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93052发布日期:2019-03-02 01:07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机动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机动车。



背景技术:

由us9,045,030b2已经已知一种机动车,其中,在车身的底部的下侧上设置包括盖的壳体。在所述壳体中设置蓄能器、例如蓄电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机动车,其中,在机动车的底板总成的下侧上这样设置用于蓄能器的壳体,使得底板总成的振荡减少。

该任务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解决。

按照本发明的机动车具有包括客舱的车身,其具有底部结构。在底部结构的下侧上固定有用于蓄能器的壳体结构。所述壳体结构是封闭的容器,该容器具有盆形构件和相对于盆形构件间隔开的盖。盆形构件具有例如环绕的侧壁和在侧壁上设置的底部。

有利地,在底部的下侧和壳体结构的盖的外表面之间的间隙中设置至少一个缓冲构件,所述缓冲构件在预应力下装入在壳体结构的盖和底部之间的间隙中。缓冲构件是可压缩泡沫。

在一种有利的实施形式中,缓冲构件的可压缩泡沫是弹性体泡沫。

缓冲构件的泡沫有利地通过壳体结构在车身底部上的固定而压缩成预先确定的高度。泡沫高度取决于不同的参数。所述参数包括在底部的下侧和壳体结构的盖的外表面之间的公差情况。所存在的公差部分地由制造决定。此外公差对于装配是需要的。

泡沫高度附加地取决于振幅,所述振幅在机动车行驶并与此关联地激励底部时在缓冲构件在底部下方的安装位置处出现。

在一种有利的实施形式中,缓冲构件粘接在蓄能器的壳体结构的盖的外表面上和/或在底部的下侧上。

在一种有利的实施形式中,可压缩泡沫具有与负载情况适配的刚度。

缓冲构件有利地覆盖底部下侧上的外表面的至少10%至90%。

附图说明

接着借助附图示例性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式。在此示出:

图1车身的底部的原理示意图,其在其两个侧向边缘上固定在侧裙上;

图2在对应地激励车身底部时产生的固有振荡形式,其从两个固定的侧向端部之间的中性中心线腹部形状向上地和腹部形状向下地运动;

图3缓冲构件在中性状态中的横截面视图,其具有对应于图2的向上指向的振荡形式的向上指向的凹形;

图4在图1中示出的底部、在底部的下侧上处于压缩状态中的在图3中示出的缓冲构件和在缓冲构件下方设置的壳体结构的横截面视图,所述壳体结构固定在底部的纵梁上;

图5壳体结构的上侧的俯视图,在该壳体结构上在与振荡相关的位置上设置大面积的缓冲构件;

图6从前面到图5示出的壳体结构的横截面视图,该壳体结构包括在其上设置的缓冲构件;

图7从上面到壳体结构上侧的视图,在所述上侧上设置具有对应于图3的横截面的唯一的大面积的缓冲构件;以及

图8在图7中示出的实施形式的横截面视图,其中,缓冲构件具有由矩形横截面和圆弧形横截面组成的横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机动车1的未进一步示出的车身2的底部3的原理示意图。底部3在其两个侧向边缘1a和1b上通过在图4中示出的侧裙或纵梁18、19以及处于其上的、车身2客舱的侧向框架原则上被固定地夹紧。

机动车1的底部3是可振荡的系统,其例如具有在图2中示出的固有振荡形式4。固有振荡形式4具有向上振荡的腹部形状的或凸形的区段5和向下振荡的腹部形状的凹形的区段6。凸形的区段5和凹形的区段6分别具有相同的最大的振幅a5,6。在图2中以虚线3a示出底部3的中性的未振荡状态。

在图3中示出由弹性体泡沫构成的缓冲构件7在中性的、即未预张紧的状态25中的横截面。缓冲构件7由下面的矩形区段8和上面的圆弧形区段9组成。缓冲构件7具有总高z7。分离实线10标出两个区段8和9之间的过渡。

圆弧形区段9在图3中在其两个端部11a和11b上以点划轮廓线补充。以点划轮廓线增大的圆弧形区段9对应于图2的圆弧形的凸形区段5,其具有对应于最大振幅a5,6的弧高z5,6。

圆弧形区段9具有弧高z9,其小于图2的凸形区段5的最大振幅a5,6。矩形区段8具有高度z8。

图4示出机动车1的底部或底部结构3。机动车1具有包括未示出的客舱的车身2。客舱在对置的各侧上通过侧向框架限界,所述侧身框架在其相应的下端部上分别具有包括集成的或单独的纵梁的侧裙。

在底部结构3的下侧12的外表面12a上固定有用于蓄能器14的壳体结构13。壳体结构13是由盆形构件22和盖16构成的封闭的容器。盆形构件22具有环绕的侧壁和在侧壁上设置的底部。

盖16相对于盆形构件22的底部22a间隔开以便形成空腔。在壳体结构13的空腔中设置以蓄电池形式和必要时以燃料容器形式的蓄能器14。

在机动车1的车身2的底部3的下侧12和壳体结构13的盖16的外表面15之间的间隙28中设置缓冲构件7。

缓冲构件7和壳体结构13的装配在一种实施形式中这样进行,即,首先缓冲构件7设置在底部3上并且随后壳体结构13定位在缓冲构件7上。在另一种实施形式中,缓冲构件7首先设置在壳体结构13上并且随后壳体结构13连同缓冲构件7定位在底部3上。

此后进行壳体结构13例如通过螺纹连接装置23分别在侧向的纵梁或侧裙18、19上的固定,所述纵梁或侧裙分别构成在底部3的相应的外边缘20、21上。

在壳体结构13固定在底部3上时,缓冲构件7以值z压缩,所述值在示出的实施形式中为z5,6,即图2的最大振幅a5,6。缓冲构件7在图4的预张紧状态17中具有高度z7,17。

缓冲构件7在中间区域中比在边缘区域上较强地压缩。在底部3向上振荡时,缓冲构件7的压缩区域跟随与其对置的、底部3的区域,这样在底部3回摆时,底部3通过缓冲构件7制动。

通过缓冲构件7、24a至24d、26的预张紧也发生对基于装配和制造过程而存在的公差的补偿。

缓冲构件7的预张紧的程度取决于多个参数。为了实施壳体结构13和缓冲构件7到底部3上的装配和壳体结构13在底部13上的固定23,需要装配间隙s13。例如装配间隙处于2mm≤s13≤6mm。

此外出现底部3和/或壳体结构13的构件公差t3,13,其例如处于-3mm≤t3,13≤3mm。

底部3的可能的最大振幅a例如处于-1mm≤a3≤1mm。通过考虑装配间隙s13、制造公差t3,13和最大振幅amax得出预张紧的缓冲构件7的最小和最大伸展距离。

在壳体结构13的外表面15和底部3下侧12上的外表面12a和在其间设置的预张紧的缓冲构件7之间的力流因此通过材料特性和几何构造在任何的公差情况中得到保证。

缓冲构件7在一种实施形式中由大孔的泡沫、尤其是弹性体泡沫构成。缓冲构件7的材料具有高缓冲特性,几何上与底部3和蓄能器14的壳体结构13的要缓冲的形状可适配并且可以预张紧或压缩直至70%。

通过固定23壳体结构13、例如通过螺栓连接到相应的侧裙或纵梁18或19上进行缓冲构件的张紧。

在一种实施形式中,缓冲构件7粘接在底部3的下侧12的外表面12a上和/或在壳体结构16的上侧16的外表面15上。

图5和6示出一种实施形式,其中,局部地在壳体结构13的上侧16上在如下位置上设置各单独的缓冲构件24a、24b、24c和24d,在所述位置上底部3具有较高的振幅a。

在图6的从前面观看的视图中,缓冲构件24a至24d处于无应力的状态25中。通过在图6中示出的缓冲构件24a至24d的不同高度,不同的减振是可能的。

图7和8示出第二实施形式,其中,大面积的缓冲构件26设置在壳体结构13的上侧16上。缓冲构件26在图7和8中处于无应力的状态25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