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压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83726发布日期:2018-12-14 23:05阅读:1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压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快速压线端子。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产品压线方式市面上有也很多形式的压线方式,但是较为常见的压线方式还是扎带压、打螺丝压等,这里就以打螺丝方案为例介绍下打螺丝压方的式,首先打螺丝压线一般由这些零组合而成,底壳、被压电线、压线夹、螺丝等零件,它的操作大体如此,在生产操作台上需要用到电动螺丝,底壳放在工作台上,电线放置于底壳上,用两颗螺丝将线夹打在底壳上,使之把线压紧。下面叙述下该方案的不足之处。

1.方案需要打两颗螺丝,增加了螺丝的成本费用,且操作时间长。

2.打螺丝如果螺丝规格选择较小的打的话头部非常容易打断。

3.电动螺丝批必须得调节合适的扭力,如果力过大,螺丝便会滑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备普通打螺丝压线的压紧强度,同时又解决了打螺丝方案的不足之处,操作简单方便速度快,电线放置于底壳上,线夹直接从上往下压即可卡紧电线的快速压线端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快速压线端子,包括线夹、电线和底座,电线设置在底座上,通过线夹压合设置,所述底座包括座体背板、尾部出线槽、尾部安装架、漏电报警装置、头部出线槽和头部安装架,尾部安装架设置在座体背板的尾部段,头部安装架设置在座体背板的头部段,尾部出线槽设置在尾部安装架之间,头部出线槽设置在头部安装架之间,漏电报警装置设置在座体背板的后面。

优选的,所述线夹包括线夹体、线槽和下压槽,线夹体为长方体结构,线槽设置在线夹体的下方,与尾部出现槽和头部出线槽相匹配,下压槽设置在线夹体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尾部安装架和头部安装架结构相同,包括两个对称的安装侧耳设置在座体背板尾部和头部的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安装侧耳包括侧耳体和压合凸缘,侧耳体设置在座体背板上,压合凸缘设置在侧耳体的内侧,压合凸缘与下压槽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座体背板的中间段设置有一对安装分线柱,所述安装分线柱包括柱体结构和螺栓安装孔,柱体结构设置在座体背板上,螺栓安装孔设置在柱体结构的中心处。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快速压线端子,具备普通打螺丝压线的压紧强度,同时又解决了打螺丝方案的不足之处,操作简单方便速度快,电线放置于底壳上,线夹直接从上往下压即可卡紧电线,所述线夹包括线夹体、线槽和下压槽,线夹体为长方体结构,线槽设置在线夹体的下方,与尾部出现槽和头部出线槽相匹配,下压槽设置在线夹体的两侧,该结构能够实现电线规整的压合在端子上,所述尾部安装架和头部安装架结构相同,包括两个对称的安装侧耳设置在座体背板尾部和头部的左右两侧,所述安装侧耳包括侧耳体和压合凸缘,侧耳体设置在座体背板上,压合凸缘设置在侧耳体的内侧,压合凸缘与下压槽相匹配,该结构能够配合线夹实现电线的安装压合,所述座体背板的中间段设置有一对安装分线柱,所述安装分线柱包括柱体结构和螺栓安装孔,柱体结构设置在座体背板上,螺栓安装孔设置在柱体结构的中心处,该结构能够实现电线的分开,防止电线在内部缠绕,同时能够实现本装置的安装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线夹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其中,1、线夹;2、电线;3、底座;4、座体背板;5、尾部出线槽;6、尾部安装架;7、安装分线柱;8、漏电报警装置;9、头部出线槽;10、头部安装架;11、线夹体;12、线槽;13、下压槽;14、安装侧耳;15、侧耳体;16、压合凸缘;17、柱体结构;18、螺栓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3出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快速压线端子,包括1、线夹、2、电线;3、底座,电线2设置在底座3上,通过线夹1压合设置,所述底座3包括座体背板4、尾部出线槽5、尾部安装架6、漏电报警装置8、头部出线槽9和头部安装架10,尾部安装架6设置在座体背板4的尾部段,头部安装架10设置在座体背板4的头部段,尾部出线槽5设置在尾部安装架6之间,头部出线槽9设置在头部安装架10之间,漏电报警装置8设置在座体背板4的后面,所述线夹1包括线夹体11、线槽12和下压槽13,线夹体11为长方体结构,线槽12设置在线夹体11的下方,与尾部出现槽5和头部出线槽9相匹配,下压槽13设置在线夹体11的两侧,所述尾部安装架6和头部安装架10结构相同,包括两个对称的安装侧耳14设置在座体背板4尾部和头部的左右两侧,所述安装侧耳14包括侧耳体15和压合凸缘16,侧耳体15设置在座体背板4上,压合凸缘16设置在侧耳体15的内侧,压合凸缘16与下压槽13相匹配,所述座体背板4的中间段设置有一对安装分线柱7,所述安装分线柱7包括柱体结构17和螺栓安装孔18,柱体结构17设置在座体背板4上,螺栓安装孔18设置在柱体结构17的中心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过程为:将电线放置于底座上,将线夹嵌入尾部安装架内,使得下压槽和下压凸缘嵌合,下压线夹直接用手从上往下按压,直到电线卡紧,压线夹压不下去为止。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快速压线端子,具备普通打螺丝压线的压紧强度,同时又解决了打螺丝方案的不足之处,操作简单方便速度快,电线放置于底壳上,线夹直接从上往下压即可卡紧电线,所述线夹包括线夹体、线槽和下压槽,线夹体为长方体结构,线槽设置在线夹体的下方,与尾部出现槽和头部出线槽相匹配,下压槽设置在线夹体的两侧,该结构能够实现电线规整的压合在端子上,所述尾部安装架和头部安装架结构相同,包括两个对称的安装侧耳设置在座体背板尾部和头部的左右两侧,所述安装侧耳包括侧耳体和压合凸缘,侧耳体设置在座体背板上,压合凸缘设置在侧耳体的内侧,压合凸缘与下压槽相匹配,该结构能够配合线夹实现电线的安装压合,所述座体背板的中间段设置有一对安装分线柱,所述安装分线柱包括柱体结构和螺栓安装孔,柱体结构设置在座体背板上,螺栓安装孔设置在柱体结构的中心处,该结构能够实现电线的分开,防止电线在内部缠绕,同时能够实现本装置的安装固定。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