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软充电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94661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柔软充电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缆领域,具体涉及柔软充电电缆。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家新能源政策的贯彻执行,电动汽车发展迅速,作为人们尤其是城市上班族的代步工具,为适应电动汽车发展形势,许多城市都设置了充电桩,极大地方便了人们出行。充电桩的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通过装有充电插头的电缆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

充电桩电缆中既有电力线,也有控制线,由于充电桩电缆拖动频繁,芯线导体容易因疲劳断裂,尤其是控制线导体,因其总截面积较小,更易断裂,尽管控制线导体采用第5或第6号软铜导体,这已是现有标准系列中柔韧性最好的,但控制线芯线导体断裂事故仍时有发生,需随时更换,不仅影响用户及时充电,也增大了充电桩的运行成本。另外,控制芯线的屏蔽层一般采用软铜丝或者镀锡软铜丝进行网状编织,屏蔽铜丝同样容易断线,屏蔽效果变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柔软充电电缆,该电缆的控制芯线导体及屏蔽层不易断裂。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柔软充电电缆,包括若干芯线、包裹芯线的绝缘层,所述的若干芯线绞合为一体,所述的电缆还包括芯线之间的填充物以及包裹所有芯线的护套层,所述的护套层由内到外包括有阻水带和高柔韧性绝缘层,所述的芯线包括电能传输线、信号传输线以及控制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柔韧性绝缘层厚度在4mm-5mm之间,所述的控制芯线由两根导体和柔性细丝绞合而成,所述的导体外包覆有绝缘层,所述的导体由若干第一铜线和若干第二铜线以及柔性细丝绞合而成,所述的第一铜线为铜箔层螺旋缠绕并包裹柔性细丝而形成,所述的第二铜丝为细软铜丝,所述的控制芯线还包括由内到外包裹导体的铝箔层、屏蔽层和绝缘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柔性细丝由高强度纤维复合材料构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护套层中的高柔韧性绝缘层厚度在4mm-5mm之间,保证了电缆的厚度,使电缆具有较高的强度,能够保护电缆的内部结构;控制芯线由两根导体和柔性细丝绞合而成,柔性细丝在这样的结构中可以使控制芯线整体提高柔性,保证了控制芯线不易断裂;上述结构中的导体由第一铜丝、第二铜丝和柔性细丝绞合而成,保证了每根导体的柔性;所述的第一铜线为铜箔层螺旋缠绕并包裹柔性细丝而形成,保证了第一铜线的柔性和强度;本实用新型从第一铜线的结构到导体的结构再到控制芯线的结构都加入了柔性细丝,是由内到外的增强了控制芯线的柔性和强度,再加上护套层中的高柔韧性绝缘层的厚度,使控制芯线整体的柔性和强度有质的提升,难以断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控制芯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第一铜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含义如下:1-高柔韧性绝缘层;2-阻水带;3-填充物;4-电能传输线;5-信号传输线;6-绝缘层;7-控制芯线;71-屏蔽层;72-铝箔层;73-柔性细丝;74-第一铜线;741-铜箔层;75-第二铜线;76-导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结合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柔软充电电缆,包括若干芯线、包裹芯线的绝缘层6,所述的若干芯线绞合为一体,所述的电缆还包括芯线之间的填充物3以及包裹所有芯线的护套层,所述的护套层由内到外包括有阻水带2和高柔韧性绝缘层1,所述的芯线包括电能传输线4、信号传输线5以及控制芯线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柔韧性绝缘层1厚度在4mm-5mm之间,所述的控制芯线7由两根导体76和柔性细丝73绞合而成,柔性细丝73由高强度纤维复合材料构成,与这样的柔性细丝73绞合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导体76的柔性和强度,所述的导体76外包覆有绝缘层6,所述的导体76由若干第一铜线74和若干第二铜线75以及柔性细丝73绞合而成,所述的第一铜线74为铜箔层741螺旋缠绕并包裹柔性细丝73而形成,所述的第二铜丝75为细软铜丝,所述的控制芯线7还包括由内到外包裹导体的铝箔层72、屏蔽层71和绝缘层6。

所有的芯线绞合在一起可以提高电缆整体的柔性及强度,可有效保护控制芯线7;护套层中的高柔韧性绝缘层1厚度在4mm-5mm之间,保证了电缆的厚度,使电缆具有较高的强度,能够保护电缆的内部结构;控制芯线7由两根导体76和柔性细丝73绞合而成,柔性细丝73在这样的结构中可以使控制芯线7整体提高柔性,保证了控制芯线7不易断裂;上述结构中的导体由第一铜丝74、第二铜丝72和柔性细丝73绞合而成,保证了每根导体的柔性;所述的第一铜线74为铜箔层741螺旋缠绕并包裹柔性细丝73而形成,保证了第一铜线74的柔性和强度;本实用新型从第一铜线74的结构到导体76的结构再到控制芯线7的结构都加入了柔性细丝73,是由内到外的增强了控制芯线7的柔性和强度,再加上护套层中的高柔韧性绝缘层1的厚度,使控制芯线7整体的柔性和强度有质的提升,使用过程中难以断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