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线束装配的电子元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19715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线束装配的电子元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线束装配的电子元件。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线束生产中,为了实现三极管和电阻功能,是将三极管和电阻通过连接钉连接到电线回路中,被包裹在线束中实现功能。这个实用新型就是将接插件针脚定义,将三极管和电阻同时外置,通过回路对插在接插件上实现其功能。目前大多数线束生产中,从技术上讲有两处缺点:1)连接钉压接后,要通过热缩管对电阻和三极管进行绝缘和防护,可热缩管在进行热缩的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元件的损坏及失效。2)在生产过程中虽然有热缩管的防护,在线束内部包裹的时候,有可能导致电阻和三极管的折断,造成元件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便于线束装配的电子元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即解决了线束生产中对电阻和三极管的损害的问题,防止元件失效,降低元件的损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便于线束装配的电子元件,包括:上盖和底盘组件,所述上盖侧面设有按压条,所述底盘组件扣合在上盖内,且由按压条卡合;所述按压条呈长条状,按压条的底边、两侧边与上盖侧面分离,按压条的顶边与上盖的侧面形成一体结构,按压条的底部设有卡扣,且卡扣位于上盖内侧方向的按压条上,所述卡扣能将底盘组件卡合在上盖的内部;所述按压条外侧靠近按压条顶部设有凸出部,按压凸出部后,按压条的底部在反作用力条件下向外张开,带动卡扣运动,从而使底盘组件与上盖分离;所述底盘组件包括基板,在基板一侧设有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在基板的另一侧嵌设有插头;

进一步的,第二电路板贴合在基板上,且第二电路板与插头电联接,第一电路板垂直于第二电路板且二者电联接;在第一电路板上设有电子元件;所述电子元件为晶体管和/或电阻件,电子元件可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更换;

进一步的,上盖顶部设有若干互相平行的长条状散热孔;

进一步的,上盖顶部内侧设有若干上盖加强筋,且上盖加强筋垂直于散热孔的长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按压条顶边与上盖连接处设有按压条加强筋,所述按压条加强筋设置在上盖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的底部边缘的内侧还设有限位槽,在基板的边缘处设有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能插入在限位槽内互相对准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为方形结构,在两个相对侧面上设有按压条,在另外的两个相对侧面上设有限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基板为方形结构,在两个相对的侧边处设有限位凸块,在另外的两个相对的边上设有底盘加强筋,所述底盘加强筋与配合后的上盖上的按压条的位置相对;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子元件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元器件的焊接效率高,可操作性强,实用性强,且上盖与基板拆卸更换方便,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同时,在线束装配领域中避免单一实现功能及繁琐的操作过程,避免元件损坏及失效。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子元件分离后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上盖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上盖外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上盖内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底盘组件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盖;11-按压条;110-凸出部;12-卡扣;13-限位槽;14-散热孔;15-上盖加强筋;2-底盘组件;21-基板;22-插头;23-第一电路板;24-第二电路板;25-限位凸块;26-晶体管;27-电阻件;28-底盘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结合图1、图2所示,一种便于线束装配的电子元件,包括上盖1和底盘组件2,所述上盖1侧面设有按压条11,所述底盘组件2扣合在上盖1内,且由按压条11卡合;所述按压条11呈长条状,按压条11的底边、两侧边与上盖1侧面分离,按压条11的顶边与上盖1的侧面形成一体结构,按压条11的底部设有卡扣12,且卡扣12位于上盖1内侧方向的按压条11上,所述卡扣12能将底盘组件2卡合在上盖1的内部;所述按压条11外侧靠近按压条11顶部设有凸出部110,按压凸出部110后,按压条11的底部在反作用力条件下向外张开,带动卡扣12运动,从而使底盘组件2与上盖1分离;所述底盘组件2包括基板21,在基板21一侧设有第一电路板23和第二电路板24,在基板21的另一侧嵌设有插头22,第二电路板24贴合在基板21上,且第二电路板24与插头22电联接,第一电路板23垂直于第二电路板24且二者电联接;在第一电路板23上设有电子元件;所述电子元件为晶体管26和/或电阻件27,电子元件可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更换;

结合图3、图4和图5所示,其中,上盖1顶部设有若干互相平行的长条状散热孔14;其中,上盖1顶部内侧设有若干上盖加强筋15,且上盖加强筋15垂直于散热孔14的长方向;其中,所述按压条11顶边与上盖1连接处设有按压条加强筋,所述按压条加强筋设置在上盖1内侧;图中未示出按压条加强筋结构;其中,所述上盖1的底部边缘的内侧还设有限位槽13,在基板21的边缘处设有限位凸块25,所述限位凸块25能插入在限位槽13内互相对准配合;其中,所述上盖1为方形结构,在两个相对侧面上设有按压条11,在另外的两个相对侧面上设有限位槽13;其中,所述基板21为方形结构,在两个相对的侧边处设有限位凸块25,在另外的两个相对的边上设有底盘加强筋28,所述底盘加强筋28与配合后的上盖1上的按压条11的位置相对,所述底盘加强筋28和按压条加强筋能增加基板21与上盖1卡合处的疲劳强度,减少因反复扣压上盖1使基板或按压条破损;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需要线束装配的电子元件,如电阻件、三极管或二极管焊接于第一电路板上,形成一体化结构元件,扣压上盖后,将组合后的上盖与底盘组件作为整体化的元件插入在所需要的电路中,极大的减少了晶体管和电阻件的损坏,同时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按压条结构方便上盖的拆卸,当某个电阻或晶体管损坏后直接重新焊接相应元件即可,避免了上盖与底盘组件扣合不能再拆的问题发生,能实现上盖与底盘组件的循环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造一种电阻与三极管同时实现功能的元件,避免单一实现功能及繁琐的操作过程,方便操作且避免元件损坏及失效;且本设计结构简单,元器件的焊接效率高,可操作性强,实用性强,且上盖与基板拆卸更换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