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抗变形充电桩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67415发布日期:2018-06-01 20:26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抗变形充电桩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能源危机不断加剧、石油资源日趋枯竭、大气污染和全球气温变暖日益严重,而汽车作为人们出行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通常靠烧油驱动,会加剧能源和环境危机。对此,汽车产业推出了新能源电动汽车,可避免或减少烧油,有利于促进环境保护和缓解传统能源的短缺危机,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电动汽车充电电缆作为电动汽车不可缺少的充电配件,同样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要求电动汽车充电电缆具有快速充电的性能。另一方面,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包括环保节能电动汽车和混合电动汽车)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充电站用充电电缆的使用也越来越多,在为众多电动汽车充电时,充电电缆会被频繁的拖拽,从而容易造成其变形,影响电缆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抗变形充电桩电缆。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抗变形充电桩电缆,包括第一弹性管、第二弹性管、内护套、耐火层、屏蔽层、外护套和缆芯;第一弹性管设置在第二弹性管内侧,内护套、耐火层、屏蔽层、外护套依次包裹在第二弹性管外部,且内护套与第二弹性管之间预留有间隙,内护套与第二弹性管之间设有多个沿电缆轴向延伸并呈波纹状的弹性支架,多个弹性支架以电缆中心为中心呈圆周分布,弹性支架两端分别与第二弹性管、内护套连接;缆芯包括两根主电源线、充电确认线、第一充电通信线、第二充电通信线、第一辅助电源线、第二辅助电源线、接地保护线,两根主电源线相互绞合地设置在第一弹性管内且两根主电源线与第一弹性管相抵靠,充电确认线、第一充电通信线、第二充电通信线、第一辅助电源线、第二辅助电源线、接地保护线设置在第一弹性管与第二弹性管之间,且充电确认线、第一充电通信线、第二充电通信线、第一辅助电源线、第二辅助电源线、接地保护线均与第一弹性管抵靠。

优选的,第一弹性管与第二弹性管之间还设有第三弹性管,第三弹性管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弧形件、第二弧形件、第三弧形件、第四弧形件、第五弧形件、第六弧形件,第一弧形件、第二弧形件、第三弧形件、第四弧形件、第五弧形件、第六弧形件的弧形开口均朝向电缆中心,第一弧形件、第二弧形件、第三弧形件、第四弧形件、第五弧形件、第六弧形件均与第二弹性管抵靠,充电确认线、第一充电通信线、第二充电通信线、第一辅助电源线、第二辅助电源线、接地保护线分别设置在第一弧形件、第二弧形件、第三弧形件、第四弧形件、第五弧形件、第六弧形件内。

优选的,第一弹性管、第三弹性管、充电确认线、第一充电通信线、第二充电通信线、第一辅助电源线、第二辅助电源线、接地保护线之间填充有弹性材料。

优选的,主电源线包括由多股镀锡铜线绞合而成的第一导体以及挤包在第一导体外部的第一绝缘层。

优选的,充电确认线包括五根相互绞合的第一导线以及挤包在五根第一导线外部的第二绝缘层,第一导线包括由多股镀锡铜线绞合而成的第二导体以及包裹在第二导体外部的第一分屏蔽层。

优选的,第一充电通信线包括两根相互绞合的第二导线以及挤包在两根第二导线外部的第三绝缘层,第二导线包括由多股镀锡铜线绞合而成的第三导体以及包裹在第三导体外部的第二分屏蔽层。

优选的,第二充电通信线包括两根相互绞合的第三导线以及挤包在两根第三导线外部的第四绝缘层,第三导线包括由多股镀锡铜线绞合而成的第四导体以及包裹在第四导体外部的第三分屏蔽层。

优选的,第一辅助电源线包括有多股镀锡铜线绞合而成的第五导体以及包裹在第五导体外部的第五绝缘层。

优选的,第二辅助电源线包括有多股镀锡铜线绞合而成的第六导体以及包裹在第六导体外部的第六绝缘层。

优选的,接地保护线包括有多股镀锡铜线绞合而成的第七导体以及包裹在第七导体外部的第七绝缘层。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新能源汽车用抗变形充电桩电缆,通过设置第一弹性管、第二弹性管、第三弹性管、弹性支架对缆芯进行保护,电缆在挤压时可通过第一弹性管、第二弹性管、第三弹性管、弹性支架的弹性变形缓冲挤压力,避免缆芯受到挤压而破坏,提高了电缆在恶劣环境中的使用性能,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在挤压时,第三弹性管的第一弧形件、第二弧形件、第三弧形件、第四弧形件、第五弧形件、第六弧形件向内挤压变形进行缓解挤压力,同时通过第一弧形件、第二弧形件、第三弧形件、第四弧形件、第五弧形件、第六弧形件分别对充电确认线、第一充电通信线、第二充电通信线、第一辅助电源线、第二辅助电源线、接地保护线进行固定,可以防止在挤压过程中,充电确认线、第一充电通信线、第二充电通信线、第一辅助电源线、第二辅助电源线、接地保护线错位,使得缆芯能够保持顺直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抗变形充电桩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抗变形充电桩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抗变形充电桩电缆,包括第一弹性管1、第二弹性管2、第三弹性管9、内护套3、耐火层4、屏蔽层5、外护套6和缆芯7;其中:

第一弹性管1设置在第三弹性管9内侧,第三弹性管9设置在第二弹性管2内侧,第一弹性管1与第二弹性管2之间还设有第三弹性管9,第三弹性管9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弧形件、第二弧形件、第三弧形件、第四弧形件、第五弧形件、第六弧形件,第一弧形件、第二弧形件、第三弧形件、第四弧形件、第五弧形件、第六弧形件的弧形开口均朝向电缆中心,第一弧形件、第二弧形件、第三弧形件、第四弧形件、第五弧形件、第六弧形件均与第二弹性管2抵靠。

内护套3、耐火层4、屏蔽层5、外护套6依次包裹在第二弹性管2外部,且内护套3与第二弹性管2之间预留有间隙,内护套3与第二弹性管2之间设有多个沿电缆轴向延伸并呈波纹状的弹性支架8,多个弹性支架8以电缆中心为中心呈圆周分布,弹性支架8两端分别与第二弹性管2、内护套3连接。

缆芯7包括两根主电源线71、充电确认线72、第一充电通信线73、第二充电通信线74、第一辅助电源线75、第二辅助电源线76、接地保护线77,两根主电源线71相互绞合地设置在第一弹性管1内且两根主电源线71与第一弹性管1相抵靠,充电确认线72、第一充电通信线73、第二充电通信线74、第一辅助电源线75、第二辅助电源线76、接地保护线77分别设置在第一弧形件、第二弧形件、第三弧形件、第四弧形件、第五弧形件、第六弧形件内,且充电确认线72、第一充电通信线73、第二充电通信线74、第一辅助电源线75、第二辅助电源线76、接地保护线77均与第一弹性管1抵靠,第一弹性管1、第三弹性管9、充电确认线72、第一充电通信线73、第二充电通信线74、第一辅助电源线75、第二辅助电源线76、接地保护线77之间填充有弹性材料10。

主电源线71包括由多股镀锡铜线绞合而成的第一导体以及挤包在第一导体外部的第一绝缘层。

充电确认线72包括五根相互绞合的第一导线以及挤包在五根第一导线外部的第二绝缘层,第一导线包括由多股镀锡铜线绞合而成的第二导体以及包裹在第二导体外部的第一分屏蔽层5。

第一充电通信线73包括两根相互绞合的第二导线以及挤包在两根第二导线外部的第三绝缘层,第二导线包括由多股镀锡铜线绞合而成的第三导体以及包裹在第三导体外部的第二分屏蔽层5。

第二充电通信线74包括两根相互绞合的第三导线以及挤包在两根第三导线外部的第四绝缘层,第三导线包括由多股镀锡铜线绞合而成的第四导体以及包裹在第四导体外部的第三分屏蔽层5。

第一辅助电源线75包括有多股镀锡铜线绞合而成的第五导体以及包裹在第五导体外部的第五绝缘层。

第二辅助电源线76包括有多股镀锡铜线绞合而成的第六导体以及包裹在第六导体外部的第六绝缘层。

接地保护线77包括有多股镀锡铜线绞合而成的第七导体以及包裹在第七导体外部的第七绝缘层。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抗变形充电桩电缆,通过设置第一弹性管1、第二弹性管2、第三弹性管9、弹性支架8对缆芯7进行保护,电缆在挤压时可通过第一弹性管1、第二弹性管2、第三弹性管9、弹性支架8的弹性变形缓冲挤压力,避免缆芯7受到挤压而破坏,提高了电缆在恶劣环境中的使用性能,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在挤压时,第三弹性管9的第一弧形件、第二弧形件、第三弧形件、第四弧形件、第五弧形件、第六弧形件向内挤压变形进行缓解挤压力,同时通过第一弧形件、第二弧形件、第三弧形件、第四弧形件、第五弧形件、第六弧形件分别对充电确认线72、第一充电通信线73、第二充电通信线74、第一辅助电源线75、第二辅助电源线76、接地保护线77进行固定,可以防止在挤压过程中,充电确认线72、第一充电通信线73、第二充电通信线74、第一辅助电源线75、第二辅助电源线76、接地保护线77错位,使得缆芯7能够保持顺直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