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70036发布日期:2019-08-31 01:10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笔记本、平板电脑、手机等消费性电子产品小型轻薄化的发展趋势,对其零部件的设计和制造工艺要求越来越高,由于产品日渐轻薄化,其内部的空间也变得非常狭小,这就要求产品内部必须要采用密集化布局,各个电子零件之间必须紧密排布,这势必给产品的设计和安装带来的麻烦,在狭小的空间内进行电子产品组装难度显著提高,制造成本也相应增加,也容易因操作不慎导致产品受损,对操作人员的要求比以往更加高。在很多应用场景下,电连接器充当转接作用,其两种电路元件之间建立信号的转接传送,此类转接电连接器往往具备两个插接口,分别用于对接两种类型的元件,以在中间建立转接作用。对于这类转接电连接器来说,其使用频率通常会比其他类型的电连接器更高,由于经常要面临插拔转接的操作,因此,其产品的易用性及构造的科学性,将直接影响使用效果,现有的很多转接电连接器在插接后会由锁扣机构进行锁扣,以提高插接后的保持力,但这种锁扣机构大多采用硬干涉设计,经过频繁插拔后将无法保证锁扣效果,给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以改善现有技术中转接电连接器锁扣不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组及位于所述导电端子组两端的锁扣件,所述绝缘本体内设有对接腔,所述锁扣件设有一水平基部、自基部一端弯折延伸出的弹臂、自所述弹臂的末端向上延伸出的立臂及自所述立臂末端水平折弯延伸而成的按压解锁部,所述按压解锁部向上凸伸出所述绝缘本体的顶面。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对接部及自对接部后侧延伸出的安装部,所述对接腔位于所述对接部内,所述按压解锁部位于所述安装部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弹臂自基部的一端呈180度弯折延伸出,弹臂与所述基部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弹臂的一侧设有朝向所述对接腔凸伸出的扣臂,且所述扣臂呈L型。

进一步地,所述扣臂呈L型,其具有一竖直设置的扣片,所述扣片用于扣持住一对接端的电连接器,且扣片的顶部设有倾斜导引面。

进一步地,所述按压解锁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立臂和弹臂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对接部设有一对向后延伸的侧挡壁,所述侧挡壁位于所述安装部的两侧,且与安装部之间形成有容纳所述锁扣件的安装槽。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部上设有容纳所述导电端子组的端子槽,且所述安装部的宽度尺寸小于所述对接部的宽度尺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绝缘本体的两侧设置一对锁扣件,通过弹性按压所述锁扣件来解除与对接端电连接器的锁扣,而在锁扣过程中,只需插入对接端电连接器至所述对接腔内,所述锁扣件便可自动实现锁扣,即自锁和解锁结构为一体式结构设计,灵活性和共用性较强,大大提高了易用性,也节省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连接器在对接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连接器的锁扣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10、收容于绝缘本体10内的导电端子组20、位于导电端子组20两端的锁扣件30及包覆在绝缘本体10外的遮蔽壳体40。所述导电端子组20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10上,并用于与对接端的电连接器电性对接,以传输电信号。所述锁扣件30用于在对接时提供良好的保持力,使得电连接器能与对接端的电连接器很好的保持连接,同时也能十分方便的接触两者的连接关系。所述遮蔽壳体40用于屏蔽外部的杂讯干扰,以提高导电端子的信号传输品质,以下详细描述。

如图3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0设有对接部11及自对接部11后侧延伸出的安装部12,所述对接部11具有一对接口13及位于对接口13内的对接腔14,且所述对接部11的两侧设有卡持所述遮蔽壳体40的突起部15,所述对接部11的对接口13用于供对接端电连接器插入所述对接腔14内,实现电性对接,另外,所述对接部11设有一对向后延伸的侧挡壁16,所述侧挡壁16位于所述突起部15的后侧。所述安装部12位于所述对接部11的后侧,且介于所述两个侧挡壁16之间,所述安装部12上设有容纳所述导电端子组20的端子槽,且所述安装部12的宽度尺寸小于所述对接部11的宽度尺寸,另外,所述侧挡壁16与所述安装部12之间形成有容纳所述锁扣件30的安装槽17。

所述导电端子组20包括上排端子21和下排端子22,所述上排端子21和下排端子22分别从所述安装部12的后侧插入所述端子槽内,其中,所述上排端子21的数量与下排端子22的数量完全相同,但是上排端子21与下排端子22呈错位设置。

所述锁扣件30设有一水平的基部31、自基部31的一端呈180度弯折延伸出的弹臂32、自所述弹臂32的末端向上延伸出的立臂33及自所述立臂33末端水平折弯延伸而成的按压解锁部34,其中,所述基部31插置于所述安装槽17内,且所述基部31自后向前延伸,所述弹臂32与所述基部31平行设置,但弹臂32的长度短于所述基部31的长度,且弹臂32的宽度也窄于所述基部31的宽度,另外, 所述弹臂32的一侧设有朝向所述对接腔14凸伸出的扣臂35,且所述扣臂35呈L型,其具有一竖直设置的扣片36,所述扣片36用于扣持住对接端的电连接器,且扣片36的顶部设有倾斜导引面37,以便于对接端的电连接器顺利插入所述对接腔14。所述按压解锁部34的宽度大于所述立臂33和弹臂32的宽度,其具有一个较大的平坦接触表面,以供人工按压操作。解锁时,只需手动下压所述按压解锁部34,使其带动所述弹臂32向下形变,从而使得所述扣臂35也向下位移,进而解除扣片36对对接端电连接器的锁扣。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绝缘本体10的两侧设置一对锁扣件30,通过弹性按压所述锁扣件30来解除与对接端电连接器的锁扣,而在锁扣过程中,只需插入对接端电连接器至所述对接腔14内,所述锁扣件30便可自动实现锁扣,即自锁和解锁结构为一体式结构设计,灵活性和共用性较强,大大提高了易用性,也节省了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