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叠片双玻高反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24878发布日期:2018-08-08 00:09阅读:50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功率组件,具体涉及双面叠片双玻高反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对于高功率组件的需求,以及国家对于高效组件的扶持,众多厂商在组件材料、组件排版设计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其中有MWT、IBC、PERC、黑硅、双面电池片等高效电池片的应用,低屈服高厚度的互联条以及高透EVA&POE的应用,半片组件、叠片组件等高效组件的设计。存在以下缺陷:

1.材料应用端:受限于技术突破难度、量产化及材料成本等影响,并不能做到量产化;

2.组件设计方面:半片和叠片设计方面目前市面均为多晶或者是单晶单面电池片,未能达到组件效率最优化;

3.传统背板组件叠片设计,头尾部电池片因反射增益,电流会偏高,易造成电流失配,使组件出现热斑。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双面叠片双玻高反组件,旨在现有双玻生产的基础上融入双面电池片及叠片技术,并搭配厂内网格高反网板设计,解决了叠片组件一串中头尾两片由于漫反射造成的电流失配问题;同时背玻高反层的设计亦能在遮挡等面积背面电池片的情况下增加组件正面功率的输出。

2、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双面叠片双玻高反组件,组件材料以层叠方式排列顺序为:正面玻璃、封装材料、叠片电池串、封装材料、后板玻璃;其中,正面玻璃为减反膜钢化玻璃或彩色镀膜钢化玻璃;封装材料为 EVA、POE、PVB或有机硅胶;叠片电池串由电池片排列组成;后板玻璃为镀网格状的高反射层钢化玻璃,其高反射层厚度为5~200微米,高反射层材料由BaSO4、BaCO3、TiO2、ZnO、CaCO3和ZrO2组 合或单一构成,后板玻璃的基体类型为压花玻璃、浮法玻璃或绒面玻璃,后板玻璃的背面网格均匀覆盖电池串背面,高反射层在电池串边部覆盖宽度为2-3mm,高反射层在电池串头部覆盖宽度为1.5-2.5mm,在电池串头尾部高反射层延伸出电池片2mm,侧边与间隙宽度相当,为0-3mm。

进一步的,所述正面玻璃的基体类型为压花玻璃、浮法玻璃或绒面玻璃。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片为双面异质结或双面同质结电池片。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片切割尺寸比例为1/8、1/7、1/6、1/5、1/4 或1/3。

进一步的,所述后板玻璃的背面网格的曲翘度、弓形弯及波形弯均应在千分之5以内。

3、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双面叠片双玻高反组件的有益效果在于:

1.采用叠片式设计,达到最密堆积,组件效率最大化;

2.双玻组件设计,组件强度大大增加,并保证背玻的高透过性;

3.采用双面电池片,组件正背面均可进行发电;

4.背玻特殊网格设计,组件正面功率最优化,背面均匀遮挡,并保留发电能力。

具体结构上,高反层覆盖电池片背面宽度范围为0-3mm,边部覆盖宽度为3mm,头部覆盖宽度为2mm,保证电池片两边及周边受到光线反射均匀增益,头部不做高反设计,确保头尾两片电池片不会因反射增益造成整串电池电流失配。

附图说明

图1是后板玻璃的网板设计示意图。

图2a是高反射层与电池串的覆盖状态示意图。

图2b是高反射层与电池串的覆盖状态局部示意图。

图3a是电池片示意图。

图3b是电池片切割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片排串方式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叠片电池串背面排串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地描述,依照这些详细的描述,所属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够实施本实用新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各个不同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进行组合以获得新的实施方式,或者替代某些实施例中的某些特征,获得其它优选的实施方式。

附图示出了依照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构成的双面叠片双玻高反组件。如图所示双面叠片双玻高反组件,组件材料以层叠方式排列顺序为:正面玻璃、封装材料、叠片电池串、封装材料、后板玻璃;其中,正面玻璃为减反膜钢化玻璃或彩色镀膜钢化玻璃;封装材料为 EVA、POE、PVB或有机硅胶;叠片电池串由电池片排列组成;后板玻璃为镀网格状的高反射层钢化玻璃,其高反射层厚度为5~200微米,高反射层材料由BaSO4、BaCO3、TiO2、ZnO、CaCO3和ZrO2组 合或单一构成,后板玻璃的基体类型为压花玻璃、浮法玻璃或绒面玻璃,后板玻璃的背面网格均匀覆盖电池串背面,高反射层覆盖电池串背面宽度范围为0-3mm,高反射层在电池串边部覆盖宽度为2-3mm,高反射层在电池串头部覆盖宽度为1.5-2.5mm,在电池串头尾部高反射层延伸出电池片2mm,侧边与间隙宽度相当,为0-3mm。

进一步的优选地,所述正面玻璃的基体类型为压花玻璃、浮法玻璃或绒面玻璃。

进一步的优选地,所述电池片为双面异质结或双面同质结电池片。

进一步的优选地,所述电池片切割尺寸比例为1/8、1/7、1/6、 1/5、1/4或1/3。

进一步的优选地,所述后板玻璃的背面网格的曲翘度、弓形弯及波形弯均应在千分之5以内。

具体实施例1:

采用高效双面电池片进行1/5切割;其排串方式为:34片电池片串联成一串,5串再进行并联,再将2组并联的5串进行串联;封装材料采用POE;最后盖上特殊网格设计的背玻,背面网格设计均匀覆盖电池片背面,高反射层覆盖电池片背面,其中电池串边部覆盖宽度为3mm,电池串头部覆盖宽度为2mm,进行层压。

具体层压参数:

组件功率:

组件热斑测试:

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采用特殊的网格背玻制作的双玻叠片高反组件在功率上较背板叠片组件在组件功率及组件热斑端有着明显的优势。

网格设计的技术资料:

该设计依据小样电池片QE响应的JSC(短路电流密度)数据作为理论基础,其结果如下:

本次测试背面反射材料反射率为80%,电池片反射率8%。

分别测得高反射材料贡献与电池片0-2mm距离的JSC(短路电流密度)值以及邻近电池片贡献的JSC值。

综合以上数据分析,头尾部两片电池片受相邻电池片的QE增益值约为4.50,而受白色高反涂层2mm的增益为5.01,固将头尾部白色高反涂层延伸出电池片2mm,侧边与间隙宽度相当,为0-3mm,如图1。

头尾部白色高反涂层延伸出电池片2mm的原理:

光强Io经过Glass/POE封装材料之后进入电池片SiN层的光强为

I3=Io(1-R1)×(1-A1)×(1-R2)×(1-A2)×(1-R3)

可以得出所增加的片间隙面积所增益的光强为I=(S1-S2)/S2*I3

I最终决定了电池片受周围光线或高反层所达到的电流值,用JSC 代表光生电子的能力。固延伸出电池片2mm。

尽管在上文中参考特定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原理和范围内,可以针对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配置和细节做出许多修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确定,并且权利要求意在涵盖权利要求中技术特征的等同物文字意义或范围所包含的全部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