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相补偿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21545发布日期:2019-07-10 09:39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相补偿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分相补偿电容器。



背景技术:

电容器,通常简称其容纳电荷的本领为电容,电容器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电路中的隔直通交,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 能量转换,控制等方面,通常在电容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很容易发生碰撞现象,从而大大的影响了电容器的使用寿命,还有些电容器在使用时无法实现照明功能,从而大大的影响了电容器的使用范围,甚至有些电容器没有设置自动散热的功能,从而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了很大的困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相补偿电容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电容器易发生碰撞,无法实现照明功能以及实现了没有设置自动散热功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相补偿电容器,包括电容器、防撞软板、镂空散热体、连接线体和定时器,所述电容器底部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镂空散热体,镂空散热体内部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外侧的镂空散热体拐角位置处皆固定有散热风机,所述镂空散热体两侧的电容器表面皆焊接有护角座,所述电容器底部的侧壁上固定有等间距的缓冲弹簧,缓冲弹簧的一侧设有防撞软板,且防撞软板的内侧壁与缓冲弹簧远离电容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撞软板上方的电容器外侧壁上设有处理框,处理框内部的一端安装有单片机,且单片机的输入端与温度感应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单片机的输出端与散热风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器底部的侧壁上设有U型沉腔,U型沉腔内部设有等间距的感应灯柱,且相邻感应灯柱之间通过连接线体相连接,感应灯柱的输入端与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撞软板外侧壁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距离感应器,且距离感应器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护角座最低点所在的平面与镂空散热体最低点所在的平面共面。

优选的,所述处理框表面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报警器,且报警器的输入端与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处理框上方的电容器表面皆设有手持槽。

优选的,所述单片机一侧的处理框内部设有定时器,且定时器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分相补偿电容器不仅实现了电容器防撞警示功能,实现了电容器的感应照明功能,并且实现了电容器的自动散热功能;

1、通过在电容器底部的侧壁上固定等间距的缓冲弹簧,缓冲弹簧的一侧设防撞软板,并通过在防撞软板外侧壁的中心位置处安装距离感应器,处理框表面的中心位置处设报警器,实现了电容器防撞警示功能,从而延长了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2、通过在电容器底部的中心位置处固定镂空散热体,镂空散热体内部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温度感应器,并通过在温度感应器外侧的镂空散热体拐角位置处固定散热风机,实现了电容器的自动散热功能,从而提高了电容器使用时的便利程度;

3、通过在电容器底部的侧壁上设U型沉腔,U型沉腔内部设等间距的感应灯柱,并通过在单片机一侧的处理框内部设定时器,实现了电容器的感应照明功能,从而提高了电容器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镂空散热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容器;2、防撞软板;3、镂空散热体;4、距离感应器;5、护角座;6、处理框;7、U型沉腔;8、连接线体;9、手持槽;10、感应灯柱;11、报警器;12、散热风机;13、缓冲弹簧;14、单片机;15、定时器;16、温度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分相补偿电容器,包括电容器1、防撞软板2、镂空散热体3、连接线体8和定时器15,电容器1底部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镂空散热体3,镂空散热体3内部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温度感应器16,该温度感应器16的型号可为SGMC-10-0-1-7,温度感应器16外侧的镂空散热体3拐角位置处皆固定有散热风机12,镂空散热体3两侧的电容器1表面皆焊接有护角座5,护角座5最低点所在的平面与镂空散热体3最低点所在的平面共面,便于放置工作,电容器1底部的侧壁上固定有等间距的缓冲弹簧13,缓冲弹簧13的一侧设有防撞软板2,且防撞软板2的内侧壁与缓冲弹簧13远离电容器1的一端固定连接,防撞软板2外侧壁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距离感应器4,该距离感应器4的型号可为E2EM-X16MX,且距离感应器4的输出端与单片机1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用于距离感应,防撞软板2上方的电容器1外侧壁上设有处理框6,处理框6上方的电容器1表面皆设有手持槽9,便于报警器11手持工作,处理框6表面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报警器11,该的型号可为FU-JS001,且报警器11的输入端与单片机14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用于报警工作,处理框6内部的一端安装有单片机14,该单片机14的型号可为SH69P25,且单片机14的输入端与温度感应器16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单片机14一侧的处理框6内部设有定时器15,该定时器15的型号可为STM32F103,且定时器15的输出端与单片机1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用于定时工作,单片机14的输出端与散热风机1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电容器1底部的侧壁上设有U型沉腔7,U型沉腔7内部设有等间距的感应灯柱10,且相邻感应灯柱10之间通过连接线体8相连接,感应灯柱10的输入端与单片机14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防撞软板2外侧壁中心位置处的距离感应器4进行检测,并输送至在单片机14内部,由单片机14控制处理框6表面中心位置处的报警器11进行报警,同时配合电容器1底部侧壁上的缓冲弹簧13,完成电容器的缓冲功能,之后通过电容器1底部中心位置处的镂空散热体3与镂空散热体3内部中心位置处的温度感应器16进行温度检测,并输送至在单片机14内部,由单片机14控制温度感应器16外侧镂空散热体3拐角位置处的散热风机12进行散热,最后通过电容器1底部侧壁上的U型沉腔7与U型沉腔7内部的感应灯柱10以及单片机14一侧处理框6内部的定时器15相互配合工作进行感应照明,完成电容器的使用工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