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式3DBI天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0278发布日期:2018-07-04 06:48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式3DBI天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式3DBI天线结构。



背景技术:

天线是作无线电波的发射或者接收用的一种金属装置,天线被广泛地应用于无线电通信、广播、电视、雷达、导航、电子对抗、遥感、射电天文等工程系统中,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都依靠天线来进行工作;另外,在用电磁波传送能量方面,非信号的能量辐射也需要天线。天线都具有可逆性,即同一副天线既可用作发射天线,也可用作接收天线,同一天线作为发射或接收的基本特性参数是相同的。

作为一种重要类型的天线产品,3DBI天线被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然而,对于现有的3DBI天线而言,其普遍存在安装不方便、使用不方便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式3DBI天线结构,该新式3DBI天线结构设计新颖、安装方便、使用方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式3DBI天线结构,包括有天线外壳、天线主体、同轴电缆、SMA接头,天线外壳包括有呈竖向布置的塑胶杆套、位于塑胶杆套下端侧的中间转折固定座、位于中间转折固定座下端侧的安装接头固定座,中间转折固定座、安装接头固定座分别为塑胶固定座,塑胶杆套的内部成型有朝下开口的杆套容置腔,中间转折固定座的上端部通过第一铆钉与塑胶杆套的下端部铰接,安装接头固定座的上端部通过第二铆钉与中间转折固定座的下端部铰接;中间转折固定座的芯部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的转折固定座通孔,安装接头固定座的芯部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的接头固定座通孔,接头固定座通孔、转折固定座通孔以及杆套容置腔依次连通;SMA接头装设于安装接头固定座的接头固定座通孔的下端开口处,同轴电缆的上端部依次穿过接头固定座通孔、转折固定座通孔并伸入至塑胶杆套的杆套容置腔内,同轴电缆的下端部与SMA接头连接;

天线主体包括有呈竖向布置且嵌卡于塑胶杆套的杆套容置腔内的绝缘介质板、位于绝缘介质板上端侧且呈竖向布置的金属螺旋杆,绝缘介质板的正面设置有接地辐射体、位于接地辐射体上端侧且与接地辐射体间隔布置的螺旋杆连接体,接地辐射体、螺旋杆连接体分别为铜箔线路,接地辐射体设置有接地焊盘,螺旋杆连接体的下端部设置有连接体下端焊盘,螺旋杆连接体的上端部设置有连接体上端焊盘;

同轴电缆包括有金属线芯、包套于金属线芯外围的中间绝缘层、包套于中间绝缘层外围的金属编织层、包套于金属编织层外围的绝缘外被;金属螺旋杆的下端部与连接体上端焊盘焊接,同轴电缆的金属线芯与连接体下端焊盘焊接,同轴电缆的金属编织层与接地焊盘焊接。

其中,所述接地辐射体包括有沿着所述绝缘介质板的左侧边缘竖向延伸的左侧竖向延伸部、沿着绝缘介质板的右侧边缘竖向延伸的右侧竖向延伸部,左侧竖向延伸部与右侧竖向延伸部左右正对且间隔布置,左侧竖向延伸部的中部与右侧竖向延伸部的中部之间设置有沿着左右方向水平延伸的水平延伸部,水平延伸部的左端部与左侧竖向延伸部连接,水平延伸部的右端部与右侧竖向延伸部连接,左侧竖向延伸部、右侧竖向延伸部、水平延伸部为一体结构,所述接地焊盘设置于水平延伸部的中间位置。

其中,所述螺旋杆连接体包括有分别沿着左右方向水平延伸的上端水平部、下端水平部,上端水平部位于下端水平部的上端侧且上端水平部与下端水平部间隔布置,上端水平部与下端水平部之间设置有分别呈竖向延伸且从左至右依次间隔布置的左侧竖向部、中间竖向部、右侧竖向部,左侧竖向部的上端部、中间竖向部的上端部、右侧竖向部的上端部分别与上端水平部连接,左侧竖向部的下端部、中间竖向部的下端部、右侧竖向部的下端部分别与下端水平部连接;下端水平部的下端部呈楔形形状且下端水平部的下端边缘设置有朝下竖向延伸的连接体延伸部,连接体延伸部的下端部伸入至所述接地辐射体的左侧竖向延伸部与右侧竖向延伸部之间,所述连接体下端焊盘设置于连接体延伸部的下端部,所述连接体上端焊盘的上端部延伸至上端水平部的中间位置,连接体下端焊盘的下端部延伸至中间竖向部的上端部。

其中,所述金属螺旋杆包括有呈竖向直线形状的上端直线段、呈螺旋形状的中间螺旋段、呈竖向直线形状的下端直线段,上端直线段、中间螺旋段、下端直线段从上至下依次连接且上端直线段、中间螺旋段、下端直线段为一体结构,金属螺旋杆的下端直线段的下端部焊装于所述连接体上端焊盘。

其中,所述绝缘介质板为PCB基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式3DBI天线结构,其包括有天线外壳、天线主体、同轴电缆、SMA接头,天线外壳包括有呈竖向布置的塑胶杆套、位于塑胶杆套下端侧的中间转折固定座、位于中间转折固定座下端侧的安装接头固定座,中间转折固定座、安装接头固定座分别为塑胶固定座,塑胶杆套的内部成型有朝下开口的杆套容置腔,中间转折固定座的上端部通过第一铆钉与塑胶杆套的下端部铰接,安装接头固定座的上端部通过第二铆钉与中间转折固定座的下端部铰接;中间转折固定座的芯部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的转折固定座通孔,安装接头固定座的芯部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的接头固定座通孔,接头固定座通孔、转折固定座通孔以及杆套容置腔依次连通;SMA接头装设于安装接头固定座的接头固定座通孔的下端开口处,同轴电缆的上端部依次穿过接头固定座通孔、转折固定座通孔并伸入至塑胶杆套的杆套容置腔内,同轴电缆的下端部与SMA接头连接;天线主体包括有呈竖向布置且嵌卡于塑胶杆套的杆套容置腔内的绝缘介质板、位于绝缘介质板上端侧且呈竖向布置的金属螺旋杆,绝缘介质板的正面设置有接地辐射体、位于接地辐射体上端侧且与接地辐射体间隔布置的螺旋杆连接体,接地辐射体、螺旋杆连接体分别为铜箔线路,接地辐射体设置有接地焊盘,螺旋杆连接体的下端部设置有连接体下端焊盘,螺旋杆连接体的上端部设置有连接体上端焊盘;同轴电缆包括有金属线芯、包套于金属线芯外围的中间绝缘层、包套于中间绝缘层外围的金属编织层、包套于金属编织层外围的绝缘外被;金属螺旋杆的下端部与连接体上端焊盘焊接,同轴电缆的金属线芯与连接体下端焊盘焊接,同轴电缆的金属编织层与接地焊盘焊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新颖、安装方便、使用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于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天线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天线主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在图1至图4中包括有:

1——天线外壳 11——塑胶杆套

12——中间转折固定座 13——安装接头固定座

14——第一铆钉 15——第二铆钉

2——天线主体 21——绝缘介质板

22——金属螺旋杆 221——上端直线段

222——中间螺旋段 223——下端直线段

23——接地辐射体 231——左侧竖向延伸部

232——右侧竖向延伸部 233——水平延伸部

234——接地焊盘 24——螺旋杆连接体

241——上端水平部 242——下端水平部

243——左侧竖向部 244——中间竖向部

245——右侧竖向部 246——连接体延伸部

247——连接体下端焊盘 248——连接体上端焊盘

3——同轴电缆 4——SMA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新式3DBI天线结构,包括有天线外壳1、天线主体2、同轴电缆3、SMA接头4,天线外壳1包括有呈竖向布置的塑胶杆套11、位于塑胶杆套11下端侧的中间转折固定座12、位于中间转折固定座12下端侧的安装接头固定座13,中间转折固定座12、安装接头固定座13分别为塑胶固定座,塑胶杆套11的内部成型有朝下开口的杆套容置腔,中间转折固定座12的上端部通过第一铆钉14与塑胶杆套11的下端部铰接,安装接头固定座13的上端部通过第二铆钉15与中间转折固定座12的下端部铰接;中间转折固定座12的芯部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的转折固定座通孔,安装接头固定座13的芯部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的接头固定座通孔,接头固定座通孔、转折固定座通孔以及杆套容置腔依次连通;SMA接头4装设于安装接头固定座13的接头固定座通孔的下端开口处,同轴电缆3的上端部依次穿过接头固定座通孔、转折固定座通孔并伸入至塑胶杆套11的杆套容置腔内,同轴电缆3的下端部与SMA接头4连接。其中,SMA接头4可以采用扣接或者螺接的方式安装于接头安装固定座的下端部。

进一步的,天线主体2包括有呈竖向布置且嵌卡于塑胶杆套11的杆套容置腔内的绝缘介质板21、位于绝缘介质板21上端侧且呈竖向布置的金属螺旋杆22,绝缘介质板21的正面设置有接地辐射体23、位于接地辐射体23上端侧且与接地辐射体23间隔布置的螺旋杆连接体24,接地辐射体23、螺旋杆连接体24分别为铜箔线路,接地辐射体23设置有接地焊盘234,螺旋杆连接体24的下端部设置有连接体下端焊盘247,螺旋杆连接体24的上端部设置有连接体上端焊盘248。优选的,绝缘介质板21为PCB基板。

更进一步的,同轴电缆3包括有金属线芯、包套于金属线芯外围的中间绝缘层、包套于中间绝缘层外围的金属编织层、包套于金属编织层外围的绝缘外被;金属螺旋杆22的下端部与连接体上端焊盘248焊接,同轴电缆3的金属线芯与连接体下端焊盘247焊接,同轴电缆3的金属编织层与接地焊盘234焊接。

其中,接地辐射体23包括有沿着绝缘介质板21的左侧边缘竖向延伸的左侧竖向延伸部231、沿着绝缘介质板21的右侧边缘竖向延伸的右侧竖向延伸部232,左侧竖向延伸部231与右侧竖向延伸部232左右正对且间隔布置,左侧竖向延伸部231的中部与右侧竖向延伸部232的中部之间设置有沿着左右方向水平延伸的水平延伸部233,水平延伸部233的左端部与左侧竖向延伸部231连接,水平延伸部233的右端部与右侧竖向延伸部232连接,左侧竖向延伸部231、右侧竖向延伸部232、水平延伸部233为一体结构,接地焊盘234设置于水平延伸部233的中间位置。

另外,螺旋杆连接体24包括有分别沿着左右方向水平延伸的上端水平部241、下端水平部242,上端水平部241位于下端水平部242的上端侧且上端水平部241与下端水平部242间隔布置,上端水平部241与下端水平部242之间设置有分别呈竖向延伸且从左至右依次间隔布置的左侧竖向部243、中间竖向部244、右侧竖向部245,左侧竖向部243的上端部、中间竖向部244的上端部、右侧竖向部245的上端部分别与上端水平部241连接,左侧竖向部243的下端部、中间竖向部244的下端部、右侧竖向部245的下端部分别与下端水平部242连接;下端水平部242的下端部呈楔形形状且下端水平部242的下端边缘设置有朝下竖向延伸的连接体延伸部246,连接体延伸部246的下端部伸入至接地辐射体23的左侧竖向延伸部231与右侧竖向延伸部232之间,连接体下端焊盘247设置于连接体延伸部246的下端部,连接体上端焊盘248的上端部延伸至上端水平部241的中间位置,连接体下端焊盘247的下端部延伸至中间竖向部244的上端部。

另外,金属螺旋杆22包括有呈竖向直线形状的上端直线段221、呈螺旋形状的中间螺旋段222、呈竖向直线形状的下端直线段223,上端直线段221、中间螺旋段222、下端直线段223从上至下依次连接且上端直线段221、中间螺旋段222、下端直线段223为一体结构,金属螺旋杆22的下端直线段223的下端部焊装于连接体上端焊盘248。

在本实用新型的天线主体2装配连接过程中,金属螺旋杆22的下端直线段223下端部直接焊装固定于螺旋杆连接体24的连接体上端焊盘248;另外,在天线主体2与同轴电缆3连接的过程中,同轴电缆3的金属线芯焊接于螺旋杆连接体24的连接体下端焊盘247,同轴电缆3的金属屏蔽层焊接于接地辐射体23的接地焊盘234。

还有就是,在将本实用新型的天线主体2安装于天线外壳1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只需将金属螺旋杆22、绝缘介质板21直接插入至相应塑胶杆套11的杆套容置腔内即可,安装方便快速。

需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塑胶杆套11、中间转折固定座12、安装接头固定座13依次铰接;在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中,中间转折固定座12可以相对安装接头固定座13转动,塑胶杆套11可以相对中间转折固定座12转动;上述转动式结构设计能够有效地提高天线的活动性,调节性强。

综合上述情况可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新颖、安装方便、使用方便的优点。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