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缓存功能的硅片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88163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缓存功能的硅片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料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具缓存功能的硅片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传统的石化燃料的大规模使用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清洁能源如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的光伏发电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近几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在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光伏发电的总量与传统的火力发电总量相比仍然非常小。与相比传统的火力发电,影响光伏发电迅速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发电成本仍然比较高,而降低光伏发电成本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提高光伏发电的效率。

在光伏领域使用最多的是硅基板太阳电池,因此需要对硅片进行处理以满足太阳电池的发电要求。硅片处理过程中需要通过人工或特定的上料设备,将硅片放入设备内制定区域以实现对硅片的清洗。目前,上料大部分采用人工放置及上料机自动上料。但人工放置,需要手动搬运,伸入设备内侧,不仅效率低下,且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现有的自动上料机,只能简单地将花篮输送至设备,无缓存装置,虽安全但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缓存功能的硅片自动上料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缓存功能的硅片自动上料装置,它包括支撑箱体、安装在所述支撑箱体顶部的输料箱体、安装在所述输料箱体内且首尾相对设置的至少两组输料机构、设置于所述输料机构上的至少一组花篮以及安装在所述输料机构两侧用于对所述花篮进行纠偏的定位机构。

优化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与所述花篮相配合的至少一对限位凸起、与所述限位凸起端部相连接的侧板以及与所述侧板相连接用于驱动其水平运动的气缸。

进一步地,所述输料机构包括处于同一水平面内且间隔设置的多根转轴、套设在两根所述转轴端部的第一皮带、形成在任一所述转轴中部的齿圈、安装在所述转轴下方的固定立板、安装在所述固定立板侧面的电机、设置在所述固定立板另一侧面且与所述电机相连接的齿轮、用于连接所述齿圈和所述齿轮的第二皮带。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具缓存功能的硅片自动上料装置,通过设置至少两组输料机构使得它们在输料箱体内首尾相对设置,这样上游输料机构上放置的花篮能够被输送至下游的输料机构上进行暂存,待需要时再启动输料机构继续向下游移动,而且在输料机构两侧安装对花篮进行纠偏的定位机构,这样可免除员工受到的机器误伤及药水侵蚀,具有极大的安全性及可操作性;无需等待前一批次被机械手提走,具有暂存功能,极大提高劳动效率及操作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缓存功能的硅片自动上料装置的主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缓存功能的硅片自动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的具缓存功能的硅片自动上料装置,主要包括支撑箱体1、输料箱体2、输料机构3、花篮4和定位机构5等。

其中,输料箱体2安装在支撑箱体1的顶部,它的部分结构上安装有罩体并且下游安装有清洗槽。输料机构3至少有两组,它们安装在输料箱体2内,并且首尾相对设置而处于同一直线上,用于将其上放置的物料篮具(如花篮4)向下游输送;它们通常不同步工作,而是上游的(即罩体外的)先工作,使得其上的花篮4被输送至下游的输料机构3上进行暂存,随后再根据需要使得下游的输料机构3工作。花篮4至少有一组,它们设置在输料机构3上,由人工放在罩体外的输料箱体2内。定位机构5安装在输料机构3两侧,用于对花篮4进行纠偏或归正,以弥补在传输过程中发生的位置偏移现象。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机构5包括与花篮4相配合的至少一对限位凸起51(限位凸起51用于卡在花篮4的前后两侧,此处有关方向的定义是按照花篮4被运输的方向予以定义的)、与限位凸起51端部相连接的侧板52(侧板52安装在限位凸起51端部,而限位凸起51的另一端部用于卡住花篮4的前后两侧)以及与侧板52相连接用于驱动其水平运动的气缸53,这样利用气缸53驱动侧板52相向而行,同步带动两组限位凸起51的相向而行而卡在花篮4的左右两侧。

输料机构3包括处于同一水平面内且间隔设置的多根转轴31(转轴31的延伸方向与花篮4的输送方向相垂直)、套设在两根转轴31端部的第一皮带32(转轴31的两端安装有皮带轮,用于对应套设第一皮带32)、形成在任一转轴31中部的齿圈34、安装在转轴31下方的固定立板35、安装在固定立板35侧面的电机36、设置在固定立板35另一侧面且与电机36相连接的齿轮33、用于连接齿圈34和齿轮33的第二皮带30(齿圈34和齿轮33的结构与皮带轮的结构基本一致),这样电机36工作后可以带动齿轮33转动进而通过第二皮带30带动齿圈34的转动,使得转轴31、第一皮带32同步转动,以实现对第一皮带32上放置的花篮4的输送。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