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性卡扣自吸收纳式电子连接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05195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磁性卡扣自吸收纳式电子连接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连接线,属于电子设备配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一般家庭当中都需要使用多根电子连接线,比如耳机线、充电线、数据线、网线、各种电器线和电子设备线等,无论是手机的充电线还是听音乐的耳机,又或是家用电器(电风扇、电饭煲线、火锅等)的电源线、电子设备线、插排线等,使用率都很高,不使用时极易与其他物品缠绕,有时还会自相缠绕,需要使用时还需费心解开缠绕的线,费时费力,外出旅行时,各种线相互缠绕,不易收拾,而且占用箱包空间,不方便也不美观,因此如何解决多根电子连接线不易收纳、易缠绕的缺陷成为业内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电子连接线不易收纳、易缠绕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磁性卡扣自吸收纳式电子连接线,大大减少线的缠绕问题,不仅方便还美观,并且减少了线头部件的断裂和磨损。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磁性卡扣自吸收纳式电子连接线,至少包括导线、包裹于导线上的绝缘塑封层和位于导线两端的插头,所述绝缘塑封层上套设有2个以上间隔分布的磁性卡扣,磁性卡扣的两个磁极分别位于其上、下表面上,各磁性卡扣位于同一侧的磁极按电子连接线长度方向南北极交替排布;所述磁性卡扣由上夹板、下夹板、弹性连接件和卡扣结构构成,上夹板和/或下夹板中封装有磁铁,所述上夹板与下夹板平行设置,弹性连接件和卡扣结构分布于上、下夹板的两侧,连接上夹板与下夹板,上夹板、下夹板、弹性连接件和卡扣结构所围成的空间构成卡口。

所述卡口为扁平口或圆口。

所述卡口为扁平口,其中部外扩构成弧形扩展口,弧形扩展口由上夹板的下表面与下夹板的上表面上开设的弧形凹口构成。

所述卡口上设有卡齿。

所述卡扣结构由扣板、扣槽、安装孔、弹簧和卡销构成,扣板垂直固定于上夹板的下表面上,扣槽和安装孔均开设于下夹板中并且相互连通,所述扣槽呈竖向分布、安装孔呈水平分布,弹簧和卡销顺序安装于安装孔中,所述安装孔位于扣槽上方,其上槽壁以及卡销中均开设有竖通孔,卡销的竖通孔孔径小于扣槽的孔径。

所述卡扣结构由扣板、扣槽、安装孔、弹簧和卡销构成,扣槽竖直开设于下夹板中,安装孔水平开设于上夹板中,其下槽壁中开设有竖通孔,弹簧和卡销顺序安装于安装孔中,扣板垂直固定于卡销上并且贯穿竖通孔。

所述扣板上设有扣齿,或者扣板以及扣槽内表面上均设有扣齿。

所述卡扣结构由扣带和扣点构成,扣带和扣点分别位于上、下夹板上并且位于同侧,扣带上开设有扣孔。

所述卡扣结构由扣带、扣点以及用于扣带穿过的扣道构成,扣带和扣点均位于上夹板上,扣道开设与下夹板上,扣带上开设有扣孔。

所述上、下夹板的外表面为平面、凹面或与凹面相匹配的凸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磁性卡扣自吸收纳式电子连接线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磁性卡扣自吸收纳式电子连接线,不改变原有线绳结构,在绝缘塑封层上直接套设多个间隔分布的磁性卡扣,利用磁性卡扣的磁吸力使得线绳自动吸引,由于磁性卡扣紧固于线绳上,二者不可分离,磁性卡扣自动吸合的过程即为电子连接线自动整理、收纳的过程,从而使得电子连接线具有自我整理捆扎的功能。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磁性卡扣自吸收纳式电子连接线中,各磁性卡扣位于同一侧的磁极按顺序交替分布,收纳时磁性卡扣吸引两侧的异极磁性卡扣,使得电子连接线按顺序聚合在一起,不会缠绕,使用时只需手持线两端轻轻一拉,即可将电子连接线舒展开,使用极其方便。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磁性卡扣自吸收纳式电子连接线中,磁性卡扣套于绝缘塑封层上,打开磁性卡扣可调节其在绝缘塑封层上的位置,便于选择最合适的缠绕方式,可按顺序蛇形收束,也可采用8字法缠绕或者环形缠绕;磁性卡扣扣合后其内表面的卡齿增加磁性卡扣与绝缘塑封层之间的摩擦,确保磁性卡扣不会移位;磁铁封装于上、下夹板中,上、下夹板可对质脆、易断裂破损的磁铁提供有效保护。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磁性卡扣自吸收纳式电子连接线中,磁性卡扣外表面为凹面、凸面或平面,当为凹、凸面时,相邻磁性卡扣的外表面凹凸配合,使得相邻磁性卡扣自动对位,更易于收纳,当采用平面时,磁性卡扣之间吸合力大,收纳更稳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磁性卡扣自吸收纳式电子连接线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1的磁性卡扣的结构图。

图3为实施例2的磁性卡扣的结构图。

图4为实施例3的磁性卡扣的结构图。

图5为实施例4的第一磁性卡扣的结构图。

图6为实施例4的第二磁性卡扣的结构图。

其中,1-导线;2-绝缘塑封层;3-磁性卡扣,30-上夹板,31-下夹板,32-弹性连接件,33-卡扣结构,331-扣板,332-扣槽,333-安装孔,334-弹簧,335-卡销,336-扣齿,337-竖通孔,33a-扣带,33b-扣点,33c-扣道,33d-摩擦纹,34-卡口,35-磁铁,36-卡齿,37-凸部,38-凹部;4-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参见图1,一种磁性卡扣自吸收纳式电子连接线,至少包括导线1、包裹于导线1上的绝缘塑封层2和位于导线1两端的插头4,绝缘塑封层2上套设有2个以上间隔分布的磁性卡扣3,磁性卡扣3的两个磁极分别位于其上、下表面上,各磁性卡扣3位于同一侧的磁极按电子连接线长度方向南北极交替排布;

如图2所示,所述磁性卡扣3由上夹板30、下夹板31、弹性连接件32和卡扣结构33构成,所述上夹板30与下夹板31平行设置,其外表面均为平面,弹性连接件32和卡扣结构33分布于上、下夹板31的两侧,连接上夹板30与下夹板31,上夹板30、下夹板31、弹性连接件32和卡扣结构33所围成的空间构成卡口34,所述卡口34为扁平口,其中部外扩构成弧形扩展口,弧形扩展口由上夹板30的下表面与下夹板31的上表面上开设的弧形凹口构成,卡口34上设有卡齿36,上夹板30和下夹板31中均封装有磁铁35,上夹板30、下夹板31和弹性连接件32通过注塑一体成型,包裹磁铁35,两个磁铁35同向布置,其相对的磁极为异极;

参见图2,所述卡扣结构33由扣板331、扣槽332、安装孔333、弹簧334和卡销335构成,扣板331垂直固定于上夹板30的下表面上,扣板331上设有扣齿336,扣槽332和安装孔333均开设于下夹板31中并且相互连通,所述扣槽332呈竖向分布、安装孔333呈水平分布,弹簧334和卡销335顺序安装于安装孔333中,所述安装孔333位于扣槽332上方,其上槽壁以及卡销335中均开设有竖通孔337,卡销335的竖通孔337孔径小于扣槽332的孔径,向里按压卡销335,使得卡销335的竖通孔与安装孔333上槽壁的竖通孔对齐,即可将扣板331插入或拔出扣槽332,松开卡销335,卡销335在弹簧334的弹性力作用下卡紧扣板331,加之扣齿336的阻挡,保证卡扣结构不会松动。

实施例2:

参见图1,一种磁性卡扣自吸收纳式电子连接线,至少包括导线1、包裹于导线1上的绝缘塑封层2和位于导线1两端的插头4,绝缘塑封层2上套设有2个以上间隔分布的磁性卡扣3,磁性卡扣3的两个磁极分别位于其上、下表面上,各磁性卡扣3位于同一侧的磁极按电子连接线长度方向南北极交替排布;

如图3所示,所述磁性卡扣3由上夹板30、下夹板31、弹性连接件32和卡扣结构33构成,所述上夹板30与下夹板31平行设置,弹性连接件32和卡扣结构33分布于上、下夹板31的两侧,连接上夹板30与下夹板31,上夹板30、下夹板31、弹性连接件32和卡扣结构33所围成的空间构成卡口34,所述卡口34为扁平口,其中部外扩构成弧形扩展口,弧形扩展口由上夹板30的下表面与下夹板31的上表面上开设的弧形凹口构成,卡口34上设有卡齿36,上夹板30中封装有磁铁35,上夹板30、下夹板31和弹性连接件32通过注塑一体成型,包裹磁铁35,所述上夹板30的外表面外凸、下夹板31的外表面内凹,收纳时相邻两个磁性卡扣3南北极相互吸引,凹部38和凸部37凹凸配合自动对位;

参见图3,所述卡扣结构33由扣板331、扣槽332、安装孔333、弹簧334和卡销335构成,扣槽332竖直开设于下夹板31中,安装孔333水平开设于上夹板3 0中,其下槽壁中开设有竖通孔337,弹簧334和卡销335顺序安装于安装孔333中,扣板331垂直固定于卡销335上并且贯穿竖通孔337,扣板331以及扣槽332内表面上均设有扣齿336,向里按压卡销335,使得扣板331的扣齿与扣槽332的扣齿横向错位、分离一段距离,即可将扣板331插入或拔出扣槽332,松开卡销335,卡销335在弹簧334的弹性力作用下带动扣板331抵紧扣槽332,扣槽332与扣板331的扣齿336啮合,保证卡扣结构不会松动。

实施例3:

参见图1,一种磁性卡扣自吸收纳式电子连接线,至少包括导线1、包裹于导线1上的绝缘塑封层2和位于导线1两端的插头4,绝缘塑封层2上套设有2个以上间隔分布的磁性卡扣3,磁性卡扣3的两个磁极分别位于其上、下表面上,各磁性卡扣3位于同一侧的磁极按电子连接线长度方向南北极交替排布;

如图4所示,所述磁性卡扣3由上夹板30、下夹板31、弹性连接件32和卡扣结构33构成,所述上夹板30与下夹板31平行设置,弹性连接件32和卡扣结构33分布于上、下夹板31的两侧,连接上夹板30与下夹板31,上夹板30、下夹板31、弹性连接件32和卡扣结构33所围成的空间构成卡口34,所述卡口34为扁平口,其中部外扩构成弧形扩展口,弧形扩展口由上夹板30的下表面与下夹板31的上表面上开设的弧形凹口构成,卡口34上设有卡齿36,上夹板30中封装有磁铁35,上夹板30、下夹板31和弹性连接件32通过注塑一体成型,包裹磁铁35;

本实施例中,上、下夹板的外表面其一为平面、另一面为凹面或凸面(图4所示为平面-凸面的磁性卡扣),收纳时相邻两个磁性卡扣3南北极相互吸引,凹部和凸部37凹凸配合自动对位;

参见图4,所述卡扣结构33由扣带33a和一排扣点33b构成,扣带33a和扣点33b分别位于上、下夹板上并且位于同侧,扣带33a上开设有扣孔,将扣带33a扣于扣点33b上,即可闭合卡扣结构,将扣孔扣在不同扣点33b上,可调节卡口的宽度。

实施例4:

参见图1,一种磁性卡扣自吸收纳式电子连接线,至少包括导线1、包裹于导线1上的绝缘塑封层2和位于导线1两端的插头4,绝缘塑封层2上套设有2个以上间隔分布的磁性卡扣3,磁性卡扣3的两个磁极分别位于其上、下表面上,各磁性卡扣3位于同一侧的磁极按电子连接线长度方向南北极交替排布;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磁性卡扣3由上夹板30、下夹板31、弹性连接件32和卡扣结构33构成,所述上夹板30与下夹板31平行设置,弹性连接件32和卡扣结构33分布于上、下夹板31的两侧,连接上夹板30与下夹板31,上夹板30、下夹板31、弹性连接件32和卡扣结构33所围成的空间构成卡口34,所述卡口34为扁平口,其中部外扩构成弧形扩展口,弧形扩展口由上夹板30的下表面与下夹板31的上表面上开设的弧形凹口构成,卡口34上设有卡齿36,上夹板30和下夹板31中均封装有磁铁35,上夹板30、下夹板31和弹性连接件32通过注塑一体成型,包裹磁铁35,两个磁铁35同向布置,其相对的磁极为异极;

本实施例中包含两种结构的磁性卡扣,一种为上、下夹板外表面均为凸面(如图5所示),另一种为上、下夹板外表面均为凹面(如图6所示),收纳时相邻两个磁性卡扣3南北极相互吸引,凹部38和凸部37凹凸配合自动对位;

参见图5和图6,所述卡扣结构33由扣带33a、一排扣点33b以及用于扣带33a穿过的扣道33c构成,扣带33a和扣点33b均位于上夹板30上,扣带33a上开设有扣孔,扣道33c开设与下夹板31上,扣道33c内表面设置摩擦纹33d,增加扣道33c与扣带33a的摩擦,将扣带33a穿过扣道33c并扣于扣点33b上,即可闭合卡扣结构,将扣孔扣在不同扣点33b上,可调节卡口的宽度。

实际使用中,打开卡扣结构,将磁性卡扣套在电子连接线上,若电子连接线为扁线,则将电子连接线置于卡口中,若电子连接线为圆线,则将电子连接线置于卡口的弧形扩展口中,调节好磁性卡扣的位置,随后扣合卡扣结构,收线时仅需将各磁性卡扣靠近,相邻两个磁性卡扣南北极相互吸引,使得电子连接线按顺序收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