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料带利用率高的RJ45铁壳排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78910发布日期:2018-06-12 21:54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料带利用率高的RJ45铁壳排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料带利用率高的RJ45铁壳排位机构。



背景技术:

RJ45插头又称为RJ45水晶头,是目前以太网连接接口的标准器件,大量应用于以太网卡、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产品上。RJ45水晶头包括铁壳,而现有技术中对于铁壳的制造方式是通过冲压机对金属料带进行冲压的方式制得。

现有技术中(参考附图3所示)公开一种料带RJ45铁壳的排位机构,包括形状为长条形的金属料带1,所述金属料带1上设有冲压成型的铁壳部6,所述铁壳部6包括竖直段6.1以及连接竖直段6.1且与之垂直的水平段6.2,所述竖直段6.1与水平段6.2构成的形状为T字型,所述铁壳部6沿金属料带1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设置且水平段6.2的自由端朝向排列方向,所述的铁壳部6沿金属料带1的宽度方向设置为两排。

将铁壳部通过现有技术中的排位方式对金属料带进行冲压,使得金属料带上会形成较大面积的废料,不能对金属料带进行充分的利用;从而造成原材料上的浪费,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料带利用率高的RJ45铁壳排位机构,该RJ45铁壳排位机构能对金属料带进行充分利用,从而减少原材料的浪费,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料带利用率高的RJ45铁壳排位机构,包括形状为长条形的金属料带,所述金属料带上沿宽度方向设有冲压成型的第一铁壳部与第二铁壳部,所述第一铁壳部与第二铁壳部分别沿金属料带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形成第一铁壳组与第二铁壳组,所述第一铁壳部包括第一水平段以及连接第一水平段的第一竖直段,所述第一竖直段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水平段沿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所述第二铁壳部包括第二水平段以及连接第二水平段的第二竖直段,所述第二竖直段的一端连接于第二水平段沿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所述第一竖直段的自由端与第二竖直段的自由端之间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铁壳组与第二铁壳组之间交错排布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竖直段的自由端与第二竖直段的自由端设置为相对设置的方式,并通过交错排布的设置方式使得第一竖直段与第二竖直段之间形成穿插排列,用于补偿相邻两个第一水平段与相邻两个第二水平段之间产生的间隙,从而使第一铁壳部与第二铁壳部能在金属料带上的排布方式更加密集。通过该种排布方式能使金属料带的利用率提升14.5%,从而减少原材料的浪费,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金属料带上开设有供第一铁壳部与第二铁壳部放置的空腔部,所述金属料带上设有用于固定第一铁壳部与第二铁壳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分别连接相邻两个第一水平段以及第二竖直段的自由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连接部设置为该种方式,使得金属料片、第一铁壳部与第二铁壳部三者之间能实现较好的固定。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部连接于第一水平段背对第一竖直段的一侧壁且靠近于第一水平段端面的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种设置使得金属料片与第一铁壳部、金属料片与第二铁壳部之间的分离更加便捷。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部的形状为山字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山字形连接部的形状适配于金属料片、第一铁壳部与第二铁壳部三者之间形成的间隙形状,从而实现更好的连接。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金属料带与相邻两个第二水平段以及第一竖直段之间连接有所述的连接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种设置使得金属料片、第一铁壳部与第二铁壳部三者之间能实现更稳定的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第一铁壳部与第二铁壳部设置为交错排布的方式,减少第一铁壳部与第二铁壳部之间产生的间距,从而减少原材料的浪费,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将连接部设置为山字形,在实现第一铁壳部与第二铁壳部更好固定的基础上,使得第一铁壳部与第二铁壳部之间能与金属料带实现更好的分离。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一种料带RJ45铁壳的排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金属料带;2、第一铁壳部;2.1、第一水平段;2.2、第一竖直段;3、第二铁壳部;3.1、第二水平段;3.2、第二竖直段;4、空腔部;5、连接部;6、铁壳部;6.1、竖直段;6.2、水平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考图1和图2,一种料带利用率高的RJ45铁壳排位机构,包括形状为长条形的金属料带1,金属料带1上通过冲压的方式形成空腔部4,空腔部4内设有冲压成型的第一铁壳部2与第二铁壳部3。第一铁壳部2与第二铁壳部3沿金属料带1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列设置,第一铁壳部2包括第一水平段2.1以及第一竖直段2.2,第一竖直段2.2的一端与第一水平段2.1沿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一体连接且与之相互垂直并构成的形状为T字形;第二铁壳部3包括第二水平段3.1以及第二竖直段3.2,第二竖直段3.2的一端与第二水平段3.1沿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一体连接且与之相互垂直并构成的形状为T字形,第一竖直段2.2的自由端与第二竖直段3.2的自由端相向设置且第一铁壳部2的结构与第二铁壳部3的结构相同。

第一铁壳部2沿金属料带1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设置形成第一铁壳组、第二铁壳部3沿金属料带1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设置形成第二铁壳组;第一铁壳组与第二铁壳组之间交错排布设置并使第一竖直段2.2与第二竖直段3.2之间形成穿插设置。

金属料带1与相邻两个第一水平段2.1以及第二竖直段3.2之间连接有形状为山字形的连接部5,山字形连接部5的底部与金属料带1一体设置,山字形连接部5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相邻两个第一水平段2.1背对第一竖直段2.2的一侧且与之一体设置,山字形连接部5的中间端连接于第二竖直段3.2的端面且与之一体设置。金属料带1与相邻两个第二水平段3.1以及第一竖直段2.2之间通过上述相同的方式连接有相同的所述连接部5。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