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OLED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12691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柔性oled显示面板及具有该柔性oled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与tft-lcd(thinfilmtransistor-liquidcrystaldisplay,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面板)相比,amoled(active-matrix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具有轻薄、低功耗、高对比度、高色域,可以实现柔性显示等优点,已成为下一显示技术的发展趋势。

柔性显示器件包括pi(polyimide,聚酰亚胺)衬底基板,pi衬底基板的材质通常为塑料材质,具有一定柔韧性。pi衬底基板上设有显示区和外围走线区(border),border宽度一般有3~5mm,导致制作出来的显示器边框较宽。

然而,目前市场对显示器具有窄边框设置是无边框的需求,为了迎合市场需求,目前可以对走线区进行弯折,将走线区折叠致显示区的背面,以减小走线区的宽度,进而可以生产出边框较窄的显示器。

由于pi衬底基板的一侧表面上设有走线区和显示区,在弯曲处会产生较大的应力,导致薄膜与金属走线发生peeling(脱落),进而影响显示功能。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的柔性oled显示面板,为了隐藏pi衬底基板的走线区需要将走线区弯折至pi衬底基板背面,弯曲处会产生较大的应力,易导致金属走线脱落,进而影响产品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oled显示面板,在弯折区域设置可减小弯曲产生的应力的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柔性oled显示面板,为了隐藏pi衬底基板的走线区需要将走线区弯折至pi衬底基板背面,弯曲处会产生较大的应力,易导致金属走线脱落,进而影响产品品质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oled显示面板,包括:

柔性基底,所述柔性基底表面定义有显示区域,以及位于所述显示区域一端的走线区域;所述走线区域可弯折至所述柔性基底的一侧;

tft器件层,制备于所述柔性基底的显示区域内;

发光器件层,制备于所述tft器件层表面;以及,

金属走线,制备于所述柔性基底的走线区域内;

其中,所述走线区域设置为可减小所述走线区域表面弯曲应力的结构。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走线区域对应的所述柔性基底的膜层厚度,小于所述显示区域对应的所述柔性基底的膜层厚度。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走线区域包括连接所述显示区域的连接端,以及远离所述连接端的粘接端,所述粘接端对应的所述柔性基底的膜层厚度,与所述显示区域对应的所述柔性基底的膜层厚度相等。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走线区域对应的所述柔性基底,包括制备有所述金属走线的第一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其中,所述第二表面设置有间隔分布的条形槽。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条形槽的长边与所述走线区域的连接端相平行。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条形槽的纵向截面形状为矩形。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条形槽的纵向截面形状为三角形。

依据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提出一种柔性oled显示装置,包括:

oled显示面板,以及制备于所述oled显示面板外部的封装层;

所述oled显示面板包括:

柔性基底,所述柔性基底表面定义有显示区域,以及位于所述显示区域一端的走线区域;所述走线区域可弯折至所述柔性基底的一侧;

tft器件层,制备于所述柔性基底的显示区域内;

发光器件层,制备于所述tft器件层表面;以及,

金属走线,制备于所述柔性基底的走线区域内;

其中,所述走线区域设置为可减小所述走线区域表面弯曲应力的结构。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走线区域对应的所述柔性基底的膜层厚度,小于所述显示区域对应的所述柔性基底的膜层厚度。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走线区域包括连接所述显示区域的连接端,以及远离所述连接端的粘接端,所述粘接端对应的所述柔性基底的膜层厚度,与所述显示区域对应的所述柔性基底的膜层厚度相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oled显示面板,在柔性基底的弯曲区域设置为可减小弯曲应力的结构,进而在柔性基底弯曲过程中避免金属走线脱落,从而提高产品品质;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柔性oled显示面板,为了隐藏pi衬底基板的走线区需要将走线区弯折至pi衬底基板背面,弯曲处会产生较大的应力,易导致金属走线脱落,进而影响产品品质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柔性oled显示面板实施例一铺平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柔性oled显示面板实施例一弯折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柔性oled显示面板实施例二铺平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柔性oled显示面板实施例二弯折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柔性oled显示面板实施例三铺平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柔性oled显示面板实施例三弯折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组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发明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用以相同标号表示。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柔性oled显示面板,为了隐藏pi衬底基板的走线区需要将走线区弯折至pi衬底基板背面,弯曲处会产生较大的应力,易导致金属走线脱落,进而影响产品品质的技术问题;本实施例能够解决该缺陷。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柔性oled显示面板为铺平状态;所述柔性oled显示面板包括柔性基底101,所述柔性基底101表面定义有显示区域102,以及位于所述显示区域102一端的走线区域103;所述走线区域103可弯折至所述柔性基底101的一侧,从而将走线区域103隐藏至所述柔性基底101的背面。

所述显示区域102制备有tft器件层104,所述tft器件层104包括阵列分布的tft器件,所述tft器件层104表面制备有平坦化层,所述平坦化层表面设置有阵列分布的像素定义堤部;所述平坦化层表面制备有发光器件层,所述发光器件层包括阵列分布的oled器件,所述oled器件对应设置于所述像素定义堤部内,并与相对应的所述tft器件相连。

所述柔性基底101的走线区域103内制备有金属走线105;例如,所述金属走线105为goa电路走线,所述金属走线105延伸至所述显示区域102内,并连接所述tft器件层104与所述oled器件层。

其中,所述走线区域103设置为可减小所述走线区域103表面弯曲应力的结构。

例如,所述走线区域103对应的所述柔性基底101的膜层厚度,小于所述显示区域102对应的所述柔性基底101的膜层厚度。所述走线区域103在弯曲时,设置有所述金属走线105的表面会产生拉应力,弯曲表面分子结构移动且分离,尤其是所述走线区域103的中间位置受到的弯曲应力影响最严重,然而,所述金属走线105的材质并不具有延展性,与所述柔性基底101表面的拉伸运动不同步,会导致附着在所述柔性基底101表面的所述金属走线105脱离;通过减小所述走线区域103对应的所述柔性基底101的膜层厚度,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小所述走线区域103弯曲时产生的拉应力,进而减小所述金属走线105脱离所述柔性基底101表面的可能。

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柔性oled显示面板的走线区域为弯折状态;所述柔性oled显示面板包括柔性基底201,所述柔性基底201表面定义有显示区域,以及位于所述显示区域一端的所述走线区域;所述显示区域制备有tft器件层204,所述走线区域内制备有金属走线205;所述走线区域弯折至所述柔性基底201的背面。

其中,所述走线区域对应的所述柔性基底201的膜层厚度,小于所述显示区域对应的所述柔性基底201的膜层厚度;并且,所述走线区域包括连接所述显示区域的连接端,以及远离所述连接端的粘接端208,所述粘接端208对应的所述柔性基底201的膜层厚度,与所述显示区域对应的所述柔性基底201的膜层厚度相等;所述金属走线205制备于所述连接端与所述粘接端208之间的凹陷区域内。

所述柔性基底201背部设置有背板206,所述背板206用以承载所述柔性基底201,所述背板206靠近所述柔性基底201的走线区域的一端设置为弧形端,所述走线区域在弯折时,沿所述背板206的弧形端贴覆,并将所述走线区域的粘接端208固定于所述背板206表面。

本方案中,在减小所述走线区域弯折应力的基础上,将所述金属走线205埋藏于所述连接端与所述粘接端208之间的凹陷区域内,可避免所述走线金属被外界尖刺物误伤。

实施例二

如图3、图4所示,如图3所示的本发明提供的柔性oled显示面板的走线区域303为铺平状态,图4所示的本发明提供的柔性oled显示面板的走线区域303为弯折状态;所述柔性oled显示面板包括柔性基底301,所述柔性基底301表面定义有显示区域302,以及位于所述显示区域302一端的所述走线区域303;所述显示区域302制备有tft器件层304,所述走线区域303内制备有金属走线305;所述走线区域303弯折至所述柔性基底301的背面。

所述柔性基底301背部设置有背板306,所述背板306用以承载所述柔性基底301,所述背板306靠近所述柔性基底301的走线区域303的一端设置为弧形端,所述走线区域303在弯折时,沿所述背板306的弧形端贴覆,并将所述走线区域303的粘接端固定于所述背板306表面。

所述走线区域303对应的所述柔性基底301,包括制备有所述金属走线305的第一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其中,所述第二表面设置有间隔分布的条形槽309;所述条形槽309的长边与所述走线区域303的连接端相平行。

本方案中,通过在所述柔性基底301的背面间隔设置多条空隙,当所述走线区域303弯折时,所述空隙闭合,可吸收部分所述第二表面的弯曲应力,进而减少所述第一表面的弯曲应力,避免所述金属走线305脱离所述第一表面。

例如,所述条形槽309的纵向截面形状为矩形;采用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内部开口较大,能够最大限度的吸收所述走线区域303弯折产生的应力。

实施例三

如图5、图6所示,图5所示的本发明提供的柔性oled显示面板的走线区域为铺平状态,图6所示的本发明提供的柔性oled显示面板的走线区域为弯折状态;所述柔性oled显示面板包括柔性基底401,所述柔性基底401表面定义有显示区域402,以及位于所述显示区域402一端的所述走线区域403;所述显示区域402制备有tft器件层404,所述走线区域403内制备有金属走线405;所述走线区域403弯折至所述柔性基底401的背面。

所述走线区域403对应的所述柔性基底401的背面设置有间隔分布的条形槽409。

所述柔性基底401背部设置有背板406,所述背板406用以承载所述柔性基底401,所述背板406靠近所述柔性基底401的走线区域403的一端设置为弧形端,所述走线区域403在弯折时,沿所述背板406的弧形端贴覆,并将所述走线区域403的粘接端固定于所述背板406表面。

本方案与图3、图4所示的所述柔性基底401的区别在于,所述条形槽409的纵向截面形状为三角形;采用三角形凹槽,不仅能够有效吸收所述走线区域403弯折产生的应力,而且在所述走线区域403弯折后,所述三角形凹槽中相对的两侧壁相贴合,从而形成完整的第二表面,使所述第二表面能够完全贴合所述背板406的弧形端。

依据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柔性oled显示装置,包括:oled显示面板,以及制备于所述oled显示面板外部的封装层;所述oled显示面板包括:柔性基底,所述柔性基底表面定义有显示区域,以及位于所述显示区域一端的走线区域;所述走线区域可弯折至所述柔性基底的一侧;tft器件层,制备于所述柔性基底的显示区域内;发光器件层,制备于所述tft器件层表面;以及,金属走线,制备于所述柔性基底的走线区域内;其中,所述走线区域设置为可减小所述走线区域表面弯曲应力的结构。

本优选实施例的柔性oled显示装置的工作原理跟上述优选实施例的oled显示面板的工作原理一致,具体可参考上述优选实施例的oled显示面板的工作原理,此处不再做赘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oled显示面板,在柔性基底201的弯曲区域设置为可减小弯曲应力的结构,进而在柔性基底201弯曲过程中避免金属走线205脱落,从而提高产品品质;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柔性oled显示面板,为了隐藏pi衬底基板的走线区需要将走线区弯折至pi衬底基板背面,弯曲处会产生较大的应力,易导致金属走线205脱落,进而影响产品品质的技术问题。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