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模块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0659发布日期:2019-05-31 21:07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MOS模块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功率电子元器件的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MOS模块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用的电机内电子元器件的散热成为影响性能的主要因素,现有的电机内大功率电子元器件散热方式是;MOS模块先与PCB焊接,再将PCB装配到散热壳体上,该方式会导致MOS模块和散热体没有完全接触,且MOS模块的尺寸公差大,这在设计要求MOS模块和散热体之间预留的间隙大,影响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MOS模块散热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MOS模块散热结构,包括PCBA板,散热体,导热胶和MOS模块;所述散热体上表面向内凹设有容纳腔,所述导热胶涂覆在容纳腔内壁,所述MOS模块压紧在导热胶表面且与容纳腔固定连接,所述PCBA板固定设于容纳腔内且与MOS模块电连接,所述散热体上表面盖合有电机体。

一种优选方案是所述散热体的表面设有散热片。

一种优选方案是所述MOS模块散热结构还包括螺丝,所述散热体和电机体通过螺丝固定。

一种优选方案是导热胶的厚度为0.1mm~0.2mm。

一种优选方案是PCBA板悬空固定在容纳腔内,MOS模块的引脚与PCBA板接触并形成电连接。

一种优选方案是容纳腔内设有定位柱,PCBA板设有与定位柱对应的定位孔。

综合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MOS模块通过导热胶直接与散热体的容纳腔内壁接触,MOS模块产生的热量能够最大限度的传导至散热体,提高了MOS模块的散热效果;导热胶很薄,能够节约成本;散热片能够增加散热体的散热效果;MOS模块的引脚与PCBA板接触并形成电连接,减少MOS模块产生的热量对PCBA板产生的影响;散热效果好,结构简单。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MOS模块散热结构,包括PCBA板10,散热体41,导热胶20和MOS模块30;散热体41上表面内凹设有容纳腔44,导热胶20涂覆在容纳腔44内壁,MOS模块30压紧在导热胶20表面且与容纳腔44固定连接,PCBA板10固定设于容纳腔44内且与MOS模块30电连接,散热体41上表面盖合有电机体42。MOS模块30通过导热胶20直接与散热体41的容纳腔44内壁接触,MOS模块30产生的热量能够最大限度的传导至散热体41,提高了MOS模块30的散热效果。

如图1至图3所示,散热体41的表面设有散热片43。散热体41与电机体42相互盖合处设有防水圈,MOS模块散热结构还包括螺丝45,散热体41和电机体42通过螺丝45固定。散热体41与电机体42相互盖合,方便散热体41内PCBA板10和MOS模块30的安装和拆卸,散热片43能够增加散热体41的散热效果。

如图1至图3所示,导热胶20的厚度为0.1mm~0.2mm。导热胶20很薄,能够节约成本。

如图1至图3所示,PCBA板10悬空固定在容纳腔44内,MOS模块30的引脚与PCBA板10接触并形成电连接。MOS模块30的引脚31与PCBA板10接触并形成电连接,减少MOS模块30产生的热量对PCBA板10产生的影响;散热效果好,结构简单。

如图1至图3所示,容纳腔44内设有定位柱46,PCBA板10设有与定位柱46对应的定位孔11。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