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边弹性复位控制的紧凑型安全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84196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双边弹性复位控制的紧凑型安全插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座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双边弹性复位控制的紧凑型安全插座。



背景技术:

现代的生活和工作都离不开电器设备,而电器设备离不开电源插座。目前大多数在使用的插座,其插孔一般均暴露在外,插孔上没有安全保护措施。为安全起见,在电源插座的插孔内应设有抗干扰装置,以防止小孩子手指触摸插孔内的电极和误操作出现单极插入带电插孔造成触电的危险。现有技术中的抗干扰的插座,结构简单,稍微用力就可能单极插入,造成危险,且,其针对两孔插座、三孔插座大多分别设置抗干扰结构,使得插座整体的空间占用大,结构不够紧凑。

因此,需要研究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边弹性复位控制的紧凑型安全插座,其结构紧凑,设计巧妙合理,实现了两孔和三孔的双防护,避免了单孔插入导致触电的危险,具有更佳的单极保护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双边弹性复位控制的紧凑型安全插座,包括有外壳和装设于外壳内的插座主体;所述插座主体包括有内架,内架上设置有第一零线插孔、第一火线插孔、第二零线插孔、第二火线插孔、地线插孔,所述外壳上对应前述第一零线插孔、第一火线插孔、第二零线插孔、第二火线插孔、地线插孔分别开设有让位通孔;

所述第一零线插孔、地线插孔、第一火线插孔三者依次左右间距布置于内架的前端,所述第二零线插孔、第二火线插孔左右间距布置于内架的后端,所述第一零线插孔、第一火线插孔构成两孔插座单元,所述第二零线插孔、第二火线插孔、地线插孔构成三孔插座单元;

所述内架上对应两孔插座单元、三孔插座单元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动式防护门、第二滑动式防护门及两个复位弹性元件;所述第一滑动式防护门具有用于分别遮盖前述第一零线插孔、第一火线插孔的两个第一盖板部,所述第一盖板部的顶侧具有自后往前斜向下延伸的第一插入联动斜面,所述第一盖板部的后侧分别连接于相应复位弹性元件的前端;所述第二滑动式防护门具有用于分别遮盖前述第二零线插孔、第二火线插孔的两个第二盖板部和用于遮盖前述地线插孔的第三盖板部,所述第三盖板部的顶侧具有自前往后斜向下延伸的第二插入联动斜面,两个第二盖板部的前侧分别连接于相应复位弹性元件的后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两个第一盖板部之间形成有定位凹槽,前述第三盖板部的前端搭设于定位凹槽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架上设置有滑轨,所述第一滑动式防护门、第二滑动式防护门的底部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适配于滑轨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滑轨的后端凸设有用于限制第二滑动式防护门滑动的止挡部,所述止挡部的后端连接于内架的侧壁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滑轨包括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相应地,于第一滑动式防护门、第二滑动式防护门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滑槽、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轨、第二滑轨整体呈“一”字形设置,前述地线插孔布置于第一滑轨、第二滑轨之间;所述第一滑轨位于内架前侧壁上开设的用于固定第一滑动式防护门前端的固定凹槽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盖板部的后侧设置有套接柱,所述第二盖板部的前侧设置有套接孔,所述复位弹性元件前端套于套接柱上,所述复位弹性元件后端伸入套接孔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盖板部形成于第二滑动式防护门的主体部后端,并自主体部后端往前端延伸而成,所述两个第二盖板部分别设置于主体部的两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架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外壳包括有底壳和组装于底壳上的面壳,前述让位通孔开设于面壳上,所述面壳的底部凸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嵌入相应的连接孔内,以及,所述面壳与底壳彼此锁固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多组插座主体,针对每个插座主体分别设置有独立控制开关。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壳上设置有USB取电接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于两孔插座单元、三孔插座单元上分别相应设置的第一滑动式防护门、第二滑动式防护门,结合两个复位弹性元件的滑动式复位结构,实现了两孔和三孔的双防护;其三孔防护必须先插入地线插孔,才可驱动第二滑动式防护门打开;其二孔防护必须同时插入火线、零线插孔,才可驱动第一滑动式防护门打开,从而避免了单孔插入导致触电的危险,具有更佳的单极保护效果;其次是,其结构紧凑,设计巧妙合理,整体占用空间小,节省了制作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利于推广使用。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去除面盖后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插座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结构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6是图4所示结构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内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第一滑动式防护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第二滑动式防护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外壳 11、让位通孔

12、底壳 13、面壳

20、插座主体 21、内架

211、第一零线插孔 212、第一火线插孔

213、第二零线插孔 214、第二火线插孔

215、地线插孔

22、第一滑动式防护门 221、第一盖板部

2211、第一插入联动斜面 2212、套接柱

222、定位凹槽 223、第一滑槽

23、第二滑动式防护门 231、第二盖板部

2311、套接孔

232、第三盖板部 2321、第二插入联动斜面

233、第二滑槽

24、复位弹性元件 25、第一滑轨

26、第二滑轨 27、止挡部

101、独立控制开关 102、USB取电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9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其包括有外壳10和装设于外壳10内的插座主体20。

其中,所述插座主体20包括有内架21,内架21上设置有第一零线插孔211、第一火线插孔212、第二零线插孔213、第二火线插孔214、地线插孔215,所述外壳10上对应前述第一零线插孔211、第一火线插孔212、第二零线插孔213、第二火线插孔214、地线插孔215分别开设有让位通孔11;

所述第一零线插孔211、地线插孔215、第一火线插孔212三者依次左右间距布置于内架21的前端,所述第二零线插孔213、第二火线插孔214左右间距布置于内架21的后端,所述第一零线插孔211、第一火线插孔212构成两孔插座单元,所述第二零线插孔213、第二火线插孔214、地线插孔215构成三孔插座单元;

所述内架21上对应两孔插座单元、三孔插座单元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动式防护门22、第二滑动式防护门23及两个复位弹性元件24;所述第一滑动式防护门22具有用于分别遮盖前述第一零线插孔211、第一火线插孔212的两个第一盖板部221,所述第一盖板部221的顶侧具有自后往前斜向下延伸的第一插入联动斜面2211,所述第一盖板部221的后侧分别连接于相应复位弹性元件24的前端;所述第二滑动式防护门23具有用于分别遮盖前述第二零线插孔213、第二火线插孔214的两个第二盖板部231和用于遮盖前述地线插孔215的第三盖板部232,所述第三盖板部232的顶侧具有自前往后斜向下延伸的第二插入联动斜面2321,两个第二盖板部231的前侧分别连接于相应复位弹性元件24的后端。

两个第一盖板部221之间形成有定位凹槽222,前述第三盖板部232的前端搭设于定位凹槽222内;所述第三盖板部232形成于第二滑动式防护门23的主体部后端,并自主体部后端往前端延伸而成,所述两个第二盖板部231分别设置于主体部的两侧。另外,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板部221的后侧设置有套接柱2212,所述第二盖板部231的前侧设置有套接孔2311,所述复位弹性元件24前端套于套接柱2212上,所述复位弹性元件24后端伸入套接孔2311内;此处,可针对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复位结构,只需满足两个滑动式防护门所需的复位结构即可,在此不做赘述。

所述内架21上设置有滑轨,所述第一滑动式防护门22、第二滑动式防护门23的底部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适配于滑轨上;所述滑轨的后端凸设有用于限制第二滑动式防护门23滑动的止挡部27,所述止挡部27的后端连接于内架21的侧壁上。具体而言,所述滑轨包括第一滑轨25、第二滑轨26,相应地,于第一滑动式防护门22、第二滑动式防护门23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滑槽、第二滑槽233;所述第一滑轨25、第二滑轨26整体呈“一”字形设置,前述地线插孔215布置于第一滑轨25、第二滑轨26之间;所述第二滑轨26位于内架21前侧侧壁上开设的用于固定第一滑动式防护门22前端的固定凹槽内。

此处,两孔插座单元、三孔插座单元不能同时适用,当需使用两孔插座单元时,将两个插片的插头插入两孔插座单元相应的插孔内,由两个插片同时推动第一滑动式防护门22的两个第一插入联动斜面2211,从而带动两个第一盖板部221的套接柱2212往后移动,此时,第一滑动式防护门22通过第一滑轨25向后滑动,两个第一盖板部221向后滑动露出相应的插孔,使得插头顺利插入;当需使用三孔插座单元时,将三个插片的插头插入三孔插座单元相应的插孔内,首先接地线的插片插入相应的地线插孔215内,该插片推动第二滑动式防护门23的第二插入联动斜面2321,从而带动整个第二防护门通过第二滑轨26往前端移动,进而使得第三盖板部232及两个第二盖板部231滑动打开相应的插孔,使得插头顺利顺利插入。

另外,当单插片插入两孔插座单元其一插孔时,其一第一插入联动斜面2211受力,而由于相应的第一滑动式防护门22的第一滑槽与第一滑轨25之间的紧密可滑动式配合,单个的第一插入联动斜面2211受力使得第一滑动式防护门22整体发生微量偏移,导致第一滑槽与第一滑轨25之间彼此错位而相互限制,第一滑动式防护门22无法滑动,必须双孔同时插入才能将第一滑动式防护门打开,如此,小孩子很难单极插入,避免了误操作引起的触电危险,单极保护效果更佳。而对于三孔插座单元,由于第二滑动式防护门23需在第三盖板部232的第二插入联动斜面2321被推动后才能滑动打开,第三盖板部232对应的是地线插孔215,必须先插入地线插孔215后才能插入相应的第二零线插孔213、第二火线插孔214,因此,其安全性得到进一步保障。

所述内架21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外壳10包括有底壳12和组装于底壳12上的面壳13,前述让位通孔11开设于面壳13上,所述面壳13的底部凸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嵌入相应的连接孔内,以及,所述面壳13与底壳12彼此锁固连接。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0内设置有4组插座主体20,针对每个插座主体20分别设置有独立控制开关101,当然,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多组插座主体20,在此不做限制;另外,所述外壳10上设置有USB取电接口102,可直接插接数据线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无需插接头,便于日常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于两孔插座单元、三孔插座单元上分别相应设置的第一滑动式防护门、第二滑动式防护门,结合两个复位弹性元件的滑动式复位结构,实现了两孔和三孔的双防护;其三孔防护必须先插入地线插孔,才可驱动第二滑动式防护门打开;其二孔防护必须同时插入火线、零线插孔,才可驱动第一滑动式防护门打开,从而避免了单孔插入导致触电的危险,具有更佳的单极保护效果;其次是,其结构紧凑,设计巧妙合理,整体占用空间小,节省了制作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利于推广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