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组件及其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1331发布日期:2019-08-20 23:47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接器组件及其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组件及其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在电动汽车上具有广泛的应用,电动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由于振动等其他不确定因素,电连接器的插头与插座之间会产生偏移,而由于插座与插头通常固定在不同的物体上,使得插头与插座的连接产生松动,因此连接器需要有一定的浮动量以进行弥补。

授权公告号为CN105490072B,授权公告日为2018.05.29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浮动密封连接器,该浮动密封连接器包括外壳体(即固定壳体)和浮动连接在外壳体内的内壳体(即浮动内芯),还包括用于封堵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的浮动间隙的密封胶套,密封胶套的内边缘与内壳体密封连接,密封胶套的外边缘通过外环形压板连接在外壳体上。

上述的浮动密封连接器在使用时,利用密封胶套对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的浮动间隙进行密封,对浮动间隙进行防水防尘。而内壳体在使用时,内部具有用于安装接触件的安装腔,在安装腔的一侧通常设有用于将接触件压紧在安装腔内的绝缘压板,为了保证接触件的工作环境,绝缘压板与外壳体之间通常会设置密封圈以实现防水防尘,在制作连接器时,需要将密封胶套与密封圈分别安装固定在浮动连接器上,步骤较多,安装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连接器由于需要设置较多密封圈造成的安装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使用该连接器的连接器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连接器由于需要设置较多密封圈造成的安装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技术方案为:

连接器,包括固定壳体和前端为插接端且与固定壳体浮动连接的浮动内芯,固定壳体上设有供浮动内芯穿过的穿孔,固定壳体与浮动内芯之间设有用于封堵固定壳体和浮动内芯之间的浮动间隙的密封胶套,密封胶套的前端为与浮动内芯固定连接的内芯连接端,后端为固定在穿孔的孔沿处的壳体连接端,所述浮动内芯的后侧设有用于将接触件压装在浮动内芯上的绝缘压板,所述密封胶套的内芯连接端伸入绝缘压板与浮动内芯之间以对绝缘压板与浮动内芯密封。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密封胶套通过内芯连接端伸入绝缘压板与浮动内芯之间对绝缘压板与浮动内芯进行密封,同时密封胶套还可以对浮动间隙进行密封,在制作连接器时仅需要安装密封胶套即可,安装效率高。

所述绝缘压板具有伸入浮动内芯内的芯内部分和处于浮动内芯外的芯外部分,所述芯外部分上设有与浮动内芯沿绝缘压板与浮动内芯的压紧方向压紧配合的外凸缘,所述内芯连接端包括处于芯内部分与浮动内芯之间的芯内密封部分和处于外凸缘与浮动内芯之间的芯外密封部分。芯外密封部分伸入外凸缘与浮动内芯之间,利用绝缘压板与浮动内芯之间的压紧力实现固定,固定方式简单。

所述芯内密封部分的内外面上均设有环形凸起。环形凸起可以增强密封胶套的密封效果。

所述固定壳体的外边沿设有用于限制所述密封胶套的压缩变形量的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可以限制密封胶套的压缩变形量,避免密封胶套过度压缩而影响密封效果。

所述限位结构为凸设于所述固定壳体的边沿的凸沿。凸沿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件的技术方案为:

连接器组件,包括插头和插座,插座包括固定壳体和前端为插接端且与固定壳体浮动连接的浮动内芯,固定壳体上设有供浮动内芯穿过的穿孔,固定壳体与浮动内芯之间设有用于封堵固定壳体和浮动内芯之间的浮动间隙的密封胶套,密封胶套的前端为与浮动内芯固定连接的内芯连接端,后端为固定在穿孔的孔沿处的壳体连接端,所述浮动内芯的后侧设有用于将接触件压装在浮动内芯上的绝缘压板,所述密封胶套的内芯连接端伸入绝缘压板与浮动内芯之间以对绝缘压板与浮动内芯密封。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密封胶套通过内芯连接端伸入绝缘压板与浮动内芯之间对绝缘压板与浮动内芯进行密封,同时密封胶套还可以对浮动间隙进行密封,在制作连接器时仅需要安装密封胶套即可,安装效率高。

所述绝缘压板具有伸入浮动内芯内的芯内部分和处于浮动内芯外的芯外部分,所述芯外部分上设有与浮动内芯沿绝缘压板与浮动内芯的压紧方向压紧配合的外凸缘,所述内芯连接端包括处于芯内部分与浮动内芯之间的芯内密封部分和处于外凸缘与浮动内芯之间的芯外密封部分。芯外密封部分伸入外凸缘与浮动内芯之间,利用绝缘压板与浮动内芯之间的压紧力实现固定,固定方式简单。

所述芯内密封部分的内外面上均设有环形凸起。环形凸起可以增强密封胶套的密封效果。

所述固定壳体的外边沿设有用于限制所述密封胶套的压缩变形量的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可以限制密封胶套的压缩变形量,避免密封胶套过度压缩而影响密封效果。

所述限位结构为凸设于所述固定壳体的边沿的凸沿。凸沿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件的插座的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插座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插座的俯视图;

图4为图2的插座的俯视图;

图5为图1的插座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图1的插座的剖视图。

图中各标记:1.固定壳体;2.浮动内芯;3.导向柱;4.弹簧;5.第一凸柱;6.第二凸柱;7.密封胶套;8.环形凸起;9.凸沿;10.绝缘压板;11.第一凹槽;12.第二凹槽;13.第一凸筋;14.第二凸筋;15.插座;16.外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件的实施例1,如图1至图6所示,该连接器组件包括插头(图中未显示)和与插头配合的插座15。

如图1、图2、图3、图5以及图6所示,插座15包括固定壳体1和浮动内芯2,固定壳体1与浮动内芯2的相应位置处分别设有四个通孔,通孔内穿装有导向柱3,导向柱3上套设有预压缩的弹簧4,浮动内芯2可以在导向柱3上克服弹簧4的弹力而浮动,固定壳体1上设有供浮动内芯2穿过的穿孔。

如图2、图4、图5以及图6所示,固定壳体1与浮动内芯2之间设有用于封堵固定壳体1和浮动内芯2之间的浮动间隙的密封胶套7,定义浮动内芯2的前端为插接端,密封胶套7的后端与固定壳体1的固定面之间通过螺钉连接,密封胶套7的后端形成壳体连接端,密封胶套7的前端与浮动内芯2连接,密封胶套7的前端形成内芯连接端。

如图2、图4以及图6所示,固定壳体1的后端面为用于与电器设备固定连接的固定面,固定面上设有第一凸柱5和第二凸柱6,第一凸柱5的直径大于第二凸柱6的直径,第一凸柱5与第二凸柱6可以限定固定壳体1的安装方向,避免固定壳体1出现错装。固定壳体1的外边沿凸设有垂直于固定面的凸沿9,凸沿9形成用于限制密封胶套7的压缩变形量的限位结构,凸沿9可以避免密封胶套7被过度压缩而超出其最大形变量以至于失去密封效果。密封胶套7的壳体连接端上设有供第一凸柱5与第二凸柱6穿过的穿孔,穿孔可以确定密封胶套7的安装方向,避免出现错装。

如图5以及图6所示,浮动内芯2的后侧设有用于将接触件压装在浮动内芯2内的绝缘压板10,绝缘压板10的前端形成伸入浮动内芯2内的芯内部分,绝缘压板10的后端形成位于浮动内芯2的芯外部分,芯外部分沿绝缘压板10的压紧方向设有螺钉,绝缘压板10与浮动内芯2之间通过螺钉连接。

芯外部分上设有垂直于螺钉的轴向的外凸缘16,密封胶套7的内芯连接端包括处于芯内部分与浮动内芯2之间的芯内密封部分和处于外凸缘16与浮动内芯2之间的芯外密封部分,内芯连接端的芯外密封部分利用螺钉的压紧力固定在绝缘压板10与浮动内芯2之间,密封胶套7的芯外密封部分依靠压紧力以及自身的弹力实现密封。密封胶套7的芯内密封部分的内外面上均设有环形凸起8,环形凸起8可以增强密封胶套7的密封效果,芯内密封部分仅依靠自身的弹力实现密封;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省略环形凸起8。

如图4所示,绝缘压板10的边沿上设有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12,第一凹槽11的尺寸大于第二凹槽12的尺寸,密封胶套7的相应位置处设有与第一凹槽11与第二凹槽12对应适配的第一凸筋13与第二凸筋14,第一凸筋13的尺寸大于第二凸筋14的尺寸,第一凸筋13、第二凸筋14以及第一凹槽11、第二凹槽12可以确定绝缘压板10的装配方向,避免绝缘压板10出现错装。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件的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1中内芯连接端的芯外密封部分通过外凸缘被压紧在绝缘压板与浮动内芯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密封胶套的内芯连接端延伸至绝缘压板与浮动内芯的轴向接触面之间,内芯连接端上设有供螺钉穿过的通孔,内芯连接端通过螺钉与浮动内芯固定连接,此时可以省略外凸缘。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件的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1中限位结构为固定壳体的边沿的凸沿,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壳体的边沿设有间隔布置的凸台,凸台形成限位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实施例,其具体结构与上述的连接器组件的任一实施例中的插座的具体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