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的极板组极耳折弯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12556发布日期:2018-11-20 20:58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生产领域,特别是一种蓄电池的极板组极耳折弯机构。



背景技术:

在蓄电池的加工过程中,极板是其中的重要组件,随着蓄电池生产工艺的发展,现有的加工过程中,为了增加蓄电池的容量并使结构紧凑,其电极可由极板并联组成。具有相同极性的极板连接成的组件称为极群,极群是对正、负极板通过隔板纸交替进行隔开后制成的,目前极群一般是通过包板机或人工包板,包板完成后,需要将极板组进行入壳、焊接,为了方便极耳的焊接,通常需要捏完边缘的极耳,以方便焊接,目前该捏耳工序一般是通过人工完成,工作效率低,人工捏极耳容易导致极耳根部铅膏开裂或掉膏、同时也容易导致极耳根部隔板纸压烂,导致极群短路。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蓄电池的极板组极耳折弯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蓄电池的极板组极耳折弯机构,包括:底架、设置在底架上的极板组移送机构和捏耳机械手机构,所述极板组移送机构设置有至少一个极板组放置工装,所述极板组移送机构能够带动极板组放置工装移动至与捏耳机械手机构对应位置,所述捏耳机械手机构包括第一捏臂、第二捏臂及能够带动第一捏臂和第二捏臂相对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捏臂和第二捏臂相对靠近移动时能够向内捏弯极板组外侧的极耳。

所述极板组移送机构为一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设置在底架上的旋转驱动机构、及设置在旋转驱动机构上并能由旋转组件带动的旋转组件,所述极板组放置工装设置在旋转组件上。

所述旋转组件包括一转动设置在底架上的十字支架,所述极板组放置工装配置有四组,四组极板组放置工装分别设置在十字支架的端部。

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一固定在底架上的电机及一速度分割组件,所述电机通过速度分割组件连接至旋转组件,以带动旋转组件间隔的旋转。

所述极板组放置工装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极板组的槽位。

所述捏耳机械手机构设置在一推送机构上,所述推送机构能够带动捏耳机械手机构移动。

所述底架上设置有一立架,所述推送机构包括固定在立架上的推送气缸及设置在推送气缸的活塞杆上的推送平台,所述捏耳机械手机构设置在推送平台上。

所述驱动机构为一气动手指,所述第一捏臂、第二捏臂分别设置在气动手指的夹持手上。

所述推送平台上设置有一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臂和第二定位臂,第一定位臂和第二定位臂之间具有与极板组上的极耳位置对应定位间隔,当推送平台被推送出去时,所述第一定位臂、第二定位臂能够分别卡入极板组外侧的极耳的内侧。

所述第一定位臂和第二定位臂滑动设置在推送平台上,且推送平台设置有能够固定第一定位臂和第二定位臂的固定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蓄电池的极板组极耳折弯机构,包括:底架、设置在底架上的极板组移送机构和捏耳机械手机构,所述极板组移送机构设置有至少一个极板组放置工装,所述极板组移送机构能够带动极板组放置工装移动至与捏耳机械手机构对应位置,所述捏耳机械手机构包括第一捏臂、第二捏臂及能够带动第一捏臂和第二捏臂相对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捏臂和第二捏臂相对靠近移动时能够向内捏弯极板组外侧的极耳,即可完成极耳的折弯,无需人工操作,工作效率高,且本实用新型可直接的与包板机的输出结构对接,将极板组直接的输送至极板组放置工装再转移至捏耳机械手机构,在进行输出,工艺布置更为的合理,工作效率更高,解决了极耳根部铅膏开裂或掉膏、极耳根部隔板纸压烂问题,提高了极群合格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推送机构和捏耳机械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推送机构和捏耳机械手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定位组件的定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图1至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蓄电池的极板组极耳折弯机构,包括:底架11、设置在底架11上的极板组移送机构和捏耳机械手机构,所述极板组移送机构设置有至少一个极板组放置工装2,所述极板组移送机构能够带动极板组放置工装2移动至与捏耳机械手机构对应位置,所述捏耳机械手机构包括第一捏臂41、第二捏臂42及能够带动第一捏臂41和第二捏臂42相对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捏臂41和第二捏臂42相对靠近移动时能够向内捏弯极板组外侧的极耳,即可完成极耳的折弯,无需人工操作,工作效率高,且本实用新型可直接的与包板机的输出结构对接,将极板组直接的输送至极板组放置工装再转移至捏耳机械手机构,在进行输出,工艺布置更为的合理,工作效率更高。

优选的,所述极板组移送机构为一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设置在底架11上的旋转驱动机构、及设置在旋转驱动机构上并能由旋转组件带动的旋转组件,所述极板组放置工装2设置在旋转组件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极板组放置工装2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极板组的槽位21,底架11的一侧设置有推入机构9,当极板组放置工装2旋转至与推入机构9对应时,槽位21侧卧,即其开口朝向侧面,推入机构9能够将包板机输出机构上的极板组推入极板组放置工装2的槽位21,即可完成极板组的送入,且由于所述极板组移送机构为一旋转机构,可循环的使用极板组放置工装2,提高工作的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推入机构9包括一固定在底架11上的的推入气缸及设置在推入气缸的活塞杆上的推板,为常见的推送装置,当然,其还可采用直线电机等,在此不作详述。

进一步,所述槽位2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缺口211,以方便机械手夹取极板组放置工装2上的极板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捏耳机械手机构与旋转机构的高位对应,此时槽位21的开口朝上,使得极耳朝上,方便进行捏耳作业,捏耳完成后,可进行机械手取极板组,结构布置更为的合理。

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极板组移送机构还可采用直线输送机构,该直线输送机构可与包板机的输出机构直接对接或作为包板机的输出机构的一部分,捏耳机械手机构设置在直线输送机构侧面,捏耳完成后可直接的送出极板组,同样能实现极板组的转移捏耳工序,在此不作详述。

优选的,所述旋转组件包括一转动设置在底架11上的十字支架12,所述极板组放置工装2配置有四组,四组极板组放置工装2分别设置在十字支架12的端部,当然,所述十字支架12可直接的通过转盘替代,在此不作详述。

优选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一固定在底架11上的电机19及一速度分割组件13,所述电机19通过速度分割组件13连接至旋转组件,以带动旋转组件间隔的旋转,以便于极板组放置工装2在捏耳机械手机构对应位置处进行停留,结构简单合理。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速度分割组件13为常见的机械传动组件,其常见于速度分割器中,其原理在此不作详述,在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转动的滑柱与带滑槽的转盘配合结构实现速度分隔,在此不作详述。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可直接采用步进或伺服电机驱动,通过电机控制系统同样能够实现间隔的传动,在此不作详述。

优选的,所述捏耳机械手机构设置在一推送机构上,所述推送机构能够带动捏耳机械手机构移动,在捏耳完成后,推送机构带动捏耳机械手机构后移,进行让位,避免干涉,同时方便输出的机械手夹持极板组。

优选的,所述底架11上设置有一立架31,所述推送机构包括固定在立架31上的推送气缸32及设置在推送气缸32的活塞杆上的推送平台33,所述捏耳机械手机构设置在推送平台33上,通过推送气缸32即可实现捏耳机械手机构的伸出和收回动作,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推送机构也可采用直线电机实现上述动作,在此不作详述。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为一气动手指34,所述第一捏臂41、第二捏臂42分别设置在气动手指34的夹持手上,即可实现第一捏臂41、第二捏臂42的相对移动,当然,所述驱动机构还可为双气缸或双直线电机分别驱动第一捏臂41、第二捏臂42的结构,在此不作详述。

优选的,所述推送平台33上设置有一定位组件35,所述定位组件35包括第一定位臂351和第二定位臂352,第一定位臂351和第二定位臂352之间具有与极板组上的极耳位置对应定位间隔350。

如图5所示,当推送平台33被推送出去时,所述第一定位臂351、第二定位臂352能够分别卡入极板组外侧的极耳a1、a2的内侧,避免捏弯动作进行时,通过极耳的上端带动外侧极板a1、a2变形,保证各个极板的正常形状,保证电池的性能。

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臂351和第二定位臂352滑动设置在推送平台33上,且推送平台33设置有能够固定第一定位臂351和第二定位臂352的固定结构,如定位螺钉,以调节述第一定位臂351和第二定位臂352之间的定位间隔350,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电池生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形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的变换或相应的改动,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