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器外壳的高效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71902发布日期:2018-11-16 23:32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容器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容器外壳的高效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电容器又叫做电容,是一种容纳电荷的器件,被广泛应用与电子电力设备中,对电路起到隔直通交、耦合、旁路、能量转换等方面。电容器由外壳、外壳上的端盖、置于外壳中的电容介质等配件构成。电容器外壳在经过挤压、成型、切边、翻边等一系列步骤后,表面上残留了很多粉末或残渣等废料,需要将这些东西清理干净,才方便后续生产的继续进行,也避免了电容器内部残留一些灰尘,影响电容器的使用效果,因此电容器外壳需要进一步的清洗,而在清洗完成后,需要对电容器进行烘干。现有的电容器外壳烘干装置结构复杂,烘干效率低,而且烘干效果不好,实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容器外壳的高效烘干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的缺陷。

一种电容器外壳的高效烘干装置,包括箱体和漏斗,所述箱体的上半部分连接有送热机构,箱体的左右两侧中间位置设有矩形孔,所述矩形孔与摆动机构滑动连接,所述摆动机构与振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漏斗固定连接在箱体的内腔底部。

优选的,所述送热机构包括风机、电热丝和隔板,所述风机固定连接在箱体的顶端,风机的出风口与设在箱体顶端的进风管连接,所述进风管上设有第二阀门,进风管与箱体的内腔连通,所述隔板固定连接在箱体上部内腔的侧壁上,隔板的表面均匀分布有贯穿隔板的热风孔,所述电热丝固定连接在箱体上部内腔的左右侧壁上,电热丝位于靠近隔板的上端位置。

优选的,所述摆动机构包括支撑板和第一气缸,所述箱体左右两侧靠近底端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轴与t形滑块的下端铰接,所述支撑板的中间位置设有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的底部均匀设有若干第一出口,所述支撑板的左右两端与矩形孔滑动连接,支撑板左右两端的底部设有t形滑槽,所述t形滑块与t形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诉振动机构包括放置板、升降板、第二气缸和弹簧,所述矩形凹槽的左右两侧壁的上端边缘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与导向杆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呈l形,升降板的一边设有通孔,所述导向杆穿过通孔且与通孔滑动连接,所述放置板的左右两端与升降板的另一边的下端边缘固定连接,放置板的下端中心位置与振动马达连接,所述升降板的另一边靠近下端位置还设有第二出口,所述第二气缸固定连接在矩形凹槽的左右两侧壁靠近上端边缘位置,第二气缸的输出轴与封板固定连接,所述封板与第二出口相对应,所述第二出口面对封板一侧的直径大于封板的直径所述弹簧套在导向杆上,弹簧的下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弹簧的上端与升降板一边的下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漏斗呈圆锥形,漏斗的上端圆直径大于矩形凹槽的长度,所述漏斗的内部设有环绕漏斗的水管,漏斗的底部出料口位置设有第一阀门,所述水管的进水口与冷水箱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均采用蝶阀。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内腔宽度大于矩形槽的宽度,所述矩形孔的高度大于支撑板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第二出口的下端与放置板的上端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导向杆的上端设有圆形凸头,所述圆形凸头的直径大于导向杆的直径。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本发明的电容器外壳的高效烘干装置,通过烘干装置中加入摆动机构和振动机构,在电容器外壳进行烘干时,可以一边烘干一边进行振动,振动的同时上下摆动,这样可以全方位的对电容器外壳进行烘干,而且该装置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电容器外壳的高效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电容器外壳的高效烘干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图1中a位置的发大图;

图4是图1中b位置的发大图。

其中,1-箱体,2-漏斗,3-水管,4-第一阀门,5-送热机构,51-风机,52-电热丝,53-隔板,54-第二阀门,55-热风孔,56-进风管,6-摆动机构,61-支撑板,62-第一出口,63-t形滑槽,64-t形滑块,65-第一气缸,66-支撑块,7-振动机构,71-放置板,72-振动马达,73-升降板,74-第二出口,75-封板,76-第二气缸,77-固定板,78-弹簧,79-导向杆,8-矩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电容器外壳的高效烘干装置,包括箱体1和漏斗2,所述箱体1的上半部分连接有送热机构5,箱体1的左右两侧中间位置设有矩形孔8,所述矩形孔8与摆动机构6滑动连接,所述摆动机构6与振动机构7固定连接,所述漏斗2固定连接在箱体1的内腔底部。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送热机构5包括风机51、电热丝52和隔板53,所述风机51固定连接在箱体1的顶端,风机51的出风口与设在箱体1顶端的进风管56连接,所述进风管51上设有第二阀门54,进风管51与箱体1的内腔连通,所述隔板53固定连接在箱体1上部内腔的侧壁上,隔板53的表面均匀分布有贯穿隔板53的热风孔55,所述电热丝52固定连接在箱体1上部内腔的左右侧壁上,电热丝52位于靠近隔板53的上端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摆动机构6包括支撑板61和第一气缸62,所述箱体1左右两侧靠近底端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块66,所述支撑块6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的第一气缸65,所述第一气缸65的输出轴与t形滑块64的下端铰接,所述支撑板61的中间位置设有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的底部均匀设有若干第一出口62,所述支撑板61的左右两端与矩形孔8滑动连接,支撑板61左右两端的底部设有t形滑槽63,所述t形滑块64与t形滑槽63滑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诉振动机构7包括放置板71、升降板73、第二气缸76和弹簧78,所述矩形凹槽的左右两侧壁的上端边缘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7,所述固定板77的上端与导向杆79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73呈l形,升降板73的一边设有通孔,所述导向杆79穿过通孔且与通孔滑动连接,所述放置板71的左右两端与升降板73的另一边的下端边缘固定连接,放置板71的下端中心位置与振动马达72连接,所述升降板73的另一边靠近下端位置还设有第二出口74,所述第二气缸76固定连接在矩形凹槽的左右两侧壁靠近上端边缘位置,第二气缸76的输出轴与封板75固定连接,所述封板75与第二出口74相对应,所述第二出口74面对封板75一侧的直径大于封板75的直径,所述弹簧78套在导向杆79上,弹簧78的下端与固定板77固定连接,弹簧78的上端与升降板73一边的下端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漏斗2呈圆锥形,漏斗2的上端圆直径大于矩形凹槽的长度,所述漏斗2的内部设有环绕漏斗2的水管3,漏斗2的底部出料口位置设有第一阀门4,所述水管3的进水口与冷水箱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阀门4和第二阀门54均采用蝶阀。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箱体1的内腔宽度大于矩形槽的宽度,所述矩形孔8的高度大于支撑板61的高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出口74的下端与放置板71的上端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导向杆79的上端设有圆形凸头,所述圆形凸头的直径大于导向杆79的直径。

工作过程及原理:该装置未工作时支撑板61处于水平位置,封板75将第二出口74密封,当需要使用该装置时,首先将电容器外壳放置在放置板71上,放置完成启动振动马达72,振动马达72上下振动带动放置板71振动,放置板71振动带动两侧的升降板73振动,由于第二出口74面对封板75一侧的直径大于封板75的直径,这样在升降板73振动时,封板75始终第二出口74封住,防止电容器外壳在没有烘干的状态下从第二出口74漏掉,在升降板73上下振动,导向杠79保持升降板73的振动方向,同时弹簧78起到缓冲作用,在振动马达72工作的同时,左端第一气缸65启动,带动支撑板61的左端升起,当升到最高点时,右端第一气缸65启动带动支撑板61的右端上升,同时,左端第一气缸65带动支撑板61的左端下降,这样将会带动振动机构7的左右两端上下摆动,在摆动机构6和振动机构7工作时,启动风机51并打开第二阀门54,同时启动电热丝52,通过风机51送入的风在电热丝52的加热下通过隔板53上的热风孔55对放置板71的电容器外壳进行烘干,这时矩形孔8的作用相当于通风孔,电容器外壳在摆动机构6和振动机构7的作用下会不断翻转,充分烘干,烘干后启动第二气缸75,带动封板74远离第二出口74,进而打开第二出口74,这样电容器外壳会在不断翻转中通过第二出口74进入到支撑板61的矩形凹槽中,然后在支撑板61的左右两端上下摆动中通过第一出口62落入到漏斗2中,这时打开第一阀门4,同时给水管3中通入冷却的水,这样会对落入的电容器外壳降温,防止工作人员拿取电容器外壳造成烫伤。

基于上述,采用本发明的电容器外壳的高效烘干装置,通过烘干装置中加入摆动机构和振动机构,在电容器外壳进行烘干时,可以一边烘干一边进行振动,振动的同时上下摆动,这样可以全方位的对电容器外壳进行烘干,而且该装置结构简单。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发明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发明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发明包含。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