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线排列型光伏焊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8666发布日期:2019-06-13 10:00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圆线排列型光伏焊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焊带,特别是一种圆线排列型光伏焊带。



背景技术:

光伏焊带是应用在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上的一个不仅,其主要作用在于将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上的电池电芯电性连接起来并形成一个完整的组件,因此,光伏焊带的作用非常重要。

现有的光伏焊带普遍为扁平状的焊带,该种扁平状的焊带在应用时容易出现弯、折断,不仅影响导电性能,而且容易导致焊带破损漏电,存在安全隐患,也影响焊带的使用寿命。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存的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圆线排列型光伏焊带,解决了现有焊带容易弯折、影响导电性能、使用寿命短、存在安全隐患等技术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圆线排列型光伏焊带,包括圆形的铜芯及包裹在铜芯外壁的涂锡层,所述铜芯的直径为0.15-0.8mm,所述涂锡层的厚度为0.005-0.05mm,所述铜芯在其外壁设置有多个截面呈弧形沿铜芯轴向延伸的内凹槽,所述内凹槽在铜芯外壁沿着铜芯轴向呈螺旋形延伸,所述铜芯和涂锡层共同组成焊带基体,所述焊带基体包括基体主体及设置在基体主体两端的焊接部,所述焊接部的截面呈方形,所述基体主体与焊接部之间具有渐变部,所述渐变部的截面由与基体主体连接一端的圆形渐变成与焊接部连接一端的方形,所述基体主体外壁包裹有绝缘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焊接部端部设置有焊接突出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膜外部包裹有隔热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热膜外部包裹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外表面涂设有透明胶水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耐磨层为由玻璃纤维编织而成的玻璃纤维编织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膜的厚度为0.02-0.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圆线排列型光伏焊带,该种圆线排列型光伏焊带为圆形的焊带,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折断,抗弯折能力强,不易破损,安全性更高,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另外,焊带外部的绝缘膜、隔热膜及耐磨层为焊带提供了更好的防护功能,不仅可提升安全性、延长使用寿命,更降低焊带反射光照的程度,间接提升光伏电池组的性能。

总之,该种圆线排列型光伏焊带解决了现有焊带容易弯折、影响导电性能、使用寿命短、存在安全隐患等技术缺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参照图1、图2。

一种圆线排列型光伏焊带,包括圆形的铜芯11及包裹在铜芯11外壁的涂锡层12,所述铜芯11的直径为0.15-0.8mm,所述涂锡层12的厚度为0.005-0.05mm,所述铜芯11在其外壁设置有多个截面呈弧形沿铜芯11轴向延伸的内凹槽111,所述内凹槽111在铜芯11外壁沿着铜芯11轴向呈螺旋形延伸,所述铜芯11和涂锡层12共同组成焊带基体1,所述焊带基体1包括基体主体101及设置在基体主体101两端的焊接部102,所述焊接部102的截面呈方形,所述基体主体101与焊接部102之间具有渐变部103,所述渐变部103的截面由与基体主体101连接一端的圆形渐变成与焊接部102连接一端的方形,所述基体主体101外壁包裹有绝缘膜2。

优选地,所述焊接部102端部设置有焊接突出部104。

优选地,所述绝缘膜2外部包裹有隔热膜3。

优选地,所述隔热膜3外部包裹有耐磨层4,所述耐磨层4外表面涂设有透明胶水层5。

优选地,所述耐磨层4为由玻璃纤维编织而成的玻璃纤维编织层。

优选地,所述绝缘膜2的厚度为0.02-0.5mm。

在具体实施本实用新型时,所述圆形的铜芯11在各个方向均具有更好的抗弯折能力,焊带不易出现折断;所述绝缘膜2、隔热膜3及耐磨层4为焊带提供多层的保护,具有抗老化、防漏电、耐磨损的等优点,在实际使用中具有使用寿命长、安全性高的优点。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