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用火花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09968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内燃机用火花塞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燃机用火花塞。



背景技术:

内燃机用火花塞安装于内燃机(发动机)上,用于点燃燃烧室内的混合气体,通常火花塞包括具有轴孔的绝缘体、插设于该轴孔内的中心电极、设置于绝缘体外周的主体配件、设置于主体配件前端面且与中心电极形成火花放电间隙的接地电极。

在对火花塞进行更换的过程中,通常使用扳手、长接杆和六角套筒,带磁性的六角套筒在拆卸火花塞时能够把旋出的火花塞一并带出,若使用不带磁性的六角套筒,则需套筒内部设置双面胶,从而保证火花塞能够被顺利带出;在火花塞安装时,也应该把火花塞通过磁性或者双面胶固定在六角套筒上,再把火花塞安装于发动机上。在上述过程中,磁性或者双面胶的粘性目的在于保证火花塞在安装和拆卸的过程中不会脱离六角套筒而发生掉落,因为在一定的高度落差下,火花塞掉落后所发生的碰撞现象会导致侧电极变形从而导致间隙变下,导致提前跳火影响发动机平顺性。

然而目前在火花塞的安装和拆卸过程中,上述方式均使得火花塞存在一定的掉落风险。

鉴于目前火花塞在安装和拆卸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内燃机用火花塞,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内燃机用火花塞,通过连接结构的设置,有效的避免了其在安装和拆卸的过程中,因掉落后的碰撞而引起的侧电极变形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内燃机用火花塞,包括绝缘体以及设置于绝缘体外周的主体配件,内燃机用火花塞通过主体配件底部的螺纹段与内燃机连接;

还包括连接结构,用于在内燃机用火花塞安装与拆卸的过程中连接内六角套筒和主体配件;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座,连接座套设于绝缘体外圆周面上,且与主体配件上端部固定连接,连接座设置有供内六角套筒插入的凹槽,凹槽平行于绝缘体轴线的内侧面围设成六棱柱体,凹槽平行于绝缘体轴线的外侧面围设成圆柱体,外侧面上贴合设置有橡胶层。

进一步地,橡胶层表面均有设置有若干凸起。

进一步地,连接座上设置有联通水平方向上内外两侧的螺纹通孔,螺纹通孔内设置有调节螺钉,用于对设置于连接结构内部的主体配件进行压紧。

进一步地,凹槽开口端边缘设置有导向坡面。

进一步地,凹槽外侧面与连接座外侧面之间的凸沿边缘设置有至少三个齿形结构,相邻两齿形结构之间的凹槽内设置有卡紧装置,卡紧装置包括转轴35以及绕转轴转动的“l”型卡件。

进一步地,橡胶层上部的厚度小于下部的厚度。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通过连接结构的设置,在火花塞安装和拆卸的过程中提供双重保险,从而有效避免火花塞的掉落,其中第一重保险为内六角套筒与凹槽内侧面之间的磁性连接,若内六角套筒无磁性,则可在内侧面上设置磁性;第二重保险为橡胶层对进入凹槽内的内六角套筒的挤压力,通过磁力和挤压力双重作用可有效的避免因火花塞掉落后的碰撞而引起的侧电极变形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中内燃机用火花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卡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绝缘体1、主体配件2、螺纹段21、连接结构3、连接座31、凹槽32、橡胶层33、调节螺钉34、转轴35、“l”型卡件3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一种内燃机用火花塞,包括绝缘体1以及设置于绝缘体1外周的主体配件2,内燃机用火花塞通过主体配件2底部的螺纹段21与内燃机连接;还包括连接结构3,用于在内燃机用火花塞安装与拆卸的过程中连接内六角套筒和主体配件2;连接结构3包括连接座31,连接座31套设于绝缘体1外圆周面上,且与主体配件2上端部固定连接,连接座31设置有供内六角套筒插入的凹槽2,凹槽32平行于绝缘体1轴线的内侧面围设成六棱柱体,此六棱柱体的各个面通过磁性与内六角套筒内的内侧面连接,其中若内六角套筒内无磁性,则可在此六棱柱体表面设置磁性;凹槽32平行于绝缘体1轴线的外侧面围设成圆柱体,外侧面上贴合设置有橡胶层33,橡胶层33设置于连接座31与橡胶层33之间,通过自身形变的特性,对插设于凹槽32内的内六角套筒进行挤压,通过挤压力和磁力的配合可有效的避免因火花塞掉落后的碰撞而引起的侧电极变形问题,本发明中的连接结构3无需改变现有技术中火花塞的结构,仅需额外设置即可,实现较为容易且更加安全可靠。

其中,为了增加橡胶层33与内六角套筒之间的摩擦力,橡胶层33表面均有设置有若干凸起;为了保证内六角套筒的顺利插入,橡胶层33上部的厚度小于下部的厚度,通过坡面的设置使得对内六角套筒的挤压力逐渐增加,避免在插入的过程中对橡胶层33造成损坏;出于同样的便于内六角套筒插入的目的,凹槽32开口端边缘设置有导向坡面,便于内六角套筒在进入时的对中。

本实施例中,连接座31上设置有联通水平方向上内外两侧的螺纹通孔,螺纹通孔内设置有调节螺钉34,用于对设置于连接结构3内部的主体配件2进行压紧,此压紧方式只需旋紧调节螺钉34即可,便于实现且压紧有效。

为了进一步增加对火花塞固定的有效性,凹槽32外侧面与连接座31外侧面之间的凸沿边缘设置有六个齿形结构,相邻两齿形结构之间的凹槽内设置有卡紧装置,卡紧装置包括转轴35以及绕转轴35转动的“l”型卡件36,在内六角套筒插入的过程中,对“l”型卡件36的底部边缘进行挤压,从而使得“l”型卡件36绕转轴35转动,而通过合理的尺寸设计,保证在内六角套筒完全插入凹槽32内时,“l”型卡件36上部的横边卡设于内六角套筒的顶部,从而形成第三重锁紧作用,为了避免“l”型卡件36在内六角套筒进入时对其造成阻碍,且便与其回位,“l”型卡件36可设置有复位弹簧,保证其不使用时的张开状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设置,有效的避免了内燃机用火花塞在安装和拆卸的过程中,因掉落后的碰撞而引起的侧电极变形问题,更具实用价值。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