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贴片式二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48401发布日期:2019-07-24 09:32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贴片式二极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贴片式二极管,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贴片式二极管。



背景技术:

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单向传导电流的电子器件,在二极管内部设有PN结,PN结的两端设有引线端子,如果按照外加电压的方向,具备电流的单向传导性。贴片式二极管的制作方法是在导电框架中焊接好二极管芯片,再通过电火花工艺压制导电片形成弯曲Z型,上下模在焊接好二极管芯片的导电框架上下进行压模形成型腔,向模具中注塑后获得贴片式二极管。

大部分二极管所具备的电流方向性我们通常称之为整流功能,二极管在整流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特别是大电流在整流中功耗较大,导致二极管的发热量也增大,影响二极管的性能,现有技术中,贴片式二极管外通过绝缘的塑胶材料包裹,散热性能不佳,容易导致二极管芯片的温度过高而影响其工作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贴片式二极管,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能够有效避免热量积聚于二极管芯片而影响其工作性能。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贴片式二极管,包括呈Z型的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之间连接有二极管芯片,第一导电片通过第一焊接层与二极管芯片的底端连接,第二导电片通过第二焊接层与二极管芯片的顶端连接,二极管芯片外包围有被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穿过的绝缘封装体;

第一导电片远离二极管芯片的一侧设有散热结构,第二导电片远离二极管芯片的一侧也设有散热结构,散热结构包括散热硅胶层,散热硅胶层远离二极管芯片的一侧连接有钢网散热层,两个散热硅胶层分别与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焊接层和第二焊接层均为银浆焊接层。

进一步的,钢网散热层位于绝缘封装体的外表面上。

进一步的,钢网散热层的长度为L,第一导电片的底端和第二导电片的底端之间的最小间距为D,D>L。

进一步的,散热硅胶层内设有若干导热陶瓷颗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贴片式二极管,设置特殊的散热结构,二极管芯片发出的热量能够通过导电片大面积地传递到散热结构上,散热结构能够与外界环境进行高效的热交换,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散热效率高,从而能够有效避免热量积聚于二极管芯片,可有效确保二极管整体的工作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第一导电片10、第一焊接层11、第二导电片20、第二焊接层21、二极管芯片30、绝缘封装体40、散热结构50、散热硅胶层51、钢网散热层52、导热陶瓷颗粒53。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贴片式二极管,包括呈Z型的第一导电片10和第二导电片20,第一导电片10和第二导电片20之间连接有二极管芯片30,导电片一般包括上平台、折弯部和引脚部,二极管芯片30与导电片的上平台连接,第一导电片10通过第一焊接层11与二极管芯片30的底端连接,第二导电片20通过第二焊接层21与二极管芯片30的顶端连接,二极管芯片30外包围有被第一导电片10和第二导电片20穿过的绝缘封装体40,即二极管芯片30外固定有绝缘封装体40,第一导电片10的底部和第二导电片20底部均穿出绝缘封装体40设置;

第一导电片10远离二极管芯片30的一侧设有散热结构50,第二导电片20远离二极管芯片30的一侧也设有散热结构50,散热结构50包括散热硅胶层51,散热硅胶层51与导电片的上平台连接,散热硅胶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和绝缘性能,能够有效确保二极管芯片30的散热性能,同时能够有效避免二极管芯片30被短路,散热硅胶层51远离二极管芯片30的一侧连接有钢网散热层52,两个散热硅胶层51分别与第一导电片10和第二导电片20连接,二极管芯片30工作时产生的大部分热量通过焊接层传递到导电片上,导电片上的热量通过硅胶散热层51传递到钢网散热层52上,钢网散热层52具有优异的散热性能,能够间接将二极管芯片30的热能传递到外界的空间中,可有效避免热量积聚于二极管芯片30上而影响其工作性能。

本实用新型设置特殊的散热结构,二极管芯片发出的热量能够通过导电片大面积地传递到散热结构上,散热结构能够与外界环境进行高效的热交换,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散热效率高,从而能够有效避免热量积聚于二极管芯片,可有效确保二极管整体的工作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焊接层11和第二焊接层21均为银浆焊接层,银浆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导热性能,可有效提高二极管的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钢网散热层52位于绝缘封装体40的外表面上,能够有效确保钢网散热层52能够高效地与外界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有效确保钢网散热层52对二极管芯片30的散热效果。

基于上述实施例,钢网散热层52的长度为L,第一导电片10的底端和第二导电片20的底端之间的最小间距为D,D>L,能够确保钢网散热层52不会与导电片发生接触,能够有效避免导电片被钢网散热层52短路,可有效确保二极管工作的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散热硅胶层51内设有若干导热陶瓷颗粒53,可有效提高散热结构50的散热效果,能够有效避免热量积聚在二极管芯片上,从而有效提高二极管的性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