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板和具有其的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68596发布日期:2018-06-01 20:59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换热板和具有其的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热板和具有其的电池包。



背景技术:

为保证电池包的电池模组具有合适的工作温度,电池包内设有与电池模组换热的换热板,换热板内具有循环流动的换热液以保持换热板具有特定温度。相关技术中,换热板内只有一条供换热液流动的换热流道,且为提高换热液在换热板内的流动面积,换热流道在换热板内具有较多弯曲段,换热液在弯曲段时受到的流动阻力较大。

此外,单条换热流道的路径较长,由于换热液在换热板内流动时不断与电池模组换热,换热液与电池模组的温度差逐渐接近,从而影响了换热板在靠近换热流道的出口端处的换热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至少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换热效果的换热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换热板,包括壳体和分隔筋组件,所述壳体内具有换热腔,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分隔筋组件设置在所述换热腔内且所述分隔筋组件将所述换热腔内部隔离成第一换热流道和第二换热流道,所述第一换热流道与所述第二换热流道并联设置,所述第一换热流道和所述第二换热流道的进口端与所述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流道和所述第二换热流道的出口端与所述出液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分隔筋组件包括中间分隔筋、第一分隔筋和第二分隔筋,所述中间分隔筋设置在所述换热腔内并将所述换热腔分隔成位于所述中间分隔筋两侧的所述第一换热流道和所述第二换热流道,所述第一分隔筋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流道内以使所述第一换热流道蜿蜒延伸,所述第二分隔筋设置在所述第二换热流道内以使所述第二换热流道蜿蜒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隔筋从所述换热腔的第一纵向侧壁向第二纵向侧壁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二纵向侧壁间隔开,所述第二分隔筋从所述第二纵向侧壁向所述第一纵向侧壁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一纵向侧壁间隔开,所述第一分隔筋和所述第二分隔筋均为多个,并且多个所述第一分隔筋与多个所述第二分隔筋在纵向上交错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分隔筋沿所述纵向蜿蜒延伸以形成依次相连的多个呈“U”形的分隔筋单体,相邻的两个所述分隔筋单体中,其中一个所述分隔筋单体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纵向侧壁且另一个所述分隔筋单体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二纵向侧壁,每个所述分隔筋单体包括一对单体侧壁和连接一对所述单体侧壁的连接壁,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分隔筋单体共用位于二者中间的一个单体侧壁。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第一分隔筋插入到与之对应的一个所述分隔筋单体中,每个所述第二分隔筋插入到与之对应的一个所述分隔筋单体中,所述第一分隔筋与被插入的所述分隔筋单体的一对所述单体侧壁的距离相等并与被插入的所述分隔筋单体的连接壁垂直且间隔开,所述第二分隔筋与被插入的所述分隔筋单体的一对所述单体侧壁的距离相等并与被插入的所述分隔筋单体的连接壁垂直且间隔开。

进一步地,所述单体侧壁与所述连接壁的连接处构造有可导流的内弧面和外弧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隔筋与所述第一纵向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的两侧为可导流的第一弧形面,所述第二分隔筋与所述第二纵向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二连接体的两侧为可导流的第二弧形面。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下壳体和上盖,所述下壳体为下凹式下壳体从而形成所述换热腔,所述上盖为平板式上盖,所述分隔筋组件固定在所述下壳体上,且所述分隔筋组件与所述上盖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分隔筋的邻近所述进液口的一端设置有分液筋,所述第一换热流道和所述第二换热流道的进口端分别位于所述分液筋的两侧,所述换热板为矩形且所述换热板的其中一个纵向侧延伸出进液凸起和出液凸起,所述进液凸起上设置有所述进液口且所述出液凸起上设置有所述出液口。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换热板具有以下优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换热板,通过在换热腔内部设置并联的第一换热流道和第二换热流道,可以在保证换热板具有较大换热面积的情况下缩短单条换热流道的流动路径,避免换热液在换热流道流动过程中降低换热性能,换热板的换热性能分布更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包,包括上述任一种所述的换热板。

所述电池包与上述的换热板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换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换热板1000,下壳体100,第一换热流道101,第二换热流道102,进液口103,出液口104,第一纵向侧壁105,第二纵向侧壁106,第一连接体107,第一弧形面1071,第二连接体108,第二弧形面1081,第一分隔筋111,第二分隔筋112,中间分隔筋113,分隔筋单体1131,单体侧壁11311,连接壁11312,加强部11313,内弧面11314,外弧面11315,分液筋1132,上盖200,进液凸起300,进液管接头400,出液凸起500,出液管接头600。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下面参考图1-图3并结合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板1000。

如图1-图3所示,换热板1000可以包括壳体和分隔筋组件(例如第一分隔筋111和第二分隔筋112等),壳体内可以具有换热腔,换热腔可以形成壳体内的换热液的流动通道。壳体上可以设置有进液口103和出液口104,进液口103和出液口104可以分别与换热腔连通,从而换热液可以从进液口103流入换热腔内而对壳体加热或冷却,换热板1000可以贴设电池包的电池模组,以进一步对电池模组加热或冷却,保证电池模组处于正常的工作温度。

如图1所示,分隔筋组件可以设置在换热腔内,分隔筋组件可以将换热腔内部隔离成第一换热流道101和第二换热流道102,第一换热流道101可以与第二换热流道102并联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部分换热液可以从第一换热流道101的进口端进入第一换热流道101以对电池模组换热,并从第一换热流道101的出口端流出,另一部分换热液可以从第二换热流道102的进口端进入第二换热流道102以对电池模组换热,并从第二换热流道102的出口端流出。同时,在换热液流动时,第一换热流道101内的换热液不会与第二换热流道102内的换热液发生交换。

如图1所示,第一换热流道101的进口端和第二换热流道102的进口端均可以与进液口103连通,第一换热流道101和第二换热流道102的出口端与出液口104连通。由此,换热液从进液口103进入壳体内后,可以分别流入第一换热流道101和第二换热流道102,且换热液从第一换热流道101和第二换热流道102流出后,可以从出液口104流出壳体,即该进液口103为共用进液口,该出液口104为共用出液口。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板1000,通过设置并行的第一换热流道101和第二换热流道102,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换热板内只有一条换热流道,在保证换热板1000具有相同的换热面积的同时,即保证换热流道具有相同的总路径长度的情况下,第一换热流道101和第二换热流道102可以共同分担流道总路径长度,从而单独的第一换热流道101或第二换热流道102的路径更短。

由此,在相同流速下,某段换热液在第一换热流道101或第二换热流道102内流动时,与电池模组的换热时间更短,防止换热液在靠近出液口104处换热性能变差,保证换热板1000各处的换热性能更均匀,保证换热板1000对电池模组的换热效果。

此外,由于单独的第一换热流道101或第二换热流道102的路径缩短,单独的第一换热流道101或第二换热流道102的弯曲段更少,从而减少了弯曲段对换热液的流动阻力,换热液在换热腔内流动更顺利。

具体地,如图1所示,分隔筋组件可以包括中间分隔筋113,中间分隔筋113可以设置在换热腔内,中间分隔筋113可以与换热腔的周壁间隔开,中间分隔筋113可以将换热腔分隔成第一换热流道101和第二换热流道102,从而第一换热流道101和第二换热流道102可以分别位于中间分隔筋113的两侧。

如图1所示,换热腔沿长度方向的侧壁可以分为相对设置的第一纵向侧壁105和第二纵向侧壁106,从而第一纵向侧壁105与中间分隔筋113可以限制出第一换热流道101,第二纵向侧壁106与中间分隔筋113可以限制出第二换热流道102。

更加具体地,如图1所示,分隔筋组件还可以包括第一分隔筋111和第二分隔筋112,第一分隔筋111可以设置在第一换热流道101内,且第一分隔筋111可以对第一换热流道101内的换热液进行导流,从而使第一换热流道101蜿蜒延伸,延长了换热液在第一换热流道101内的流动路径,保证第一换热流道101内的换热液充分对电池模组换热。

相似地,如图1所示,第二分隔筋112可以设置在第二换热流道102内,且第二分隔筋112可以对第二换热流道102内的换热液进行导流,从而使第二换热流道102蜿蜒延伸,延长了换热液在第二换热流道102内的流动路径,保证第二换热流道102内的换热液充分对电池模组换热。

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一分隔筋111可以与第一纵向侧壁105相连,第一分隔筋111可以从第一纵向侧壁105向第二纵向侧壁106方向延伸并与第二纵向侧壁106间隔开,即第一分隔筋111具有不与第二纵向侧壁106相连的自由端,由此,第一分隔筋111可以对第一换热流道101内的换热液进行导流,以使换热液从第一分隔筋111的一侧流向第一分隔筋111的另一侧,从而延长了换热液在第一换热流道101内的流动路径,保证第一换热流道101内的换热液充分对电池模组换热。

相似地,如图1所示,第二分隔筋112可以与第二纵向侧壁106相连,第二分隔筋112可以从第二纵向侧壁106向第一纵向侧壁105方向延伸并与第一纵向侧壁105间隔开,即第二分隔筋112具有不与第一纵向侧壁105相连的自由端,由此,第二分隔筋112可以对第二换热流道102内的换热液进行导流,以使换热液从第二分隔筋112的一侧流向第二分隔筋112的另一侧,从而延长了换热液在第二换热流道102内的流动路径,保证第二换热流道102内的换热液充分对电池模组换热。

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二分隔筋112和第一分隔筋111均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一分隔筋111可以沿第一纵向侧壁105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二分隔筋112可以沿第二纵向侧壁106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且多个第二分隔筋112与多个第一分隔筋111可以在换热板1000的纵向(即长度方向)上交错布置。

换言之,如图1所示,在换热板1000的纵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一分隔筋111之间可以设有一个第二分隔筋112,相邻的两个第二分隔筋112之间可以设有一个第一分隔筋111。

可以理解的是,中间分隔筋113可以将多个第一分隔筋111与多个第二分隔筋112分隔开,从而将多个第一分隔筋111限制在第一换热流道101内,并将多个第二分隔筋112限制在第二换热流道102内。

由此,换热液在第一换热流道101内流动时,换热液可以依次在沿第一纵向侧壁105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第一分隔筋111流动,且换热液可以从每个第一分隔筋111的一侧流向该第一分隔筋111的另一侧,由此可以延长换热液在第一换热流道101内的流动路径,保证第一换热流道101内的换热液充分对电池模组换热。

相似地,换热液在第二换热流道102内流动时,换热液可以依次在沿第二纵向侧壁106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第二分隔筋112流动,且换热液可以从每个第二分隔筋112的一侧流向该第二分隔筋112的另一侧,由此可以延长换热液在第二换热流道102内的流动路径,保证第二换热流道102内的换热液充分对电池模组换热。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中间分隔筋113可以沿纵向蜿蜒延伸,从而中间分隔筋113可以形成依次相连的多个分隔筋单体1131,每个分隔筋单体1131均可以呈“U”形,每个分隔筋单体1131均可以包括一对单体侧壁11311和连接一对单体侧壁11311的连接壁11312,连接壁11312可以分别与两个单体侧壁11311的同一端连接以形成“U”形的分隔筋单体1131。

如图1和图2所示,在相邻的两个分隔筋单体1131中,其中一个分隔筋单体1131的开口朝向第一纵向侧壁105且另一个分隔筋单体1131的开口可以朝向第二纵向侧壁106,从而相邻的两个分隔筋单体1131的开口朝向可以相反,且相邻的两个分隔筋单体1131可以共用位于相邻的两个分隔筋单体1131中间的一个单体侧壁11311。

由此,中间分隔筋113整体可以沿换热板1000的纵向形成蜿蜒的蛇形,从而第一换热流道101内的换热液和第二换热流道102内的换热液可以分别沿中间分隔筋113的两个侧面流动,从而增加了第一换热流道101内的换热液和第二换热流道102内的换热液的流动路径,提高了换热板1000对电池模组的换热效率。

具体地,如图1所示,每个第一分隔筋111可以对应插入在一个开口朝向第一纵向侧壁105的分隔筋单体1131内,每个第二分隔筋112可以对应插入在一个开口朝向第二纵向侧壁106的分隔筋单体1131内。

由此,在第一换热流道101中的分隔筋单体1131内流动的换热液可以从该分隔筋单体1131内的第一分隔筋111的一侧流向该第一分隔筋111的另一侧,从而进一步可以延长换热液在第一换热流道101内的流动路径,保证第一换热流道101内的换热液充分对电池模组换热。

同时,在第二换热流道102中的分隔筋单体1131内流动的换热液可以从该分隔筋单体1131内的第二分隔筋112的一侧流向该第二分隔筋112的另一侧,从而进一步可以延长换热液在第二换热流道102内的流动路径,保证第二换热流道102内的换热液充分对电池模组换热。

更加具体地,第一分隔筋111可以插入分隔筋单体1131的中间位置,即第一分隔筋111可以与插入的分隔筋单体1131的两个单体侧壁11311的距离相等,同时,第一分隔筋111可以与被插入的分隔筋单体1131的连接壁11312垂直且间隔开。由此,可以保证该分隔筋单体1131内分隔筋单体1131两侧限制的第一换热流道101的流动截面相同,进而保证换热液在该分隔筋单体1131内的流速相同,保证换热液在第一换热流道101匀速流动,防止因流动截面面积改变而增加换热液的流动阻力。

相似地,第二分隔筋112可以插入分隔筋单体1131的中间位置,即第二分隔筋112可以与插入的分隔筋单体1131的两个单体侧壁11311的距离相等,同时,第二分隔筋112可以与被插入的分隔筋单体1131的连接壁11312垂直且间隔开。由此,可以保证该分隔筋单体1131内分隔筋单体1131两侧限制的第二换热流道102的流动截面相同,进而保证换热液在该分隔筋单体1131内的流速相同,保证换热液在第二换热流道102匀速流动,防止因流动截面面积改变而增加换热液的流动阻力。

具体地,如图2所示,单体侧壁11311与连接壁11312的连接处可以具有变厚的加强部11313,加强部11313可以增加单体侧壁11311与连接壁11312的连接强度,从而保证换热板1000的工作可靠性,保证第一换热流道101与第二换热流道102并联设置。

具体地,如图2所示,单体侧壁11311与连接壁11312的连接处的两个侧面可以分别形成有可导流的内弧面11314和外弧面11315,内弧面11314的弧面半径可以小于外弧面11315的弧面半径,单体侧壁11311与连接壁11312的连接处过渡更顺滑,从而换热液在流经单体侧壁11311与连接壁11312的连接处的侧面时受到的阻力更小。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分隔筋111与第一纵向侧壁105之间可以设置有第一连接体107,第一连接体107在第一分隔筋111的两侧均可以形成可导流的第一弧形面1071,由此,第一分隔筋111与第一纵向侧壁105的连接处过渡更顺滑,从而换热液在流经第一连接体107的侧面时受到的阻力更小。

如图1所示,第二分隔筋112与第二纵向侧壁106之间可以设置有第二连接体108,第二连接体108在第二分隔筋112的两侧均可以形成可导流的第二弧形面1081,由此,第二分隔筋112与第二纵向侧壁106的连接处过渡更顺滑,从而换热液在流经第二连接体108的侧面时受到的阻力更小。

具体地,如图1-图3所示,壳体可以包括下壳体100和上盖200,下壳体100可以为下凹式下壳体,从而下壳体100的下凹部的内部可以形成换热腔,上盖200可以为平板式上盖,上盖200可以与下壳体100扣合,从而形成相对封闭的换热腔,以使换热液从进液口103流入换热腔,并从出液口104流出换热腔。

具体地,如图1所示,分隔筋组件可以固定在下壳体100上,当上盖200与下壳体100扣合时,分隔筋组件可以与上盖200贴合,从而分隔筋组件可以将换热腔分隔成第一换热流道101和第二换热流道102,以实现换热液在第一换热流道101和第二换热流道102内并行流动。

具体地,如图1所示,中间分隔筋113的邻近进液口103的一端可以设置有分液筋1132,分液筋1132可以朝向进液口103倾斜设置,第一换热流道101和第二换热流道102的进口端可以分别位于分液筋1132的两侧。由此,分液筋1132可以在换热液流入第一换热流道101和第二换热流道102时对换热液进行导流,减少换热液在进液口103受到的流动阻力。

进一步地,换热板1000为矩形且换热板1000的其中一个纵向侧延伸出进液凸起300和出液凸起500,进液凸起300上设置有进液口103且出液凸起500上设置有出液口104。

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换热板1000的其中一个纵向侧(即换热板1000的一条长边)可以沿换热板1000所在平面伸出进液凸起300和出液凸起500,进液凸起300上可以设置有进液口103,出液凸起500上可以设置有出液口104。进液凸起300和出液凸起500可以避让电池模组,保证电池模组与换热板1000贴靠设置,从而保证了电池模组与换热板1000的换热效率。

更加具体地,如图3所示,进液口103可以连接有进液管接头400,换热液可以从进液管接头400流入换热板1000内以对电池模组换热,出液口104可以连接有出液管接头600,换热液可以从出液管接头600流出换热板1000以实现换热液的循环换热。

下面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设有如本实用新型上述任一种实施例的换热板10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通过设置换热板1000,换热板1000的换热性能分布更均匀,更便于电池包保持在合适的工作温度,电池包工作更可靠。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