在参照图1至图6所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导电构件(21、21h、21a、21b、21c)由于自身的重心实质上处于已经记述的直线s上,因此能够使导电构件(21、21h、21a、21b、21c)将以直线s为轴的绕轴的旋转角度位置设为所需范围的位置地静止。即,能够在焊接时维持任意的预定姿势。

因而,能够以避免弯曲部(213、214;213h、214h;213a、214a;213b、214b;215c)不经意地靠近冷却板11(参照图1)的姿势进行焊锡。由此,能够适当地确保绝缘距离。

根据如上所述能够理解本发明中导电构件具有其重心实质上位于将两个电极插入部之间连结的直线上的整体形状这样的定义部分所涉及的“实质”的意思。即,在“将两个电极插入部之间连结的直线上”如已经记述的那样是指“将第一电极插入部的孔的中心与第二电极插入部的孔的中心连结的直线s上”的意思时,是包含重心不严格地位于该直线上的情况的意思。在导电构件的重心足够接近该直线s的结果为能够使导电构件将以直线s为轴的绕轴的旋转角度位置设为所需范围的位置地静止的情况下,应理解为实质上处于该直线s上,例如从直线s离开至第一电极插入部和第二电极插入部各自的孔的缘部程度的距离的情况也符合上述的定义。

并且,在参照图1至图6所说明的导电构件(21、21h、21a、21b、21c)中,在两个电极插入部(211、212;211h、212h;211a、212a;211b、212b;211c、212c)之间形成有至少一处以上的弯曲部(213、214;213h、214h;213a、214a;213b、214b;215c)。

即,与该弯曲部有关的这一点也是参照图1至图6所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共同的特征。

图9示出了用于与关于与弯曲部有关的这一点进行对比的导电构件。

图9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作用效果而示出起不到本发明的作用效果的虚拟的导电构件的另一其它方式的图。

图9的导电构件210b在两个电极插入部2101、2102中插入了激光二极管组件12的两个电极121、122的状态下,相对于激光二极管组件的两个电极121、122的延长方向形成倾斜角度。

因此,在图9的导电构件210b中也是,电极插入部2101、2102的孔(其内缘部)与各对应的电极(121、122)接触,来对导电构件210b的移动起到制动作用。

因而,关于图9的导电构件210b,导电构件210b在上述的制动作用下相对于激光二极管组件12的两个电极(121、122)被约束在规定的位置,从而能够克服因焊接时施加的力而引起的移动。

然而,图9的导电构件210b在两个电极插入部2101、2102之间不具有弯曲部。因此,导电构件210b沿着将两个电极插入部2101、2102连结的直线s方向延伸,该方向上的全长比图1至图6的导电构件(21、21h、21a、21b、21c)长。

因而,当将导电构件210b相对于激光二极管组件12的两个电极(121、122)倾斜地配置时,导电构件210b的上限位置u与下限位置l之间的距离a变大,从而妨碍装置的小型化。

即,在图9的导电构件210b中,虽然重心g位于将两个电极插入部2101、2102连结的直线s上这一点与参照图1至图6所说明的导电构件相同,但是存在导致上述的距离a变大这种大的缺点。

与此相对,在参照图1至图6所说明的导电构件(21、21h、21a、21b、21c)中,如上述那样在两个电极插入部之间形成有至少一处以上的弯曲部。

因此,如参照图2而特别显而易见的那样,即使将导电构件(21a)相对于激光二极管组件12的两个电极(121、122)倾斜地配置,导电构件(21a)的上限位置u与下限位置l之间的距离b也小于图9中的距离a,不妨碍装置的小型化。另外,具有能够维持装置的小型化并且能够充分地确保上限位置u与激光二极管组件12的外壳之间的间隔d这样的优点。

关于该优点,在参照图1至图6说明的导电构件(21、21h、21a、21b、21c)中是相同的。

特别是在参照图5所说明的导电构件21b的情况下,除了具备第一弯曲部213b和第二弯曲部214b以外,还具备中央弯曲部215,整体上形成为w字形。因此,存在即使缩小与激光二极管组件12的两个电极(121、122)交叉的角度(劣角)来增大已经记述的制动作用也不妨碍装置的小型化这样的显著的效果。

此外,在参照图6所说明的导电构件21c的情况下,如上述那样在两个电极插入部之间形成有至少一处的弯曲部。因此,在整体上结构变得简单这一点是有利的。

以图1的激光装置10的情况来说明在导电构件(21、21h、21a、21b、21c)的两个电极插入部之间形成至少一处以上的弯曲部有助于激光装置的小型化这一点。

在图1的激光装置10中,如已经记述的那样,各激光二极管组件12的外壳在主视图中呈大致长方形,被配置为它们的各对应的长边(短边)平行且不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即分别倾斜地配置在大致方形的冷却板11上。由此,使来自各激光二极管组件12的出射光以预定的角度向各对应的激励光纤31入射时的激励光纤31的弯曲少,从而能够毫无困难地在有限的空间内敷设激励光纤31。

在图1的激光装置10中,各导电构件21在这样的结构中进一步具有与激光二极管组件12的第一电极121和第二电极122这两个电极对应的两个电极插入部211、212以及形成在这些电极插入部211、212之间的第一弯曲部213和第二弯曲部214。

因此,能够充分地确保各导电构件21的一端部、即靠近激光二极管组件12的外壳的一端(对应于已经记述的上限位置u)与激光二极管组件12的外壳之间的空间s1。因此,能够有效地避免在焊接时已被加热的导电构件21的热传递至激光二极管组件12而破坏激光二极管组件12的可能。

另外,能够充分地确保各导电构件21的第一弯曲部213与激光二极管组件12的外壳之间的空间s2。

并且,能够充分地确保各导电构件21的第二弯曲部与光纤30之间的空间s3。

关于参照图1至图6所说明的任一导电构件(21、21h、21a、21b、21c),都能够推荐对金属板实施镀镍处理而在表面具有镍镀层的方式。

在该情况下,导电构件(21、21h、21a、21b、21c)的焊料的润湿性良好,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焊接,能够使因热输入而对激光二极管组件12造成的损坏非常小。

综上所述,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激光装置具备能够缩短进行激光二极管组件之间的电连接时的作业时间、适当地进行连接时的定位、工时削减效果高、通用性广且构造简单的导电构件。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已经记述的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变更来实施。例如,在参照上述的图1至图6所说明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通过弯曲加工形成了导电构件(21、21h、21a、21b、21c)的弯曲部(213、214;213h、214h;213a、214a;213b、214b;215c)的例子。然而,不限于该例子,弯曲部还能够采用最初就呈弯曲形状的方式。除此之外,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的变形、改进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