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冷式电池冷却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88499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冷式电池冷却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冷式电池冷却炉。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及相应市场的推广,目前,锂离子电池具有电压高、能量高、循环使用次数多、存储时间长等优点,在大中型电动设备和汽车上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电池性能要求高、安全性越来越重要,导致了对电池生产制做工艺的要求越来越高。电池生产的工艺过程中,软包电池需要进行高温高压测试,硬包电池也需经过高温测试,测试过后的电池由于还处于高温状态,不能进行下一工序,需要待电池冷却降温之后再进行。

传统的生产工艺中,电池冷却多为闲置于堆放区进行风冷,这种冷却方式速度慢,效率低,耗时长。也有部分采用风冷机对电池进行风冷,其风冷机由风箱、输送滑轨组成,风箱上端沿输送方向设置一进风口和一出风口,输送滑轨由皮带传动的若干滚轮组成,电池的放入采用人工放置,这种结构缺点也很明显:

第一,设置单个进风口和单个出风口,风流量有限,冷却效果有限;

第二,风箱为普通框架结构,风流于其内通过时,不能有效的作用于电池表面,冷却效果差;

第三,采用人工放置,生产效率低,人力成本高,且不能保证每个电池通过风箱的时间一致,冷却质量不一。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置有多个进风口和出风口来控制风流量的,通风道内设计风刀对风流进行导向而使其充分作用于工件表面进行热量交换的,可适用于工业化自动化生产的电池冷却炉。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冷式电池冷却炉,包括:

底座;

风箱,风箱设于底座上端,其内形成有通风道,风箱上设有分别用于送风的进风口和排风的出风口;

输送装置,输送装置设于底座上并穿过通风道,用于固定工件穿过通风道而进行热量交换;

检测机构,检测机构设于输送装置的上料端,用于检测上料端是否存在遮挡物,避免因存在遮挡物而使上料机械手受损。

进一步的,风箱包括:

安装框架,安装框架固定安装于底座上端,安装框架相对的两侧密封,对应的另外两侧形成通道,通道两端设有挡 风条,挡风条用于阻挡风流从通道的端部流出,通道两侧设有风刀,风刀用于通道内风流的导向;

上箱体,上箱体枢接于安装框架上端,上箱体上端一侧设有若干进风口,另一侧设有若干出风口;上箱体内设有存气箱,存气箱上端连通进风口并隔开进风口和出风口,存气箱远离出风口的一侧设为开口而与通道连通;

下箱体,下箱体固定安装于安装框架下端,下箱体内设有若干挡风板,挡风板用于风流的导向;

进风口、存气箱、通道、下箱体和出风口形成通风道,风流从进风口进入存气箱,再由存气箱一端的开口流入通道,经过风刀和档风板的作用而从出风口排出。

进一步的,输送装置包括:

滑轨,滑轨穿设于通道内并固定连接底座,滑轨上设有若干滚轮,以用于承载工件;

推送机构,推送机构设于滑轨上,用于推进滑轨上的工件穿过通道而完成热量交换。

进一步的,检测机构包括第一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器,第一感应器设于滑轨的上料点的两侧,用于检测上料点是否存在遮挡物;第二感应器相对于滑轨设于第一感应器的输送后方,且与第一感应器之间的距离大于单个工件的长度,用于检测输送过程中上料点的工件是否完全退出上料点。

进一步的,推送机构包括:

四个齿轮,四个齿轮分别枢接于滑轨的四角;

两组链条,两组链条分别沿输送方向绕设于滑轨一侧的两个齿轮上;

若干推料杆,若干推料杆垂直于输送方向固定安装于两侧的链条上,相邻两推料杆之间的距离大于单个工件的长度;

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设于底座上,传动连接链条或齿轮,以用于驱动推料杆运动。

进一步的,推送机构还包括:

链条调节组件,链条调节组件作用于链条和驱动机构上,用于在上料时,上料点于每相邻的两推料杆之间形成的推料区的位置固定,而避免因行进误差导致上料时工件与推料杆产生干涉。

进一步的,链条调节组件包括:

若干第四感应器,第四感应器安装于于相邻的两推料杆之间,且与该推料区工作的推料杆之间的距离大于单个工件的距离,用于检测上料点于推料区的位置是否有误差;

控制器,控制器电连接第四感应器和驱动机构,用于根据第四感应器的检测结构调节驱动机构,使上料点于每相邻的两推料杆之间形成的推料区的位置固定。

进一步的,输送装置还包括导向机构,导向机构设于滑轨上,用于保持输送过程中工件沿直线运动。

进一步的,导向机构包括:

导向板,导向板设于滑轨上端,其上沿输送方向设有若干行进槽道,上料机械手将工件放置于上料点的行进槽道内,推送机构再将工件推送穿过通风道完成热量交换。

进一步的,行进槽道内设有第三感应器,第三感应器用于检测所在行进槽道内是否有工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工作效率高,可适用于工业化自动化生产:

第一,设置多个进风口和出风口,可以将每个进风口都单独连接一送风机来实现风流量的控制;

第二,在风箱内设置风流导向的风刀,使风流与工件表面充分接触,热量交换效果好;

第三,输送装置的上料端设置用于检测遮挡物的检测机构,可在用于机械手上料时,避免因存在遮挡物而使上料机械手受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输送装置与风箱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存气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下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风箱内的风流与输送装置的工作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滑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推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6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10是图8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风冷式电池冷却炉,包括:

底座1;

风箱,所述风箱设于底座1上端,其内形成有通风道,风箱上设有分别用于送风的进风口31和排风的出风口32;

输送装置2,所述输送装置2设于底座1上并穿过通风道,用于固定工件穿过通风道而进行热量交换;

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设于输送装置2的上料端,用于检测上料端是否存在遮挡物,避免因存在遮挡物而使上料机械手受损。

如图2至图5所示,其中风箱包括安装框架4,所述安装框架4通过螺钉或焊接固定安装于底座1上端,安装框架4长度较长的两侧密封,对应的另外两侧形成通道,通道两端设有挡风条,所述挡风条用于阻挡风流从通道的端部流 出,通道两侧(即密封的两侧内壁)设有风刀34,所述风刀34倾斜向下设置,以用于将风流导向输送装置;上箱体3,所述上箱体3枢接于安装框架4上端,上箱体3上端一侧设有四个进风口31,另一侧设有两个出风口32,上箱体3内设有存气箱33,所述存气箱33的结构如图3所示,其上端通过螺钉或点焊固定连接上箱体3,存气箱33连通进风口31并隔开进风口31和出风口32,存气箱33远离出风口32的一侧设为开口而与通道连通,并且其隔开出风口32的一端设置弧面,以便于风流的导出;下箱体5,所述下箱体5通过螺钉或焊接固定安装于安装框架4下端,下箱体5内的两端分别倾斜设置一挡风板51,所述挡风板51用于风流的导向。

如图5所示,所述进风口31、存气箱33、通道、下箱体5和出风口32形成通风道,风流通过送风机从进风口31进入存气箱33,再由存气箱33一侧的开口流入通道,经过风刀34和档风板51的作用而从出风口32排出。

本实施例于上箱体3和安装框架4之间设置一旋钮,旋钮转动设置于安装框架上,其上端通过卡扣卡脚配合的方式与上箱体3实现卡接。在维修维护时,可以将上箱体3翻转打开来观察内部情形,而不用大范围的拆卸,极大地简化了、降低了维护维修难度。

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输送装置2包括:滑轨21,所 述滑轨21穿设于通道内并固定连接底座1,滑轨21上设有若干滚轮22,以用于承载工件;推送机构,所述推送机构设于滑轨21上,用于推进滑轨21上的工件穿过通道而完成热量交换。如图8所示,其中推送机构包括四个齿轮25,所述四个齿轮25分别枢接于滑轨21的四角;两组链条24,所述两组链条24分别沿输送方向绕设于滑轨21一侧的两个齿轮25上;若干推料杆23,所述若干推料杆23垂直于输送方向固定安装于两侧的链条24上,相邻两推料杆23之间的距离大于单个工件的长度;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于底座1上,传动连接链条24或齿轮25,以用于驱动推料杆23运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设置为一驱动电机,并传动连接一齿轮25来驱动链条24和推料杆23运动。

并且为了实时监控链条24的行进误差,如图10所示,推送机构还设置一链条调节组件,该链条调节组件包括若干第四感应器29,所述第四感应器29安装于于相邻的两推料杆23之间,且与该推料区工作的推料杆23之间的距离大于单个工件的距离,用于检测上料点于推料区的位置是否有误差;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第四感应器29和驱动机构,用于根据第四感应器29的检测结构调节驱动机构,使上料点于每相邻的两推料杆23之间形成的推料区的位置固定。

在上料区机械手将工件放入推料区后,链条24、第四感应器29和推料杆23同步运动,而工件在滚轮22上静止不 动,由于第四感应器29与推料杆23之间的距离大于工件的长度,因此,在第四感应器29运动出工件的遮挡区后,推料杆23才开始推动工件运动,控制器通过该时间进行驱动控制,使每个推料区经过上料点时,上料点于该推料区的相对位置不变。

如图9所示,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第一感应器27和第二感应器26,所述第一感应器27设于滑轨21的上料点的两侧,用于检测上料点是否存在遮挡物;所述第二感应器26相对于滑轨21设于第一感应器27的输送后方,且与第一感应器27之间的距离大于单个工件的长度,用于检测输送过程中上料点的工件是否完全退出上料点。

本实施例中为了保持输送过程中工件沿直线运动,输送装置2于滑轨21上还设置一导向机构。该导向机构设置为一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固定安装于滑轨21上端,导向板沿输送方向设有若干行进槽道,上料机械手将工件放置于上料点的行进槽道内,推送机构再将工件推送穿过通风道完成热量交换。并且为了实现全面监控以确保加工冷却质量和及时发现设备运行问题,所述行进槽道内设有第三感应器28,所述第三感应器28用于检测所在行进槽道内是否有工件。

本实施例的一种风冷式电池冷却炉,为了简化组装工序和降低生产成本,下箱体5采用分体式组装,即将下箱体5分成两段进行组装。滑轨21安装于底座上端,下箱体5安 装于底座1内并位于滑轨21下端,安装框架4包覆滑轨21两侧并固定连接底座1。本实施例中的工件可以是电池,也可以是其他需要并可采用本设备进行冷却的物品。并且滑轨21末端设置定位模埠,以用于工件推至滑轨21末端时的定位,便于取料机械手取料。

本实施例的一种风冷式电池冷却炉,工作时,第一感应器27检测确认滑轨21的上料点无遮挡物后,上料机械手将工件放入上料点的每个槽道内,第一感应器27断开。在机械手放置完成后,驱动电机启动,推料杆23推动工件前行通过第二感应器26,第二感应器26的状态经过连通-断开-连通形成一个电信号确认此次上料的工件全部退出上料点,上料机械手在第一感应器27检测确认无遮挡物后再次上料。如图5所示,风箱内,风流从进风口31导入,在风刀34和挡风板51的作用下向滑轨21方向流动,充分流经工件表面后从出风口32排出。

本实施例的一种风冷式电池冷却炉,结构设计合理,工作效率高,可适用于工业化自动化生产:

第一,设置多个进风口和出风口,可以将每个进风口都单独连接一送风机来实现风流量的控制;

第二,在风箱内设置风流导向的风刀,使风流与工件表面充分接触,热量交换效果好;

第三,输送装置的上料端设置用于检测遮挡物的检测机 构,可在用于机械手上料时,避免因存在遮挡物而使上料机械手受损。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以实施例1为主体,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导向机构设置为若干间距可调的导向条,导向条安装在滑轨21上端,相邻的两导向条之间形成工件的行进槽道。

如此设计,可使一个导向机构适用于多种宽度工件的导向,而不需更换特定的设有导向槽的导向板,节省了成本,简化了部件结构。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实施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设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