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风装置及应用其的轨道车辆蓄电池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18355发布日期:2018-09-11 22:48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风装置及应用其的轨道车辆蓄电池箱,属于轨道车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轨道车辆用蓄电池组是以箱体的形式吊装在车体底部。紧急蓄电池为列车提供紧急情况下的牵引、照明和其他控制器提供紧急电源。由于目前轨道车辆用蓄电池以镍铬和铅酸材质为主,为保证设备和行车安全,车辆运行过程中蓄电池箱内产生的热量和有毒气体需要及时排出。因此,行之有效的蓄电池箱体通风设计一直是行业研发的方向。目前,常见的通风措施多是在蓄电池箱体前后门板上使用多孔板,不仅散热效果不佳,还会造成箱体防护等级下降。另一常见方案是在蓄电池箱外侧增加通风支架,并增加过滤网、出风口等,该方案增加箱体内外空气对流,但结构复杂,不宜推广和使用。一旦出现过滤网堵塞,箱体无法散热,影响蓄电池使用寿命。若出现部件结构松动,则易造成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风装置及应用其的轨道车辆蓄电池箱,用于解决蓄电池箱体的通风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风装置,包括

通风内罩,包括一体设置的底壁和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沿底壁周向布置,所述底壁用于与蓄电池箱体固定连接,其中,底壁上开有进风口,用于与蓄电池箱体上的箱体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一侧壁的顶部具有开口,通风内罩通过该开口与通风顶罩连通;第一侧壁的顶部沿其周缘设置有导板,所述导板上设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用于与通风顶罩连接;

盖在通风内罩上的通风顶罩,通风顶罩包括一体设置的顶壁及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沿顶壁周向布置,所述第二侧壁的底部具有出风口,所述固定支架与通风顶罩的顶壁固定连接,并且,第一侧壁上的导板向通风内罩方向延伸,通风内罩与通风顶罩之间形成架空层,以使气流流经架空层后经第二侧壁底部的出风口流出。

进一步,所述底壁、第一侧壁及导板由不锈钢板一体折弯而成。

进一步,所述第一侧壁沿底壁周向布置,并沿底壁的周缘向上延伸,第一侧壁整体为上下开口的筒形结构。

进一步,所述底壁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第一固定孔用于与设置在蓄电池箱体上的第二固定孔铆接。

进一步,所述固定支架上开有第三固定孔,用于与通风顶罩连接,所述通风顶罩的顶壁上设有第四固定孔,第三固定孔与第四固定孔通过铆钉铆接。

进一步,所述顶壁及第二侧壁由不锈钢板一体折弯而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蓄电池箱,包括蓄电池箱体,蓄电池箱体上至少安装一个所述的通风装置,在所述蓄电池箱体的上封板上设置有箱体出风口,所述通风装置安装在蓄电池箱体的顶板上,并使所述通风装置底壁上的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连通。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支架安装在导板上,固定支架一方面用于与通风顶罩的顶壁固定连接,另一方面,用于在通风顶罩与通风内罩之间形成架空层,便于从第一侧壁的开口处排出的气流,在导板的导向下经过架空层进入由顶壁与第二侧壁围成的空间,即通风顶罩内部,最终经第二侧壁底部的出风口排出。

2)本实用新型的通风内罩的第一侧壁上设有向通风顶罩内部延伸的导板,避免气流从第一侧壁的顶部的开口处排出后,直接从第二侧壁底部的出风口排出,也防止外部空气或水汽回流至蓄电池箱体内,导板的设置用于增加本通风装置的防护等级,使得在保证通风的条件下不降低通风装置的防护等级。

3)本实用新型的通风内罩及通风顶罩均采用一体成型的折弯结构,以保证结构强度和满足表面平整度的要求。

4)本轨道车辆蓄电池箱,能够快速将蓄电池箱体内的热量与有毒气体排除,防止外部空气回流至蓄电池箱体内,以满足蓄电池箱体对防护等级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通风内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通风内罩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通风顶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通风顶罩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通风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通风内罩与通风顶罩装配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通风内罩与通风顶罩装配后气流的流向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轨道车辆蓄电池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通风装置为爆炸结构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除非别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通风装置3,包括通风内罩1和盖在通风内罩1上的通风顶罩2。

通风内罩1,包括一体设置的底壁1-1和第一侧壁1-2,所述第一侧壁1-2沿底壁1-1周向布置,所述底壁1-1用于与蓄电池箱体4固定连接,其中,底壁1-1上开有进风口1-3,用于与蓄电池箱体4上的箱体出风口4-1连通,以使蓄电池箱体4内的气流从出风口4-1排出,再经进风口1-3进入通风内罩1。所述第一侧壁1-2的顶部具有开口,此开口即为通风内罩1的出风口,通风内罩1通过该开口与通风顶罩2连通,通风内罩1中的气流再经过第一侧壁1-2顶部的开口进入通风顶罩2。第一侧壁1-2的顶部沿其周缘设置有向通风顶罩2延伸的导板1-6,所述导板1-6上设有固定支架1-4,所述固定支架1-4用于与通风顶罩2连接。

通风顶罩2包括一体设置的顶壁2-1和第二侧壁2-2,所述第二侧壁2-2沿顶壁2-1周向布置,所述第二侧壁2-2的底部具有出风口2-3。所述固定支架1-4与通风顶罩2的顶壁2-1固定连接,以在通风内罩1与通风顶罩2之间形成架空层,并且,第一侧壁1-2上的导板1-6向通风内罩1方向延伸,将气流导入通风顶罩2内。进入通风顶罩2的气流流经架空层后进入通风顶罩1,并经第二侧壁2-2底部的出风口2-3流出。

在车辆运行和工作过程中,蓄电池箱体4内产生的热量和有毒气体达到一定程度和浓度后,通过蓄电池箱体4上的出风口4-1上升,经进风口1-3流入通风内罩1,在导板1-6的导流下,途经架空层进入通风顶罩2内,最终经出风口2-3排出。气流进入通风内罩1的方向与最终经通内顶罩2排出的方向发生了180°的改变,达到蓄电池箱体通风散热和排除有毒气体的目的,同时不降低防护等级。

本实用新型的通风内罩1的第一侧壁1-2上设有向通风顶罩2内部延伸的导板1-6,避免气流从第一侧壁1-2的顶部的开口处排出后,直接从第二侧壁2-2底部的出风口2-3排出,也防止外部空气或水汽回流至蓄电池箱体4内,导板1-6的设置用于增加本通风装置3的防护等级,使得在保证通风的条件下不降低通风装置的防护等级。固定支架1-4安装在导板1-6上,固定支架1-4一方面用于与通风顶罩2的顶壁2-1固定连接,另一方面,用于在通风顶罩2与通风内罩1之间形成架空层,便于从第一侧壁1-2的开口处排出的气流,在导板1-6的导向下经过架空层进入由顶壁与第二侧壁围成的空间,即通风顶罩2内部,最终经第二侧壁2-2底部的出风口2-3排出。

本实用新型可以快速有效的达到蓄电池箱体通风散热和排除有毒气体的目,同时通风内罩与通风顶罩之间形成迷宫式通道,180°改变气流方向,防止外部空气回流至蓄电池箱体4内,以满足蓄电池箱体4对防护等级的要求。

为保证结构强度和满足表面平整度的要求,底壁1-1、第一侧壁1-2及导板1-6优选采用不锈钢板一体折弯而成。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1-2沿底壁1-1周向布置,并沿底壁1-1的周缘向上延伸,第一侧壁1-2整体为上下开口的筒形结构,导板1-6从第一侧壁的顶部边缘向通风顶罩2方向延伸。如图2所示,第一侧壁1-2与底壁1-1垂直,导板1-6与第一侧壁1-2垂直,底壁1-1、第一侧壁1-2及导板1-6的纵截面呈阶梯形。通风内罩1采用这种折弯结构,在于改变气流的方向,通过调整气流的方向提高整个通风装置3的防护等级。在进行折弯时,使通风内罩1的底壁1-1和第一侧壁1-2进行90°折弯,导板1-6与第一侧壁1-2进行90°折弯。本实施例所采用的底壁1-1、第一侧壁1-2及导板1-6依次垂直设置的结构仅为一种优选方案,实际中可根据需要,调整折弯的夹角。

同样地,为保证结构强度和满足表面平整度的要求,顶壁2-1及第二侧壁2-2优选采用不锈钢板一体折弯而成。在进行折弯时,保证顶壁2-1与第二侧壁2-2进行90°折弯,并且将出风口2-3设置在位于第二侧壁2-2的底部的隔板上,改变气流排出通风顶罩2时的气流方向,提高整个通风装置3防护等级。

底壁1-1的形状优选为正多边形,第一侧壁1-2为从底壁边缘向上延伸的正多面柱形。顶壁2-1的形状优选为正多边形,第二侧壁2-2为从顶壁边缘向下延伸的正多面柱形。本实施例中,底壁1-1的外轮廓以为正八边形为例,其上的进风口1-3的形状与底壁的形状相同,也为正八边形。第一侧壁1-2的外轮廓为正八面柱形。通风顶罩2的顶壁2-1的外轮廓也为正八边形,第二侧壁2-2为外轮廓为正八面柱形。

所述底壁1-1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1-5,第一固定孔1-5用于与设置在蓄电池箱体4上的第二固定孔4-2铆接,安装方便牢固。

所述固定支架1-4上开有第三固定孔1-7,用于与通风顶罩2连接,所述通风顶罩2的顶壁2-1上设有第四固定孔2-4,第三固定孔1-7与第四固定孔2-4通过铆钉铆接。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第二侧部2-2的底部可以为敞口结构,整个敞口均作为出风口2-3。作为另一种可选方案,第二侧壁2-2的底部连接有隔板,隔板上开设出风口2-3。本实施例以第二种可选方案为例,见图6。

在上述通风装置3的基础上,一种轨道车辆蓄电池箱,如图8所示,包括蓄电池箱体4,蓄电池箱体4上至少安装一个所述的通风装置3,在所述蓄电池箱体4的上封板上设置有箱体出风口4-1,所述通风装置3安装在蓄电池箱体4的顶板上,并使所述通风装置底壁上的进风口1-3与所述出风口4-1连通。蓄电池箱体4的上封板上设有多个箱体出风口4-1,形状大小与通风内罩的进风孔吻合。每个箱体出风口4-1上均安装一个所述通风装置3。本实施例以在蓄电池箱体4上开四个箱体出风口4-1为例,每个箱体出风口4-1上均安装一个通风装置3。

本轨道车辆蓄电池箱,能够快速将蓄电池箱体4内的热量与有毒气体排除,通过通风内罩与通风顶罩之间形成迷宫式通道,180°改变气流方向,防止外部空气回流至蓄电池箱体4内,以满足蓄电池箱体4对防护等级的要求。

通风内罩1和通风顶罩2分别由整块不锈钢板加工成型再折弯而成,并使用铆钉铆接完成整个通风装置3的组装。蓄电池箱体4的上封板设有四个箱体出风口4-1,形状大小与通风内罩1的进风口1-3吻合,箱体出风口4-1的边缘设有第二固定孔4-2,用于与通风装置3铆接,完成整个通风装置的安装。在车辆运行和工作过程中,蓄电池箱体4内产生的热量和有毒气体达到一定程度和浓度后,会通过箱体出风口4-1上升进入通风内罩1,并且沿着通风内罩1与通风顶罩2的90°折弯的方向向下排出蓄电池箱体4,从而达到蓄电池箱体4通风散热和排除有毒气体的目的。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