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酸蓄电池上盖排气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04822阅读:1114来源:国知局
铅酸蓄电池上盖排气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上盖排气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铅酸蓄电池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气体,为保证电池安全,电池上盖往往会设计出排气结构。一般铅酸蓄电池都是靠安全阀在一定压力下开启,放出气体,然后通过排气孔排到外界。但电池产生的气体往往会携带酸雾一起排出,造成客户端配套使用设备的腐蚀,引起客户投诉并索赔,若是批量性的严重情形则赔偿损失将无法预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改进,提供一种铅酸蓄电池上盖排气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铅酸蓄电池上盖排气结构,包括上盖本体,所述上盖本体内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由左至右间隔设置有若干隔板,隔板将凹槽隔成若干的单格,所述单格内设置有连通电池内部的筒状柱,所述筒状柱上端设置有安全阀,所述凹槽上设置有密封盖片,所述隔板上侧面前部或后部设置有通孔,相邻的隔板通孔设置有位置不同,凹槽右侧设置有连通外界及最右侧的单格的排气孔,最右侧的单格内设置有滤气片。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盖片下侧面外周设置有与凹槽上表面进行焊接的超声波焊线,所述密封盖片下侧面由左至右间隔设置若干与隔板一一对应的加强焊接点。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孔设置在密封盖片上不设置在凹槽上,所述密封盖片下侧面设置有固定滤气片的安装槽部,安装槽部与排气孔同轴心,滤气片设置在安装槽部内,滤气片所在的单格内不设置筒状柱,滤气片所在的单格内底部设置于支撑滤气片的支撑柱。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上至少设置一个排气孔,设置多个排气孔时,各个排气孔间隔设置,与滤气片所在的单格相邻的单格内设置筒状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以正常排出电池产生的气体,又可以防止电池的酸液泄漏到外界,从而保护环境和使用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电池上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中:

1-上盖本体;2-安全阀;3-密封盖片;4-排气孔;5-凹槽;6-隔板;7-单格;8-筒状柱;9-滤气片;10-通孔;11-超声波焊点;12-加强焊接点;13-安装槽部;14-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如图2-5所示,一种铅酸蓄电池上盖排气结构,包括上盖本体1,所述上盖本体1内设置有凹槽5,所述凹槽5内由左至右间隔设置有若干隔板6,隔板6将凹槽5隔成若干的单格7,所述单格7内设置有连通电池内部的筒状柱8,所述筒状柱8上端设置有安全阀2,所述凹槽5上设置有密封盖片3,所述隔板6上侧面前部或后部设置有通孔10,相邻的隔板6通孔10设置有位置不同,凹槽5右侧设置有连通外界及最右侧的单格7的排气孔4,最右侧的单格7内设置有滤气片9,当电池内部产生气体后,压力大于安全阀2的开启压力时,安全阀2开启,气体携带酸雾排出到各个单格7中,因为各个单格7只有一个通孔10相连通,所以气体要排出到外界,就只能通过“迷宫式”的通孔10,因为路径较远,绝大部分酸雾被冷凝成细小酸液,停留在各个单格7中;而气体携带着少数酸雾到达最右侧的单格7,因为存在滤气片9,酸雾就全部被阻隔,只有气体排出到外界,这样就达到完全把酸雾“锁”在电池内,保证酸液不会泄漏到外界,从而保护环境和使用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盖片3下侧面外周设置有与凹槽5上表面进行焊接的超声波焊线11,所述密封盖片3下侧面由左至右间隔设置若干与隔板6一一对应的加强焊接点12,这样可以保证盖上密封盖片3后,各个单格7只能各个隔板6上的通孔10进行排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气孔4设置在密封盖片上不设置在凹槽5上,所述密封盖片下侧面设置有固定滤气片9的安装槽部13,安装槽部13与排气孔4同轴心,滤气片9设置在安装槽部13内,滤气片9所在的单格7内不设置筒状柱8,滤气片9所在的单格7内底部设置于支撑滤气片9的支撑柱1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盖上至少设置一个排气孔4,设置多个排气孔4时,各个排气孔4间隔设置,与滤气片9所在的单格7相邻的单格7内设置筒状柱8。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