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埠式扩充基座的组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3281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多埠式扩充基座的组装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埠式扩充基座的组装结构,尤指壳体的底座、外框与上盖内部为安装有电气模块的电路板,其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有延伸至壳体外部的传输线及外露的连接介面,且传输线为卷绕于壳体外部利用磁性吸附定位,以利于收纳传输线。



背景技术:

按,现今电子科技以日新月异的速度成长,使得电脑型态为由桌上型电脑发展成体积较小与携带方便的笔记本电脑,并普遍存在社会上各个角落,并朝向运算能力强、速度快,以及屏幕影像画面更加细腻和省电等方向迈进,而不论是家庭、个人工作室,或者是公司、企业体,都会使用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装置进行连接网际网路、多媒体影音、视听娱乐及文书处理等功能,并随着电脑相关设备开放架构的下和软硬体的标准化,加上功能不断的扩充与升级,厂商也开发出可适用于各专业领域的工业电脑,以因应执行各项高效能的运作与要求。

再者,电脑、笔记本电脑、工业电脑的伺服器内部,除了以主机板之中央处理器与记忆体作为信息处理中枢外,各种的周边设备(如屏幕、喇叭、数据机、印表机、外接硬碟等),也是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装置的画面显示、资料传输及指令控制的重点,并利用主机板上的插槽来加装各种型式的介面卡,使周边设备能够通过介面卡和电子装置间进行传输资料及作为扩充用途使用,但因时下的电子装置都要求体积小、质量轻且便于携带,在一些机构零组件的尺寸条件限制下,使得电子装置的体积仍有一定的限度,因此常需配备外接扩充基座(Docking Station)连接各种的屏幕、电脑周边、环绕音响喇叭、光纤网路或其他的周边设备,以便于扩充及因应管理与控制的需求。

当电子装置欲通过扩充基座与其他周边设备连接时,即需要所谓的周边设备介面,而一般市面上的周边设备介面最为普遍且广为大众所使用,仍以通用序列汇流排(USB)作为主流,并利用USB支援热插拔的功能随插即用,且使用上更为简便,由于现今USB3.0连接器已充分运用在各式外接的周边设备上,并在面对其他高速介面的挑战,便有厂商推出USB3.1Type-C介面规格,主要在尺寸上比现有连接器更小、支援更高的电源充电及供电能力,且传输速度可高达10Gbps,使用上支援正反面可插,更可扩大适用于如智慧型手机、平板电脑等轻薄型的电子装置上,因此格外受到市场上的期待。

而该扩充基座内部的电路板上通常具有多个扩充延伸的连接器(如USB连接器、网路连接器(RJ45)、高解析度多媒体介面(HDMI)或视讯图像阵列(VGA)),并随着连接器的数目增加,扩充基座体积也将随之变大,而现代人追求电子产品的趋势大多为轻、薄、短、小,使得扩充基座整体结构设计不仅要方便收纳与携带,也需具备多功能性,所以要如何妥善安排电路板及复数连接器空间配置,并简化壳体结构与开模到射出成型制造的困难度,以方便组装及减少占用的体积,同时使扩充基座具备多功能性与实用性,即为从事此行业者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技术实现要素:

故,新型实用新型设计人有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与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的评估及考量,并利用从事于此行业的多年研发经验不断的试作与修改,始有此种多埠式扩充基座的组装结构新型诞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埠式扩充基座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壳体及电气模块,其中:

该壳体包括有底座、外框及上盖,该底座周边处形成有第一凸缘,并在第一凸缘内侧处向上延伸的第一边框设有复数扣持部,且底座上方处所结合的外框外表面上设有穿孔及复数槽孔,再在外框内壁面处装设有磁性体,而外框上方处罩覆的上盖周边处形成有第二凸缘,并在第二凸缘内侧处向下延伸的第二边框设有与扣持部相互扣合定位的复数卡扣部,且上盖配合底座相对夹抵于外框上下二侧处以组构成一壳体,该壳体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并在外框外表面上位于底座与上盖的第一凸缘、第二凸缘间形成有纳线空间;

该电气模块具有安装于壳体的容置空间内的电路板,并在电路板上设有接点组及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通过接点组电性连接有传输线一端处穿过穿孔而延伸至壳体外部的导线组,且导线组为卷绕于外框的纳线空间内,再在导线组的另一端处设有一接头,以及套设于导线组外部与磁性体磁性吸附定位的被吸附件,而控制电路设有至少一个处理单元,并由处理单元电性连接有位于电路板周边处且外露于槽孔处的连接介面。

所述的多埠式扩充基座的组装结构,其中:该壳体的底座在第一凸缘与第一边框之间形成有卡制环槽及卡制环槽内的复数定位凸肋,并在外框上下二侧处分别具有对接面,且外框下方对接面处所具有的嵌板嵌入于卡制环槽内,再在嵌板上剖设有与定位凸肋相互嵌卡的复数卡槽。

所述的多埠式扩充基座的组装结构,其中:该壳体的上盖在第二凸缘与第二边框之间形成有定位环槽,并由外框上方对接面处所具有的嵌板嵌入于定位环槽内。

所述的多埠式扩充基座的组装结构,其中:该壳体的底座在扣持部上具有纵向的限位槽道,并在限位槽道上方处设有第一凸扣及该第一凸扣下方处的扣孔,而上盖的卡扣部具有弹性扣片,且弹性扣片下方处设有沿着限位槽道向下越过第一凸扣而扣持于扣孔内的第二凸扣。

所述的多埠式扩充基座的组装结构,其中:该壳体的底座上表面设有复数螺柱及插槽,并在电气模块的电路板表面上设有复数通孔及通孔内分别穿设而螺入于螺柱内的螺丝,且传输线一端处的导线组外部套设有一衬套,再在衬套外部凸设有向下插入于插槽内的卡块。

所述的多埠式扩充基座的组装结构,其中:该壳体的底座下表面设有一环状沟槽,并在环状沟槽内安装有凸出底座下表面的防滑胶条。

所述的多埠式扩充基座的组装结构,其中:该壳体的外框内壁面处设有向内凸出的固定座,并在固定座内部的嵌置槽装设有一磁性体,且外框外表面上对应于磁性体处设有可供传输线的被吸附件定位的凹槽。

所述的多埠式扩充基座的组装结构,其中:该壳体的上盖下表面设有一透孔及位于透孔周围处的复数嵌合柱,并在透孔处结合有位于导光体一端处的立柱,且立柱相邻于导光体处朝外形成的固定板二侧处设有可供嵌合柱嵌入于其内的定位孔,而电气模块的电路板上则设有对应于导光体处的发光元件。

所述的多埠式扩充基座的组装结构,其中:该电气模块的连接介面包括有复数影像信号输出埠及至少一个USB连接器。

所述的多埠式扩充基座的组装结构,其中:该连接介面还包括有一网路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乃在于壳体所具有的底座周边第一凸缘内侧处的第一边框外表面上设有复数扣持部,并在底座上方结合有外框,且外框上方所罩覆的上盖周边第二凸缘内侧处的第二边框内壁面处设有与扣持部扣合定位的复数卡扣部,以组构成一扁平状的圆形壳体,而壳体内部的容置空间内为安装有电气模块的电路板,其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有传输线一端穿过外框的穿孔处而延伸至壳体外部的导线组,以及外露于外框的槽孔处的连接介面,此种壳体的底座、外框与上盖卡扣组装结合的方式,不但可简化整体结构与开模到射出成型制造的困难度,并可方便对位使组装作业上更为便利,以有效节省组装所耗费的工时与成本,进而达到组装容易、结构稳固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优点乃在于当使用者欲对扩充基座进行收线或携带时,可将传输线卷绕于外框外表面上位于底座与上盖的第一凸缘、第二凸缘间的纳线空间内,并使传输线相邻于接头处套设的被吸附件对正于外框外表面上的凹槽处,便可凭借外框内部装设的磁性体磁性吸附于被吸附件上,使被吸附件确实定位于外框的凹槽内,以利于使用者收纳与整理传输线,也可防止因接头脱落或传输线受到过度拉扯而损坏,也可凭借扳动于接头的作用力为大于被吸附件与磁性体间的磁吸力,让使用者可方便将接头取下,并提高使用上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点乃在于电气模块的传输线可利用接头插接于电子装置的插座内,并提供控制电路信号及USB电力输送功率和资料传输的功能,便可将多台外部设备的对接传输线分别对接于连接介面,并由控制电路将类比信号与数位信号通过对接传输线同步输出至二台外部设备进行画面显示,或者是将USB信号扩充分配输出至多台外部设备进行双向充电和资料传输,且电气模块可模块化安装于壳体内部,以减少占用的体积,使扩充基座整体更为小型化、便于携带且外型美观,也可满足充电和显示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于组装前的侧视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于组装时的侧视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于组装后的侧视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传输线于收线时的俯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传输线于磁吸定位前的侧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传输线于磁吸定位后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10-容置空间;11-底座;111-第一凸缘;1111-卡制环槽;1112-定位凸肋;112-第一边框;1121-下让槽;113-扣持部;1131-限位槽道;1132-第一凸扣;1133-扣孔;114-螺柱;115-插槽;116-环状沟槽;117-防滑胶条;12-外框;120-纳线空间;121-对接面;1211-嵌板;1212-卡槽;122-穿孔;123-槽孔;124-固定座;1241-嵌置槽;125-凹槽;13-上盖;131-第二凸缘;1311-定位环槽;132-第二边框;1321-上让槽;133-卡扣部;1331-弹性扣片;1332-第二凸扣;134-透孔;135-嵌合柱;136-抵压块;14-磁性体;15-导光体;151-立柱;152-固定板;153-定位孔;2-电气模块;21-电路板;210-破孔;211-接点组;212-缺口;213-通孔;214-螺丝;22-控制电路;221-处理单元;222-发光元件;23-传输线;231-导线组;232-接头;233-被吸附件;2331-磁扣;2332-吸附面;234-衬套;2341-卡块;24-连接介面;241-影像信号输出埠;242-USB连接器;243-网路连接器;3-电子装置;4-外部设备;41-对接传输线;411-连接埠;412-USB接头;413-RJ45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兹绘图就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构造与功能如下,俾利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组装前的侧视剖面图、组装时的侧视剖面图及组装后的侧视剖面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多埠式扩充基座的组装结构包括有壳体1及电气模块2,故就本案的主要构件及特征详述如下,其中:

该壳体1包括有底座11、外框12及上盖13,其底座11周边处形成有下表面具弧形导角的第一凸缘111,并在第一凸缘111内侧处形成有向上延伸的第一边框112,且第一凸缘111与第一边框112之间形成有开口向上的凹陷状卡制环槽1111及复数定位凸肋1112,而第一边框112外表面上设有具纵向限位槽道1131的复数扣持部113,并在各二相邻扣持部113之间都形成有至少一个下让槽1121,且各扣持部113的限位槽道1131上方处设有第一凸扣1132及其下方处的扣孔1133,再在底座11上表面相邻于第一边框112处设有复数螺柱114及插槽115,且底座11下表面所设的环状沟槽116内为安装有凸出的防滑胶条117。

再者,外框12上下二侧处为分别具有阶面状的对接面121,并在对接面121上都形成有纵向的嵌板1211,且外框12下方对接面121处的嵌板1211上剖设有复数卡槽1212,而外框12外表面上设有斜向的穿孔122及不同开口形状的复数槽孔123,并在外框12内壁面处设有向内凸出的固定座124,且固定座124内部所具有的嵌置槽1241内装设有可为磁铁的磁性体14,再在外框12外表面上设有对应于磁性体14处的凹槽125。

然而,上述的上盖13周边处形成有上表面具弧形导角的第二凸缘131,并在第二凸缘131内侧处形成有向下延伸的第二边框132,且第二凸缘131与第二边框132之间形成有开口向下的凹陷状定位环槽1311,而第二边框132内壁面处设有具弹性扣片1331的复数卡扣部133,并在各二相邻卡扣部133之间都形成有至少一个上让槽1321,且各卡扣部133的弹性扣片1331下方处设有向内转折的第二凸扣1332,再在上盖13下表面设有一透孔134及位于透孔134周围处的复数嵌合柱135及抵压块136;另,上盖13的透孔134处为结合有导光体15一端处的立柱151,并在立柱151相邻于导光体15处朝外形成有抵持于上盖13下表面的水平固定板152,且固定板152位于立柱151二侧处设有可供嵌合柱135嵌入于其内的定位孔153。

该电气模块2设有具接点组211的电路板21,并在电路板21上设有控制电路22,而控制电路22通过接点组211电性连接有传输线23一端处的导线组231,并在导线组231的另一端处设有一通用序列汇流排(USB)介面规格的接头232,且控制电路22设有至少一个可为主控单元、影像信号处理单元、USB信号处理单元与网路信号转换单元的处理单元221及发光元件222,再由处理单元221电性连接有连接介面24的复数影像信号输出埠241、至少一个USB连接器242及一网路连接器243。

此外,上述的电路板21周缘处为朝接点组211向内剖设有缺口212及可供网路连接器243安装定位于其内的破孔210,并在电路板21表面上设有复数通孔213,且各通孔213内分别穿设有螺丝214,而传输线23相邻于接头232处的导线组231外部为套设有被吸附件233的磁扣2331,但于实际应用时,被吸附件233也可为一铁、钴、镍等铁磁性材料所制成,并在传输线23远离接头232一端处的导线组231外部套设有衬套234,且衬套234外部凸设有卡块2341。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22的第一个处理单元221为可支援USB Type-C(又称USB-C)介面规格的主控单元,并由第一个处理单元221分别电性连接有用以接收视讯标准介面(DP)信号转换成类比(如VGA)与数位信号(如HDMI或DVI)同步输出的第二个处理单元221,以及可将USB信号(如

USB3.0)转换成一对多USB信号(如USB2﹒0、3﹒0、3.1等)输出的第三个处理单元221,且第三个处理单元221电性连接有可将USB信号转换成网路信号(LAN)输出的第四个处理单元221,而控制电路22的第二个处理单元221为电性连接有连接介面24的第一个影像信号输出埠241(如VGA连接器)及第二个影像信号输出埠241(如HDMI或DVI连接器),并由第三个处理单元221电性连接有连接介面24的第一个USB连接器242(如USB Type-C连接器)及第二个USB连接器242(如USB3.0、Mini USB或Micro-USB等连接器),且第一个USB连接器242为电性连接于传输线23的导线组231,便可具备有支援USB电力输送传输规格而容许传输线23提供功率和资料传输功能;又,控制电路22的第四个处理单元221为电性连接有连接介面24的网路连接器243(如RJ45连接器)。

当本实用新型于组装时,系先将电气模块2的电路板21为置入于壳体1的外框12内部,并使连接介面24位于电路板21周边处定位的影像信号输出埠241、USB连接器242及网路连接器243分别侧向穿出而外露于外框12相对应的槽孔123处,且传输线23的导线组231横向穿过外框12的穿孔122,再与电路板21的接点组211焊固形成电性连接,以及导线组231外部的衬套234通过电路板21的缺口212处向下插入于底座11的插槽115内,使传输线23受到拉扯时不易脱落或损坏,而后便可将外框12下方处的对接面121以嵌板1211向下嵌入于底座11位于第一凸缘111与第一边框112间的卡制环槽1111内,并使嵌板1211的卡槽1212与卡制环槽1111内的定位凸肋1112相互嵌卡,且电路板21底面处抵靠于底座11的复数螺柱114顶部上,便可将螺丝214分别穿过电路板21的通孔213后,再螺入于螺柱114内,使电路板21与底座11稳固的结合成为一体。

续将上盖13罩覆于外框12上方处,其第二边框132便会向下伸入至外框12内,并由卡扣部133的弹性扣片1331分别向下抵持于底座11位于扣持部113的第一凸扣1132上,且待弹性扣片1331下方处的第二凸扣1332沿着限位槽道1131越过至第一凸扣1132下方处,便可将第二凸扣1332扣持于第一凸扣1132及其扣孔1133内,同时使外框12上方处的对接面121以嵌板1211向上嵌入于上盖13位于第二凸缘131与第二边框132间的定位环槽1311内,并由上盖13配合底座11相对夹抵于外框12上下二侧处稳固的结合成为一体,且上盖13的抵压块136向下抵持于外框12位于固定座124内的磁性体14顶部,同时使导光体15下方处对应于电路板21的发光元件222处,以组构成一扁平状的圆形壳体1,便可完成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组装。

当壳体1组装完成后内部形成有可收容电气模块2的容置空间10,并在外框12外表面上位于底座11与上盖13的第一凸缘111、第二凸缘131间形成有凹陷状的纳线空间120,且可通过第一边框112、第二边框132的下让槽1121与上让槽1321,使连接介面24的影像信号输出埠241、USB连接器242及网路连接器243在组装的过程中不会受到阻挡,也可有效降低壳体1的高度,使整体更为小型化、便于携带且外型美观,此种壳体1的底座11、外框12与上盖13卡扣组装结合的方式,不但可简化整体结构与开模到射出成型制造的困难度,并可方便对位使组装作业上更为便利,以有效节省组装所耗费的工时与成本,进而达到组装容易、结构稳固的功效。

当本实用新型于使用时,系先将传输线23的接头232插接于电子装置3(如电脑、笔记本电脑或智慧型手机等)USB-C介面规格的插座内,并由电子装置3通过传输线23来提供控制电路22信号,以及USB电力输送功率和资料传输的功能,且二台外部设备4(如屏幕、投影机等)的对接传输线41(如影像传输线)以连接埠411分别对接于连接介面24的影像信号输出埠241(如VGA连接器、HDMI或DVI连接器),便可凭借处理单元221来将电子装置3端输出的视讯标准介面(DP)信号转换成类比信号(如VGA)与数位信号(如HDMI或DVI),并由连接介面24的影像信号输出埠241通过对接传输线41同步输出至二台外部设备4进行画面显示,且电气模块2可模块化安装于壳体1内部,以减少占用的体积,使扩充基座使用更为方便且易于携带,也可满足充电和显示的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者也可将其他外部设备4(如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慧型手机等)的对接传输线41(如USB传输线)以USB接头412分别插接于连接介面24的USB连接器242(如USB Type-C、USB3.0连接器),并由另一台外部设备4(如宽频数据机、机上盒、多媒体服务平台等)的对接传输线41以RJ45接头413插接于连接介面24的网路连接器243,即可通过控制电路22的处理单元221来将电子装置3端的电源直接传输至连接介面24的USB连接器242,以及USB信号转换成一对多USB信号(如USB3.0Signal、USB3.1Signal等)作扩充分配分别传输至USB连接器242,且USB信号转换成网路信号(LAN)传输至网路连接器243,便可提供给多台外部设备4进行双向充电和资料传输的功能,更具实用性与适用性的效果。

请搭配参阅图7、图8、图9、图10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传输线于收线时的俯视图、磁吸定位前的侧视图及磁吸定位后的侧视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当使用者欲对扩充基座进行收线或携带时,可将电气模块2延伸出壳体1外部的传输线23沿着外框12卷绕于纳线空间120内,并使导线组231外部的被吸附件233对正于外框12外表面上的凹槽125处后,便可凭借外框12内部固定座124所装设的磁性体14磁性吸附于磁扣2331平整状的吸附面2332上,使被吸附件233可确实定位于凹槽125内,以防止接头232受到外力影响脱落或传输线23受到过度拉扯而损坏,甚至是电性连接失效的情况发生,也可凭借扳动于接头232上的作用力为大于被吸附件233与磁性体14间的磁吸力,让使用者方便将传输线23的接头232取下,并提高使用上的便利性。

是以,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壳体1的底座11上为依序组装有外框12及上盖13,并在底座11的第一边框112外表面上设有复数扣持部113,以及上盖13的第二边框132内壁面处设有与扣持部113扣合定位的复数卡扣部133,且外框12内装设有一磁性体14,而壳体1内部的容置空间10安装有电气模块2的电路板21,其控制电路22电性连接有传输线23延伸至壳体1外部的导线组231及外露于外框12外表面上的连接介面24,并由传输线23卷绕于外框12外表面上位于底座11与上盖13的第一凸缘111、第二凸缘131间所形成的纳线空间120内,且导线组231相邻于另一端接头232处套设的被吸附件233与磁性体14磁性吸附定位,此种壳体1的底座11、外框12与上盖13卡扣组装的方式,不但可简化整体结构,并可方便对位使组装作业上更为便利,以有效节省组装所耗费的工时与成本,进而达到组装容易、结构稳固的功效。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