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骨架用弹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81783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线圈骨架用弹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圈骨架固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定良好、组装简单方便、减少劳动力成本的线圈骨架用弹片。



背景技术:

线圈骨架一般是容纳于塑料壳体内进行放置,可以直接放置于塑料壳体内不进行额外的固定;或者放置于塑料壳体内后,再通过螺钉与塑料壳体进行锁紧固定。

以上,直接放置于塑料壳体内的弊端是,容易造成松动,可能造成影响电性接触的情况;而通过螺钉进行固定的弊端是,组装麻烦,费力,无形中造成劳动力成本的增加。

因此,亟需一种固定良好、组装简单方便、减少劳动力成本的线圈骨架用弹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固定良好、组装简单方便、减少劳动力成本的线圈骨架用弹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线圈骨架用弹片,用于将线圈骨架固定在塑料壳体内,包括:水平部及由所述水平部弯折形成弯折部,所述水平部上还凸设有用于卡住线圈骨架的凸起部。

所述凸起部是一端与所述水平部呈一体结构,另一端由所述水平部分割出来的弹性凸起部。

所述水平部与所述弯折部呈100-130度夹角。

所述弯折部末端还设有一段稍微弯向所述水平部方向的圆弧形结构。

所述水平部和弯折部均为片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线圈骨架用弹片,包括所述水平部及由所述水平部弯折形成弯折部,所述水平部上还凸设有用于卡住线圈骨架的凸起部。在组装时,所述水平部会插入线圈骨架内,而所述弯折部则卡设于所述线圈骨架外壁与塑料壳体内壁之间,因此形成一种易进难出的结构。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线圈骨架用弹片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如图1所示的线圈骨架用弹片与线圈骨架配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如上所述,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圈骨架用弹片100,用于将线圈骨架10固定在塑料壳体(图上未示)内,包括:水平部1及由所述水平部1弯折形成弯折部2,所述水平部1上还凸设有用于卡住线圈骨架10的凸起部3。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起部3是一端与所述水平部1呈一体结构,另一端由所述水平部1分割出来的弹性凸起部。所述水平部1是用于插入至线圈骨架10内,当所述水平部1插入所述线圈骨架10时,所述弹性凸起部会受到压力向下运动而与所述水平部1保持平整状态,让所述水平部1顺利插入所述线圈骨架10,待所述水平部完全进入所述线圈骨架10后,所述弹性突起部恢复原状,起到阻挡作用,防止所述水平部退出所述线圈骨架10。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平部1与所述弯折部2呈100-130度夹角。

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弯折部2末端还设有一段稍微弯向所述水平部1方向的圆弧形结构4。通过设置所述圆弧形结构4,一方面能够防止所述弯折部2末端直接与塑料壳体的内壁进行抵触,而破坏塑料壳体的内壁;另外一方面,通过所述圆弧形结构4还起到容易让所述线圈骨架10从塑料壳体内拆卸下来的作用,当线圈骨架10装配到塑料壳体内时,通过外部工具夹住所述圆弧形结构,让所述弯折部2稍微内弯,即能够顺利地将线圈骨架从塑料壳体内退出。

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水平部1和弯折部2均为片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结合图1和2,由于本实用新型线圈骨架用弹片100,包括所述水平部1及由所述水平部1弯折形成弯折部2,所述水平部1上还凸设有用于卡住线圈骨架的凸起部3。在组装时,所述水平部1会插入线圈骨架10内,而所述弯折部2则卡设于所述线圈骨架10外壁与塑料壳体内壁之间,因此形成一种易进难出的结构。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