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壁交联聚烯烃绝缘聚烯烃护套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94044发布日期:2018-08-17 22:28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薄壁交联聚烯烃绝缘聚烯烃护套电缆。



背景技术:

电缆通常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和外包绝缘保护层制成,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导线,电缆通常被使用在户外,直接暴露在空气中。

现有的电缆由于长度过长,在空中很容易产生飘动,影响电缆的稳定性,且由于电缆暴露户外,外表面则会受到鸟虫的损坏,从而将低电缆的使用寿命,而电缆长期工作,内部压力过高,使得电缆表面产生胀裂,大大影响电缆的正常使用以及安全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薄壁交联聚烯烃绝缘聚烯烃护套电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壁交联聚烯烃绝缘聚烯烃护套电缆,结构简单,方便固定电缆,便于防止鸟虫对电缆内部的伤害,能够防止外界电磁对电缆的影响,确保电力传输性能可靠以及传递准确性,有效避免电缆胀裂,保证电缆安全性,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薄壁交联聚烯烃绝缘聚烯烃护套电缆,包括无机护套和铜导体,所述铜导体位于无机护套内部,所述铜导体外侧壁包裹有云母覆盖膜,且无机护套和云母覆盖膜内侧壁之间固定设置有网状铝屏蔽罩,所述无机护套外侧固定连接有电缆固定环。

进一步地,所述铜导体外侧固定包裹有绝缘层,且绝缘层外侧固定连接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与绝缘层之间固定连接有硅胶散热片。

进一步地,所述铜导体外表面套有氧化镁耐火垫,且氧化镁耐火垫与散热孔之间填充有膨胀颗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利用电缆固定环,方便将电缆之间进行连接,增加电缆的重力,防止电缆在空中漂浮,利用电缆外侧设置无机护套、网状铝屏蔽罩和云母覆盖膜的结合,使得电缆电缆暴露在户外时,能够有效防止鸟虫对电缆内部的伤害,有利于保护电缆使用安全性,还能够预防外界电磁对电缆的影响,够确保电力传输性能可靠以及传递准确性,且利用云母覆盖膜,使得电缆具有良好的延伸性,适宜卷管拖拽。

2、通过利用铜导体外侧设置硅胶散热片铜导体表面的热量导入硅胶散热片内部,同时结合硅胶散热片外侧的散热孔,便于将热量均匀分散至电缆表面,同时利用散热孔一侧的膨胀颗粒利用内部为碳氢化合物,从而吸收部分分散的热量,起到散热功能,避免电缆因内部温度过高而产生胀裂,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薄壁交联聚烯烃绝缘聚烯烃护套电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薄壁交联聚烯烃绝缘聚烯烃护套电缆的铜导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无机护套;2、网状铝屏蔽罩;3、云母覆盖膜;4、铜导体;5、氧化镁耐火垫;6、膨胀颗粒;7、散热孔;8、硅胶散热片;9、绝缘层;10、电缆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薄壁交联聚烯烃绝缘聚烯烃护套电缆,包括无机护套1和铜导体4,所述铜导体4位于无机护套1内部,所述铜导体4外侧壁包裹有云母覆盖膜3,且无机护套1和云母覆盖膜3内侧壁之间固定设置有网状铝屏蔽罩2,所述无机护套1 外侧固定连接有电缆固定环10。

其中,所述铜导体4外侧固定包裹有绝缘层9,且绝缘层9 外侧固定连接有散热孔7,所述散热孔7与绝缘层9之间固定连接有硅胶散热片8。

其中,所述铜导体4外表面套有氧化镁耐火垫5,且氧化镁耐火垫5与散热孔7之间填充有膨胀颗粒6。。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薄壁交联聚烯烃绝缘聚烯烃护套电缆,工作时,由于在电缆外侧一端距离设置电缆固定环10,从而方便将电缆之间进行连接,增加电缆的重力,防止电缆在空中漂浮,然后利用在电缆外侧套有无机护套1,在电缆长期暴露在户外时,能够有效防止鸟虫对电缆内部的伤害,有利于保护电缆使用安全性,而在无机护套1内侧壁设置网状铝屏蔽罩2,有利于防外界电磁对电缆的影响,够确保电力传输性能可靠以及传递准确性,且利用电缆内部设置铜导体4外侧的云母覆盖膜3,使得电缆具有良好的延伸性,适宜卷管拖拽,同时结合铜导体4 外表面覆盖的氧化镁耐火垫5,利用氧化镁具有防火功能,从而增加电缆的实用性,由于电缆长期工作,内部则会集聚较多热量,且利用铜导体4外侧设置硅胶散热片8铜导体4表面的热量导入硅胶散热片8内部,同时结合硅胶散热片8外侧的散热孔7,便于将热量均匀分散至电缆表面,同时利用散热孔7一侧的膨胀颗粒6利用内部为碳氢化合物,从而吸收部分分散的热量,起到散热功能,避免电缆因内部温度过高而产生胀裂,操作方便。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