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电路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14124发布日期:2018-06-16 00:59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LED电路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LED电路板。



背景技术:

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半导固体发光器件,LED的核心部分是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组成的晶片,当电流从LED的阳极流向阴极时,半导体晶体就发出从紫色到红色不同颜色的光线,其光的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由于LED具有寿命长、节能、环保等优点,因此越来越得到用户的青睐,目前LED除了在信号指示领域得到大量应用外,其在照明和显示领域也正在被广泛应用。

在背光灯条(LightBar)的可靠性设计中,考虑到背光模组使用、运输过程中会有各种震动甚至摔落现象发生,LightBar上的LED有可能因此发生掉落,影响背光模组画面,因此LED必须能承受一定的推拉力。

LED在使用时需要焊接在电路板上,现有的LED通过位于LED底面的两侧的焊盘与电路板焊接,LED能承受的推拉力不大,容易与电路板2分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LED电路板,以加强LED与电路板的连接强度,减少LED掉落的概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为:

一种LED电路板,包括LED和电路板,所述LED的底部垂直设置有固定柱,所述电路板的相应位置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柱伸入所述固定孔内使得所述LED与所述电路板连接在一起,且所述固定柱与所述固定孔过盈配合;所述电路板包括陶瓷底板,所述陶瓷底板作为固定板;绝缘层,放置于所述陶瓷底板上方,与所述陶瓷底板固定连接;以及导电层,放置于所述绝缘层上方,具有用于连接所述LED的芯片电极,所述芯片电极置于所述固定孔内,所述芯片电极与所述陶瓷底板相对固定并具有热传导配合面。

所述导电层上位于所述LED两端位置处设置有绝缘凸块,所述绝缘凸块上设置有卡扣,所述LED卡入所述卡扣中,所述固定柱伸入所述固定孔内使得所述LED与所述电路板连接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LED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所述固定柱,每个所述固定柱均对应设置有所述固定孔。

优选地,所述卡扣上设置有弹簧。

优选地,所述固定孔的最底端位于所述绝缘层内,所述固定柱的长度与所述固定孔的深度相适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导电层上位于LED两端位置处设置有绝缘凸块,绝缘凸块上设置有卡扣,LED卡入卡扣中,固定柱(11)伸入固定孔(21)内使得LED与电路板(2)连接在一起,因此能加强LED与电路板的连接强度,减少LED掉落的概率。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装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LED1与电路板5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LED1与电路板5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LED电路板,包括LED1和电路板5,所述 LED1的底部垂直设置有固定柱11,所述电路板5的相应位置设置有固定孔6,所述固定柱11伸入所述固定孔6内使得所述LED1与所述电路板5连接在一起,且所述固定柱11与所述固定孔6过盈配合。

所述电路板5包括:

陶瓷底板2,所述陶瓷底板2作为固定板。

绝缘层3,绝缘层3放置于所述陶瓷底板2上方,与所述陶瓷底板2固定连接;

导电层4,导电层4放置于所述绝缘层3上方,具有用于连接所述LED1的芯片电极,所述芯片电极置于所述固定孔6内,所述芯片电极与所述陶瓷底板2 相对固定并具有热传导配合面。

在所述导电层4上位于所述LED1两端位置处设置有绝缘凸块7,所述绝缘凸块7上设置有卡扣8,所述LED1卡入所述卡扣8中,所述固定柱11伸入所述固定孔6内使得所述LED1与所述电路板5连接在一起。所述卡扣8上设置有弹簧9,当LED1卡入所述卡扣8中后,在弹簧9的作用下卡扣8弹回,并卡住LED1使得LED1与电路板5连接牢固。

所述LED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固定柱11,每个所述固定柱11均对应设置有所述固定孔6。

所述固定孔6的最底端位于所述绝缘层3内,所述固定柱11的长度与所述固定孔6的深度相适应。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导电层4上位于LED1的两端位置处设置有绝缘凸块7,绝缘凸7块上设置有卡扣8,LED1卡入卡扣8中,固定柱11伸入固定孔6内使得LED1与电路板5连接在一起,因此能加强LED1与电路板5的连接强度,减少LED1掉落的概率。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装配。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