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接触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22969发布日期:2018-11-14 00:49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本技术:
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尤指一种双面接触组件。



背景技术:

弹片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内,用于传输天线或电子元件与主板之间的电信号。各种应用场合也催生出各种不同的弹片,如较为常见的贴片式弹片,直接焊接于主板表面上;有破板式,通过焊接于并插装于主板开设的缺口;也有上下两面均需要接触的市场需求。

在一些特别的应用领域,需要将弹片的尺寸做的更小,且无需焊接于电路板上,仅起到连接两个元器件的作用。而常规的弹片需要在弹性臂的两侧设计防过压结构,而防过压结构采用金属板材一体冲压形成,需要一定的宽度与高度才能保证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尺寸更小、可应用于特殊环境下的双面接触组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双面接触组件,包括塑胶外壳及一体成型于所述塑胶外壳内的弹片,所述弹片包括板状基部及自所述板状基部两端分别超上下方向反向折弯延伸形成的第一、第二弹性臂,所述塑胶外壳包括框架部及通过所述框架部围设成的贯通孔,所述板状基部位于所述贯通孔的中间部分,所述板状基部的外缘一体成型于所述框架部内。

本申请通过在弹片的外周一体成型塑胶外壳,通过所述塑胶外壳做过压保护结构,使过压保护结构在降低尺寸的情况下,保证了过压保护结构的强度。

优选地,所述板状基部的横向外侧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有突片,所述突片成型于所述框架部内。

优选地,所述板状基部的横向外侧中间部分向外延伸后再向下折弯延伸形成有一体成型于所述框架部内的固持部,所述固持部包括位于所述板状基部横向外侧的折弯部、自所述折弯部向下延伸形成的横梁及开设于所述折弯部与横梁中间的槽结构,塑胶材料填充所述槽结构。

优选地,所述框架部对应所述横梁位置处设有卡槽以使所述横梁的上表面或下表面露出于所述卡槽内。

优选地,所述横梁的外侧表面露出于所述框架部外侧面。

优选地,所述板状基部的横向外侧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有突片,所述板状基部的横向外侧位于所述两个突片之间向外延伸后再向下折弯延伸形成固持部,所述突片与所述固持部之间设有缺口,所述突片、固持部一体成型于所述框架部内,塑胶材料填充满所述缺口。

优选地,所述固持部包括位于所述板状基部横向外侧的折弯部、自所述折弯部向下延伸形成的横梁及开设于所述折弯部与横梁中间的槽结构,塑胶材料填充所述槽结构。

优选地,所述框架部对应所述横梁位置处设有卡槽以使所述横梁的上表面或下表面露出于所述卡槽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第二弹性臂分别包括自所述板状基部两端折弯形成的第一、第二拉紧部、自所述第一、第二拉紧部延伸形成的第一、第二延伸臂、形成于所述第一、第二延伸臂顶端的第一、第二接触部及自所述第一、第二延伸臂末端反向折弯朝向所述板状基部延伸形成的支撑臂。

优选地,所述第一、第二延伸臂分别包括自所述拉紧部延伸形成的水平部及自所述水平部倾斜向上延伸形成的倾斜部,所述第一、第二接触部露出于所述贯通孔的上下两侧,所述水平部的表面不超出所述框架部的上下表面。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双面接触组件的立体图;

图2为本申请双面接触组件的弹片的立体图;

图3为沿图1所示a-a虚线的剖视图;

图4为本申请双面接触组件的塑胶外壳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本申请双面接触组件包括塑胶外壳2及一体成型于所述塑胶外壳2内的弹片1。

请参阅图2、图3所示,所述弹片1包括板状基部10、自所述板状基部10一端反向折弯延伸形成的第一弹性臂20及自所述板状基部10另一端反向折弯延伸形成的第二弹性臂30。所述第一弹性臂20与所述第二弹性臂30位于所述板状基部10的上下两侧并呈点对称结构。

所述第一弹性臂20与所述第二弹性臂30分别包括自所述板状基部10两端折弯形成的第一、第二拉紧部21,31、自所述第一、第二拉紧部21,31延伸形成的第一、第二延伸臂22,32、形成于所述第一、第二延伸臂22,32顶端的第一、第二接触部24,34及自所述第一、第二延伸臂22,32末端反向折弯朝向所述板状基部10延伸形成的支撑臂23,33。所述第一、第二延伸臂22,32分别包括自所述拉紧部21,31延伸形成的水平部221,321及自所述水平部221,321倾斜向上延伸形成的倾斜部222,322。

所述板状基部10的横向外侧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有突片11,所述板状基部11的横向外侧中间部分向外延伸后再向下折弯延伸形成固持部12。所述固持部12包括位于所述板状基部10横向外侧的折弯部121、自所述折弯部121向下延伸形成的横梁122及开设于所述折弯部121与横梁122中间的槽结构123。所述突片11与所述固持部12之间开设有缺口13。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所述塑胶外壳2包括框架部21及通过所述框架部21围设成的贯通孔22。所述弹片1一体成型于所述塑胶外壳2内。所述板状基部10位于所述贯通孔22的中间部分,所述板状基部10外缘的突片11及固持部12一体成型于所述框架部21内,塑胶材料填充所述缺口13及槽结构123内以增强所述弹片1塑胶外壳2的结合强度。所述第一、第二接触部24,34露出于所述贯通孔22的上下两侧,所述水平部221,321的表面不超出所述框架部21的上下表面。

所述框架部21的外侧面位于所述槽结构123位置处设有卡槽23,所述横梁122的上表面或下表面露出于所述卡槽23的开口方向上,当所述双接触组件固定于电子设备内时,电子设备内的卡扣件扣持于所述横梁122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上以避免损毁塑胶外壳2。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双面接触组件,包括塑胶外壳及一体成型于所述塑胶外壳内的弹片,所述弹片包括板状基部及自所述板状基部两端分别超上下方向反向折弯延伸形成的第一、第二弹性臂,所述塑胶外壳包括框架部及通过所述框架部围设成的贯通孔,所述板状基部位于所述贯通孔的中间部分,所述板状基部的外缘一体成型于所述框架部内;本申请双面接触组件尺寸小、强度高。

技术研发人员:董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杰顺通精密组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5.16
技术公布日:2018.1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