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MOLED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10145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amoled显示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amoled显示屏。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显示器的制造技术和工艺都在不断完善,其中使用较为普遍的tft-lcd以其图像显示品质好、能耗低、环保等优势占据着显示器领域的重要位置,以及随着技术发展而出现的amoled也在显示器技术中被广泛使用。但是无论是tft-lcd还是amoled,其中的tft在长时间的使用后都会出现特性退化的现象,主要表现为阈值电压漂移、开态电流减小、漏电流变大等。目前已知温度、湿度、光照均会对tft特性产生不利影响,导致tft特性退化。

以amoled显示器采用低温多晶硅tft为例,由于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变大,使得薄膜晶体管漏极输出的充电电流减小,现有的低温多晶硅显示器件在工艺制程中晶体管的阈值电压vth均匀性较差,而且在使用过程中还会发生阈值电压漂移的问题,当向驱动晶体管dtft输入相同数据电压vdata时,由于驱动晶体管dtft的阈值电压不同而产生不同的驱动电流,进一步导致amoled亮度的均匀性较差,直接影响显示器的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了一种amoled显示屏。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amoled显示屏,所述amoled显示屏包括显示面板和触控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依次粘合的玻璃基板,栅极层,第一保护层,数据线层,第二保护层和像素电极层,所述玻璃基板和第一保护层之间还设有氧化铟锡ito层,所述ito层与所述栅极层连接,所述ito层与所述像素电极层的交叠部分构成存储电容;所述触控面板包括两层透明导电膜,夹在所述两层透明导电膜中间的光学透明胶层,以及位于最外层的的保护层。

所述ito层的一部分设在所述栅极层表面,且覆盖所述栅极层。

所述保护层为聚氨酯膜。

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触控面板之间还设置有柔性连接线路板。

所述显示面板的上方还设置有驱动线路板,所述驱动线路板设置有测试点。

所述测试点包括栅极测试点、源极测试点和漏极测试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在玻璃基板和第一保护层之间增设ito层,使得在显示区域可以用ito层与像素电极层构成存储电容,从而减小栅极层的面积,提高透光率;在非显示区域可以利用ito层覆盖栅极层,防止栅极层被氧化腐蚀;通过在显示面板上方的驱动线路板上设置有测试点,等效得到阵列基板中像素单元的薄膜晶体管特性,从而实现在不拆解显示屏的情况下测试薄膜晶体管特性,节省人工及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种amoled显示屏,所述amoled显示屏包括显示面板和触控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依次粘合的玻璃基板,栅极层,第一保护层,数据线层,第二保护层和像素电极层,所述玻璃基板和第一保护层之间还设有氧化铟锡ito层,所述ito层与所述栅极层连接,所述ito层与所述像素电极层的交叠部分构成存储电容;所述触控面板包括两层透明导电膜,夹在所述两层透明导电膜中间的光学透明胶层,以及位于最外层的的保护层。

所述ito层的一部分设在所述栅极层表面,且覆盖所述栅极层。

所述保护层为聚氨酯膜。

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触控面板之间还设置有柔性连接线路板。

所述显示面板的上方还设置有驱动线路板,所述驱动线路板设置有测试点。

所述测试点包括栅极测试点、源极测试点和漏极测试点。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所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所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MOLED显示屏,所述AMOLED显示屏包括显示面板和触控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依次粘合的玻璃基板,栅极层,第一保护层,数据线层,第二保护层和像素电极层,所述玻璃基板和第一保护层之间还设有氧化铟锡ITO层,所述ITO层与所述栅极层连接,所述ITO层与所述像素电极层的交叠部分构成存储电容;所述触控面板包括两层透明导电膜,夹在所述两层透明导电膜中间的光学透明胶层,以及位于最外层的保护层。

技术研发人员:白航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19
技术公布日:2018.02.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