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线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50091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线连接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线的连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线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汽车由于电控器件的不断增多,其连接导线的数量也不可避免地呈增大趋势,为保证导线连接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导线连接装置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导线连接方式操作麻烦,不够方便快捷,连接稳固性不好,另外,其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也存在缺陷,比如:导线连接点在恶劣的高温环境下持续工作会出现连接点氧化、接触不充分、连接点松动等情况。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快速实现导线连接,同时保证工作安全可靠的导线连接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快捷,使用安全可靠的导线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导线连接装置,包括中间管以及中间管两端的两个端帽,所述端帽中间具有通孔,所述中间管中心沿轴向固定设置有导体,导线可穿过所述通孔插进所述中间管内侧与导体之间的区域,将端帽安装进中间管时,在所述通孔与导体之间形成压紧区,可实现将导线接触导体并压紧在压紧区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导线连接装置,所述通孔中间区域形成一个缩径的锥腔,所述导体端部具有一个与所述锥腔相匹配的锥部,安装好导线时,端帽安装进中间管后,可使得所述锥部刚好配合于所述锥腔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导线连接装置,所述导体为镀锡铜导体。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导线连接装置,所述端帽与中间管两端内侧螺纹连接,所述端帽为螺栓状,所述螺栓状端帽的头部外圆周面上设置有凸齿,所述中间管的外圆周面设置有凸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导线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外套本体以及与其相配合的外套盖,所述外套本体内设置有安装端帽和中间管的圆柱腔,所述圆柱腔中心对应的外套本体和外套盖上设置有孔,以供两端导线穿过,所述外套本体和外套盖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导线连接装置,所述外套本体外壁上设置有扣座,所述外套盖上设置有与所述扣座相配合的扣槽,通过扣座与扣槽的卡扣配合将外套本体和外套盖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导线连接装置,所述外套本体内设置有四个所述圆柱腔,四个所述圆柱腔之间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沿外套本体长度方向贯穿所述外套本体和外套盖。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导线连接装置,所述外套本体和外套盖与两侧端帽之间设置有弹性密封件,所述弹性密封件中间设置有供导线穿过的微孔,所述弹性密封件外壁设置有密封翅片,所述外套本体和外套盖上对应弹性密封件位置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弹性密封件配合安装在密封槽内,所述微孔直径小于导线直径,所述密封翅片直径大于圆柱腔直径,以便导线压紧在弹性密封件的微孔内、弹性密封件压紧在圆柱腔内。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实现导线之间的连接导通,使得维修或者安装操作简单快捷,导线间接触充分、连接点牢固,同时,外套本体、外套盖和弹性密封件的设计使得本连接装置具有一定的防氧化、耐水、耐高温、外观流畅、通用广泛等特点,本连接装置在紧贴发动机、排气管等高温环境下能够百分百的正常工作,远远超过了传统连接方式的使用寿命,更好的完成了导线传送压力信号及电子信息的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间管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间管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间管侧视图;

图4是图3中的A-A向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端帽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端帽主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端帽侧视图;

图8是图7中B-B向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间管、端帽和导线装配的部分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外套本体立体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外套本体主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外套本体俯视图;

图13是图12中C-C向剖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外套盖立体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外套盖主视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外套盖仰视图;

图17是图16中D-D向剖视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弹性密封件主视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弹性密封件侧视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设计为五个圆柱腔的外套本体立体图;

图22是与图21相对应的外套盖的立体图。

图中标记:1为中间管,2为端帽,3为通孔,4为导体,5为导线,6为锥腔,7为锥部,8为凸齿,9为外套本体,10为外套盖,11为圆柱腔,12为孔,13为扣座,14为扣槽,15为散热孔,16为弹性密封件,17为微孔,18为密封翅片,19为密封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至9所示,一种导线连接装置,包括中间管1以及中间管1两端的两个端帽2,所述端帽2中间具有通孔3,此处,两个端帽2与中间管1两端内侧螺纹连接,中间管1为圆柱形,端帽2为螺栓状,所述中间管1中心沿轴向固定设置有导体4,导体4相对于中间管1中心沿轴向对称,导线5可穿过所述通孔3插进所述中间管1内侧与导体4之间的区域,拧紧端帽2时,在通孔3与导体4外壁之间形成导线5的接触压紧区,可实现将导线5接触导体4并压紧此接触压紧区内,即将导线5压紧在导体4外壁与通孔3内侧之间的区域。

所述通孔3中间区域形成一个缩径的锥腔6,所述锥腔6的锥端朝向所述端帽2的外端面,所述导体4端部具有一个与所述锥腔6相匹配的锥部7,安装好导线5时,拧紧端帽2可使得所述锥部7刚好配合于所述锥腔6内,如此设置,使得导线5被压紧在锥腔6与锥部7之间,进一步加强了连接的稳定性,防止导线5脱落;此处的导体4为镀锡铜导体。

在所述螺栓状端帽2的头部外圆周面上设置有凸齿8,所述中间管1的外圆周面设置有凸齿8,如此设置使得在拧紧操作时,更加方便,防止打滑。

在操作时,将导线5从端帽2上的通孔3穿过,然后将导线5端部插进中间管1内侧与导体4之间的圆环形区域,将端帽2拧进中间管1内侧直至拧紧,此时,端帽2内的锥腔6与导体4端部的锥部7相配合,使得导线5接触导体4并被压紧在通孔3与导体4外壁之间的区域,实现导线5与导体4的接触及固定连接,两端导线5均按此方式进行连接,操作方便快捷,锥腔6与锥部7的配合使得连接更加稳固可靠,防止导线5脱落。

实施例2

如图10至20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外套本体9以及与其相配合的外套盖10,所述外套本体9内设置有安装端帽2和中间管1的圆柱腔11,所述圆柱腔11中心对应的外套本体9和外套盖10上设置有孔12,以供两端导线5穿过,所述外套本体9和外套盖10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进一步地,外套本体9外壁上设置有扣座13,所述外套盖10上设置有与所述扣座13相配合的扣槽14,通过扣座13与扣槽14的卡扣配合将外套本体9和外套盖10连接在一起,如此设置,使得组装及更换更加方便快捷,更加适应高温环境。

外套本体9内的圆柱腔11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设置,此处在外套本体9内设置有四个所述圆柱腔11,四个所述圆柱腔11之间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散热孔15,所述散热孔15沿外套本体9长度方向贯穿所述外套本体9和外套盖10,如此设置,可增加整个装置的散热性能,保证了连接点的良好工作环境。

进一步地,在外套本体9和外套盖10与两侧端帽2之间设置有弹性密封件16,所述弹性密封件16中间设置有供导线5穿过的微孔17,所述弹性密封件16外壁设置有密封翅片18,所述外套本体9和外套盖10上对应弹性密封件16位置设置有密封槽19,所述弹性密封件16配合安装在密封槽19内,所述微孔17直径小于导线5直径,所述密封翅片18直径大于圆柱腔11直径,所述弹性密封件16具有弹性,虽说微孔17的直径小于导线5的直径,密封翅片18的直径大于圆柱腔11的直径,但导线5仍可穿过微孔17、弹性密封件16仍可装进圆柱腔11内,以便导线5压紧在弹性密封件16的微孔17内、弹性密封件16压紧在圆柱腔11内,如此设置,可使得装置的密封防水性能更好,保证了连接点的良好工作环境。

在将导线5压紧在端帽2和中间管1之间后,两端导线5分别穿过弹性密封件16的微孔17,密封翅片18端贴住端帽2端面,使得导线5、端帽2、中间管1和弹性密封件16组成一个完整单元,将四个完整单元分别装进外套本体9上的四个圆柱腔11,一端的四根导线5分别穿过外套本体9底端的四个孔12,此端的弹性密封件16完好装入外套本体9底端的密封槽19内,另端的四根导线5分别穿过外套盖10上的四个孔12,此端的弹性密封件16完好装入外套盖10上的密封槽19内,同时通过外套盖10上的卡槽14与外套本体9上的卡座13卡扣配合,使得外套盖10与外套本体9稳固连接在一起,整个装置既保证了外观的流畅性,又保证了连接的快捷方便、稳定可靠,能够适应如高温和潮湿等工作环境,使用寿命长。

另外,如图21和22所示,分别示出了设计为五个圆柱腔的外套本体和外套盖的立体图,如上所述,圆柱腔的个数可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设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