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电器的电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1800发布日期:2018-07-07 09:52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开关电器的电磁机构。



背景技术:

断路器是电器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当电气电路工作正常时,断路器可以通过闭合或断开供应电能的电路,来达到停电、供电和转换电路等功能;当电气电路出现过载、失压、欠压或短路等异常时,断路器又可以自动将电路切断,避免因为电路故障危及工作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断路器在电路出现异常时,通过电磁机构直接或间接带动触头分断切断电路,但是现有的电磁机构,将固定铁芯装入线圈骨架后,再套上线圈与磁轭和接线板进行焊接,焊接好后再装配其它零件,这时线圈骨架和固定铁芯即固定在焊接组件上,当线圈骨架或固定铁芯有损坏时,电磁机构的零件无法分离,导致电磁机构整体报废,不仅浪费材料,而且装配过程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开关电器的电磁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开关电器的电磁机构,其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中的磁轭连板100、脱扣模块200、静触头510和动触头,在磁轭连板100上设有用于安装脱扣模块 200的第一磁轭板300和第二磁轭板400,第一磁轭板300与第二磁轭板400相对设置,所述脱扣模块200包括线圈骨架210,在线圈骨架210的外侧设有线圈 220,在线圈骨架210内侧设有与线圈220配合的铁芯组件230,所述第一磁轭板300内侧与线圈骨架210的端面配合,在第一磁轭板300上设有与铁芯组件 230配合的第一通孔310,所述第二磁轭板400上设有与线圈骨架210的侧面配合的第二通孔410,在第一通孔310的一侧设有避让铁芯组件230的第一开口311,在第二通孔410的一侧设有避让线圈骨架210的第二开口411;

线圈骨架210的侧面上设有沿环向设置的抵接板211,以及沿轴向设置的限位板212,限位板212的内侧与抵接板211形成与第二磁轭板400配合的限位槽 215。

可选的,所述线圈220包括与线圈骨架210外侧相配合的本体221,在本体 221的两端分别设有与静触头510连接的第一连接臂222,以及与壳体中接线端子连接的第二连接臂223,第二连接臂223设置在第二磁轭板400的一侧与所述的限位板212配合。

可选的,所述第二开口411的端面到第二连接臂223的圆心角略大于抵接板211弧长的圆心角。

可选的,所述抵接板211远离限位板212的一端与线圈骨架210的外侧形成避让第二磁轭板400的避让槽216,在避让槽216上设有与第二开口411配合的导向斜面217导向斜面217沿线圈骨架210的径向设置并朝向靠近限位板212 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铁芯组件230包括活动铁芯233、固定铁芯234,以及连接在与活动铁芯233与固定铁芯234之间的复位弹簧232,固定铁芯234卡在第一磁轭板300内侧的第一通孔310的边缘,固定铁芯234中设有与活动铁芯233配合的铁芯孔,活动铁芯233上设有可穿过铁芯孔的推杆231。

可选的,所述壳体中设有接线端子,磁轭连板100的一端设有与接线端子连接的连接板520,磁轭连板100的另一端与静触头510连接,所述线圈220包括与线圈骨架210外侧相配合的本体221,在本体221的两端分别设有与静触头 510连接的第一连接臂222,以及与连接板520连接的第二连接臂223,第二连接臂223与所述的限位板212配合,限位板212的外侧与壳体配合限位。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臂222垂直于磁轭连板100设置在第一磁轭板400 的一侧,第二连接臂223平行于磁轭连板100设置在第二磁轭板500的一侧,在第二连接臂223与本体221之间形成用于避让抵接板211和限位板212的避让空间224。

可选的,所述静触头510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接触板511和第二接触板512,第一接触板511与磁轭连板100连接,第二接触板512在与动触头相对的一侧上设有静接触点513,在第一接触板511的侧边设有与线圈220连接的第三接触板514,第三接触板514与第一接触板511和第二接触板512垂直设置。

可选的,所述第二接触板512的末端设有U字形的引弧板515,引弧板515 的一侧边与第二接触板512连接,另一侧边与壳体中的灭弧机构对应设置。

可选的,所述连接板520成Z字形,其包括依次垂直的第一连接部521、第二连接部522和第三连接部523,第一连接部521与壳体中的接线端子配合,第三接线部523与磁轭连板100连接和线圈220连接,在壳体中设有与第二连接部522配合的固定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开关电器的电磁机构,通过在线圈骨架210上沿环向设置的抵接板211进行轴向限位,以及沿轴向设置的限位板212进行环向限位,抵接板211与线圈骨架210的外侧弧面配合,结构强度更高,线圈骨架210的应力分布也更均匀,不易发生变形,而且限位板212可以防止线圈骨架210发生旋转,不需要焊接,也不需要借助工具,手动就可以完成电磁机构的拆卸,即实现了线圈骨架210的可拆卸安装,又降低了线圈骨架210装配和拆卸的难度,提高了装配和拆卸的效率。此外,所述抵接板211为弧形,所述第二连接臂223 到第二开口411之间的圆心角略小于抵接板211的圆心设置,保证线圈骨架210 不会在非人为的情况下脱落,能够提高线圈骨架210与第二磁轭板400之间配合的可靠性。此外,线圈220的第二连接臂223与所述的限位板212配合,第二连接臂223不仅可以起到连接线圈320的作用,而且在限位板212移动到极限位置时通过第二连接臂223进行限位,防止骨架线圈210脱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开关电器的电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抵接板与第二磁轭板错位的状态;

图3是本实用新型线圈骨架的拆卸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初次装配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脱扣模块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6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开关电器的电磁机构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开关电器的电磁机构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开关电器的电磁机构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中的磁轭连板100、脱扣模块200、静触头510、动触头、接线端子、操作机构和灭弧机构(图中未示出),磁轭连板100与静触头510连接,在磁轭连板100上设有用于安装脱扣模块200的第一磁轭板300和第二磁轭板400,第一磁轭板300与第二磁轭板400相对设置并且是与磁轭连板100一体成型构成磁轭,通过静触头510与动触头的分合控制电路的通断,脱扣模块200在电路出现异常时能够直接或间接触发动触头离开静触头510,将动触头从静触头510上推开,或者使操作机构解锁带动动触头离开静触头510,从而实现将电路切断,保护电路及接在电路上电器的安全。

所述脱扣模块200包括筒状的线圈骨架210(图2),在线圈骨架210的外侧设有线圈220,在线圈骨架210内侧设有与线圈220配合的铁芯组件230,线圈220的两端分别与静触头510和连接板520连接,所述第一磁轭板300内侧与线圈骨架210的端面相抵配合,在第一磁轭板300上设有与铁芯组件230配合的第一通孔310,铁芯组件230动作时能够穿过第一通孔310与壳体中其它结构配合,所述第二磁轭板400上设有与线圈骨架210的侧面配合的第二通孔410,在第一通孔310的一侧设有避让铁芯组件230的第一开口311,在第二通孔410 的一侧设有避让线圈骨架210的第二开口411,第一开口311与第二开口411方向相同;

线圈骨架210的侧面上设有沿环向设置的抵接板211,以及沿轴向设置的限位板212,限位板212的内侧与抵接板211连接形成与第二磁轭板400配合的限位槽215,限位板212的外侧与壳体配合限位。

如图4所示,在脱扣模块200的初次装配时,首先脱扣模块200作为一个整体先装配完毕,然后将脱扣模块200上的铁芯组件230对准第一通孔310上的第一开口311,同时将脱扣模块200上的线圈骨架210对准第二通孔410上的第二开口411,将脱扣模块200插入到第一磁轭板300与第二磁轭板400之间,使线圈骨架210的端面以及线圈骨架210上的抵接板211分别抵在第一磁轭板 300和第二磁轭板400的内侧,然后沿轴线转动线圈骨架210带动限位板212向第二通孔410上的第二开口411的端面靠近,使第二通孔410卡入限位槽215 中实现对线圈骨架210的装配。将电磁机构装入开关电器的壳体后,由另外的零件如开关电器壳体的盖来抵住限位板212的外侧面,限位板212的外侧与壳体配合限位,这样线圈骨架210就会固定住不转动了。

如图2、3所示,在线圈骨架210及其内侧的铁芯组件230拆卸时,沿轴线转动线圈骨架210带动限位板212向远离第二开口411的端面移动,直至抵接板211与第二磁轭板400错位,即抵接板211转动至与第二开口411对应的位置,使第二磁轭板400能够穿过避让槽216的位置,然后沿线圈骨架210的轴线方向从第二通孔410中,将线圈骨架210及其内侧的铁芯组件230拉出,即可对线圈骨架210或其内侧的铁芯组件230进行更换,更换好后新零件采用与上述步骤相反的顺序即可完成新零件的装配(图1)。

本实用新型的开关电器的电磁机构,通过在线圈骨架210上沿环向设置的抵接板211进行轴向限位,以及沿轴向设置的限位板212进行环向限位,抵接板211与线圈骨架210的外侧弧面配合,结构强度更高,线圈骨架210的应力分布也更均匀,不易发生变形,而且限位板212可以防止线圈骨架210发生旋转,不需要焊接,也不需要借助工具,手动就可以完成电磁机构的拆卸,即实现了线圈骨架210的可拆卸安装,又降低了线圈骨架210装配和拆卸的难度,提高了装配和拆卸的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开口411的端面到第二连接臂223的圆心角略大于抵接板211弧长的圆心角,抵接板211的一端与限位板212连接,另一端与线圈骨架210的外侧形成避让第二磁轭板400的避让槽216,在避让槽216上设有与第二开口411配合的导向斜面217,导向斜面217沿线圈骨架210的径向设置并朝向靠近限位板212的一侧,通过抵接板211弧长的圆心角的设置,在提高抵接板211强度和可靠性的前提下,又便于线圈骨架210的拆卸,通过在避让槽 216上导向斜面217的设置,使抵接板211在安装线圈骨架210时不容易卡在第二开口411的端面上,降低装配的难度,提高装配的效率。作为脱扣模块200 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铁芯组件230包括活动铁芯233以及与活动铁芯233连接的复位弹簧232,当线圈220所产生的磁场足以克服复位弹簧232对活动铁芯 233的作用力时,活动铁芯233移动并触发动触头分断,磁场消失后活动铁芯 233在复位弹簧232的作用下复位。

如图6示出脱扣模块200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铁芯组件230包括活动铁芯233、固定铁芯234,以及连接在与活动铁芯233与固定铁芯234之间的复位弹簧232,固定铁芯234卡在第一磁轭板300内侧的第一通孔310的边缘,固定铁芯234中设有与活动铁芯233配合的铁芯孔,活动铁芯233上设有可穿过铁芯孔的推杆231,当线圈220所产生的磁场足以克服复位弹簧232和固定铁芯 233对活动铁芯233的作用力时,活动铁芯231带动推杆231移动,使推杆231 伸出第一通孔310触发其它动作使动触头离开静触头510,磁场消失后活动铁芯 233在复位弹簧232和固定铁芯234的作用下复位。

如图3示出磁轭连板100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磁轭连板100的一端与静触头510连接,磁轭连板100的另一端设有与接线端子连接的连接板520,所述线圈220由带状的导体绕制而成,其包括与线圈骨架210外侧相配合的本体221,在本体221的两端分别设有与静触头510连接的第一连接臂222,以及与连接板 520连接的第二连接臂223,第一连接臂222垂直于磁轭连板100设置在第一磁轭板400的一侧,第二连接臂223平行于磁轭连板100设置在第二磁轭板500 的一侧,在第二连接臂223与本体221之间形成用于避让抵接板211和限位板 212的避让空间224,第二连接臂223与所述的限位板212配合,第二连接臂223 不仅可以起到连接线圈320的作用,而且在限位板212移动到极限位置时通过第二连接臂223进行限位,防止骨架线圈210脱落。

所述静触头510包括垂直连接并且一体成型的第一接触板511和第二接触板512,第一接触板511与磁轭连板100连接,第二接触板512在与动触头相对的一侧上设有静接触点513,在第一接触板511的侧边设有与线圈220连接的第三接触板514,第三接触板514与第一接触板511和第二接触板512垂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接触板512的末端设有U字形的引弧板515,引弧板 515的一侧边与第二接触板512连接,另一侧边与壳体中的灭弧机构对应设置,底侧成弧面形状,引弧板515与第二接触板512一体成型。

所述连接板520成Z字形,其包括依次垂直的第一连接部521、第二连接部522和第三连接部523,第一连接部521与壳体中的接线端子配合,第三接线部 523与磁轭连板100连接和线圈220连接,第一连接部521、第二连接部522和第三连接部523一体成型,在壳体中设有与第二连接部522配合的固定凹槽。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