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92212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化工新型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单质硫因具有很高的理论能量密度、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无毒性等多种优势,成为下一代锂电池中替代现有的各种锂电池正极材料的首选材料。并具有和设计性,即可通过包覆等方法改变其物理化学性能,是潜在的实用高比能量正极材料,有较大的研究和应用价值,但存在单质硫不导电,活性物质利用率低等现象,这严重制约了该电池的实用化进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锂电池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于:

一种锂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活性材料的制备:

(1)将碳纳米管浸渍到6mol/l的koh溶液中,配制成混合浆液,然后进行超声处理2h;接着静置12h后110℃干燥;放入马弗炉里活性4-6h,活性温度700℃;冷却后用盐酸浸泡使溶液呈酸性,用蒸馏水反复冲洗至中性,干燥,得到活化后的碳纳米管;

(2)将活化后的碳纳米管和单质硫按1:5的质量比研磨均匀后,放入密封反应器中,先将碳纳米管与单质硫混合物加热到120℃,在此温度下保持2h,后加热到150℃保持1h,再降温到120℃后加热到150℃,保持1h,得到黑色活性材料;

步骤2:正极极片的制备:

将上述获得的正极活性材料研细,将活性材料、乙炔黑和聚四氯乙烯混匀,加入分散剂,反复碾压至所需厚度,再将其冲剪成圆片,以泡沫镍为集流体,制成正极片,最后在60℃下真空干燥12h;

步骤3:电池的组装:

以锂片为负极极片,以celgard2400为二次锂电池隔膜,电解液为1mol/l的lipf6,在不断通入干燥空气的手套箱中组装模拟电池,之后静置24h后得到锂电池。

优选地,所述的活性材料、乙炔黑和聚四氯乙烯的混合质量比为70:20:10。

或者优选地,所述的分散剂为无水乙醇。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发明将单质硫嵌入具有纳米级微孔的多孔碳材料制成正极符合材料,该材料具有导电性好、比表面积大、对硫的还原产物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因此可从整体上提高硫电极的导电性、利用率及循环性,用其所制备的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锂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活性材料的制备:

(1)将碳纳米管浸渍到6mol/l的koh溶液中,配制成混合浆液,然后进行超声处理2h;接着静置12h后110℃干燥;放入马弗炉里活性4-6h,活性温度700℃;冷却后用盐酸浸泡使溶液呈酸性,用蒸馏水反复冲洗至中性,干燥,得到活化后的碳纳米管;

(2)将活化后的碳纳米管和单质硫按1:5的质量比研磨均匀后,放入密封反应器中,先将碳纳米管与单质硫混合物加热到120℃,在此温度下保持2h,后加热到150℃保持1h,再降温到120℃后加热到150℃,保持1h,得到黑色活性材料;

步骤2:正极极片的制备:

将上述获得的正极活性材料研细,将活性材料、乙炔黑和聚四氯乙烯混匀,加入分散剂,反复碾压至所需厚度,再将其冲剪成圆片,以泡沫镍为集流体,制成正极片,最后在60℃下真空干燥12h;

步骤3:电池的组装:

以锂片为负极极片,以celgard2400为二次锂电池隔膜,电解液为1mol/l的lipf6,在不断通入干燥空气的手套箱中组装模拟电池,之后静置24h后得到锂电池。

其中,活性材料、乙炔黑和聚四氯乙烯的混合质量比为70:20:10。分散剂为无水乙醇。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化工新型材料技术领域吗,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的制备方法。一种锂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活性材料的制备;步骤2:正极极片的制备;步骤3:电池的组装。本发明将单质硫嵌入具有纳米级微孔的多孔碳材料制成正极符合材料,该材料具有导电性好、比表面积大、对硫的还原产物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因此可从整体上提高硫电极的导电性、利用率及循环性,用其所制备的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

技术研发人员:王耀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盛迈石油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22
技术公布日:2018.05.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